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年間,康熙為立皇太子煞費苦心,立了廢,廢了立,稱得上是絞盡了腦汁。而他的阿哥們為了皇儲及皇帝的位子,也是鬥得「昏天暗地」,明爭暗鬥,損招盡出,史稱九子爭嫡(也叫九子奪嫡)。
而在後期,隨著太子胤礽的徹底出局,漸漸地形成了以胤禛為首的四爺黨和以胤禩為首的八爺黨,這兩大勢力的領頭人成為了皇儲位子博弈的最終人選。
之前,八阿哥胤禩很受康熙喜愛,在爭奪過程中佔據上風,但一次次的出格行為讓他在康熙心中的形象大打折扣。
在一廢太子時,胤禩暴露出自己的野心,與其同黨躍躍欲試,甚至用相面的「邪術」為自己立嗣。這個事情被大阿哥透露給康熙,惹得康熙不喜,使得胤禩元氣大傷。
但胤禩本人並不肯認輸,直到「斃鷹事件」發生,也就是本文要講的事件,使得胤禩徹底出局,失去了爭奪皇位的資格。
「斃鷹事件」又稱作「海東青事件」,可以說是「九子奪嫡」中的最重要環節,直接決定了皇位繼承人的最後導向。
這件大事發生於康熙五十三年(1714年)十一月二十六日。這天,康熙皇帝在眾皇子作陪下前往熱河巡視,在途中經過密雲縣、花峪溝等地時,恰逢八阿哥胤禩生母良妃去世二周年的祭日。於是胤禩事先派太監向康熙請願,並說明不能隨他在旁侍候的緣由,康熙允諾。
然而,意外就這樣發生了,真可謂一步錯步步錯,棋差一招,滿盤皆輸。
本來,請願是個好主意,但胤禩錯在了未親自前往,這給了康熙一種不被尊重的印象。之後可能胤禩意識到了自己的錯誤,趕緊補救,挑選了兩隻上等的海東青派人送予康熙。
可是,這竟然成為了胤禩自掘墳墓的一步棋。當使者將海東青交到康熙手上時,康熙看到的只是兩隻奄奄一息的死鷹。
這讓康熙怒不可遏,認為胤禩在詛咒自己,於是乎他大發雷霆,下令召集所有阿哥,大庭廣眾之下對胤禩進行了最「惡毒」的問責,直言胤禩「系辛者庫賤婦所生,自幼心高陰險」,甚至說出了與胤禩斷絕父子關係的話:「自此朕與胤禩,父子之恩絕矣。」
自此,胤禩徹底失寵,「斃鷹事件」成為了康熙對他徹底失望的「最後一根稻草」,他不再具備爭奪皇位的資格,就此被踢出了「九子奪嫡」這一輪遊戲。
結束語:
這件事情看似簡單,但值得推敲的環節太多了。胤禩挑選的海東青肯定沒問題,運輸途中也絕對會小心翼翼,那怎麼會突然變成死鷹呢?倘若根據受益人來分析的話,只能說胤禩被人陷害了,且直接將其打入「萬丈深淵」。
另外,康熙對於此事可能也心知肚明,但選擇了順水推舟,就此休了八阿哥胤禩的奪嫡之心。帝王心海底針,無從猜測,只能說康熙想打擊胤禩和他背後的八爺黨,為胤禛繼位鋪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