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年前的7月,美國成功登陸火星,中國的火星之夢還需要多久?

2020-08-27 亞捷數碼科技

1997年的7月4日,美國的「火星探路者」成功登陸火星。從地球到火星4億多公裡的行程,要用光年這個單位才可以簡便的描述兩者之間的距離。

「火星探路者」重要的目標是尋找火星是否存在生命之源。值得一提的是「火星探路者」計劃從提出到實現僅僅用了4年不到的時間,消耗費用不到1.5億美元。

美國無疑是世界上航天技術最先進的國家,那麼中國呢?

中國的火星計劃

中國當前的太空計劃是載人登陸月球,更遠的計劃是登陸火星。

中國航天局計劃今年夏天(2020)年發射火星探索器——「天問一號」,完成對火星的繞、落、巡,難度可謂空前之高。該探索器預計在2021年到達火星。

學過物理的人大概都知道,對一個星球完成徵服都必將經歷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是實現飛行器對星球的環繞操作

第二階段是實現安全著陸,一般是機器人。

第三階段是巡遊星球,了解星球。

中國航天集團霸氣宣布,一次性實現三個目標。這也反映中國在航天事業上發展的雄心和信心。

期待今夏聽到勝利的消息


世界其他國家的火星計劃

除了中國的火星計劃,世界上其他國家也將在同一時間發射火星探索器。

由歐洲和俄羅斯合作的「探索火星生命2020」計劃於今年發射。但該計劃已經推遲,根本原因是有部分核心技術測試不通過或者不理想。

美國計劃於7月17日到8月5日發射「毅力號」,該計劃目前正在有條不紊的執行著。

阿聯也計劃在今年夏天發射「希望號」,值得一提的是該發射器將於日本發射。


為什麼都選擇在今夏發射火星探索器

原因很簡單,今年夏天是火星探索器的最佳發射窗口,在此期間發射探索器將會節省大量的燃料。

火星和地球都繞太陽轉動,飛行器到達火星的時間點,恰好到達火星的遠日點位置。而這樣的日子每26個月出現一次。所以今夏不發射的話,下一次最佳時間則是2年之後了。

火星是每個國家都想徵服的星球,因為火星最大可能存在著生命的跡象。如果有一天地球不復存在,那麼在太陽系裡火星將是人類適合居住的唯一星球了。

除此之外,在21世紀的今天,太空之爭已經越發重要了。掌握太空技術才能在未來的競爭中掌握先機。

相關焦點

  • 中國將於7月23日發射火星探測器,展開登陸火星探測
    據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消息,近期,由該院抓總研製的火星探測器「天問一號」已經運抵文昌航天發射場,備受全球矚目的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即將開展。按預定計劃,發射將於7月23日左右進行,2021年2月11日抵達火星,2月21日變軌進入停泊軌道,4月擇機登陸。
  • 比中國提前登陸火星?美國火星探測器升空一片歡呼,噩耗隨後傳來
    美國當地時間7月30日早上7點50分,「毅力號」火星車搭乘NASA阿特拉斯-5型運載火箭成功發射升空。按計劃,「毅力號」將會在2021年2月18日在火星傑澤羅隕石坑著陸,將先於中國「天問一號」登陸,在很多人看來就像是一場競賽。
  • 美國毅力號成功發射,為何它能比中國天問一號提前3個月登陸火星
    2020年7月30日,「毅力號」火星車已經成功完成了所有的發射和入軌步驟,開始向著火星前進。 此前,「毅力號」運載火箭宇宙神5 541型運載火箭(Atlas V 541)頻繁出現問題,發射時間先後推遲到7月20日和7月22日,最後再推遲到7月30日。
  • 美國毅力號成功發射,為何它能比中國天問一號提前3個月登陸火星
    2020年7月30日,「毅力號」火星車已經成功完成了所有的發射和入軌步驟,開始向著火星前進。20日和7月22日,最後再推遲到7月30日。22次探測火星任務,其中8次火星登陸任務全部成功,迄今為止,成功登陸火星的探測器有8個:海盜一號、海盜二號、探路者、機遇號、勇氣號、鳳凰號、好奇號、洞察號,均為美國研製。
