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視果園土壤酸化管理,一旦出現問題,嚴重影響生產效益

2021-01-20 現代果業

土壤酸化對於果園管理影響極大,一旦出現問題,對生產效益影響嚴重,而部分果農卻不重視調理,此乃果園種植管理大忌。

一、土壤酸化解釋

土壤酸化問題,已成了「老大難」,尤以煙威地區為重,多數土地PH在6.0以下,文登地區甚至達到4.1,而極差的能達到3.73。土壤酸度反映的是土壤中氫離子的數量。根據氫離子的存在位置,可以分為活性酸和潛性酸兩種類型。活性酸是指土壤溶液中氫離子,潛性酸指土壤膠體吸附的氫離子、三價鋁離子,土壤膠體吸附的氫離子、三價鋁離子轉移至土壤溶液中,同樣會增加土壤溶液的氫離子濃度。

二、土壤酸化危害

土壤酸化後不利於根系的生長發育,影響根系的吸收作用,從而影響樹勢,影響經濟效益;同時土壤酸化對土壤中微生物的分解活動產生影響,使得土壤有機質含量降低,而有機質含量的降低又加速土壤的酸化,陷入惡性循環。

比較直觀的負面影響,一個是苦痘病的發生,另一個是錳中毒引起的粗皮病,在很大程度上都源於酸化的土壤。土壤酸化首先會加速土壤中鈣離子的淋失,減少鈣量供應,同時酸化的土壤環境抑制根系的生長發育及吸收作用,使得沒有足夠旺盛的根系進行鈣素吸收,導致樹體鈣量不足,而果實又在鈣素的吸收上較為劣勢,首當其衝,苦痘病發生重。酸化的土壤環境,增加了錳離子的溶解度,也加快了錳離子的移動速率,使得果樹吸收錳較多,土壤中的錳主要以水溶性錳、交換態錳和易還原態錳三種形態存在,當PH降低時,土壤膠粒中的交換態錳被大量置換出,易還原態錳也被大量還原,最終導致土壤溶液中的二價錳離子濃度升高,果樹吸收較多錳離子。過量的錳離子會把亞鐵離子氧化成鐵離子,亞鐵離子移動性強,而鐵離子移動性極差,最終導致果樹缺鐵,包括葉片發黃、壞死斑點等病症發生,而錳離子的過量最大的危害即為產生粗皮病,粗皮病一旦發生,終身帶病,且富士較為敏感。

土壤酸化除了加重直觀的錳中毒、苦痘病外,其對根系的影響是導致果園效益下降的最主要原因,根系吸水、吸肥能力下降,同時微生物活動受阻,有毒物質積累,危害果樹,造成損失。(關於錳中毒的詳細發生原理及防治方法,後期闡述)。

三、土壤酸化原因

(此處只介紹農業不當生產措施造成土壤酸化的原因)

1、偏施氮肥

偏施氮肥容易加重土壤酸化,尤以銨態氮最為明顯。氮肥可分為銨態氮、硝態氮、醯胺態氮(尿素為主)。這裡想跟大家說一下根系被動運輸吸收離子的機理,以氮肥為例,在土壤溶液中存在形態銨根、硝酸根時可通過被動運輸被根系吸收,而根系在吸收離子同時,為了維持電荷平衡,需釋放相應電荷的離子,如根系在吸收銨根離子的同時,會釋放等摩爾的氫離子,使土壤溶液中氫離子濃度增加,加快土壤酸化。硝酸根離子在被吸收的同時,根系會釋放碳酸氫根或氫氧根,本可中和氫離子,減輕土壤酸化,但硝酸根離子極易流失,當灌溉或下雨時,硝酸根會隨水淋失。醯胺態氮大部分被水解後,以銨態氮形式存在,同樣加快土壤酸化。

2、大水漫灌

土壤自身具有調節土壤PH的三道系統,分別為碳酸鹽緩衝系統、交換性鹽基緩衝系統、鐵鋁等氫氧化物緩衝系統。其中碳酸鹽緩衝系統主要為碳酸鈣,交換性鹽基緩衝系統主要為鈣鎂鐵等鹼性離子,長期進行大水漫灌,會導致鈣鎂鐵等鹽基離子的大量淋失、碳酸鹽大量流失,使碳酸鹽緩衝系統及交換性鹽基緩衝系統被破壞,失去土壤酸鹼調節能力。

