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的存在似乎有悖熵增原理,生命並非由物質而生,而是源於信息

2020-12-05 科學信仰

科學發展到今天,在為我們解決了無數難題的同時也帶給我們了更多的問題。當然,這樣說可能並不準確,問題並不是科學所帶來的,而是本身就存在的,只是隨著科學的進步,關於世界的、生命的諸多問題一一被解答,我們才開始認識到更為本質的問題,而這些問題對於現在的科學水平而言,似乎還有些困難。在人類面臨的諸多疑問之中,生命的起源算是最為本質的一個了。不管怎麼想,生命都過於神奇了,特別是擁有獨立意識的生命,比如人類,就更是宇宙中最為深邃的一個奧秘。

關於生命的起源,科學家們並非一無所知,事實上一直以來是有一些一致觀點的,比如最為官方的觀點是認為無機分子自動組合成了有機分子,而之後有機分子有逐漸組成了生命的本源物質,也就是DNA和蛋白質。之後生命便逐漸形成了,意識便隨之出現了,於是乎擁有獨立意識的生命逐漸遍布全球。當然,這一切不過是假說而已。這種說法表面上看來具有很高的科學性,可是細細思之便會覺得有些過於自然而然了,似乎生命的最初形成是一件很輕易的事情。如此複雜的事物的起源如此輕易,這不禁令人懷疑。

於是,我們進一步去思考關於生命起源的說法,會發現其有悖於熵增原理。簡單科普一下熵增原理,所謂熵增原理就是指在自然環境下一切物質全部遵循從有序到無序的一個過程。反過頭來看生命的起源,相對而言,無機分子是無序的,而高度複雜的生命顯然是相對極度有序的,無序的物質自然而然的演變為一種高度有序的物質,是不可理解的。而且如果無機分子可以組合成為有機分子,那麼相信我們在實驗室中也可以完成這一過程,即使暫時無法做到,至少我們也應該能夠找到可行的實驗理論,而事實是什麼都沒有。生命無法被認為創造。

所以,我們姑且認為這種違反熵增原理的生命起源說是錯誤的。那麼生命到底是如何起源的呢?如果生命不是由相對無序的物質而生,那麼就必然是從別的什麼地方演化而來的,那麼宇宙中除了物質還有什麼呢?還有信息。何為信息?信息的本質實際上就是判定,這裡我們可以舉例簡單說明。假設在你面前有四個人,其中一人手中有糖,那麼你如何以最快的方式詢問得知準確的信息呢?顯然你會先詢問一號和二號是否有糖,如果沒有,那麼你會再次詢問三號是否有糖,如此你便會得知糖在三號還是四號手中。反之亦然。可見,上述例子中,你為了得知最終信息詢問了兩次。同時我們也得到了信息的定義,所謂信息就是指不確定性減少的一個過程。在例子中,隨著不斷的詢問,不確定性逐漸減少,最終獲得答案。

宇宙中,信息無處不在。無論是物質還是能量之中都包含有信息。而如果你仔細觀察信息的定義就會發現,信息的本質是不確定性的減少,而不確定性的減少需要判定,所以判定是信息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而判定必須具備獨立意識,沒有意識則無法判定,所以意識是信息的必要部分,同時意識也是生命的重要組成部分。所以我們可以大膽的認為生命的本質就是信息的一個組成部分,由信息而生。當然,這與生命起源說一樣屬於一種假說,但是關於生命的起源,我們現在只能提出假說。關於生命起源,你有什麼科學的觀點?歡迎評論一同探討研究。

