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知道山西雖然是個缺水的省份,但山西晉東南地區,相對來說,「富地流水」。這裡地處漳河上遊,屬漳河兩大支流濁漳河、清漳河流域。太焦鐵路途經此地出山西(基本上和濁漳河形影不離),未來的太焦高鐵也是從這裡經過。易達在K903列車上「抓拍」了一些沿線的「湖水」,帶你看看未來太焦高鐵沿線的「小河流水」。(水系圖配圖源於網絡)
K903經過的雙峰水庫。百度了一下,榆社縣雙峰水庫,位於濁漳河北源,始建於1975年,其後幾經修建,目前控制流域面積近二百平方公裡。雖然是車窗外「一閃而過」,但也看見規模挺大,「湖光山色」,相當秀美。此處離太原不遠,估也也是不少釣友們的「打卡地」。
太焦鐵路在榆社靠北一點,跨過一條「大河」,地圖上看了看,應該是「泉水河」。百度了一下,「泉水河,發源於榆社縣北寨鄉郭家社村附近,右城關鎮南河底村西南匯入濁漳北源,全年7~9月水量挺大,水體無汙染……」。圖片中看,確實如此。缺水的山西,突然看到這麼「水滿」的小河,「驚呆了」的感覺。
在榆社和武鄉間,太焦鐵路首次跨過濁漳河,地圖上標註為「濁北漳源」,但看見河裡水也沒有多大。從這裡,太焦鐵路拐了個灣,奔向沁縣。
太焦鐵路襄垣段虒亭鎮附近,路過的「後灣水庫」。後灣水庫號稱華北六大水庫之一,庫容量達到了1.3億立方米,水域面積一萬餘畝。水質優良,周邊風光秀麗,堪稱「太行明珠」。虒亭鎮則是「幾千年」古鎮,春秋時候已經是那時候的「網紅」鎮了。後灣水庫到底有多大不知道,反正火車走了人好長時間還能看見它若隱若現。
過了虒亭能鎮不遠,地形所限,太焦鐵路、二廣高速、還有曾經的太長二級路、濁漳河來了個「親密接觸」,堪稱太焦鐵路沿線「最佳景觀」。
路過長治市區段,看到個應該是「水止公園」或者是「濱河公園」還在建設中,河流應該也是屬於漳河水系。太焦鐵路過長治後,在高平市區跨越漳河的另一大支流丹河,然後過晉城到焦作。未來的太焦高鐵通車後,應該也能看到類似的風光,只不過高鐵有點快(現在太原到晉城,7個多小時,據說太焦高鐵開通後,只需一個半小時),大部分風景應該是「一閃而過」,讓大部分乘客更加「無視」車窗外的大美山西,大美晉東南了。(本文只發百家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