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omaterials:蜘蛛絲神經移植促進綿羊模型中遠距離神經缺損的軸突再生

2021-02-22 奇物論

生物材料學術QQ群:1067866501

具有大量組織損失的周圍神經損傷需要自體神經移植或通過神經導管重建。神經橫斷後的軸突伸長約為1毫米/天。尚未描述使用自體或人工植入物修復神經間隙中超微結構水平的軸突再生的精確時間過程。

由於周圍神經肌肉結節的退化是周圍神經再生的一個高度時間緊迫的過程,因此,德國漢諾瓦醫學院C. Radtke等人在大型動物模型中進行了這項體內檢查,目的是在狹窄的時間序列中研究軸突伸長率和蜘蛛絲材料的降解(20, 30、40、50、90、120、150和180天),其中,新型的基於蜘蛛絲的人工神經移植物是作為臨床轉化的重要前提。

 

本文要點:

1在羊的6.0 cm神經缺損模型中,移植了基於蜘蛛絲的自體神經或人工神經導管。在植入後的每個時間點,進行電生理學記錄以評估軸突纖維進入植入物中的功能性神經支配。

2通過組織學和免疫螢光分析樣本,以驗證軸突再生的時間表,包括蜘蛛絲植入物和自體移植組的軸突再生速率。蜘蛛絲在3個月內被Langhans巨細胞介導的光免疫反應降解。結合行為學分析和電生理測量,結果表明蜘蛛絲神經植入物支持軸突再生,與自體神經移植相當,這是目前神經修復手術的金標準。這些發現表明,基於生物材料的蜘蛛絲神經導管與自體神經植入物一樣有效,可能是治療長神經缺損的重要方法。

 

參考文獻:

T. Kornfeld, et al., Spider silk nerve graft promotes axonal regeneration on long distance nerve defect in a sheep model. Biomaterials 2021.

