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洲三島最早原型為戰國秦漢時期的「三神山」蓬萊.方丈.崑崙三山,傳說為神仙居住之地。漢武帝時,東方朔根據《山海經》編寫的志怪小說《海內十洲記》,把十洲定為祖洲.瀛洲.玄洲.炎洲.長洲.元洲.流洲.生洲.鳳麟洲.聚窟洲。《海內十洲記》以中國為中心,列出各洲島的方位,範圍及距離,在《洞天福地嶽瀆名山記》中,則以崑崙為中心,「十洲三島,五嶽諸山皆在崑崙之四方,巨海之中,神仙所居,玉帝所理,非世人所能到也」。
蓬萊:居於東海,方圓五千裡,是玉皇大帝總領九天之所,正中有一高山,形狀和崑崙山相似。方丈:居於東海,方圓五千裡,建有金玉琉璃宮,東華帝君居住之所,執掌三天司命,太上玄生錄中記載各路神仙。崑崙:居於西海戌地北海亥地之間,方圓一萬裡,距離海岸十三萬裡,弱水環繞,鴻毛難浮,建有崑崙宮,為西王母所治。
祖洲:居於東海之中,方圓五百裡,上生不死草,距西海岸七萬裡。瀛洲:居於東海之中,方圓四千裡,上生有千年芝草,珍奇玉石,有醴泉,論泉水數升即醉,距西海岸七十萬裡。玄洲:居於北海之中戍亥之地,方圓一千二百裡,多丘陵,千年芝草生長其中,距南海岸三十二萬裡。炎洲:居於南海之中,方圓二千裡,上有長相似豹的風生獸,提取腦汁和菊花同服,可壽五百年,又有火林山,有一種形狀如老鼠的火光獸,毛髮織成布,叫火浣布,距離北海岸九萬裡。長洲:又名青丘,居於南海辰巳之地,方圓五千裡,多山川,大樹眾多,上有紫府宮,神仙遊走其間,距離海岸二十五萬裡。
元洲:居於北海之中,方圓三千裡,生有芝草,玄澗之水如蜜漿,飲後可以長生不老,距離南海岸十萬裡。流洲:居於西海之中,方圓三千裡,上多山川,有石名為昆吾,如水精狀,割玉如泥,常年發光似劍光,照明一切,距東海岸十九萬裡。生洲:居於東海醜寅之地,距離蓬萊十七萬裡,方圓二千五百裡,山上四季如春,芝草生長其中。鳳麟洲:居於西海之中,方圓一千五百裡,弱水環繞四周,鴻毛不浮,鳳麟眾多,各自成群。聚窟洲:居於西海未申之地,方圓三千裡,各種奇珍異獸生長其中,有山形似人鳥,名為人鳥山,生有返魂樹,能自動發出牛吼之聲,把樹根心煮汁成丸藥,稱為驚精香或震靈丸。北接崑崙二十六萬裡,距離東海岸二十四萬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