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從來不寫海棠詩?原來古人取名也挺很多

2020-11-24 沈會敏說生活

姓名文化是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不同的時代人的名字總是具有鮮明的時代特徵,古代也不例外。在古代,有一些特殊的名字和禁忌,一些時代也會喜歡普通的單詞。研究中國古人的姓名、文字和數字,就像研究古老的姓氏系統一樣,是非常有趣的。

杜甫從沒寫過海棠詩,因為他叫海棠母親

在古代,孩子出生有一個從三個月後到十歲的暱稱,這是人生中的第一個名字。例如,曹操筆名a lie,劉禪筆名阿鬥,南朝歷史學家,《後漢書》作者範曄筆名「磚」。在古代,正式的名字,即「訓名。」《宋史·選舉志宗學》:「凡無官宗子應舉,初生則用乳名給據,及長則用訓名」,只有在十歲以後才有。根據《禮記》中的記錄,因為孩子十歲的左右想要進入學校接受正規教育,所以應該有一個正式的名字。

牛奶的名字基本上是家庭對孩子的稱呼,而且更隨意。但名字訓練不同,而且名字很特別。《左傳·桓公六年》記錄了春秋時期的五個原則名字:「名有五,有信、有義、有象、有假、有類。」。這就是魯國大夫申儒在回答桓公問題時提出的。這意味著,應該根據其來源的特點,從欣賞祥瑞、託物喻志、讚美美德、信任父母的期望等方面來選擇名字。

除了遵循上述原則,還有許多禁忌需要注意。《春秋左傳·桓公六年》記錄:「不以國,不以官,不以山川,不以隱疾,不以畜牲,不以器幣。周人以諱事神,名,終將諱之。」為什麼我們命名時要避免這些東西?因為「故以國則廢名,以官則廢職,以山川則廢主,以畜牲則廢祀,以器幣則廢禮」。

此外,古人必須避免出現在長輩名字中的單詞。當《紅樓夢》中提到林黛玉讀書時,書中所有的「敏」單詞都讀作「密」;當書寫中使用「敏」時,會減去一到兩個筆劃。這是因為林黛玉母親閨房名賈敏。這種尊重和禁忌不僅存在於文學作品中,也存在於生活中。唐代詩人杜甫母親稱海棠,所以杜甫不寫海棠詩。根據《古今詩話》,「杜子美母名海棠,子美諱之,故《杜集》中沒有海棠詩。小興所讀的北宋名石徐積,不用石器,走路時從不踩石頭。當遇到不可避免的石橋時,人們背著他跑過去。北宋時,劉溫叟有父親名樂,劉溫叟不聽絲竹樂,也不登嵩山、華山等五嶽。

因為為了避免名字父親也開了個玩笑。元代邱遠的《稗史》,南宋錢良臣之子讀書,以及凡經史上的「良臣」,都改為「爹爹」。讀取《孟子·告子下》,「今之所謂良臣,古之所謂民賊也」,並將其更改為「今之所謂爹爹,古之所謂民賊也」。為了通過避開父親的名字來表示尊敬,結果變成了辱罵。

為什麼這個詞從先秦到漢魏很流行

閱讀《後漢書》《三國志》和其他歷史書籍可以是發現,其中90%以上的字符是單字名稱。從先秦到漢魏,人們通常以單字命名,但很少以兩個字命名。這是因為孔子在修復《春秋》時修復了一個名為「二名非禮也」的原則。因為古人忌諱比較多,兩個字的名字很容易使忌諱,一個字的忌諱比較容易。所以從先秦到漢魏的文字,如秦始皇嬴政,李斯,趙高,劉邦,項羽,韓信,呂布,曹操,劉備,張飛,孫權,周瑜,都是單字名稱。

由於「瓊瑤風」現在很流行,父母經常用「軒、萱、浩、梓」來命名孩子和其他單詞,所以在古代也很流行用某個單詞來命名。例如,在魏晉時期,大族家族喜歡使用「之」作為其名稱。這是因為東漢末年出現了一批「五鬥米道」的道教,歷史學家陳寅恪證實「之」一詞是道家名字使用的五鬥米道的秘密記載。因此,信道的宗族以「之」為人名,形成了一種風尚。琅琊王氏僅在第六代,就有「晏之、允之、羲之、頤之、胡之、耆之、羨之、彭之、彪之、翹之」等。此外,還有畫家顧愷之、將軍劉牢之、科學家祖崇之、歷史學家裴松之、作家顏延之、楊銜之等。

