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的水和100℃的食用油,哪個更燙手些?

2020-10-18 科學探索菌

日常生活中,總是免不了燙傷。沸騰的水或滾燙的食用油不小心濺到手上,總是要傷心一陣子。

標準大氣壓下,水的沸點是100攝氏度;食用油的沸點通常都在200攝氏度以上。炒菜時,一般將油溫控制到五六成左右就可以了。那麼同樣溫度(以100攝氏度為例)的水和菜油,不小心濺到手上,哪一個更燙一點?還是一樣燙?

     

用溫度計測量,兩者的溫度肯定是一樣的。不過,燙是人體對溫度的主觀感受,除了溫度,還與其它因素有關。人體不是溫度計,為了避免燙傷,不可能親自體驗一番,就讓我們利用科學知識來分析一下:哪個更燙手?

人體是如何感知溫度的?

人體不是溫度計,並沒有辦法精確感知溫度大小,但是卻可以分辨出身體所接觸物體的溫度的高低,還可以感知當前環境的溫度以及身體所接觸到的物體的溫度是否令人舒適。

人是恆溫動物,通常正常成年人軀體的平均溫度都必須保持在37℃左右,高了低了都不行。空氣溼度適宜時,通常18~23℃的環境溫度人體最舒適安逸。因此,在炎熱的夏季,我們需要散熱;而在寒冷的冬季,我們需要保暖。當身體短時間接觸到15~50攝氏度範圍內的溫度時,主觀感受比較舒適安逸,高於或者低於該範圍的物體溫度一般都會使人感覺到難受。長時間接觸高溫物體就容易造成燙傷,燙傷部位的細胞及組織被高溫損傷了。

     

洗澡時溫水最適宜,溫水的溫度大約在30~45攝氏度之間,不過環境溫度也能夠影響人體對水溫的判斷。可見,人體對溫度的感受並不是很準,與溫度計的原理不一樣。人體對溫度的感受,與接觸物溫度的高低及接觸時間的長短有關,本質上與溫度感受器接收到的熱量有關。

人之所以能感受到外界溫度,是因為包裹著人體的皮膚上遍布著溫度感受器。此外,人體黏膜及內臟也有溫度感受功能,可以感知到我們體內的溫度。比如,喝一口冰涼刺骨的水,吸一口寒冷的空氣,身體內部就會感受到一絲涼意。當身體溫度過低,會失去知覺;當身體接觸或者感受到的溫度過高,會產生嚴重的刺痛感,直至因高溫而受傷。            

如上圖所示,溫度感受器位於人體皮膚表層之下。克勞斯小體負責感受冷,盧芬尼小體負責感受溫。這兩種感受器與遍布全身的神經相連接,將溫度信號轉變為電信號並傳輸給中樞神經系統,人體就是這樣感知溫度的。

比熱容和熱傳遞

100攝氏度的水和100攝氏度的食用油,我們無法用身體去感受它們的溫度,但是我們卻可以體驗生活中不同物體帶給我們的溫度感受,從而說明問題的本質。

炎熱的夏季,公園裡有一個木凳子和一個鐵凳子,在太陽的暴曬下都很燙,當我們一屁股坐下去就會發現鐵凳子比木凳子更燙。雖然都在太陽的暴曬下接收到同樣的熱輻射,顯然鐵凳子的溫度感覺更高一點。這是因為這兩者材質不同,比熱容不一樣。            

比熱容(又叫比熱容量、比熱),是指當沒有相變和化學變化發生時,1千克均相物質溫度升高或者降低1攝氏度所吸收或者釋放的熱量大小。拋開質量不談,即為熱容量,是系統在某一過程中溫度升高1攝氏度所吸收的熱量。比熱容表示的是物體吸熱或散熱的能力。一定量不同種類的物體,吸收相同的熱量,比熱容越大,溫度反而升得慢,即Q=cmΔT(其中,Q表示吸收或者放出的熱量,c表示比熱容,m表示質量,ΔT表示溫度的變化)。

