哪些食物有助於改善情緒?

2021-01-08 科普前沿

俄斯科州心理醫生奧莉加·西沃爾達耶娃向衛星通訊社表示,能夠緩解焦慮並促進體內分泌可改善情緒的血清素的食物中最有效的當屬香蕉、核桃和菠菜。

AFP 2020 / PETER PARKS

西沃爾達耶娃稱:「當血清素水平下降時會產生焦慮,因為血清素-多巴胺系統會失衡。食物本身不含血清素,只是含有一定量的色氨酸(一種胺基酸)。有些『抗抑鬱』食物可以提高血清素水平,包括香蕉、核桃和菠菜。香蕉是有助於人體分泌血清素的最富含色氨酸的食物。核桃含有omega-3脂肪酸,也可促進血清素分泌。菠菜則含有葉酸。」

西沃爾達耶娃強調,血清素還影響人的體溫、心情、睡眠、凝血和食慾。要能達到分泌血清素的效果,上述抗抑鬱食物每天的攝入標準應為:香蕉1至2根,核桃100克左右,菠菜200克左右。

相關焦點

  • 尿酸高多吃蔬菜,很快就能改善,哪些食物有助於降尿酸?
    其實,有些食物嘌呤含量高,會引起尿酸的增高,誘發痛風的急性發作,而有些食物則是有利於尿酸的排洩,這樣的食物可以放心吃。但是在尿酸偏高的食物還是需要根據醫生的遺囑,服用藥物來降低尿酸,減輕痛苦。有助於尿酸排洩的食物有蘿蔔、菊苣、芹菜、白菜等。這些食物能夠幫助機體排洩尿酸。
  • 睡不好危害大 改善睡眠多吃這6種食物
    環球網曾報導,有研究人員發現,睡眠質量與飲食的關係密不可分,喜歡吃高脂食物或嗜甜的人,晚上容易失眠。那麼,日常生活中有哪些食物有助提高睡眠質量呢?下面,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生活頻道為您盤點。杏仁杏仁是一種非常健康的堅果。杏仁可以提高睡眠質量,是因為杏仁中含有褪黑素,而褪黑素是大腦中松果腺分泌的一種物質,其與睡眠之間有著密切的關係。
  • 巧用食物掌控情緒 穀類蔬菜水果可使人開心
    食物中的一些成分可以改變血液中某些神經遞質的濃度水平。所謂的神經遞質,是一些可以攜帶一定身體信息的化學「信使」,它們來往於神經細胞之間,傳遞各種各樣的情緒信息。當身體攝入一些營養素之後,通過加工,可以形成相應的神經遞質,從而影響它們在體內的濃度水平,最終影響人們的情緒。
  • 抗抑鬱食物除了水果和穀物類,沒想到這些肉類也可以改善抑鬱情緒
    其二並不是說食療一定比藥療好,如果已經生病了,還是先要用藥醫,再用食物來養,食療主要是起到平衡機體功能的作用。 這再次充分說明了食療的重要性。 而很多抑鬱症患者飲食方面都會些許不健康,要麼暴飲暴食,要麼厭食。 所以抑鬱症患者更要自己學會養成健康的生活與飲食習慣。
  • 情緒管理第6課:改善情緒有哪些方法
    我們在痛苦之餘,有沒有嘗試過什麼方法來改善情緒,進而減輕痛苦呢?正所謂「物競天擇,適者生存」,在這個世界上,講求的無非是「適應」二字。既然改變認知可以改善情緒,那改變其他兩種要素(需求和外界刺激)又能不能改善情緒呢?能提出這個問題的朋友顯然是認真閱讀了《情緒管理》系列課程的前幾篇文章並做了深入思考的。的確,外界刺激和需求,這兩個要素也會影響到個人的情緒,我們簡單討論一下。
  • 高蛋白食物有哪些 高蛋白雖好但也有這危害
