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千餘噸橋體空中逆轉35度
在眾多目光的關注下,兩段總長達100米、總重8800噸的橋體猶如巨大的鳥翼,在空中逆時針慢慢旋轉,方位由原先與鐵路線平行變為立交。19日凌晨,小店區辛村境內,在太中銀及西南環線等鐵路線的上方,太焦鐵路全線控制性工程——晉中特大橋405、406號墩轉體梁橋體,雙幅同步逆時針旋轉35度,成功完成了「空中轉體」,為太焦鐵路的順利完成奠定了基礎。
太焦高鐵明年底建成
太焦高鐵是國家鐵路網「八縱八橫」呼和浩特至南寧通道中的一部分,由山西省、河南省與中國鐵路總公司合資建設,項目總裡程362公裡,其中,山西省境內326公裡。起點為太原南站,終點為河南省焦作市焦作站,建設工期4.5年,2016年6月開工建設,計劃於2020年底建成運營。
中鐵三局承建太焦鐵路站前1標段,線路自太原南站引出,途經四區兩縣,線路長度50.989公裡。其中,晉中特大橋和太原樞紐工程是太焦全線控制性工程。晉中特大橋全長30.44公裡,為太焦全線最長橋梁,佔全線橋梁總長95.87公裡的31.75%。大橋穿越太原、晉中兩地城區,先後並行和跨越多條既有鐵路、高速公路、國省道和市政道路。此次空中轉體的,就是晉中特大橋的100米轉體連續梁。
60分鐘逆時針旋轉35度
橋梁轉體施工,是指將橋梁結構在非設計位置澆築或拼接成型後,通過轉體就位的施工方法。現場工作人員介紹,為確保連續梁轉體過程萬無一失,對轉體結構的索引力、安全係數及轉體時間進行了精確計算,聘請專業機構對轉體連續梁梁體給予稱重試驗進行配重,在此基礎上先試轉了5度,測試並取得了啟動牽引力、轉向牽引力、轉體速度、點動梁端移動距離等各項轉體數據,為轉體提供了精確的技術參數,只為這次正式轉體能夠「轉得動,轉得準。」
「快看,動了,真厲害!」19日凌晨4時50分,現場不少人發出這樣的感嘆。在現場,記者看到,整個轉體過程非常平穩,時間控制相當精準,若不是根據周邊特定參照物作比較,幾乎看不出橋體在緩緩變換著方向。
「數據測量準確無誤,轉體成功!」時間一分一秒過去,5時50分旋轉35度,轉體部分完美對接,總共用了一個小時。
幾乎不影響現有客運
據悉,雖然太原現有的鐵路網密度在全國省會城市中居於前列,但太原至華東、華南方向的鐵路仍欠缺,尤其是高鐵網絡尚未完全形成。在全國的中長期鐵路網規劃中,要構建「八縱八橫」高速鐵路主通道,太原涉及「一橫」「一縱」。其中,青島——銀川的高鐵線是「一橫」,此次新建的太焦鐵路就是呼和浩特——南寧這「一縱」中的一段。
另一方面,由於山西的鐵路網密度較大,新建鐵路難免會與現有的鐵路線有「交叉」,所以,讓新線路上跨老線路,是最合理的施工方案。另外,之所以需要空中轉體,是為了儘量減小對鐵路客運的影響。因為既有運行線路上,白天幾乎每隔幾分鐘就有一列火車通過,因此對施工幹擾突出,安全風險極高。若是採用常規的施工工藝,鐵路需要封閉較長時間。而在鐵路一側先建好橋體,再轉體上跨鐵路,只需要臨時封閉鐵路線幾個小時。而且選擇的轉體時間段,又是鐵路運營最「空閒」的時候,幾乎不影響石太鐵路的正常運行。
未來太原至鄭州僅2小時
太焦鐵路項目為新建客運專線,全線共設13個車站,採用 CRH 系列動車組雙線電力牽引,設計行車時速250公裡/小時,與既有太焦線實行客貨分離運輸。
建成後,太原到鄭州的高鐵動車將不必繞行石家莊方向,可直接沿晉中、長治、晉城南下出省,距離大大縮短,運行時間也將大幅縮短,由現在的4小時縮短至2小時。另外,藉助這條鐵路線,太原到長沙、武漢、上海、南京等城市也會更便捷。
此外還有個好消息,雄安至忻州的高鐵項目即將開建,這條高鐵建成後,太原到北京可選乘的車次會更多。
【關注百家號樂居買房,掌握購房好時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