比熱容是物質的一種屬性,不隨物體質量或形狀的改變而變化。不過,同一種物質在不同物態下的比熱容是不同的,比如冰、水、水蒸氣,這三者的比熱容就是不同的。氣體的比熱容還需要考慮到熱膨脹,因此有定壓比熱容和定容比熱容兩種概念,此外還有飽和狀態比熱容。一般純淨物才定義比熱容,混合物的比熱容由其組成成分及含量來確定。水的比熱容為4200 焦耳/(千克·攝氏度),它是常見的固態或液態物質中比熱容最大的,所以水常被用來製作冷卻劑。食用油種類較多,比熱容一般為1800~2400 焦耳/(千克·攝氏度)。那麼對於一定量的水和油,由於比熱容不同,吸收同樣的熱量,水溫升的比較慢,反之水溫降的也比較慢。沙子和水相比,沙子的比熱容更低一點,就造成了下圖中的現象。

     

上面,之所以木板凳沒有鐵板凳燙,就是因為在太陽均勻照射下,木板凳由於比熱容大,在同等時間下溫度升高得慢。

這裡除了要考慮比熱容的問題,還需要考慮到熱傳遞問題,板凳的熱量傳遞給屁股,我們才能感受到溫度。人體要想感知到外界的溫度,必然存在一個熱量傳輸的過程。只要存在溫度差,熱量就會源源不斷地從高溫物體轉移到低溫物體,熱傳遞就是熱量轉移的過程。熱傳遞分別以熱輻射、熱對流、熱傳導三種方式進行不同。            

水和油與手接觸時,會將熱量傳導給皮膚。不過不同物體的導熱能力不同,即導熱係數(導熱率)不同。物質的導熱率是其固有的特性,與結構、成分、物態、溫度、密度、壓力等有關係,一般來說金屬的導熱能力最強。導熱係數是指在穩定傳熱條件下,1米厚的材料,兩側表面的溫差為1℃,在一定時間內,通過1平方米麵積傳遞的熱量。這意味著,木板凳和鐵板凳對屁股傳輸熱量時,鐵板凳傳輸的要快一點。導熱能力差的材料,常被用作隔熱材料。一般,水和油相比,水的導熱能力更強些。熱傳導過程中遵守傅立葉定律。

總結起來,熱傳導的速率與溫差大小、接觸面積大小和導熱係數有關。溫差越大,接觸面積越大,導熱係數越大,熱傳導的效率越高,熱量傳輸的越快,單位時間內傳輸的熱量更多。

結論

標準大氣壓下,100度的水會沸騰,100度的食用油不會沸騰。水沸騰會產生水蒸氣,不過這裡可以不用考慮水蒸氣。同等溫度、同等質量的油和水,油所包含的熱量更低。它們從鍋中濺起時,由於水比油的比熱容高,同等條件下,油的溫度下降得比水更低一點。此外,由於摩擦係數和粘度不一樣,當鍋中濺起的水和油從手上分別流過時,水和油在皮膚上的流動性存在差異,由於是短時間接觸,影響可以忽略。如果是長時間接觸,就需要考慮到水的蒸發,以及水和油的流動性差異。它們與手接觸時,主要考慮熱傳導過程,水傳熱給手的能力顯然更強一些。            

基於此,同樣是100攝氏度,一定量的水和油分別與皮膚接觸,如果接觸時間是一樣的,顯然水感覺更燙手一些,因為水在短時間內傳遞給人體的熱量更多一些。憑經驗就知道,雖然溫度很高,但與皮膚接觸時間短,並不會造成燙傷。不過,不建議去嘗試。

