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首屆新時代中國卓越匠心文化論壇在山東省棗莊市隆重召開。棗莊學院黨委書記曹勝強參加論壇並做題為《在推進中國匠心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中賦能新時代人才培養》的主題報告。
棗莊學院黨委書記曹勝強做主題報告。
該論壇由中國職業技術教育學會主辦,教育部學校規劃建設發展中心、山東省教育廳、棗莊市人民政府承辦,棗莊學院、北京師範大學職業與成人教育研究所協辦。
棗莊歷史文化底蘊深厚,聖賢名人輩出,作為「中華科聖」墨子、「工匠祖師」魯班、「造車鼻祖」奚仲的故裡,這裡是創新創造的發源地,有著獨特的「匠心文化」歷史淵源和現實基礎。
「此次論壇能交由棗莊學院協辦,對我們是非常大的信任。這也是國內首次舉辦這樣的論壇,這對「匠心文化」回歸教育領域,推動新時代職業教育新作為具有重要意義。」棗莊學院黨委書記曹勝強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
曹勝強接受媒體專訪。
曹勝強對「匠心文化」的回歸大潮感到十分欣喜。他說:「中國『匠心文化』有兩千多年的歷史積澱,文化底蘊深厚,是非常重要的文化資本。『工匠精神』和『匠心文化』,必須要與新時代人才培養體制有機融合,建立一套有效的融通機制,充分體現出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的成果。」
職業教育在促進傳承中華民族創造基因,弘揚大國工匠精神,傳承追求卓越、精益求精匠心文化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曹勝強表示,從人才培養的方案制定、課程體系建設、師資隊伍建設,再到人才培養質量的監督和評價,都要全方位地融入『匠心文化』。
「如果失去了『匠心文化』,那麼整個人才培養過程就是虛無縹緲的,人才培養質量就不可能得到高質量實現。」曹勝強說。
據曹勝強介紹,棗莊學院正著力打造「立德樹人、鑄魂育人」品牌。「近兩年來,我們積極開展援疆支教活動,每學期派往新疆支教的學生超過200名。他們敢於擔當、敢於奮鬥的精神得到了教育部教師工作司、山東省援疆工作指揮部和山東省教育廳的大力稱讚。」同時,在推進產教融合、校企合作進程中,棗莊學院也在積極實現應用型本科院校轉型發展。
曹勝強說:「我們在人才培養過程當中,改變了以往以學校為單一主體的辦學模式,引入了學校和企業雙主體的辦學模式,實現校企融合融通,共建共享。在這個過程當中,學生受益是非常大的。目前,我們形成了三條人才培養的主線:一是政治素質;二是專業知識;三是職業技能。為培養具有『匠心文化』的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提供了有效助力。」
據悉,本屆論壇邀請了來自山東省內外百餘所高校的相關領導和媒體界朋友共300餘人參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