敲除Krüppel樣因子4可促進哺乳動物軸突再生?

2020-12-01 中國神經再生研究雜誌

來自中國蘇州大學賽吉拉夫團隊最新研究發現,在小鼠中敲除轉錄因子Krüppel樣因子4會促進周圍神經和皮質脊髓束的再生。基因重編程因子Krüppel樣因子4對神經軸突再生有調控作用,通過直接操縱Krüppel樣因子4,可促進中樞和周圍神經系統軸突的再生。這將為臨床治療神經損傷提供新思路和理論基礎。

2006年,日本學者山中伸彌的團隊通過導入4種轉錄因子Oct4,Sox2,c-Myc和Krüppel樣因子4)使成年體細胞重新獲得胚胎幹細胞的全能性。有趣的是,在發育成熟過程中,中樞神經系統神經元內源性軸突生長能力的喪失也是由於基因的開啟或關閉導致的。因此,賽吉拉夫等推測這4種重編程因子有可能會重新激活中樞神經元的軸突再生能力,從而有效地促進其軸突的持續生長。Krüppel樣因子4是Kruppel樣因子之一,可在真核細胞的基因轉錄調控過程中起著重要作用。美國佛羅裡達大學Goldberg教授發現,敲除Krüppel樣因子4轉錄因子能夠有效促進受損視神經的軸突再生。但Krüppel樣因子4轉錄因子對皮質脊髓束及周圍神經軸突再生的作用尚不可知。

此次,賽吉拉夫等公布了一個新的發現,即Krüppel樣因子4敲除後可以促進皮質脊髓束和外周神經的軸突再生。首先建立坐骨神經損傷成年小鼠模型,發現其Krüppel樣因子4的表達降低,因此考慮小鼠坐骨神經的再生可能和Krüppel樣因子4相關。接著對敲除Krüppel樣因子4基因的視網膜神經節感覺神經元進行體外培養,發現神經元軸突的再生能力明顯增強。然後對視網膜神經節感覺神經元敲除了Klf4基因的小鼠建立坐骨神經夾傷模型,發現體內實驗中坐骨神經的再生能力也增強了。最後以AAV-Cre病毒轉染敲除小鼠大腦皮質中的Krüppel樣因子4基因,發現脊髓損傷的小鼠皮質脊髓束的再生能力同樣增強了。這預示著未來在臨床上可以通過操縱Krüppel樣因子4對神經系統損傷進行治療。

這項成果撰寫的文章發表在《中國神經再生研究(英文版)》雜誌2021年1期。

文章摘要:軸突再生在神經系統受損後的功能恢復中起著重要的作用,但是哺乳動物軸突一旦損傷後,其再生能力通常較差。Krüppel樣因子4敲除可促進視網膜神經節細胞中軸突的再生,但是其對皮質脊髓束和周圍神經系統的影響尚不清楚。為此,實驗首先建立坐骨神經損傷成年小鼠模型,發現其Krüppel樣因子4的表達降低,因此考慮小鼠坐骨神經的再生可能和Krüppel樣因子4相關;接著對敲除Krüppel樣因子4基因的視網膜神經節感覺神經元進行體外培養,發現神經元軸突的再生能力明顯增強;然後對視網膜神經節感覺神經元敲除了Klf4基因的小鼠建立坐骨神經夾傷模型,發現體內實驗中坐骨神經的再生能力也增強了;最後以AAV-Cre病毒轉染敲除小鼠大腦皮質中的Krüppel樣因子4基因,發現脊髓損傷的小鼠皮質脊髓束的再生能力同樣增強;因此,作者認為調控神經元Krüppel樣因子4基因表達可能成為一種促進神經系統損傷後軸突再生和功能恢復的潛在方法。實驗經蘇州大學動物倫理委員會批准。

文章關鍵詞:Krüppel樣因子4基因;皮質脊髓束;周圍神經;軸突再生;背根神經節;感覺運動皮質;坐骨神經擠壓傷;脊髓擠壓損傷

文章來源:Xu JH, Qin XZ, Zhang HN, Ma YX, Qi SB, Zhang HC, Ma JJ, Fu XY, Xie JL, Saijilafu (2021) Deletion of Krüppel-like factor-4 promotes axonal regeneration in mammals. Neural Regen Res 16(1):166-171.