  • 中國:2020年7月23日「天問一號」,首顆"火星探測器"發射成功
    7月23日,我國的&34;首次拜訪火星,它帶著&34;向太空出發,奔赴火星。這也是我國航天第369次執行任務。顯然,我國已經具備了非常成熟的航天經驗和技術。前蘇聯是最先開始對火星進行近距離研究,先後發射了18次火星探測器,唯有&34;成功登陸,但存活僅僅只20秒,其他均以失敗告終。
  • 登陸火星 盛宴啟幕
    尤其是最近幾十年,航天技術發展日新月異,「登陸火星」正成為世界各國爭相實現的深空探測目標。  為了探測火星,早在60年前,人類就開始發起各種火星探測任務。在各種類型的火星探測任務中,登陸火星無疑是其中難度最大的,代表了當今火星探測的最高水準。  按照計劃,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將在7月至8月擇機發射,一次性完成「繞、落、巡」三大任務。
  • 中國火星探測器離成功有多遠?俄專家:太難了,考驗7個月後到來
    7月23日,一條「火龍」在海南文昌航天發射場直奔蒼穹,被稱為「胖五」的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成功將「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送入預定軌道。按計劃,這次火星探測任務工程要同時實施火星環繞探測、登陸探測和巡視探測,探測車將會在火星活動90天時間,一旦成功就會創造一個世界紀錄。
  • 比中國提前登陸?美國火星探測器發射一片歡呼,隨後遭遇兩次故障
    美國當地時間7月30日早上7點50分,「毅力號」火星車搭乘NASA阿特拉斯-5型運載火箭成功發射升空。按計劃,「毅力號」將會在2021年2月18日在火星傑澤羅隕石坑著陸,將先於中國「天問一號」登陸,在很多人看來就像是一場競賽。然而,就在當天晚些時候,美國航空航天局聲稱,搭載「毅力」號新型火星車的「火星2020」宇宙飛船遭到了兩個技術的難題,一度進入了「安全模式」。
  • 比中國提前登陸?美國火星探測器發射一片歡呼,隨後遭遇兩次故障
    美國當地時間7月30日早上7點50分,「毅力號」火星車搭乘NASA阿特拉斯-5型運載火箭成功發射升空。按計劃,「毅力號」將會在2021年2月18日在火星傑澤羅隕石坑著陸,將先於中國「天問一號」登陸,在很多人看來就像是一場競賽。
  • 天問:7月火星探測器三連發,人類為何如此痴迷火星?
    歷史上從來沒有一個時間段像2020年7月這樣瘋狂,因為在2020年的7月份,阿聯、中國和美國將分別發射自己的火星探測器,人類為什麼在現階段如此針對火星?這些火星探測器們到底代表著人類怎樣的心聲?人類有必要登陸火星嗎?人類有朝一日真的能夠登陸火星嗎?
  • 下個登陸火星的是誰?美國新探測器也將發射
    專家表示,美國「火星-2020」火星探測器中除了「毅力」號火星車,還攜帶了世界第一架小型無人駕駛直升機「機智」號,它將前往火星車無法到達的區域勘察。 記者根據公開資料梳理了一下人類太空飛行器登陸火星的案例。1971年5月,蘇聯發射「火星3號」探測器,其釋放的著陸器由於遭遇火星沙塵暴,在開始照相掃描22秒後與地球失去聯繫。
  • NASA「洞察號」成功登陸火星,開啟首次火星內部探索
    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今年5月發射的無人探測器「洞察號」(InSight),再次向紅色星球發起挑戰。這個造價9.93億萬美元的無人探測器於北京時間27日凌晨成功抵達火星登陸點,並順利傳回首張照片。「洞察號」正在開啟歷史上首次勘探火星內部的探索任務。
  • 從地球登陸火星,到底有多難?為什麼美國至今無法載人登陸火星?