    蛋白質是人體營養物質的基礎物質,那有哪些富含蛋白質的食物呢?吃常見高蛋白食物的好處有哪些呢?高蛋白食物吃多的危害又有哪些呢?感興趣的朋友請看下文吧。動物蛋白1、牲畜的奶,如牛奶、羊奶、馬奶等。2、畜肉,如牛、羊、豬、狗肉等。3、禽肉,如雞、鴨、鵝、鵪鶉、駝鳥等。4、蛋類,如雞蛋、鴨蛋、鵪鶉 蛋等及魚、蝦、蟹等。
  • 頭髮乾枯、皮膚老化……其實都可以用食物來改善
    俗話說「存在即合理」,某種食物的存在,一定是有它的價值和意義。而且每種食物都有它們各自的營養成分,只要吃對、合理利用,就能輕鬆解決生活中遇到的很多困擾。菠菜葉中富含維生素A、C,有助於發囊產生皮脂,讓頭髮更加光亮。如果有此困擾的話,可以嘗試每天吃點菠菜,堅持食用一定會有所改善。
  • 外媒:噩夢對大腦是必要的 或有助於人控制負面情緒
    在夢中體驗這些負面情緒,似乎是大腦訓練自己在現實生活中面對它們的方式。去年的一項研究表明,在夢中體驗恐懼的人能夠在清醒時更好地控制這種情緒。其他研究也證實,夢是一種情緒模擬器,一種有助於我們處理和控制積極或消極的情緒的全面檢測。而且,白日夢還能更好地改善我們自身的情緒。報導指出,儘管有這些好處,但也不能忘記,睡眠質量差會對健康和情緒產生非常消極的影響。
  • 10種食物影響人的情緒
    吃東西不僅能夠解除飢餓感、補充營養,還能對人的情緒起到一定的影響。後者是近十幾年來,營養學家研究的一項重要內容。臺灣去年年底出版的一本新書《快樂食譜》對此進行了詳細的闡述。       食物是如何影響人的心情的?
  • 研究顯示:沉浸式VR自然風景有助於排解負面情緒,激發積極情緒
    發表在《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Psychology(環境心理學期刊)》的一份研究論文發現,通過高畫質電視、360度視頻或沉浸式VR欣賞自然節目的被試在無聊程度和其他負面情緒方面的得分都較低。
  • 減肥期間,有哪些食物推薦多吃一些?
    還是蘋果、紅薯這些耳熟能詳的減肥食物。越是減肥期間,食慾越旺盛,因此減肥期間一定要吃的豐富多樣,這樣才能降低食慾和避免暴食,同時也有助於減肥的持續進行。這次多介紹一些減肥食物,大家花樣吃起來吧,一樣可以吃瘦哦。 1、藜麥 藜麥的好處多到一雙手都數不完。
  • 打工人必備的18種抗壓食物
    B族維生素是產生多巴胺和血清素等神經遞質所必需的,這些遞質有助於調節情緒。補充維生素B或吃器官肉等食物可能有助於減輕壓力。一項對18項成人研究的回顧發現,補充維生素B能降低壓力水平,顯著改善情緒。貝類還富含維生素B12、鋅、銅、錳和硒,所有這些都有助於改善情緒。
  • 5種有助於減肥者遏制飢餓的食物推薦給大家,幫大家的減肥提提速
    有些人通過進食來平息情緒或打發時間,而不是增加能量儲備,但有些人因為吃錯東西而感到飢餓,飯後不久便想吃零食。眾所周知,精加工碳水化合物和含糖食品在食用後數小時會引發對食物的渴望,這些食物會導致血糖快速波動,使你感到飢餓。不僅如此,吃這些食物還會引起睏倦、疲勞從而導致精神狀態不佳。但如果正確的選擇食物,就可以抑制飢餓感。
  • 冬天血糖偏高的人,適量吃這三種低糖水果,或會有助於改善血糖
