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8月31日/
生物谷BIOON/---當人們遭受脊髓損傷時,這會損害軸突並阻止大腦向損傷部位下方的神經元發送信號,從而導致癱瘓和其他神經功能(如膀胱控制和手部力量)的喪失。軸突是連接我們的神經元並使得它們能夠通信的微小神經纖維。
在一項新的研究中,來自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哈佛大學和瑞士聯邦理工學院的研究人員開發出一種三管齊下的治療方法,該方法能夠觸發軸突在嚙齒類動物遭受完全的脊髓損傷後能夠再生。相關研究結果於2018年8月29日在線發表在Nature期刊上,論文標題為「Required growth facilitators propel axon regeneration across complete spinal cord injury」。論文通信作者為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的Michael Sofroniew和瑞士聯邦理工學院的Gregoire Courtine。
圖片來自Nature, doi:10.1038/s41586-018-0467-6。
根據Sofroniew的說法,幾十年的研究已表明我們的神經纖維需要三種過程才能生長:第一,通過基因編程啟動軸突生長;第二,纖維捕獲和生長所依賴的分子途徑;第三,吸引軸突沿著特定方向生長的蛋白「麵包屑(bread crumb)」軌跡。
當人在子宮中發育時,這三種過程都是活躍的。在出生後,它們被關閉,但是控制生長程序的基因仍然在我們的體內沉睡著。Sofroniew的目標就是重新喚醒這些基因,隨後採用三管齊下的方法重新啟動整個過程。
首先,這些研究人員通過注射包裝在無害病毒中的骨橋蛋白(osteopontin)、胰島素樣生長因子1(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 1)和纖毛源性神經營養因子(ciliary-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重新激活了小鼠脊髓中的神經細胞,其中這種病毒最初是在哈佛大學神經科學家Zhigang He的實驗室中開發出來的。兩周後,這些研究人員麻醉了這些小鼠並讓它們的脊髓下部的軸突之間失去連接。僅它們的後腿受到影響,但是它們仍然能夠移動和吃東西。
在遭受損傷兩天後,這些研究人員利用成纖維細胞生長因子2(fibroblast growth factor 2)和表皮生長因子對損傷部位進行了處理,以便創建出更適合軸突生長的新途徑。 最後,他們釋放第三組被稱為化學誘導劑-的分子,即膠質細胞源性神經營養因子(glial-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軸突尋找出這些化學「麵包屑」,其中這些化學「麵包屑」提供目標所在地,就這項研究而言,目標所在地指的是存在於損傷部位另一側的脊髓組織。
當Sofroniew和他的同事們檢查了這些接受這種三管齊下方法治療的小鼠脊髓組織時,他們發現不僅軸突通過瘢痕組織生長,而且很多神經纖維已深入到損傷部位另一側的脊髓組織中,從而與在那裡的神經元建立了新的連接。而那些未接受這種組合治療的小鼠沒有在損傷部位中表現出現軸突再生。
為了測試這些發現的可重複性,這些研究人員在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對小鼠和在瑞士聯邦理工學院神經科學家Gregoire Courtine實驗室對大鼠進行了多次重複實驗。他們同樣取得了穩健的結果。當他們測試新再生的軸突是否能夠在這些活的動物中傳遞電活動時,該團隊又獲得了令人吃驚的發現。
Sofroniew說,「當我們在損傷部位上方利用低電流刺激這些動物的脊髓時,這些再生的軸突向損傷部位之下傳遞了20%的正常電活動。相比之下,那些未接受治療的動物則沒有表現出這一點。」
儘管這些發現提示著這些新形成的連接能夠跨過損傷部位傳遞信號,但是這些嚙齒類動物的移動能力並沒有得到改善。Sofroniew表示,這並不令人吃驚。
Sofroniew說,「我們期待這些再生的軸突像發育期間形成的軸突那樣發揮作用,但是它們並不會馬上改善協調功能。正如新生兒必須學著走路那樣,在遭受損傷後再生的軸突在能夠恢復功能之前將需要接受培訓和實踐。」
這項研究人員接下來想要探究如何重新訓練這些新形成的神經連接以便恢復這些動物的運動技能。(生物谷 Bioon.com)
參考資料:Mark A. Anderson, Timothy M. O』Shea, Joshua E. Burda et al. Required growth facilitators propel axon regeneration across complete spinal cord injury. Nature, Published Online: 29 August 2018, doi:10.1038/s41586-018-046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