https://doi.org/10.1016/j.biomaterials.2021.120692

生物醫學與工程微信群

加微信群方式:添加編輯微信 18965840059,備註:姓名-單位-研究方向(無備註請恕不通過),由編輯審核後邀請入群。

相關焦點

  • 科學家發現促進神經軸突再生的新方法
    【每日科技網】  中樞神經系統中,神經軸突(Axon)一旦受損,往往會導致永久性喪失功能。如果受損的神經元(Neuron)能夠令神經軸突再生,中樞神經系統的功能有望恢復。
  • 清華大學開發出具有自發電場的可降解神經再生電子藥物
    隨著再生醫學和組織工程的進步,組織工程化的人工神經導管得到了迅速發展,但自體神經移植仍是外周神經損傷修復的「金標準」 ,而自體神經移植方法存在供體神經支配區永久性失神經功能喪失、供移植來源有限、供體部位的神經和缺損部位神經不匹配以及需要進行二次手術等問題。
  • 神經幹細胞移植治療脊髓損傷的研究進展
    神經幹細胞移植後可分化為神經元,填補、替代損傷部位,並形成神經突觸,重建神經迴路;其分化產生少突膠質細胞,促進新生的神經纖維和殘存脫髓鞘纖維髓鞘化,恢復神經纖維的完整性;此外,移植的神經幹細胞還可通過以下方式對脊髓損傷的恢復產生積極作用:分泌多種神經營養因子,改善脊髓局部微環境,促進神經再生;產生細胞外基質,填充損傷後遺留空腔,為神經再生提供支持物;改善局部免疫狀態,減少繼發損傷。
  • 敲除Krüppel樣因子4可促進哺乳動物軸突再生?
    來自中國蘇州大學賽吉拉夫團隊最新研究發現,在小鼠中敲除轉錄因子Krüppel樣因子4會促進周圍神經和皮質脊髓束的再生。基因重編程因子Krüppel樣因子4對神經軸突再生有調控作用,通過直接操縱Krüppel樣因子4,可促進中樞和周圍神經系統軸突的再生。這將為臨床治療神經損傷提供新思路和理論基礎。
  • 「黑盒子」神經幹細胞移植成功修復脊髓損傷
    ,從而促進宿主缺失功能的部分恢復的一種技術。儘管先前的研究已經表明,神經幹細胞移植後SCI動物模型的功能有所改善,但科學家們並不清楚其中到底發生了什麼。 Ceto表示:「我們知道受損的宿主軸突廣泛地生長到損傷部位,而移植神經元又將大量軸突延伸到脊髓中,但是我們不知道移植物內部實際上發生了什麼活動,也沒有明確宿主軸突和移植軸突是否真的在建立功能連接。」
  • 脊髓損傷後神經修復研究進展
    因此,Rho-ROCK抑制劑在脊髓損傷後的神經再生治療中有明顯作用,目前3期臨床試驗正在進行中,有望成為脊髓損傷後的神經再生治療新藥物。此外,Chen等研究認為,抗Nogo抗體可能通過改變下行神經軸突再生與局部神經網絡的相互作用,起到促進脊髓損傷後運動功能恢復的作用。
  • 臨床探究:幹細胞促進腦卒中後的神經修復
    NIHSS評分量表:美國國立衛生院神經功能缺損評分量表,評價神經功能缺陷嚴重程度的一種表格,也可用於判斷神經功能恢復的情況。評分範圍為0-42分,分數的高低與神經損傷成比例,分數越高神經受損越嚴重。Barthel指數:日常生活活動能力量表,對患者日常生活活動的獨立能力與功能狀態的評價,總分範圍在0-100分,分數越低表示生活自理能力越弱。
  • 恢復神經元能量可促進脊髓損傷後軸突再生
    線粒體在這些神經元的胞體、丘體、Ranvier節和軸突終末有較高的積累。最新研究認為在突觸區,線粒體調節鈣和三磷酸腺苷水平,從而維持突觸的傳遞和結構。線粒體動力學的缺陷會導致神經元運輸、傳遞和代謝的缺陷。
  • 種植體周圍神經再生的研究進展
    本文就近幾年有關種植體周圍神經再生的研究進行總結,旨在為提高種植體骨感知能力,以及促進神經調節骨代謝和改建提供一定的思路和啟發。神經損傷部位隨後會發生一系列病理性改變,包括神經軸突的變性和髓鞘的破碎、溶解、吸收。伴隨神經變性退化的發生,一方面,包裹神經軸突的雪旺細胞(schwann cells,SCs)開始迅速增殖,形成Bungner帶,為再生神經軸突提供管道。另一方面,神經元胞質內加快物質合成,通過軸漿運輸到軸突斷端,軸突斷端膨大形成生長圓錐,長出軸芽,完成神經再生。
  • 駐留神經幹細胞促進脊髓修復
    駐留神經幹細胞促進脊髓修復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10/3 22:55:18 瑞典卡羅林斯卡學院Jonas Frisén課題組取得一項新突破。
  • 又一好消息,神經幹細胞移植治療脊髓損傷的研發突破
    Tuszynski博士說,在這項研究之前,在實驗室開發的神經幹細胞移植物有點像黑盒子。 雖然之前的研究已經顯示出脊髓損傷動物模型在神經幹細胞移植後功能得到改善,但是科學家們並不知道到底發生了什麼。