相關焦點

  • 薛丁格:人活著就是在對抗熵增定律,生命以負熵為生
    薛丁格在他的《生命是什麼》中說生命以負熵為生,人活著的意義就是不斷對抗熵增的過程。清華大學科學史系教授吳國盛曾說「如果物理學只能留一條定律,我會留熵增定律」。看到這句話有人會問,難道牛頓力學愛因斯坦相對論都沒有熵增定律重要嗎,且不管是哪個重要,吳國盛教授能說這番話絕對不是無的放矢,它充分的說明熵增定律在科學界的分量。那麼到底什麼是熵增定律呢,熵增定律又到底有什麼用呢?
  • 熵增意味著死亡,避免死亡就要阻止熵增,物理學家的生命觀
    在宇宙之內,一切的物質,宇宙天體、山石樓閣,乃至生命,都必須要遵循一個定律,那就是熵增原理。熵增原理也就是我們熟知的熱力學第二定律。宇宙之間的一切都遵循熵增原理,宇宙天體、山石樓閣、乃至生命皆是如此,而生命似乎有些特殊。關於生命起源與發展最權威的學說就是達爾文所提出的進化論了,而進化論似乎與熵增原理格格不入。根據進化論的描述,生命最初是簡單的,而後通過不斷的演化,變得越來越複雜,變得越來越高級,也變得越來越有序。
  • 最令人絕望物理定律「熵增原理」:生命以負熵為食,最終走向消亡
    熵增原理是熱力學第二定律的另外一種表述形式,卻又擁有更加深刻的含義,它創造了「熵」這個概念。這個概念在後來被廣泛應用,香農把熵的概念,引申到信道通信的過程中,從而開創了」資訊理論「這門學科,從而宣告了資訊時代的到來。
  • 人活著就是在對抗熵增定律,生命以負熵為生
    人活著就是在對抗熵增定律,生命以負熵為生。——《生命是什麼》·薛丁格沒人能逃過「熵增」,但高手懂得對抗!(本文首發於「三人化工」,期待您的關注)在我們的世界裡,物質總是朝著熵增演變,房間不收拾就會變亂,水只能由高處流向低處,而耳機線不整理就一團糟,熱水放在那會慢慢變涼,太陽終將不斷燃燒衰變……直至宇宙的盡頭——熱寂。
  • 生命以負熵為生
    「 生命以負熵為生」這一觀點,是奧地利物理學家薛丁格在《生命是什麼》一書中首先提出的。原話是:「生命就是不斷的對抗熵增定律,生命以負熵為生。」那什麼是「生命以負熵為生」呢? 我並不認為一個只有初中文化的我,可以把這個問題講得很清楚,但我還是很想談談我的理解。
  • 整體信息在原始生命中突兀出來,點化了生命之魂。
    生命的自主性緣於其體內的信息系統,是它在驅動生命的一定程度的自主運動。熵增定律表明宇宙物質首先會遵循最簡單的法則,而生命卻是複雜到一定程度的有機體。當這樣的有機體開始表現一定程度的自主性時,熵增定律在宇宙局部被破解。  生命是一個負熵過程,也是說生命是有序化的。生命會朝一定方向發展,或者說生命會有意識地朝某個方向發展。這就表現出了生命的自主性。
  • 熵增原理
    熵增原理,指孤立熱力學系統的熵不減少,總是增大或者不變。用來給出一個孤立系統的演化方向。
  • 人活著就是在對抗熵增定律,生命以負熵為生...信息是不確定性的辨析度...
    薛丁格在《生命是什麼》中有句名言:人活著就是在對抗熵增定律,生命以負熵為生。
  • 生命是宇宙整體信息在宇宙適宜之地的突顯。
    但從熵增定律角度看,生命卻是一個負熵過程。  負熵是熵增的相反;熵增是混亂、無序,負熵就是有序化。如果說宇宙的走向是熵增,那麼生命卻是反其道的。生命的有序化恰應該是生命本質所在,當然這些只是個人看法,僅供參考,不必當真。
  • 薛丁格:人活著就是在對抗熵增定律!那麼如何對抗才能獲得快樂?
    這又被稱為熵增原理。熵增原理是整個宇宙都遵循的定律。越混亂越無序說明熵越高,而越整潔越有序說明熵越低。通俗來講,房間總會傾向於雜亂,因為雜亂的方式有無數種,整潔的方式只有一種或幾種。「人活著就是在對抗熵增定律,生命以負熵為生。」而生命不正是如此嗎?量子力學的奠基人薛丁格把熵增理論擴及到生命領域,他在《生命是什麼》這本書中寫到:人活著就是在對抗熵增定律,生命以負熵為生。
  • 一條超越一切定律的定律:人活著就是在對抗熵增定律
    》中說,「人活著就是在對抗熵增定律,生命以負熵為生。」倫德福是一個工程師,他在鑽制大炮的過程中發現銅炮在鑽了很短一段時間後就會產生大量的熱,被鑽出的銅屑則可以熱到直接融化,而這些摩擦所生的熱就好像是無窮無盡的,但是,銅裡面怎麼可能包含如此多的熱質呢?因此,他認為熱不是一種物質,而是一種運動。可惜的是,由於倫德福的政治立場,當時的人們並不相信倫德福提出的異類觀點。