現在仍有許多家長堅持用宋朝的「字輩取名制」來命名孩子。北宋元豐年間的開始編撰了中國家譜中最完整的孔子家譜。今天是古人忌諱的一種常用命名方式。重字符名字也稱為「雙名」。在古人眼中,它是地位低下的人的名字。一般來說,妾和妓院婦女有兩個名字,如元稹妾「鶯鶯」和秦淮妓女「陳圓圓」。在古代,大多數婦女地位低下,只有姓氏沒有名字。《禮記·喪服小記》:「男子稱名,婦人書姓與伯仲,如不知姓則書氏。」一般是情況下,女性按出生會得到一個數字,這就是她們的名字,比如杜十娘,尤二姐,楊八妹等等,但並不是所有人都是這樣。古代有許多著名的女性,如漢末女詩人蔡琰、顏氏、字文姬、南宋女詩人李清照。

成年後撥打「字」或「名」

「姓許名仙字漢文」。許多人對《白蛇傳》中引入的許仙印象深刻。除了名字,這個詞也是古人非常常見的稱呼。不同的是,名字主要用於自我聲明,而這個詞主要用於其他名字。

「字」通常是對名稱的解釋和補充,它與「名」在表中,因此也稱為「表字」。根據《禮記·檀弓上》、「幼名、冠字。」和「始生三月而始加名,故云幼名,年二十有為父之道,朋友等類不可復呼其名,故冠而加字。」可以看出,這個詞是從孩提時代起的,為了長輩呼喚,這個詞是為了方便別人稱呼,為了禮貌和尊重,這個詞是給同齡人或長輩的。當一個人到達二十歲時,他將舉行一個皇冠儀式,這意味著他將走出辦公室進入社會。

這個名字通常是由父親取的,但這個詞不是。在《利瑪竇中國札記》中記載「到了弱冠之年或結婚時,則由一位著名的官員榮授給他另一個尊稱,這就叫作字。除了家中傭人之外,誰都可以用這個名字稱呼他。」成年禮要隆重,並請當地著名官員或名流來獻詞,這不僅是一個榮譽,也是這個家庭社會地位的象徵。以之後這個詞為例,他的名字是由他的父母和年長的親戚稱呼的,而其他人們會稱他的名字。

古人對文字的選擇很講究,情況也很複雜,但不是無跡可尋。清代訓詁學對家王引之《春秋名字解詁》進行了總結,揭示了當時名與字之間的幾種關聯。例如,單詞和名字有相同的含義:孔子學生樊須,單詞遲到了。必須和遲到都有等待的含義。孟軻,紫玉。可和宇是車。張衡,單詞Pingzi。衡,意思相同。也有與名字含義相反的詞,如孔子弟子曾典,用的是漂亮的詞。斑點是黑白的。朱熹,字符不清晰。天黑了。此外,還有一些人在他們的家族同齡人中排名第二。例如,中牟,字孫權,表示他在家裡排名第二;薄福,字孫策,表示他是老大。數字和名字之間的顯著關係,單詞不一定,通常與我的生活環境、志向、愛好或對人生的態度有關。例如,白居易號碼香山戶主,蘇軾號碼東坡戶主,陶潛號碼五柳先生。無論你多大或多年輕,你都可以呼之。

