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化石村,修個豬圈用的都是3億年前的化石,有資源就是任性

2020-12-05 送歷史個救生圈

相信很多人可能聽說過,在遙遠的地質時代,地球上曾有很多的生物。由於地理環境的變化,它們最終走向了死亡。而它們死後,遺體會被泥沙覆蓋。日積月累,隨周圍沉積物一同變為化石。通過對化石的研究,科學家們可以認識到遠古時期生物的種類、形態和結構,還可以推測出生物演化的規律。所以,化石對於科學家來講具有非常重要的價值。而在我國雲南的一個村落中,竟遍地都是化石。

這個村莊便是位於雲南省石屏縣牛街鎮的老旭甸村。老旭甸村處於大山的深處,村中的房屋、道路都是由3億年前的化石修建而成。而且它周邊的山上也遍布各種不知名的化石,因此人們將這裡稱為「中國化石第一村」。這裡的房屋都是依山而建,層層疊疊,從山腳一直延伸到山頂。因為化石的特殊性,所以整個村莊看起來都顯得古老而神秘。

老旭甸村在遠古時期曾是個植被茂盛的區域,後來因為發洪水,許多植物都被衝到了附近的淺灘上。洪水消退後,密密麻麻的植物殘骸便堆滿了淺灘。隨著時間的流逝,這些植物有的隨泥沙沉入地下,變為煤炭等礦產資源。有的則層層疊疊變為了化石山,供當地人開採使用石料。

而老旭甸村也是一個典型的漢族村落,但村名卻來源於彝族。因為這裡生產羅梭樹,所以他們便將此地命名為「羅梭達」,翻譯成漢語就是老旭甸。當年漢族先祖來到此地後,學習了彝族人修建房屋的方法,巧妙的利用石頭間的自然形狀進行鑲嵌,然後再用灰漿封填縫隙。當地人將這種結構的建築稱為「石礃房」。

令人頗感神奇的是,這種由化石建成的房屋不僅隔音隔熱,而且還透水透氣、冬暖夏涼。用手摸上去,還能感受到化石溫潤的質地。用它夯實的屋頂,歷經百年也不會漏雨,可以說是一勞永逸。據老旭甸村民講,村中的一些化石在觸摸或敲擊時,還會發出不同的聲響。有的如清泉流水,有的如珠落玉盤,演奏起來,別有一番風味。漫步其中,有一種置身歐洲18世紀古堡的感覺。

當然,百聞不如一見。如果大家有興趣的話,也可以前去考察一下。回來後,記得告訴小編感受哦!

