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視頻說明了為何帶呼吸閥的口罩不能有效減緩COVID-19的傳播

2020-11-11 cnBeta

美國國家標準與技術研究所(NIST)的一項新的流量可視化研究證明了為什麼帶有呼氣閥的口罩不能有效減緩COVID-19的傳播。目前世界大部分地區仍在建議廣泛使用口罩,作為預防COVID-19感染和減緩病毒在社區中傳播的重要工具。當研究人員正在研究什麼材料的口罩最具保護作用時,其他專家則建議我們需要避免使用某些特定種類的口罩。

NIST工程師Matthew Staymates著手研究這類口罩究竟是如何將液滴投射到空氣中的。「我戴口罩不是為了保護自己,」Staymates說。「我戴它是為了保護我的鄰居,因為我可能沒有症狀,在不知不覺中傳播病毒。但如果我戴著帶呼吸閥的口罩,我就幫不上忙了。」

Staymates的最新實驗發表在《流體物理學》雜誌上,使用兩種流動可視化技術來說明這些類型的口罩究竟是如何讓呼出的空氣分散到周圍環境中的。在兩個視頻中,Staymates演示了為什麼這些口罩在大流行期間根本無法控制呼吸道飛沫傳播。

「當你將這些視頻並排比較時,差異是驚人的,」他指出。「這些視頻顯示了呼吸閥如何讓空氣離開口罩而不進行過濾,這就違背了戴口罩的目的。」

這類N95口罩越來越受歡迎,因為與普通的口罩相比,它們更容易呼吸。然而,它們主要是為了保護建築工人免受灰塵或醫院工作人員免受感染病人的傷害等用途而設計的。

需要注意的是,這些視頻並沒有展示病毒顆粒的移動。相反,這些種類的氣流可視化提供了易於理解的描述,說明呼出的氣體如何逃離一個看似安全的口罩。Staymates希望他的作品能夠幫助大眾了解佩戴正確的口罩的重要性。