  • 膠質細胞代謝重塑促進軸突再生和中樞神經系統的功能恢復
    膠質細胞代謝重塑促進軸突再生和中樞神經系統的功能恢復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9/18 15:47:57 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Yuanquan Song、天普大學Shuxin Li等研究人員合作發現,膠質細胞代謝重塑促進軸突再生和中樞神經系統的功能恢復
  • 神經幹細胞移植治療脊髓損傷的臨床研究現狀及存在的問題
    無限增殖的特性實現了在體外可將NSCs擴增到移植所需要的細胞數量。NSCs具有良好的遷移功能和組織融合性,在損傷個體中,受病變部位神經源性信號的影響,移植的NSCs向病變部位遷移並分化為神經細胞;同時還分泌眾多不同類型的營養因子、細胞因子等,營養神經和調節免疫平衡,促進神經修復和再生。另外,NSCs處於未分化狀態,具有低免疫原性,有利於異體移植。
  • 《中國神經再生研究(英文版)》雜誌2018-2019年最受歡迎脊髓損傷研究文章介紹
    中國山東大學附屬濟南中心醫院寧斌等的一項最新研究發現,蘆丁可促進脊髓損傷修復,其機制與抗氧化,抗炎和抑制p38 MAPK通路有關。蘆丁是一種黃酮類物質,具有抗炎、抗氧化、抗病毒、抗腫瘤和免疫調節作用。但是,蘆丁對脊髓損傷的神經保護作用目前尚無研究報導。p38絲裂原活化蛋白激酶( p38 MAPK)通路是MAPK家族控制炎症反應最重要的成員。
  • Ann Clin Transl Neurol:CXCR4受體激動劑可促進坐骨神經修復
    本研究旨在檢驗坐骨神經被擠壓/切割後信號軸CXCL12α-CXCR4是否被激活,並檢驗新型CXCR4激動劑NUCC-390在促進神經損傷恢復方面的活性
  • 《中國神經再生研究(英文版)》最新目次-10月
    ➦ Neuroprotection and recovery from early-life adversity: considerations for environmental enrichment 環境富集和神經保護和恢復效應?Amanda C.
  • 深圳先進院-趙曉麗及合作者︱ACS Nano:形狀記憶多通道神經修復導管
    ,有效促進了神經突觸的延伸生長及周圍神經長段缺損的修復。長段神經缺損往往導致靶器官功能受損,導致較高的殘率高。仿生天然神經束的多通道神經導管能有效防止軸突分散、減少神經錯配,更加有利於神經功能的恢復。研究團隊提出在神經導管中引入溫度響應的形狀記憶聚合物,通過靜電紡絲技術製備雙層納米纖維膜。該研究可通過材料本身的形狀記憶特性在體溫下實現變形,從而快速構建多通道神經導管。同時,導管內壁具有引導神經突觸生長的取向纖維結構。該神經導管的構建方法實現了雪旺細胞在導管中的均勻負載和高密度生長,取向的導管內壁結構顯著促進了神經突觸的延伸。
  • 能量回補促進軸突再生
    能量回補促進軸突再生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3/9 13:42:43 美國印第安納大學醫學院Xiao-Ming Xu和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Zu-Hang Sheng研究小組合作取得一項新成果
  • ...巨大潛力|腦卒中|幹細胞|治療|功能|移植|研究|分析|神經|-健康界
    腦卒中患者腦組織在短時間內缺血缺氧並壞死(或內血管破裂引起出血),導致神經元減少,軸突連接中斷,局部產生活性氧自由基,影響腦組織損傷的自我修復,喪失局部腦功能和神經組織。2018-2019年,國家研發計劃「幹細胞及轉化研究」重點專項中,《神經幹細胞腦內精準移植治療腦卒中的臨床研究》和《負載多種幹細胞和外泌體的可注射多功能微支架構建及其對缺血性卒中的修復研究》兩大項目通過審批。幹細胞在腦卒中臨床研究中已顯示出巨大潛力,對缺血性或出血性的腦卒中均有較優的臨床效果。
  • Acta Biomat:開發出可促進機體神經組織再生的新型網格纖維結構
    圖片來源:www.sciencedaily.com2017年3月6日 訊 /生物谷BIOON/ --近日,一項刊登在國際雜誌Acta Biomaterialia上的研究報告中,來自日本大阪大學的研究人員通過研究開發出了一種網格結構,其能夠被纏繞在損傷的周圍神經組織上來幫助促進損傷神經的再生並且恢復其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