相關焦點

  • 京津冀首個「化石村」:穿越億萬年的時空隧道
    京津冀首個「化石村」:穿越億萬年的時空隧道  本報記者 豐家衛   實習生 曹彥語 通訊員 聞強  今春旅遊旺季,天津薊州鐵嶺子村第一次以新的名字迎接遊客。今年年初,自然資源部專家、天津古生物化石專家齊聚於此,為京津冀首個「化石村」揭牌,鐵嶺子村也因此成為全國第20個「化石村」。
  • 京津冀首個「化石村」揭牌:穿越億萬年與你相見
    今春旅遊旺季,天津薊州鐵嶺子村第一次以新的名字迎接遊客。今年年初,自然資源部專家、天津古生物化石專家齊聚於此,為京津冀首個「化石村」揭牌,鐵嶺子村也因此成為全國第20個「化石村」。一進村,目光所到之處,千姿百態的石頭袒露在大地之上,走近細觀,石頭上清晰地顯露著浮雕般的圓弧或水波紋理,即便是毫無地質專業基礎的人也能看出,這裡的石頭不一般。
  • 超奢侈的村莊,用3億多年的化石蓋房子,村民樸實熱情
    我們國家寬度遼闊,地大物博,也因此建造了許多風俗文化和景點建築,隨著旅遊業的大力發展,人們的生活也變得更有質量,所以在工作之餘就選擇出去旅行,去打卡一些自然美景或者是去大山深處的一些村莊,前去旅行觀光。
  • 5億年前的古生物化石 「活著」
    大約5.2億年前,在雲南澄江的一片淺海中,生活著一群形狀各異、結構複雜的動物:有的體型龐大,有的則穿著硬殼。突然有一天,地震引發的海嘯把它們衝到了沙灘上,然後很快被泥沙掩埋. 世事瞬息萬變。1984年,在雲南省澂江縣(今澄江市)毛天山地區進行科學研究的古生物學家侯先光教授,用錘子敲開了他腳下的巖層,發現了一個節肢動物化石——奈羅蟲,這是以前在加拿大伯吉斯頁巖中唯一發現的。於是,記錄寒武紀生命大爆發之謎的澄江生物群化石再次浮出水面。 走進展示這些化石的雲南澄江化石地自然博物館,有一個兩層的化石牆,由埋藏化石的巖層拼接而成。化石可以在巖壁上找到。
  • 「化石獵人」情牽億年海百合
    我意識到,海百合化石的美麗,在過去被遠遠低估了。 從那時起,我就再也沒能抑制住內心的衝動,不顧一切開始探索古生物化石。 關嶺化石群國家地質公園,位於安順市關嶺布依族苗族自治縣新鋪鎮臥龍村,是世界上第一個以展示2.2億年前(晚三疊世)海生爬行動物和海百合化石為特色的國家地質公園。
  • 中國科學家發現1.25億年前兩性花化石
    中國科學家發現1.25億年前兩性花化石或挑戰「被子植物白堊紀起源說」  光明日報錦州3月9日電(記者畢玉才)白堊紀才開始有被子植物,這是以往學界較通行的觀點,但遼寧西部一塊1.25億年前化石的發現,有可能將這一時間提前
  • 巴彥淖爾發現距今3.2億年前的珍貴化石!
    2020年9月,巴彥淖爾市地質公園管理局戴瑞明、賈勝等人與中科院古脊椎所開展「巴彥淖爾古生物化石調查」課題過程中,在巴彥淖爾市烏拉特後旗海力素以南5公裡處寶日漢圖地區的一處石炭系海相沉積巖中發現距今3.2億年前的古生物化石。
  • 中國最「貴」的村子,房屋用幾億年的化石建成,你去過嗎?
    隨著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越來越多人選擇出國旅遊,大多數的中國人都想看看外面的世界,體驗一下不同國家的民族風情。畢竟世界這麼大,每個國家都有不同的民族特色,去各個國家體驗一下外國人的生活也是非常不錯的。但是中國境內也有很多地方值得大家去遊玩一下,大家都知道中國有5000年的歷史文化,各處都有歷史遺留的一些名勝古蹟,還有一些古城古鎮充滿了古香古色。在中國不但有廣闊的森林草原,還有沙漠冰川,湖泊丘陵,都給人以視覺的享受。甚至在中國還有一些不為人知的古怪的村子,他們到現在一直延續著傳統的生活作息,村子的布局也非常的奇怪。
  • 世上真有蒼龍嗎??雲南現疑似3億年前「蒼龍」鱗木化石
    考證  初步判定為植物化石  13日,成忠義立即與雲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員吉學平、重慶中國三峽博物館研究員胡昌健、重慶三峽古人類研究所魏光標博士等專家聯繫,並將這個化石的圖片16日,經過上述專家們的聯合分析考證,一致認定這個化石屬於距今3億年~2.5億年前的二疊紀鱗木化石。  成忠義說:「二疊紀屬於3億~2.5億年前古生代的最後一個地質時代和最後一個紀,是生物界的重要演化時期。同時,也是重要的煤炭形成時期。