「我希望這項工作將有助於告知廣大觀眾,在我們共同對抗這種全球流行病的過程中,口罩上的呼吸閥是沒有幫助的,」他總結道。

這項新研究發表在《流體物理學》雜誌上。

相關焦點

  • 為何應慎選帶呼吸閥口罩?美媒:不能阻止口腔飛沫傳播
    美媒稱,為控制新冠肺炎疫情,佩戴口罩成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雖然大多數人都知道各種口罩阻擋飛沫的效果並不相同,但把這個過程具體呈現出來會使之更為真實可信。美國國家標準與技術研究所(NIST)的最新論文幫助證明了為什麼有一類口罩——帶呼吸閥的口罩——在阻止口腔內顆粒物傳播方面跟不戴口罩差不多。
  • 新研究證實戴口罩可有效阻擋病毒通過飛沫傳播
    新華社北京8月17日電(記者彭茜)戴口罩目前被認為是預防新冠病毒傳播的有效方法。一項近日發表在美國《科學進展》雜誌上的新研究展示了戴口罩可有效阻擋病毒通過飛沫傳播的影像證據,其中無呼吸閥的N95口罩防護效果最佳。
  • 一項新研究證實戴口罩可有效阻擋病毒通過飛沫傳播
    新華社北京8月17日電(記者彭茜)戴口罩目前被認為是預防新冠病毒傳播的有效方法。一項近日發表在美國《科學進展》雜誌上的新研究展示了戴口罩可有效阻擋病毒通過飛沫傳播的影像證據,其中無呼吸閥的N95口罩防護效果最佳。
  • 梅奧診所新研究:口罩在預防COVID-19傳播方面發揮著「關鍵」作用
    梅奧診所的一項新研究表明,任何一種口罩對預防新冠病毒傳播都至關重要。研究人員用人體模型證明了口罩的有效性,並在不同距離進行了類似的實驗。研究發現,口罩與社交距離相結合,可以顯著降低一個人在接觸感染者時感染COVID-19的風險。
  • 梅奧診所新研究:口罩在預防COVID-19傳播方面發揮著 「關鍵」作用
    梅奧診所的一項新研究表明,任何一種口罩對預防新冠病毒傳播都至關重要。研究人員用人體模型證明了口罩的有效性,並在不同距離進行了類似的實驗。研究發現,口罩與社交距離相結合,可以顯著降低一個人在接觸感染者時感染COVID-19的風險。
  • .| 專家:確診疑似病人不應使用帶呼吸閥的口罩 會將病毒排出
    【新民晚報·新民網】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傳染病預防控制處研究員馮錄召今天下午在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新聞發布會上指出,使用帶呼吸閥的口罩時,呼吸閥是單向的閥門,人們在呼氣時可以迅速地將氣體排出,排氣過程中因為沒有過濾層,如果病人佩戴這種口罩可能會將病毒排出,所以確診和疑似的病人不應該佩戴此類口罩。
  • 北京新冠疫情防控嚴峻,紋影技術告訴你為什麼要戴口罩來減緩病毒...
    在新冠病毒大流行期間,在公眾場合戴上口罩是明智的建議,這有助於減緩疾病的傳播。但是這些口罩到底有多有效?,口罩名稱並不能說明哪個的防護效果更好。 通過BFE和PFE測試可以了解,普通醫用口罩或外科口罩作為防疫口罩使用是有一定效果的,尤其是用來預防一些主要由飛沫傳播的疾病;但醫用口罩並不能過濾空氣中的微小顆粒,對於能懸浮在空氣中的病菌、通過空氣傳播的疾病的預防效果甚微。
  • 研究發現:絲綢生產COVID-19新冠病毒口罩比棉花口罩的保護效果更好
    國外研究發現:絲綢生產的COVID-19新冠病毒口罩比棉花口罩的保護效果更好 加州大學博士後研究員亞當·帕林(Adam Parlin)拿起了一張絲綢面膜。加州大學的一項研究發現,絲綢口罩在抵禦COVID-19方面可能比棉質口罩或合成口罩更有效。
  • 程序模擬新冠病毒傳播,視頻火出B站:必須居家隔離,戴口罩
    視頻地址:https://www.bilibili.com/video/av86478875駭人的傳播圖景在視頻中,up 主首先介紹了程序模擬的情況。可以看到,假設圖上的白點都是某城市的健康人類,紅點為感染者,在設定人群流動一項為正常的情況下,病毒將快速傳播,最後將人群全部感染:我們知道,疾病的傳播需要三個要素:傳染源、傳播途徑和易感人群。
  • 福奇對一段顯示新冠病毒如何在無人知曉的情況下傳播的視頻進行回應
    據外媒BGR報導,新冠病毒的主要傳播途徑為直接傳播(飛沫等)、氣溶膠傳播和接觸傳播。而口罩可以幫助減少所有這些情況下的傳播。近日一個YouTube頻道創建了一個簡單的實驗,證明了一個人在說話時噴射出多少顆粒。美國國家過敏和傳染病研究所所長安東尼·福奇博士現在已經對這一發現做出了回應。
  • 醫用口罩?病毒應該怎麼防
    在公共場合佩戴口罩是非常有必要的,畢竟如果有不知情染病患者在公共場合打噴嚏、咳嗽、講話時都會產生大量攜帶病毒的飛沫,而佩戴口罩是阻止病毒通過飛沫傳播感染健康人最有效的辦法。
  • 今日科技話題:蝗災、新型衛星太陽翼、氫氣預警技術、光電探測器量子效率、新免疫療法、飛沫傳播
    太陽翼是太空飛行器的供電設備,是太空飛行器賴以生存的「能量源泉」,直接關係衛星在軌的有效運行。眾所周知,太陽翼面積越大,其為衛星提供的能源就越多。但受到運載工具有效空間和運載能力等因素的限制,傳統的太空飛行器太陽翼在滿足性能要求和發射約束方面遇到了兩難。
  • 港大袁國勇團隊:戴口罩有效減少新冠病毒傳播
    港大袁國勇團隊:戴口罩有效減少新冠病毒傳播  Emma Chou • 2020-05-18 15:54:59 來源:前瞻網 E4050G0
  • 8款熱銷口罩防護大對比-PM2.5,口罩,防護,3M,睿世堡...
    最常見又最便宜能應對PM2.5的辦法莫過於戴口罩了。現今市面上有很多種類型口罩,例如杯型、摺疊型、呼吸閥型口罩等。消費者在挑選時眼花繚亂,再加上部分商家進行虛假宣傳,很可能買回家的口罩只是一塊能夠遮擋面部的布頭而已,對於真正防霧霾的作用微乎其微。又由於口罩屬於比較私密性的物品,購買時不能提供試戴體驗,適不適合自己只能買回家才知道。
  • 能不能給房子帶上N95口罩?
    同時近期,世界醫學界最權威的學術刊物之一,英國頂級醫學雜誌《柳葉刀》(The Lancet)就公布了新型冠狀病毒(COVID-19)的彩色照片:這是一張經過渲染的偽彩色照片,看起來似乎很豔麗,但更展現了新型冠狀病毒的猙獰面貌,表面布滿了冠狀物,仿佛惡魔的嘴一樣,讓人看完不寒而慄,一看便知這是一個狠角色。
  • 8款熱銷口罩防護大對比
    最常見又最便宜能應對PM2.5的辦法莫過於戴口罩了。現今市面上有很多種類型口罩,例如杯型、摺疊型、呼吸閥型口罩等。消費者在挑選時眼花繚亂,再加上部分商家進行虛假宣傳,很可能買回家的口罩只是一塊能夠遮擋面部的布頭而已,對於真正防霧霾的作用微乎其微。又由於口罩屬於比較私密性的物品,購買時不能提供試戴體驗,適不適合自己只能買回家才知道。
  • 日本的一項研究表明,僅戴面罩並不能阻止COVID-19傳播
    COVID-19但是,由於鼻子或呼吸系統問題,有些人不能戴口罩,只能佩戴面罩。 這些人戴上面罩試圖防止病毒擴散。但是,現在日本的一項最新研究表明,僅戴面罩並不那麼有效。這項研究是在Fugaku上進行的。Fugaku是世界上最快的超級計算機之一,可以在一秒鐘內執行415次以上的四方運算。
  • 聶稜:水蜈蚣草防治新冠病毒的全球公開信/Open Letter on covid-19 control by kyllinga
    Friends from all over the world:Hello everyone, we are traditional medicine experts and enthusiasts from China.
  • 密蘇裡州州長,強制口罩的反對者,患上COVID-19
    「我希望每個人都知道自己和第一夫人都很好,」帕森在他的Facebook頁面上發布的視頻中說。 「現在我感覺很好。 沒有任何症狀,」帕森在視頻中說。 「但是現在我們只需要執行隔離程序。」 州長帕森推遲了本周餘下的幾次活動。
  • 新研究警告自製口罩面料的顆粒物阻擋效果非常有限
    在防止 COVID-19 傳播方面,口罩已經發揮了相當重要的作用。然而近期的一項研究指出,基於普通布料的 DIY 產品並不能提供充分的保護。在全美將近 12 個州的新冠病毒感染案例出現激增的情況下,這無疑再次向不注重保持社交距離和佩戴個人防護用具的人們敲響了警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