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化學修飾讓軸突再生 促脊髓損傷後功能恢復
原標題:化學修飾讓軸突再生 促脊髓損傷後功能恢復 脊髓損傷後功能恢復受到成熟神經系統缺乏軸突再生的限制。然而,最近的數據顯示,神經元活動的增加促進了鼠類脊髓損傷後軸突的再生。
-
能量回補促進軸突再生
能量回補促進軸突再生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3/9 13:42:43 美國印第安納大學醫學院Xiao-Ming Xu和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Zu-Hang Sheng研究小組合作取得一項新成果
-
敲除Krüppel樣因子4可促進哺乳動物軸突再生?
來自中國蘇州大學賽吉拉夫團隊最新研究發現,在小鼠中敲除轉錄因子Krüppel樣因子4會促進周圍神經和皮質脊髓束的再生。基因重編程因子Krüppel樣因子4對神經軸突再生有調控作用,通過直接操縱Krüppel樣因子4,可促進中樞和周圍神經系統軸突的再生。這將為臨床治療神經損傷提供新思路和理論基礎。
-
開發出一種三管齊下的方法可實現脊髓損傷中的軸突再生
2018年8月31日/生物谷BIOON/---當人們遭受脊髓損傷時,這會損害軸突並阻止大腦向損傷部位下方的神經元發送信號,從而導致癱瘓和其他神經功能(如膀胱控制和手部力量)的喪失。軸突是連接我們的神經元並使得它們能夠通信的微小神經纖維。
-
脊髓損傷後神經修復研究進展
他們進行的體外實驗發現,NT-3能促進海馬神經元、交感神經元、背根神經元、多巴胺能神經元及γ-氨基丁酸能神經元的復,起到調節脊髓神經修復的作用。Chen等研究證實,施萬細胞分泌的GDNF具有促進脊髓損傷後突觸重建、局部神經功能恢復的作用;層粘連蛋白、多配體聚糖等能調節軸突生長方向,阻斷層粘連蛋白-整合素可幹擾脊髓損傷後軸突的再生。
-
科學家發現促進神經軸突再生的新方法
【每日科技網】 中樞神經系統中,神經軸突(Axon)一旦受損,往往會導致永久性喪失功能。如果受損的神經元(Neuron)能夠令神經軸突再生,中樞神經系統的功能有望恢復。
-
創傷性脊髓損傷後脊髓微環境失衡的研究進展
除了產生自身抗體外,自身反應B細胞可通過刺激和維持Teff細胞活化狀態,導致SCI加重。Ankeny等研究顯示,B細胞敲除小鼠(無成熟B細胞,而T細胞不受影響)SCI後,與對照組相比,有著較少的損傷範圍、較好的功能恢復,腦脊液中抗體的濃度也較低。因此,開發靶向上述適應性免疫系統藥物的促再生特性可以減少免疫介導的組織損傷,保護神經元,促進脊髓修復。
-
膠質細胞代謝重塑促進軸突再生和中樞神經系統的功能恢復
膠質細胞代謝重塑促進軸突再生和中樞神經系統的功能恢復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9/18 15:47:57 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Yuanquan Song、天普大學Shuxin Li等研究人員合作發現,膠質細胞代謝重塑促進軸突再生和中樞神經系統的功能恢復
-
血小板衍生生長因子能促進脊髓損傷後運動功能的恢復
來自中國溫州醫科大學的張宏宇團隊最新研究發現,血小板衍生生長因子能夠通過調節自噬流來促進內皮細胞的修復,改善血脊髓屏障的功能,減輕脊髓損傷後運動功能的障礙。血小板衍生生長因子是貯存於血小板α顆粒中的一種鹼性蛋白質,具有促進血管內皮細胞增殖和遷移,現在已經作為一種臨床治療帕金森疾病的潛在藥物。在以往的研究中,張宏宇等已證實血小板衍生生長因子能夠有效的恢復血脊髓屏障,但尚未深入探索其研究。此次實驗發現血小板衍生生長因子可通過調節自噬流來促進內皮細胞的修復。
-
神經幹細胞移植治療脊髓損傷的研究進展
、壓迫等原發損傷外,還可因缺血、缺氧、活性氧釋放造成繼發損害,導致脊髓結構損傷、神經元壞死、軸突中斷及脫髓鞘等。神經幹細胞移植後可分化為神經元,填補、替代損傷部位,並形成神經突觸,重建神經迴路;其分化產生少突膠質細胞,促進新生的神經纖維和殘存脫髓鞘纖維髓鞘化,恢復神經纖維的完整性;此外,移植的神經幹細胞還可通過以下方式對脊髓損傷的恢復產生積極作用:分泌多種神經營養因子,改善脊髓局部微環境,促進神經再生;產生細胞外基質,填充損傷後遺留空腔,為神經再生提供支持物;改善局部免疫狀態,減少繼發損傷。
-
如何解決脊髓損傷後瘢痕組織產生?Nature今日文章給出答案
成年哺乳動物的絕大多數中樞神經纖維(軸突)損傷後不能再生,有兩方面抑制因素:一是神經細胞缺乏內在的再生能力,二是由於損傷區域瘢痕組織的形成。 最近十多年的研究開發了多種靶向於神經細胞內因的幹預手段,能夠促進中樞神經損傷後的軸突再生。
-
《中國神經再生研究(英文版)》雜誌2018-2019年最受歡迎脊髓損傷研究文章介紹
Seifalian團隊對幹細胞療法在脊髓損傷中的應用前景進行了綜述。細胞療法被認為是促進脊髓損傷神經功能恢復的關鍵,目前正在進行臨床II期試驗對其其臨床療效進行驗證。誘導多能幹細胞、胎兒幹細胞、人胚胎幹細胞和嗅鞘細胞等幹細胞雖不是促進神經修復的靈丹妙藥,但其可與其他治療方法結合,用於幫助解決有關神經修複目前存在的問題。 4.