相關焦點

  • 能量回補促進軸突再生
    能量回補促進軸突再生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3/9 13:42:43 美國印第安納大學醫學院Xiao-Ming Xu和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Zu-Hang Sheng研究小組合作取得一項新成果
  • 恢復神經元能量可促進脊髓損傷後軸突再生
    來自美國印第安那大學的Xiao-Ming Xu團隊的研究證實,損傷引起的能量危機是中樞神經系統再生失敗的原因之一。通過增強線粒體轉運或增加能量代謝來恢復局部能量能促進脊髓損傷後軸突的萌發和再生,線粒體動力學和質量控制對中樞神經系統神經元在環境壓力下重建受損成分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 科學家發現促進神經軸突再生的新方法
    【每日科技網】  中樞神經系統中,神經軸突(Axon)一旦受損,往往會導致永久性喪失功能。如果受損的神經元(Neuron)能夠令神經軸突再生,中樞神經系統的功能有望恢復。
  • Science|為何斑馬魚可實現視網膜再生而哺乳動物不行?
    相反哺乳動物並不能自動修復損傷的視網膜。雖然目前已知部分調控視網膜再生的轉錄因子,但控制米勒細胞重編程的實現視網膜再生的核心調控網絡仍然並不清楚。長期以來我們並不知道為什麼斑馬魚能實現視網膜再生而哺乳動物不能。
  • 開發出一種三管齊下的方法可實現脊髓損傷中的軸突再生
    在一項新的研究中,來自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哈佛大學和瑞士聯邦理工學院的研究人員開發出一種三管齊下的治療方法,該方法能夠觸發軸突在嚙齒類動物遭受完全的脊髓損傷後能夠再生。首先,這些研究人員通過注射包裝在無害病毒中的骨橋蛋白(osteopontin)、胰島素樣生長因子1(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 1)和纖毛源性神經營養因子(ciliary-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重新激活了小鼠脊髓中的神經細胞,其中這種病毒最初是在哈佛大學神經科學家Zhigang He的實驗室中開發出來的。
  • 膠質細胞代謝重塑促進軸突再生和中樞神經系統的功能恢復
    膠質細胞代謝重塑促進軸突再生和中樞神經系統的功能恢復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9/18 15:47:57 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Yuanquan Song、天普大學Shuxin Li等研究人員合作發現,膠質細胞代謝重塑促進軸突再生和中樞神經系統的功能恢復
  • 哺乳動物可返老還童了 復旦校友恢復了老年小鼠視力
    其中的關鍵,就是4個轉錄因子,分別是Oct4,Sox2,Klf4和c-Myc。  轉錄因子有著調節基因表達的作用,即讀取DNA來製造蛋白質,早期胚胎中重要的轉錄因子已知的有24個,山中伸彌團隊將其縮小到了4個。  這4個轉錄因子可以清除細胞上的表觀遺傳學標記並使這些細胞恢復到其原始胚胎狀態,從中發育成任何其他類型的細胞。
  • 科學家發現一種新型細胞,可促進中樞神經系統再生
    由於中樞神經系統再生能力差,其損傷康複目前是國際性的醫學難題。  近期,俄亥俄州立大學神經科學研究所的研究人員在Nature Immunology期刊上發表研究成果「A new neutrophil subset promotes CNS neuron survival and axon regeneration」,該研究發現了一種新型的免疫細胞,不僅可以挽救受損神經細胞免於死亡,還可以再生和修復受損的神經細胞。
  • 【中國科學報】揭示智障相關基因在軸突發育中功能