  • 中國最「牛」古村落,蓋房的材料都是古化石,材料有億萬年歷史
    這些蓋房用的石頭都是化石,也就是說這裡的一切房子都是用化石建成的。在我們印象中化石是很珍貴的,形成的時間要很久,而且裡面還會有一些億萬年前的動植物,更顯得珍貴,而老旭甸整個村落都是用億萬年前的古化石建成的,所以說老旭甸是中國最「牛」古村落,這厲害之處就是蓋房的材料都是用古化石的,而且還有億萬年歷史。
  • 撒哈拉發現3.8億年前魚化石
    據英國《都市報》5月20日報導,一塊巨型魚化石在撒哈拉被挖掘出來,經證實,這是生活在3.8億年前史前海洋中巨大的濾食性脊椎動物。這種巨型魚被命名為Titanichtys。Titanichtys的頭部和胸部被關節板覆蓋,其他部位被鱗片覆蓋,長達6米,體重超過3噸。它的骨頭很大,曾一度被認為是恐龍頭骨。它只有閉上嘴才能吞咽,鰓部長梳狀結構用來捕捉和過濾食物顆粒,每小時可耗掉2000噸水。
  • 美國發現3.85億年前森林化石是什麼情況?世界上最古老森林化石
    美國發現3.85億年前森林化石是什麼情況?12月20日,科學家發表研究報告稱,他們在美國紐約州發現世界上最古老森林化石。化石最早由博物館員工在一處廢棄採石場發現,距今約有3.85億年歷史,比恐龍的出現都還要早1.4億年。
  • 貴州關嶺:古生物化石保護的「劫」與「難」
    ▲2011年10月22日在關嶺化石群國家地質公園內拍攝的海百合化石。 新華社記者劉續攝一位村民展示一塊寬約1米、長約2米的方形海百合化石,上面約有10多株海百合「根莖」和「花瓣」交叉、蜿蜒,「植株」姿態優美,像一幅國畫。「所謂的加工就是剔除雜質,需要一個多月時間,大概能賣2萬多塊錢。
  • 男子江中遊泳撿到3億年前珊瑚化石(圖)
    成都理工大學,一名工作人員在觀看化石上的紋理8月中旬遊泳時,王加林從崇州文井江底拾回這塊有清晰紋路的大石,他覺得是個「寶貝」,可到處找資料都查不出這是什麼。帶著疑問,王加林打進華西傳媒呼叫中心尋求幫助。  經過成都理工大學博物館副館長劉建鑑定,王加林的石頭的確是個寶貝,它形成於3-4億年前。昨日,經成都理工大學古生物專家王教授最終鑑定,該化石是泥盆紀時期的珊瑚化石。
  • 3億年前的「三葉蟲」化石上有人類的足跡,是真的嗎?
    「三葉蟲」是已經滅絕的生物物種,出現於「寒武紀」生命大爆發時期,在地球上繁衍了,近3.2億年的時間,可以說,是當時數量最多的生物,也是,當時生命力極強的物種,它屬於,節肢動物,全身明顯分為頭、胸、尾三個部分,背部有著堅硬的外殼,被兩條縱向深溝,割裂成大致相等的三片,所以稱之為「三葉蟲
  • 億年化石 留住生命的印記
    珊瑚化石的地質年代為泥盆紀石炭紀,珊瑚化石就是珊瑚蟲死後,經過多少個萬年石化作用,保存下來的石頭,比珊瑚堅硬。可分為四射、六射、床板、日射珊湖四類。絕大部分遺存在淺海沉積物裡,並與其它淺海生物伴生。它們千姿百態形狀各異,有樹枝狀、拖鞋狀、盤狀、錐狀、圓筒狀、多角狀、泡沫狀等。
  • 4億年前黃庭堅書法化石 單20個字就價值連城
    現在有不少人喜歡收藏化石,但是在眾多的化石收藏者「隊伍」裡,原來還有過一個特殊的「成員」,他就是北宋著名詩人、書法家黃庭堅。昨天,在南京古生物博物館「遠古時代的動物明星——頭足類」展覽上,一塊曾經由黃庭堅收藏的珍貴化石當之無愧成為「鎮展之寶」。它是一塊距今4.6億年的「中華震旦角石」,最與眾不同的地方是左側保留了黃庭堅的真跡。
  • 中國古生物學家最新研究發現2.44億年前「雲南暴魚」化石 (1/3)
    中國古生物學家最新研究發現2.44億年前「雲南暴魚」化石 (1/3) "← →"翻頁
  • 中國發現人類5億年前始祖化石,引科學界轟動
    中國西北大學的和劍橋大學合作的研究項目在陝西省發現了大量的石灰石,並且在這堆石灰石中,科學家們找到了來自5億年前的的動物化石,這是我們人類生活在海洋中的祖先
  • 完整"王冠蟲"化石現身 證湯山3億年前為海洋(圖)
    完整"王冠蟲"化石現身 證湯山3億年前為海洋(圖) 2014-05-21 10:21:20來源:揚子晚報作者:責任編輯:上官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