-
「黑盒子」神經幹細胞移植成功修復脊髓損傷
,從而促進宿主缺失功能的部分恢復的一種技術。近日,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的科學家成功將神經幹細胞移植入小鼠脊髓損傷處,並揭示了其中的機制。近年來,神經幹細胞研究成為治療神經退行性疾病和中樞神經系統損傷的熱點,而長期以來,利用幹細胞恢復患者因脊髓損傷(SCI)而喪失的功能,也一直是科學家和醫生的雄心壯志。
-
科學家發現可促進中樞神經系統再生的新型中性粒細胞亞群
科學家發現可促進中樞神經系統再生的新型中性粒細胞亞群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10/27 15:04:30 美國俄亥俄州立大學Benjamin M.
-
脊髓損傷後大腦運動皮質的重塑在何處發生?
突觸是神經元之間連接及信息傳遞的基礎組成部分,包括突觸前組成部分、突觸間隙及突觸後組成部分。缺乏在同一隻動物觀察同一個樹突棘或是軸突膨體隨著時間動態變化的方法。針對以上問題,張科學等在研究方法和動物模型上獨闢蹊徑,使用雙光子顯微鏡結合磨薄小鼠顱骨活體觀察技術,通過此項技術與轉基因螢光小鼠相結合,使得在體研究脊髓損傷後相關皮質神經的神經可塑性成為可能。
-
研究發現:當成年腦細胞受到損傷時,會恢復到胚胎時的狀態……
圖片來源:NatureTuszynski說:「誰會想到是這樣呢?相反,當一個成年的大腦皮層細胞受到損傷時,它會在轉錄水平上恢復到胚胎的皮層神經元。在這種遠不成熟的狀態下,如果提供一個生長的環境,它可以再生軸突。在我看來,這是這項研究最令人震驚的特點。」為了提供一個令人鼓舞的再生環境,該團隊研究了脊髓損傷後受損神經元的反應。
-
PNAS:「關閉」特定基因有助於修復損傷神經元
2018年12月11日 訊 /生物谷BIOON/ --大腦和脊髓中的神經元在受傷後不會再生,這是與身體其他部位顯著不同的地方。當你的手指被割破時,你可能會在幾天或幾周內恢復;然而,當你的脊髓被刺穿時,你可能永遠不會再走路了。現在,在聖路易斯華盛頓大學醫學院的研究人員發現了手臂和腿部周圍神經再生的關鍵步驟。
-
研究證明擴展訓練有助於脊髓損傷癱瘓者神經恢復
新華社北京11月1日電 一名完全性脊髓損傷患者在癱瘓6年後,通過長期擴展康復訓練和硬膜外脊髓電刺激療法,最終重新站立並恢復了雙腿移動能力。這一研究證明擴展訓練能幫助神經系統在長期癱瘓後進行恢復。 發表在英國《科學報告》雜誌上的這項新研究稱,美國路易斯維爾大學研究人員對4名脊髓損傷患者進行了康復訓練,並輔助進行了硬膜外脊髓電刺激。他們對一名叫安德魯·米斯的患者康復情況進行了記錄。 研究人員為米斯設置的初始訓練內容包括每天藉助硬膜外脊髓電刺激進行1小時康復訓練、站立和邁步。結束長達9個月的實驗室訓練後,米斯回到家中繼續練習站立。
-
成年腦細胞受到損傷時,會恢復到胚胎狀態進行自我修復
利用老鼠模型,Tuszynski和同事們發現,受傷後,成人大腦中的成熟神經元會恢復到胚胎狀態。「誰會想到呢。」Tuszynski說,「就在20年前,我們還認為成年人的大腦是靜態的、終末分化的、完全建立的、不可改變的。」
-
科學家發現一種新型細胞,可促進中樞神經系統再生
神經退行性疾病是由神經元或其髓鞘的喪失導致人體出現功能障礙的中樞神經系統疾病,包括創傷性腦或脊髓損傷(SCI)、多發性硬化症和運動神經元疾病等。由於中樞神經系統再生能力差,其損傷康複目前是國際性的醫學難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