3、清耕除草

清耕制管理在蘋果管理三十六忌前期詳細介紹過,清耕制使土壤蓄水、保肥等能力下降,更易發生鹽基陽離子的淋失,同時有機質含量的下降,也加速了土壤酸化。

四、調酸措施

1、減少大化肥施用

根據調查顯示,樹冠投影附近30CM土壤PH明顯高於其他部位,這也有力地解釋了常年大化肥的施用加快了土壤酸化。因此,在施肥選擇上,應減少大化肥的施用,在秋季基肥施用時,選擇優質緩釋肥,每畝不超過160斤,全年每畝施用不超過250斤,追肥應以優質速效水溶肥為主,吸收全,效率高,減少淋失浪費,且減少銨態氮肥的使用。

2、增施有機肥

這裡不建議農戶自己發酵動物糞便使用,動物糞便成本低效果好,提高土壤有機質含量作用明顯,但倘若發酵不好,會對果樹根系造成損傷,而事實上,由於糞便發酵操作不易,首先糞便發酵需要厭氧菌和好氧菌共同作用,而農戶自己操作很難同時滿足兩類菌的生理活動,其次當發酵溫度達到60℃才能殺死糞便中的蟲卵,而溫度過高又會殺死發酵菌,溫度的控制,農戶自己也很難做到位,因此農戶自己發酵的動物糞便效果並不理想。所以推薦選用正規廠家生產的優質有機肥,同時配合生物菌肥或菌劑,加快有機肥的分解,疏鬆土壤,提高土壤有機質含量,也可選擇大規模正規廠家集中發酵的動物糞便,成本低,效果可靠。

3、果園生草

果園生草提倡多年,今年農民改觀也較快,接受面較廣,果園生草能夠有效提高土壤有機質含量,同時保墒保溫保溼,有效改善果園生態系統的穩定,提高樹體脅迫抵抗能力。自然引草的果農需注意,要及時去除多年生及惡性優勢草種,避免與果樹爭奪養分。當草生長較高時,用割草機鍘割,用於樹盤覆蓋,效果更好,也可進行機械壓草,或用木棍將草打折,使其匍匐生長。

4、合理灌溉

這裡建議果農發展水肥一體化設施,提高了生產效率,節約人力,更好地對肥水進行利用,避免因施肥或灌溉不當造成肥效浪費甚至危害果樹,若不願意選擇滴管、噴灌等灌溉設施,堅持傳統水管抽水澆地,也需謹記,切勿隨意將水管放在地的一頭,直至水流到地的另一頭,可全程掐著水管,分段逐株澆灌。

5、施用土壤調理劑進行調酸處理

這裡對無機土壤調理劑進行簡單的對比介紹,以便農戶選擇。石灰能較為快速提高土壤PH,抑制三價鋁離子的釋放,避免鋁離子對根系的毒害作用,但成本較高,田間有效性約在65%左右;草木灰能有效提高植物的光合作用,同時補充磷鉀元素,但原料較少,成本高;白雲石反應速率慢,持續時間長,同時補充鈣鎂元素,施入田間一定程度上加快二氧化碳的釋放,在調酸的同時增強光合作用,增加營養物質積累;波美度能有效調節土壤PH,同時補充鈣元素,達到調酸補鈣作用,有效解決錳中毒、蘋果苦痘病等果園難題。