相關焦點

  • 100攝氏度的水和100攝氏度的油,哪個更燙人?
    很多人接觸過這樣一個問題:一千克鐵和一千克木頭,哪個重?這個問題經常被用來當作腦筋急轉彎來逗樂子。如果問這樣一個問題:100攝氏度的水和100攝氏度的水蒸氣,哪個熱?這個問題和上一個問題有一些類似,要回答這樣的問題需要弄清楚其中涉及到的物理概念。兩個物體哪一個重?
  • 100℃的空氣和100℃水,哪個更熱?不,哪個更燙?
    在我們的印象中,溫度一樣的物體,都一樣熱或者一樣燙,但這個問題的對象是水和空氣,儘管兩者溫度是一樣的,但相信各位不可能呆在100℃的水中,但在幹蒸的桑拿房中,儘管100℃並不多見,但基本上80℃-90℃都是很平常的事,根據測試,人體可以在110℃的幹蒸房中呆上十幾分鐘!這是為什麼呢?
  • 零上100度和零下100度哪個更可怕?
    這樣的天氣都算火爐了,那麼100℃是什麼情況?目前對世界上最高溫的記錄好像多少有點出入,但是我們能確定的一點就是肯定不超過100℃,甚至不超過70℃。根據世界氣象總局,目前世界紀錄最高溫的保持者是伊朗境內的盧特沙漠,記錄是71℃。這已經基本上熱得人難以想像了。水的沸點100℃在我們的知識中是個什麼概念?是在標準大氣壓下水的沸點。
  • 冷知識科普:零上100°攝氏度和零下100°攝氏度哪個更可怕?
    今天的話題是:零上100°攝氏度和零下100°攝氏度哪個更可怕?                                                 有很多小夥伴的腦洞非常大,在看了一些天文科普知識後,就想,如果地球脫離了太陽軌道,那麼西半球的溫度為零上100度,而東半球的溫度為零下100度,這時候,哪種情況對人類文明造成的破壞會更大?
  • 水沸騰了,但並不燙手
    通常情況下,當水溫升高到100度時,水開始沸騰。而且水沸騰後繼續加熱,水溫也不會再升高,始終保持在100度。這就是水的沸點。通常水燒開的時候,水溫達到100攝氏度。 所以「開水」這個詞常常與「燙手」聯繫在一起,不過這是指在地面上把水燒到沸騰時,它是十分「燙手」的,因為它的溫度達到100℃左右。當你到高山或高空去燒水時,情況就不同了。儘管也把水燒開了,但它並不一定燙手。 水沸騰的溫度與大氣壓有關係,在標準大氣壓下,水沸騰的溫度是100℃。
  • 零上100度和零下100度,哪個更可怕?專家:人類真很神奇!
    今天要講的是挑戰零上100度與零下100度,到底哪個更可怕?   我們知道平時水燒開時的沸點就是100度 如果不小心被燙到的話,馬上就會起大水泡,而且疼痛難當。
  • 零上100度和零下100度,到底哪個更可怕?答案意想不到
    大家有沒有想過零下100度和零上100度哪個更恐怖呢?兩個溫度都非常可怕,可以說是兩個極端。一個能把人活活冷死,一個能把人烤熟。近年來,人類各種生產活動的影響,地球的溫度一直在升高,南極和北極的冰川也在不斷融化。對於高溫天氣,很多人接受不了,溫度30度就已經熱得中毒。那麼讓你來選擇,零上一百度和零下一百度,你更願意生活在哪種環境之下呢?
  • 對於人類來說,零上100度和零下100度,到底哪個更可怕?
    相信有不少人應該都曾經嘗試過探索自己的極限到底在哪裡,那麼通過各種體能勞動,我們知道了自己的體力到底有多少,我們能夠跑多快跳多遠,但是對於其他方面來說,你是否真的能夠接觸到的,那麼今天要和大家說到的就是對於人類來說的話,零上100度與零下100度,這兩個溫度到底哪個更可怕?
  • 水的沸點都是100℃嗎?
    水的沸點都是100℃嗎?100℃,其實,水的沸點與大氣壓有關,在不同的大氣壓環境下,水的沸點也不盡相同。水作為液體在揮發的時候,會產生蒸氣,當蒸氣的壓強與外界的壓強相等時,這個時候蒸氣壓強已經達到了一種飽和的狀態,這個時候水就會沸騰了,而此時水沸騰時的溫度就是水的沸點。當外界的壓強增大時,蒸氣的壓強也會隨之增大,這個時候就需要升高溫度才能使蒸氣壓達到飽和的狀態,與之同時水的沸點也會增大,因此大氣壓越高,水的沸點就越高。  其實,大氣壓強與水的沸點的關係在廚房中就能輕易找到。
  • 零上100℃和零下100℃哪個更可怕?看完答案後,有點小意外