    中科院上海生科院神經科學研究所熊志奇課題組在最新研究中,揭示了位於X染色體上的Opitz症候群相關蛋白Mid1在神經元軸突發育中的功能,為了解Opitz症候群的發病機理提供了線索。相關成果日前在線發表於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    在遺傳因素引起的智力障礙中,相當一部分是由X染色體上的基因突變或缺失引起的。
  • 化學修飾讓軸突再生 促脊髓損傷後功能恢復
    原標題:化學修飾讓軸突再生 促脊髓損傷後功能恢復   脊髓損傷後功能恢復受到成熟神經系統缺乏軸突再生的限制。然而,最近的數據顯示,神經元活動的增加促進了鼠類脊髓損傷後軸突的再生。
  • 上海生科院等揭示自噬調控神經元軸突發育新機制
    該研究利用CRISPR/Cas9系統構建了Mir505基因敲除小鼠,結合胚胎電轉技術和透射電鏡技術,報導了Mir505-3p基因通過靶向抑制自噬相關基因Atg12,負向調控自噬通路並促進神經元軸突發育的新功能。該研究提供了自噬對神經發育調控作用的新證據。  「自噬」即「自我吞噬」,是一種將體內衰老細胞器和包漿中內含物包裹、降解並得以循環利用的生理途徑。
  • 軸突引導通路基因與帕金森病的關係
    4隻缺乏dcc的成年小鼠表現出多巴胺傳遞和運動活動的改變,伴有大腦皮層樹突棘密度的降低。這些發現表明,DCC是多巴胺迴路發育過程中的關鍵分子,DCC水平的改變會導致成年期認知和行為異常。在敲除ephb1的小鼠中,網狀黑質部有明顯的細胞損失,但網狀黑質部緻密層多巴胺神經元數量無明顯變化。NTNG1的差異表達可改變多巴胺能和穀氨酸能迴路。
  • 可重編程到「年輕態」 眼球神經細胞再生或能恢復視力
    可重編程到「年輕態」眼球神經細胞再生或能恢復視力據英國《自然》雜誌2日發表的一項逆衰老研究突破,美國哈佛大學醫學院科學家將小鼠眼睛的神經元,重編程到一個更年輕的狀態,讓它們的視力獲得再生和恢復。該研究為人類進一步揭示了衰老機制,同時為青光眼等年齡相關性神經元疾病的治療指出了新的潛在靶點。
  • 科學家發現可促進中樞神經系統再生的新型中性粒細胞亞群
    科學家發現可促進中樞神經系統再生的新型中性粒細胞亞群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10/27 15:04:30 美國俄亥俄州立大學Benjamin M.
  • 腦科學日報:可促進中樞神經系統再生的細胞;吃太多糖易患多動症
    1,Nature子刊:科學家發現一種新型細胞,可促進中樞神經系統再生!RGC軸突生長10月26日,《Nature Immunology》發布的一篇文章中,來自俄亥俄州立大學和密西根大學的研究人員發現了一種新型的免疫細胞,不僅可以挽救受損神經細胞免於死亡,還可以再生和修復受損的神經細胞。
  • Biomaterials:蜘蛛絲神經移植促進綿羊模型中遠距離神經缺損的軸突再生
    神經橫斷後的軸突伸長約為1毫米/天。尚未描述使用自體或人工植入物修復神經間隙中超微結構水平的軸突再生的精確時間過程。由於周圍神經肌肉結節的退化是周圍神經再生的一個高度時間緊迫的過程,因此,德國漢諾瓦醫學院C.
  • 神經元軸突發育研究取得新成果
    研究發現,蛋白翻譯合成過程所需的氨基醯tRNA合成酶複合物的一個輔助因子MSC p43在脊髓運動神經元軸突發育過程中發揮了關鍵作用。MSC p43蛋白與神經中間絲蛋白neurofilament(一類神經元特異的細胞骨架蛋白)的輕鏈NF-L之間存在直接相互作用: MSC p43基因敲除後,小鼠神經元neurofilament 的組裝發生明顯障礙,脊髓運動神經元軸突發育顯著遲緩,在整體動物行為上表現為運動能力的下降,表明MSC p43蛋白對軸突發育必不可少。
  • 眼球神經細胞再生或能恢復視力
    可重編程到「年輕態」  眼球神經細胞再生或能恢復視力  科技日報北京12月2日電 (記者張夢然)據英國《自然》雜誌2日發表的一項逆衰老研究突破,美國哈佛大學醫學院科學家將小鼠眼睛的神經元,重編程到一個更年輕的狀態
  • 清華大學開發出具有自發電場的可降解神經再生電子藥物
    目前大量研究表明電刺激療法在體外和體內均具有促進軸突快速定向再生,實現功能恢復的效果,但是目前提出的植入式電刺激器件新方案中還存在體積相對較大、不可降解需二次手術取出或者外部無線供能裝置製備流程較複雜等一系列限制其臨床轉化的潛在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