青山不改酸常在,不豐果樹豐青苔。

莫等根朽一臉愁,調肥生草巧灌溉。

希望大家一定注意土壤的調理工作,切勿存在僥倖心理,忽視酸土危害。

相關焦點

  • 酸化土壤顫抖吧,果園綠肥鼠茅草來了!
    今天,本版請來專家給大家介紹果園種植鼠茅草的經年田管及技術要點。  農業生產中,通常可以選用石灰等傳統方法改良酸化土壤。隨著現代農業技術的發展,果園長期覆種鼠茅草等生態種植技術對酸化土壤改良也具有綜合的效應。  春季返青:  果園補氮要抓緊  環渤海灣地區是我國溫帶果樹的主要產區。
  • 造成土壤酸化、鹽漬化的主要原因及其危害
    幾十年以來,因為自然、人為、機械耕作方式不當及不科學的施肥造成了土壤質量的退化,耕層變淺,土壤板結。南方的土壤酸化,北方的鹽漬化,土壤汙染等現象時有發生,特別是近幾年,我國土壤退化面積佔總耕地面積的40%以上,給農業生產特別是農業的持續性發展造成了一定影響,對農作物產量進一步提高設置了障礙。
  • 土壤酸化問題,你真的了解嗎?
    土壤酸化是近年農業種植中面臨的一個難題,尤其在種植蔬菜的大棚內,土壤酸化後,作物生長受抑、根系發育不良、吸收困難、長勢變弱逐漸會出現種啥啥不長的現象。今天就和大家說一下關於土壤酸化的原因、危害及預防和改良辦法。
  • 氮循環和土壤酸化
    藍細菌、根瘤菌都是生物固氮的好手,其固氮速率的高低直接受土壤環境的制約,所以,我們要想少施肥省工省錢的種地,就要充分利用這些固氮生物,合理的管理土壤,給這些微生物創造一個舒適的活動環境。碳稍多,厭氧型土壤微生物活動旺盛,會把小分子的氮合稱為大分子的氮,儲存於土壤中,所以秸稈還田、果園行間種植綠肥植物,或增施有機碳肥,等同於增加了土壤中的有機碳比例,有利於提升土壤肥力。氮稍多,好氣性微生物更加忙碌,氮的分解性轉換更明顯,產生更多的銨態氮,以及轉換成的硝態氮,植物吸收到的氮多,生長好。但這些氮也不能太多。
  • 明明沒有「違規操作」,土壤酸化卻越來越嚴重
    土壤酸化問題嚴重困擾著我國柑橘生產,有不少果農向我抱怨道:我的果園從沒用過酸性肥料,有機肥也用得不少,任何和「酸」有關係的肥都不敢用,甚至腐殖酸、胺基酸都沒用過,最近一測,土壤卻酸化了種果的人們很困惑,明明自己沒有「違規違章」操作,怎麼土壤就出問題了?果園土壤酸化的發生已然十分普遍,那麼酸化到底有哪些內在規律?如何分布?和哪些農事操作有關係呢?
  • 土壤酸化的幾個冷知識!銨態氮肥會引起土壤酸化?
    土壤酸化的幾個冷知識!銨態氮肥會引起土壤酸化?因此,土壤酸化後其改良難度很大,保護土壤,阻控酸化是我們的重要職責。圖2交換性H 轉化為交換性鋁及交換性鋁釋放、水解和產H 的過程示意圖3、銨態氮肥即使全部被植物吸收也會酸化土壤人為活動加速土壤酸化的致酸源主要有2個方面:酸沉降和不當的農業措施。酸沉降的影響比較容易理解,它將酸直接輸入土壤中。農業措施中施用銨態氮肥是加速土壤酸化的主要原因。
  • 土壤出現酸化、板結、鹽鹼化怎麼辦?
    土地由於連年耕種,大量使用化肥,土壤出現酸化,板結,養分失調,次生鹽鹼化,重茬病害嚴重等,還有一些由於礦山開採造成的土壤重金屬汙染問題。這裡不談重金屬汙染的問題,只談談由我們自己種地造成的各種土壤問題修復的方法。
  • 如何提高果園土壤有機質?這些方法最實用!
    2 我國果園土壤有機質現狀 果園土壤有機質偏低是我國果園目前存在的普遍問題。研究表明,制約我國蘋果產業可持續發展的主要問題就是土壤有機質含量低。
  • 果園土壤有機質如此重要,為何還會出現含量極低情況?如何改變?
    果園的土壤有機質含量大幅下降,與當年比較極端的果園管理方式有著直接的關係。既為了果園不長草,大量施用除草劑。除此之外還有一個原因就是化肥的大量施用,兩種情況相加直接造成了果園土壤的過度缺乏。農藥和化肥在我國推廣以來,就以極快的速度佔據了農業生產的空間,因為這兩大類東西的優勢太直接、太明顯了、效果也太出色了。用了化肥之後,農作物的長勢大幅改善、產量也大幅提高;而使用除草劑之後,極大的減少了田間勞作的強度,只需要噴幾次除草劑就能滿足一個生長季的除草需求。這麼好的東西農民朋友為什麼不用呢?果園的管理其實也是從原生態逐漸的轉換到農藥+化肥的雙重模式。
  • 【土壤改良】為什麼你的土地會發生鹽鹼化、酸化?