    零上100℃和零下100℃哪個更可怕?看完答案後,有點小意外我們所生活的環境中,溫度一直都是較為適宜的,即使是夏天較為炎熱的時候和冬天最冰冷的時候,我們人類的身體也是可以接受得了的。但是我們人類所可以適應的溫度是有極限值的,也就是說,在達到我們所能接受的極端溫度的時候,我們的生命就有可能受到威脅。
  • 把人放在100度的空氣中會怎樣?與100度的開水比,哪個更燙
    我們知道,天氣溫度和體感溫度,這兩個名詞有天壤之別。天氣溫度,是經過相關人員根據現有的技術以及過往的天氣溫度進行的預判斷,從而得到的溫度;而體感溫度,則是受到個人情況、風向、氣壓等綜合因素感覺到的溫度。有時,天氣溫度與體感溫度可能相同,也有可能相差甚遠。從客觀的角度猜測,影響體感舒適的因素有兩種:一是氣壓,二是溼度。
  • 科普中國|水的沸點都是100℃嗎?
    很多人普遍認為水的沸點就是100℃,其實,水的沸點與大氣壓有關,在不同的大氣壓環境下,水的沸點也不盡相同。
  • 100g大米飯和白粥,哪個升血糖能力更強?或許大部分都想錯了
    人年紀一大就喜歡吃些易消化的食物,於是各種粥就成為了老年人的喜愛。可是很多老年人卻又有三高問題,尤其是高血糖。對於高血糖而言,控制糖分的攝取是很有必要的。那麼今天我們就來對比一下白米飯和粥,哪個對血糖的影響更大,從而看老年人是否吃粥會更健康!
  • 對於人體而言,零上100度和零下100度哪個更具威脅?聽聽專家咋說
    對於人體而言,零上100度和零下100度哪個更具威脅?聽聽專家咋說這個問題困擾著很多人,對於大家來說四季如春的說法只是局限在一些城市。這種城市的數量太少。那麼,如果讓你選擇一個100度的夏天和一個零下100度的冬天你會選擇什麼呢?對於人體而言,零上100度和零下100度哪個更具威脅呢?聽聽專家是咋說的吧。很多人的選擇應該都是這個零下的冬天,雖然溫度是零下100 度,但是對於人類來說還是可以接受的。
  • 零上100度和零下100度,到底哪個更可怕一些呢?說出來怕你不信!
    今天要和大家分享的就是一個你們不知道的冷知識,究竟是一個什麼樣的知識呢?讓我們一起去了解一下吧!在這漫長的一年中,一共有四個季節,當然有些地方也不一定是了,但是北方地方都是會有這四個季節的,不知道你們喜歡哪個季節呢?其實不管哪個季節,無非也就是兩種溫度罷了,一種是嚴寒,一種是酷熱,你們是喜歡夏天還是冬天呢?要是把他們換成溫度會使什麼樣呢?
  • 零上100℃與零下100℃,哪一個更可怕?
    地球是茫茫宇宙之中一顆十分神奇的星球,它通過自轉擁有了白天和黑夜,又通過公轉讓地球有了春夏秋冬四季的交替,正是由於地球有適宜人類生存的氣候,我們才得以在這顆星球上繁衍和發展。不過這兩種極端溫度似乎都不是人體能夠承受的極限,你知道零上100度和零下100度,哪個對於人類來說更可怕嗎?
  • 以建築角度分析,1樓和100樓,哪個更危險?
    此次北京地震,震級不高,較低層的建築可能感覺不明顯,高層對地震的感覺會更明顯一些。那以建築角度進行分析地震發生時,1樓和100樓,哪個更危險?通常情況下,3級以下的地震,人很難感覺到,3到5級的地震,是人能感覺到的地震,而5級以上的地震,就具有破壞性。根據相關對震級的劃分,地震釋放的能量越大,震級越高;震級每增加一級,釋放的能量將增加30倍。
  • 零上100℃與零下100℃,哪一個更恐怖?
    在地球上,因為天體自轉和公轉,所以地球上出現了季節變化和晝夜交替,在這些變化中,因為陽光的照射程度不同,出現了溫差的變化。不同的溫度不僅會對環境造成極大的影響,還會對人類的身體造成巨大的影響。在長久的生態演化中,地球上出現了恆溫動物和變溫動物的區別。
  • 極端天氣中,零下100度和零上100度哪一個造成的後果更可怕?
    而這些極端天氣最大的特徵無外乎就是高溫和低溫天氣的區別,人們不免也以此提出了一個暢想:在極端天氣中,零下100度和零上100度哪一個造成的後果更可怕?極端天氣的分類極端天氣一般分四類,分別是極端高溫、極端低溫、極端乾旱和極端降水,均屬於短暫卻強烈的氣象事件。極端高溫天氣,特徵為連續數天持續升溫。
  • 100聚酯纖維分檔次嗎 聚酯纖維和錦綸哪個貴
    100聚酯纖維分檔次嗎 聚酯纖維和錦綸哪個貴 2020-04-15 14:58:01 來源:全球紡織網 100聚酯纖維分檔次嗎?聚酯纖維和錦綸哪個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