    一、冬天血糖偏高的人,適量吃這三種低糖水果,或會有助於改善血糖1、柚子柚子是生活中常見的水果,口感很好,其中含有的水分也較多,血糖偏高的人是可以吃一些柚子的,既能夠補充維生素還能幫助穩定血糖。2、雪蓮果雪蓮果長得像紅薯,但是它是一種水果,其中還有非常高的營養價值,血糖偏高的人可以適當吃一些雪蓮果,不僅能補充身體所需的營養,還能幫助改善身體的血糖水平。3、蘋果蘋果是生活中常見的水果,對於血糖偏高的人來說,可以每天吃半個或者一個蘋果,能夠補充身體所需的營養,對於穩定血糖也能起到一定的作用。
  • 多吃這4種食物或有助於血管健康
    若人體出現上述症狀,則可能是由於大腦供血不足所致,但不必驚慌,只需對生活進行科學調養,也可十分有效地改善。二、經常食用4種食物,血管變得更加清潔,有助改善腦供血不足1、竹筍蘆筍是一種很常見的蔬菜,其實它的營養價值很豐富,尤其是它含有的蘆丁、天門冬醯胺、維生素C等,能降低血清中膽固醇、甘油三酯的含量,具有一定的降脂減肥和防止動脈硬化的作用,常吃有肋血脂,能保護心腦血管,改善腦供血不足的現象;由於它具有這樣一個保健價格,經常被人們用來製作各種營養保健製劑(如姬松茸蘆筍液
  • 吃什麼食物對頭髮好?吃這5類食物有助於養發護髮
    黑豆1、含硫氨酸的食品毛皮質是毛髮的主要成分,而毛皮質的細胞主要是細長細胞,而細長細胞中又有張力細絲的結構,而細絲卻是由纖維蛋白組成的,其中就有胱氨酸,而胱氨酸則是在毛囊的下端由半胱氨酸轉變而成,而含硫胺基酸主要包含有蛋氨酸,胱氨酸,半胱氨酸,因此攝入含有含硫胺基酸的食物有助於養發護髮
  • 增強記憶力的食物 九種食物有效提高記憶力
    哪些食物可以有效的提高我們的記憶力呢?下面一起去看看吧。增強記憶力的食物牛奶牛奶我們都知道在日常的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就是它,深受很多人的喜歡,牛奶可以幫助我們有效的提高記憶力,牛奶中富含蛋白質、鈣質、胺基酸和各種維生素。特別是對於用腦過度、失眠的人而言每晚一杯牛奶絕對可以讓你第二天擁有好精神。
  • 6種食物有助於男人促睪,你愛吃哪種?
    食物有分陰陽,有分寒熱,有分黑白,不同的食物有不同的功能。食物也掌控身體功能的正常性,因此,七分關注在飲食,身材才能屹立不倒,強壯有力。 面對身體年齡的上升,大家可能逐漸感受到了身體的不適,生活質量下降的時候,這時候不要慌,你需要從飲食入手點擊,三餐吃對這6種食物,有助於男人促睪,讓你保持活力,趕走虛弱症狀! 促睪食物1.
  • 吃對食物能緩解壓力,對抗抑鬱!這樣吃,天然補充3種神經營養素
    但營養學、神經學的科學研究證實,情緒失調與飲食失調之間有其關聯性,飲食可以影響神經傳導物質,吃對食物,就能改善情緒。中年階段要注意情緒問題,人就像一部機器,荷爾蒙有一定的分泌量,當荷爾蒙分泌減少,不只情緒,與睡眠時間縮短、活動力下降都有關。
  • 孩子情緒的好壞跟身體密切相關,你知道嗎?善用3R策略調節情緒
    生活中,我們可以觀察到,孩子肚子餓了或者沒睡好覺或者生病了,都很容易情緒低落,這些是跟身體有關的情緒。只有了解孩子的哪些情緒是源於身體狀況,才能做到對症下藥。自控力和情緒調節能力也會跟著變差,家長要耐心的開導孩子,鼓勵他們勇敢戰勝疾病。當他精神好一點的時候,可以讓他們適當多吃點,增加營養,這樣有助於身體康復。『孩子肚子餓的時候情緒會變得暴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