編輯:任曉斐

實習生:田曉月潘文琪

相關焦點

  • 古人身上的荷爾蒙 可以穿越時空
    「歷史的囚徒」稱自己在與「歷史」交心的過程中沉醉其中,三年時間,他有了幾十萬粉絲,有了暢銷書《歷史的荷爾蒙》系列,還為兩歲的兒子取名為「爾蒙」。自言沒想到前兩輯賣得超乎意料的好的「歷史的囚徒」表示,自己會堅持寫下去,「疫情沒有衝垮人類,正如時間無法扼殺歷史。
  • 為什麼有的高中生讀書很多卻寫不出好的作文?
    古人曾經說「開卷有益」,這句話確實很有道理,但必須要在良好的閱讀環境前提下。很顯然,現在不具備這個條件。為什麼古人可以把文字駕馭得那麼好,寫出那麼優美動人或是氣勢磅礴的文章?有些同學很鬱悶:我看的書也不少,可是怎麼就是寫不出好的作文呢?
  • 為什麼唐詩中寫夏至的很少,寫冬至的卻很多?
    二十四節氣是中國古代的一項偉大發明,先民們通過二十四節氣,指導農業生產,逐漸形成了獨特的節氣文化,不僅影響著古人的衣食住行,還影響到了文化領域。我們耳熟能詳的詩歌中有很多就是和節氣相關的,比如杜牧的「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杜甫的「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劉長卿的「霜降鴻聲切,秋深客思迷」,寒山和尚的「草生芒種後,落葉立秋前」。
  • 為什麼說豬朋狗友?古人的說法原來是有深意的
    「朋友」這個詞我們經常掛在嘴邊,帶「朋友」兩個字的成語也有很多,像「豬朋狗友」、「呼朋喚友」等等。但是大家有沒有想過,「朋」和「友」是一個意思嗎?為什麼說「豬朋狗友」而不是「狗朋豬友」?下面讓老程和你一起探究一下,古人造「朋」和「友」這兩個字的時候是怎麼想的。
  • 《殿前歡懶雲窩》:古人真是幽默,竟給自己書齋取名「懶雲窩」
    古人給自己住處或書齋取名,一般都用比較文雅、較有積極意義的詞,稱什麼亭、什麼軒、什麼堂、什麼齋、什麼庵。比如:西漢揚雄的「玄亭」、愛國詩人陸遊的「老學庵」、蒲松齡的「聊齋」、黃宗羲的「惜字齋」,曾國藩的「求闕齋」如此等等,不一而足。然而,卻有一個人很有趣,給自己的書齋起了一個「另類」的名字:懶雲窩。這就是元代散曲家阿里西瑛的書齋名,可謂是無一字文雅。
  • 原來古人早已發現了月球的秘密,可惜沒人相信,現在卻被證實了
    但讓人意想不到的是,原來古人早已發現了月球的秘密,可惜沒人相信,現在卻被證實了。在神話中,嫦娥居住在月亮上一個宮殿之中,這個宮殿的名字叫做&34;,之所以叫做廣寒宮,是因為古人覺得月亮上應該是非常大且寒冷的,故而取名廣寒宮。你看看,古人雖然沒上過太空,沒登陸過月球,但是其對月球的猜想卻是準確的,因為月球上的確很大且寒冷。
  • 原來古人早已「識破」月球的秘密,可卻沒人相信,如今被證實!
    古人舉頭望月,對於明月的想像也層出不窮。隨著時代變換,現在的科學技術以及設備早已能登到月球之上,一睹它的真容。也是因為這樣,人們才發現,以前不被世人所相信某些關於月球的傳說或者秘密,竟然也是有據可依的。
  • 古人沒喝過喪茶,但寫了很多負能量喪詩啊!
    原標題:古人沒喝過喪茶,但寫了很多負能量喪詩啊!什麼是潮流?《三國》開頭就講了:分久必合,合久必分。潮流,就是一個輪迴接著一個輪迴。別再玩手機了,刷了很多淘寶,你依然買不起想要的人生啊。▼一生肝膽向人盡,相識不如不相識。——顧況《行路難三首》你不但支付不起購物車,也支付不起人情。
  • 古人把月球叫做廣寒宮,為什麼古人知道月球很冷?
    在中國古人對於外部世界的認知裡,高高在上的月球,常引來無數神往與猜想。特別是月球上那傳說中清冷無比的廣寒宮,更在一代代古人的想像世界裡日益「豐富」起來。可在科技條件落後的古代,古人為何也能感知到月球的「冷」,甚至能憑空想像出一座「廣寒宮」來?這事兒,就得先問天馬行空的中國古代神話——在琳琅滿目的古代神話傳說裡,月球上的一切,都被中國古人「解釋得明明白白」。比如為什麼古人會覺得月球很「冷」?可以看看中國古代神話裡,月球的「來歷」。以《淮南子》記載,月亮就是「積陰之寒氣,久者為水,水氣之精為月」。如此來歷,著實夠「冷」。
  • 取名大型「翻車」現場,娃的名字很哇塞,網友:最多初中文化