  • 生命為何如此不同?
    而從更深的層面來說,生命總是表現出來一種自我完善的趨勢,無論個體的發育或物種形成都是從簡單向複雜演化,似乎生物體內有一種追求完善的內在動力或者預定目標。生命現象的那種自主性、自組織性、自協調性以及進化本身的方向性,與無生命的物質世界有著迥然的不同,這是科學家無法迴避的難題。
  • 人活著就是在對抗熵增
    最近無意中接觸「熵增定律」這個物理學原理,三觀地震,豁然開朗,原來一切都是有科學依據的,最重要的是,它暗含了在個人管理和組織管理中科學的方法。 薛丁格說:人活著就是在對抗熵增定律,生命以負熵為食。這是另一個只有少數人知道並值得我們記住的真理。熵增定律是什麼?熵增定律完整表述:  一個孤立熱力學系統中,無外力作用下,熵永不減小。
  • 熵增定律:為什麼熵增定律讓好多人一下子頓悟了
    編者按  早在1943年,薛丁格在多次演講中都提到「熵增」這個詞,並在其著作《生命是什麼》中指出熵增過程也必然體現在生命體系之中,即「生命是非平衡系統並以負熵為生。」  熵增定律揭示了宇宙演化的終極規律,它預示了宇宙終將歸於熱寂,生命終將消失。
  • 熵增定律:為什麼熵增理論讓好多人一下子頓悟了
    「人活著就是在對抗熵增定律,生命以負熵為生。——薛丁格《生命是什麼》」 全文共5876個字,讀完約17分鐘。這個規律包括我們所有生命和非生命的演化規律,生命裡又包含著個人和群體的演化規律。非生命:比如物質總是向著熵增演化,屋子不收拾會變亂,手機會越來越卡,耳機線會凌亂,熱水會慢慢變涼,太陽會不斷燃燒衰變……直到宇宙的盡頭——熱寂。
  • 假設生命不是物質,而是能量.....
    1、生命的本質是能量,物質結構附屬於能量秩序。 這一系列的問題都要由能量醫學來回答。能量哲學認為:{能量是推動物質運動的根本動力}。生命的本質是什麼?是物質還是能量?能量不是虛無的存在,依賴於物質結構及變化而存在的。也就是說,能量存在於物質結構中間,能量體系包含物質體系。最典型特徵是形成有序能量結構,結構以神經系統為典型代表。化學能更多是以活性物質為表現,低熱能促進化學能,高熱能破壞有序能量結構。
  • 熵增定律:為什麼熵增理論讓好多人一下子頓悟了
    ,生命以負熵為生。」非生命:比如物質總是向著熵增演化,屋子不收拾會變亂,手機會越來越卡,耳機線會凌亂,熱水會慢慢變涼,太陽會不斷燃燒衰變……直到宇宙的盡頭——熱寂。生命為了花更少的能量來獲取更多物質和能量,進化出了感知能力,比如當時的霸主奇蝦,就有很大一對眼睛。知道的信息越多,就能減少更多熵的耗散。這三點正好是企業和個人的進化要件。
  • 「質量、能量、信息、生命、意識、智能、時空、宇宙」都是固有的嗎?
    這是因為他顛覆了人類幾千年來對「物質、運動、時間、空間、質量、能量、加速度、光速、歐幾裡德幾何、物理學、時空、天體、宇宙」等基本概念的傳統日常認知。愛因斯坦在研究運動物體的電動力學時發現了:光速不變原理和事件時間不同時原理。這兩大原理結合伽利略相對性原理便構成了狹義相對論。狹義相對論認為:兩個事件在同一時間發生,在兩個不同運動速度的人看來「同時性」是不同的、相對的。
  • 2021年:用資訊理論武裝大腦,以負熵為生
    生命,以負熵為生 熱力學第二定律:在孤立熱力學系統中,系統的熵永不減少。 熵是用來表示系統混亂程度的物理量,因此這條定律實際上是在說,孤立系統的混亂程度(熵)永遠是在增加的。直到達到熱平衡,系統的熵達到了極大值,系統狀態將不再改變,歸於沉寂。
  • 「喬諾商學院」熵增定律:為什麼熵增定律讓好多人一下子頓悟了
    來源:思維有了模型關注喬諾商學院,與優秀管理者同行編者按早在1943年,薛丁格在多次演講中都提到「熵增」這個詞,並在其著作《生命是什麼》中指出熵增過程也必然體現在生命體系之中,即「生命是非平衡系統並以負熵為生。熵增定律揭示了宇宙演化的終極規律,它預示了宇宙終將歸於熱寂,生命終將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