    一般大棚作物種植3-5年後開始出現土壤障礙現象,主要表現為土壤酸化鹽鹼化(南部酸化、北部鹽鹼化)。在土壤鹽鹼超標高溫髙溼下綠苔長勢茂盛;土壤鹽鹼嚴重時土壤表面出現「紫球藻」棕褐色「紅」土現象,紫球藻這是一種鹽鹼的指示植物。它的出現說明土壤裡的鹽分已經很高,鹽份含量已經達到土壤安全臨界線了。出現以上三種現象就說明土壤鹽漬化已經比較嚴重,土壤需要進行治理改良了。
  • 土壤酸化的危害與治理
    具體反應是首先是銨根離子轉變成亞硝酸鹽,然後亞硝酸鹽與水反應生成硝酸鹽,並產生氫離子,導致土壤酸化。此外,氮肥在通氣不良的條件下,可進行反硝化作用,以NH3、N2的形式進入大氣,大氣中的NH3、N2可經過氧化與水解作用轉化成HNO3,降落到土壤中引起土壤酸化。
  • 土壤酸化的研究進展
    然而在溫暖多雨氣候條件下,需要認識到土壤的成土形成過程和發育過程,在一定意義上就是自身發生的一個緩慢自然酸化過程,而土壤酸化速率在酸沉降情況下,加速了酸化過程(戎秋濤等,1996)。,因而他們將土壤酸化定義為酸中和容量(ANC)在土壤無機組分中的削減。
  • 雲陽:柑橘質量效益雙提升
    雖然初期投入成本大,但是長遠看可以提高生產效率、減少人力支出。」  同步跟進的,還有土壤改良。「每層臺地的土壤都施足有機肥和牛糞、菌渣等農家肥,每畝用了2噸以上。」重慶昌萌生態農業有限公司現場管理人員向以祥介紹,實施土壤改良,能夠保持土壤的良好結構,增強土壤肥力,滿足柑橘生長時的各種營養所需。今後,果園還將布局水肥藥一體化灌溉系統,實現水肥同步管理和高效利用。
  • 南京土壤所土壤酸化速率估算研究取得突破
    土壤酸化是一個非常普遍的土壤退化過程,也是熱帶和亞熱帶地區土壤演變的重要方向。理解土壤的酸化過程並估計區域土壤的酸化速率對評估土壤的退化危險、預測土壤演變的進程、提出相應的管理對策都具有重要的意義。但是,由於酸化過程相對比較緩慢,在短時間內通常難以直接觀測,因此長期以來,土壤酸化速率研究缺乏有效和準確的手段。
  • 土壤老化會產生哪些問題?
    土壤老化會產生哪些問題?紅壤黏、酸、瘦、板的特性,遠不能滿足柑橘生長發育的要求,往往造成柑橘生長緩慢,結果晚,產量低,品質差,甚至無收,一般要對土壤進行改 良,方法:一是做好水土保持工作,興建水利設施,做到果園既能灌又能排,並修建等高梯地、壕溝或大穴定植;二是提高土壤有機質含量,即種好綠肥,以園養園;三是深翻熟化土壤,堅持深翻改土,逐年擴穴,增施有機肥;四是適當調酸,即酸性土結合施用石灰,調節土壤酸鹼度:五是適當施用磷肥
  • 山東加快推動山地規模化果園生產全程機械化
    中新網山東新聞10月16日電 為了加快推動膠東丘陵地區規模化果園實現生產全程機械化,10月14日,由山東省農業科學院、招遠市農業農村局聯合主辦,山東省農業機械科學研究院、中國農業機械學會設施園藝與果蔬機械分會等單位承辦的膠東典型果園生產機械化高效作業現場演示會在煙臺招遠市金嶺鎮大戶莊園舉行,充分展示了果樹生產管理全程機械化解決方案
  • 土壤酸化是怎麼造成的?防治措施有哪些?
    工業生產中礦物燃料的燃燒將大量汙染物(硫化物、氧化物)排放進入大氣,這些汙染物在氧化劑(過氧化氫、臭氧)、催化劑(鐵、銅、鎂釩)作用下生成酸酐遇水形成酸,隨雨、雪等降水過程返回地面即形成酸雨。酸雨降落地面後若得不到中和,就會使土壤和河流酸化。
  • 眉縣高溫季節獼猴桃果園管理技術
    眉縣高溫季節獼猴桃果園管理技術閆曉玉夏至過後,陝西省關中地區氣溫迅速上升,開始進入高溫季節。此時正值獼猴桃果實生長發育的關鍵時期,果園管理不當極易影響獼猴桃果實的生長發育,直接影響獼猴桃的產量和品質。現將高溫期獼猴桃果園管理技術要點作以下介紹。
  • 【中國科學報】土壤酸化速率估算有新法
    中科院南京土壤所的科研人員基於典型亞熱帶地區小流域長期定點研究,通過對大氣沉降和徑流輸出的化學組成、土壤的礦物學和地球化學特徵進行多年系統觀測,建立了流域中多個元素的地球化學平衡關係,在系統計算質子通量和平衡的基礎上,推算了土壤酸化和鹽基離子輸出的關係。相關成果日前發表在國際學術期刊《化學地質學》上。
  • 如何防止河蟹出現「彈簧腿」問題
    ,這樣的河蟹暫養、運輸成活率低,黃少殼空,肉少水多,口味差,品質低,造成銷售難、價格低,嚴重影響養殖效益。帶著河蟹「彈簧腿」問題,筆者注意到了《環球時報》一條科技信息:《氣候變化致甲殼類動物「缺殼」》,信息援引澳大利亞《雪梨先驅晨報》6日報導,由於全球氣候變化導致海水酸化,螃蟹、蚌、龍蝦、生蠔等甲殼類動物身上越來越難長出硬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