    然而在一個小學的分班公示表上卻出現了這樣一個名字,引起了很多家長的圍觀。只見上面寫的「鷹嘴以平」。這個名字的確有些哇噻,讓很多家長都摸不著頭腦。也不知道裡面到底有沒有什麼特殊的含義。而就在這個孩子的名字下面,還有著一個4字姓名,叫渡邊宇程,渡邊有一種日本名字的味道,宇程又很有傳統文化的氣息,這個名字看起來就很高級。
  • 古人為什麼用晦澀難懂的文言文,我們是否恢復使用文言文?
    那麼古人為什麼要發明文言文呢,難道他們不覺得麻煩嗎?他們平常說話也是這樣的嗎?首先需要澄清的是,古人平時說話絕對不是說的文言文。就像我們現在說話和打字聊天也是不一樣的。因為書名語言和口頭語言絕對不一樣,書面語言都要口語經過簡單的加工的。這個在任何一種語言裡面都是這樣的。這也是為什麼我們學了這麼久的英語卻聽不懂美劇。因為我們學的是書面語言,美劇都是平常聊天,都是口語。
  • 終於明白送別詩詞為什麼要寫柳樹,原來柳樹代表這麼多意思!
    王維那著名的傳誦千古的《送元二使安西》,當時我還納悶春天那麼多景,為什麼偏要寫」柳色新「,寫春花不香嗎?不過今天是明白了,因為那個柳者意象:留也。渭城朝雨浥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折柳,古人離別時,有折柳枝相贈之風俗。折柳也是一首古代歌曲。最早出現在漢樂府《折楊柳歌辭》第一中。折柳」一詞寓含「惜別懷遠」之意。
  • 古人有了名字還不夠,為何還要取字?原來是這個意思
    再比如我們都很熟悉的唐朝大詩人白居易,他的名叫白居易,字叫樂天,他也有個號是香山居士古人的名字確切地說,應該是分為名、字、號這三種。名就是對自己的正式稱呼,字就是對這個稱呼的延續,號則表示自己的志向。那麼為什麼古代人要這麼麻煩,不光有名,還要有個字呢?原來這都要從古代的一本書說起。
  • 古人寫的文章中到底有沒有使用標點符號?
    今天的題目乍一看,是不是會有很多人覺得有點驚奇,按照我們一般的看法,古文中不是都沒有標點符號的,都得靠自己悟來斷句?只能說謠言說了千遍萬遍之後就真成「公理」了,今天我們就來略談一下被大眾集體遺忘的古文標點。 先來看幾張圖
  • 姓,氏,名,字,號,姓氏文化,古人通常有很多稱呼
    古人姓的來源 ( 一 ) 是用族號作姓。 例如秦始皇嬴政、 齊桓公姜小白, 「 贏」,「 姜」 都是他們 各自祖先的族號。 ( 二 ) 是 用官名作姓 。
  • 原來這種農村深山裡才有的野草,就是古人口中常說的「春藥」!
    後來才知道,原來它叫淫羊藿,這個名字實在是太汙太汙了,非常不文雅,如果直接看字面,還會讓別人誤解。也許在古代它一直用來作為壯陽藥材的緣故吧,所以名字裡一直帶著一個「淫」字,其實它不過是一株草而已跟「淫」字有什麼關係?問了學醫的朋友,他說其實淫羊藿就是古人口中常說的「春藥」! 因為它主要用來促進雄性激素的分泌,還可以治療一些男女性疾病、如小便不禁以及女子不孕等症狀。
  • 在古代,生孩子有很多的講究。古人:「女怕午時生,男怕子夜臨...
    ——餘秋雨 在古代,生孩子也是有很多的講究的。在中國古代,玄學佔了人們生活中極大部分時間,人們的生老病死、婚喪嫁娶都要符合"黃道吉日"。 那麼古人生孩子的黃道吉日是如何選擇的呢?
  • 原來古人這樣描寫天氣!
    今天給大家分享的是36首關於天氣的古詩詞,這些古詩詞都是《人民日報》整理推薦的,每一首都非常「絕美」,讀完之後你會感受到古代文人眼中的「氣象萬千」,原來古人是這樣描寫天氣的!提到天氣變化,諸如起風、烏雲、下雨、打雷、下雪、霜降、起霧、彩虹等,大家都是如何描述的呢?如果讓你寫一篇關於天氣的作文,你會如何下筆?其實,每一種天氣都有它的魅力,都可以寄託人的情感,讓人感受到氣象萬千。
  • 明朝出土怪異青銅器,揭開用途專家震驚了:原來古人這麼超前
    > 然而在1979年3月出土的文物裡,考古學家們發現了一件形狀極其怪異的青銅器,經過一番研究,才發現這居然是古人使用的蒸鍋,原來蒸煮這個方法,並不是我們現代人首創的,早在幾百年前就有了,不禁讓人覺得古人真的是太厲害了。
  • 現代人用望遠鏡才能看清月亮,為什麼古人用肉眼就能看清月球表面?
    古時候關於月亮,就已經有了很多的傳說,還有很多詩人寫了很多關於月亮的詩句;另外專家在一些古籍上面也發現,其實早在古代,古人們就已經知道月球表面有一些坑坑窪窪的,而現代人呢,我們要想看清楚月球表面,必須要藉助於天文望遠鏡才可以,這是為什麼呢?為什麼古人用肉眼就能看到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