    2020年7月23日我國「天問一號」成功發射,這也是我國首次火星自主探測。與此同時美國的「毅力號」和阿聯「」希望號」都將在這個時間段飛往火星,這也是人類首次在同一時間段對火星進行比較密切的探測計劃。自1969年美國阿波羅11號,宇宙載人飛船成功登陸月球已經過去了51年,人類對於火星的探索卻還只停留在發射探測器探測的地步,載人登錄火星的計劃似乎只是紙上談兵。縱觀歷史自1960年蘇聯向火星發射探測器已經過去了60年。
  • 專家:若中國登陸火星將是一個巨大成功
    據俄羅斯衛星通訊社sputniknews報導,俄羅斯科學院航天研究所核行星學科室主任伊戈爾·米特羅法諾夫表示,中國向火星發射著陸平臺和火星車計劃,該任務最大難點是登陸火星。中國「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於7月23日發射升空。日本火箭搭載阿拉伯聯合大公國開發的「希望號」火星探測器於7月20日發射升空。
  • 美國毅力號登陸火星
    創作不易,關注我,《虎論》軍事,不止軍事美國為發射「毅力」號火星探測器,其搭載平臺阿特拉斯火箭曾先後多次推遲發射時間,直到今年7月30日才完成一切發射及軌道程序,開始駛向火星。連美國自身都懷疑能否趕上火星的發射窗口。為到達火星,探測器需利用火星轉移軌道。這是變換飛船船軌道的一種重要方法,太陽正好位於該橢圓軌道的一個焦點,這一軌道與地球軌道火星軌道都相交。
  • 美國毅力號登陸火星
    創作不易,關注我,《虎論》軍事,不止軍事美國為發射「毅力」號火星探測器,其搭載平臺阿特拉斯火箭曾先後多次推遲發射時間,直到今年7月30日才完成一切發射及軌道程序,開始駛向火星。連美國自身都懷疑能否趕上火星的發射窗口。為到達火星,探測器需利用霍曼轉移軌道。這是變換飛船船軌道的一種重要方法,太陽正好位於該橢圓軌道的一個焦點,這一軌道與地球軌道火星軌道都相交。
  • 天問一號發射成功,俄專家感嘆,若登陸火星將是全人類之福
    據了解,中國"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於7月23日成功發射升空。其中,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恆心"號火星探測車預計將於本月30日發射升空,只比中國的"天問一號"晚了一周。而日本火箭搭載阿拉伯聯合大公國開發的"希望號"火星探測器已於7月20日發射升空。和中美等相比,俄羅斯的火星計劃由於資金短缺而陷入了擱置狀態。
  • 中國登陸火星提上日程!將與美國展開「太空競賽」,實力不相上下
    伴隨著今年7月份,中國的第一臺火星探測器——「天問一號」順利發射,如今已經抵達了遠離地球1800萬公裡的地方,國際上一直都有一種聲音認為,未來人類的第一次載人火星登陸,會在美國和中國之間產生,事實上,也極有可能會如此。
  • 科技日曆|22年前的今天,「火星探路者」宇宙飛船登陸火星 見證裡程...
    下午1時零7分(北京時間7月5日凌晨1時零7分),實驗室收到了微弱的太空船著陸成功的信號,科學家們激動不已。他們歡呼雀躍著向全世界宣布:在經過了7個月的49700萬公裡的漫長航行之後,「火星探路者」終於在荒涼而壯觀的火星上著陸了。 這是相距21年後再次有飛船登上這個陌生的紅色星球,同時也標誌人類探索火星的科研活動進入了一個新紀元。
  • NASA毅力號成功發射,為什麼它能比天問一號提早3個月登陸火星?
    在今年夏天的火星發射窗口期間,可謂是熱鬧非凡,人類相繼向火星發射了三個探測器,先是阿聯的希望號,再是中國的天問一號,最後是美國的毅力號。預計這三個探測器都會在大約半年後飛抵火星,並對火星開展探測。預計在明年2月份,三個探測器都會進入火星軌道,成為繞著火星運動的衛星。其中希望號是軌道器,不會登陸火星,只有我國的天問一號和美國的毅力號將會在火星表面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