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鷹之神「海東青」竟然是摧毀蒙古帝國的導火索?

2021-01-13 網易

  古代歷史時期,圍獵與鷹獵是北方少數民族裡一種古老而極具地方民俗特點打獵手段。趙劉果兒本篇文章就淺談一下成吉思汗開闢的元朝統治時期,元朝皇室和蒙古貴族們就特別酷愛狩獵一種方式"鷹獵"。

  鷹獵,在元朝統治時期,蒙古人通過馴化飼養用作打獵的猛禽品種也比較多,熟知的有白海青(白上有黑點者)、海清、白黃鷹、黃鷹、皂雕、鴉鶻、赤鶻、兔鶻、角鷹、白鷂、崖鷹、魚鷹、鐵鷂、木骨鷂、崧兒、百雄、茸垛兒等。

  

"俱為羽獵之雄者"。《析津志輯佚.物產》

  可是,在這些羽獵之雄者中最有名氣的卻是有著"萬鷹之神"美稱的"海東青",這是外觀容貌上近似於鷹鶻的一種鷹,又可以稱謂其為俊鳥、俊禽、俊鶻、俊鷹,但人們更習慣性稱呼其為青鶻或海青。

  "海東青"在唐朝封建政權統治時期,稱謂為"決雲兒",在宋朝政權統治時期稱呼其為"青雞"。

  海東青的品級則是按照毛色程度劃分,"純白色為上品,白色有雜色毛次之,灰色又次之",這其中"鷹爪純白色特別為佳",而極具"玉嘴玉爪特點的品種更是稀缺品種"。

  

"海青,海東俊鶻也,白者尤貴。"《元宮詞百章箋注》

  

  但是,海東青在當代的生物學種類中究竟是屬於鷹的哪一種,也尚無最終定論。因為,動物學家們議論紛紛、觀點不一。

  觀點一、說海東青的形狀較高又細長,而雙翅張開大致約有一米左右,其渾身羽毛顯露鐵質顏色,胸部羽毛又是銀灰色的,所以則認為海東青屬於是"吐鶻鷹"的種類。

  觀點二、說海東青學名稱之為"Haliaeetus albicilla albicil laua" 尾巴的羽毛是純白色的,其頭頸部分的羽毛略顯黃灰色,全身羽毛略有些暗褐色,雙翼展開的長度大約有60釐米左右。

  觀點三、說海東青學名是 Falco peregrinus carius Latham,其雙翼背部呈現青黑色,尾翼羽毛的顏色為黑色,但是尾巴頂端的部位則是白色的,而雄性鳥的雙翼伸開之後長度大約有30釐米左右,雌性鳥的雙翼張開的長度長約有36釐米左右。

  值得一說的是,海東青則擁有其它一些鷹種類不具備的特性,那就是:其身材較小、飛得極高,而極度健捷特別,見到其它兇猛的鳥類(鷹隼)則是以雙翼進行搏擊,能捕獲天鵝搏殺野兔,體型較大的則能以力捕捉鹿科動物。

  

"海東青蒙古名升豁兒,珍禽也。身驅短小,善擒鵝鶩,尤善擒天鵝、海青、兔、鶻、黃鷹、阿膠、殊角(海象牙)。"《殊域周諮錄.卷二十五》

  我們還可以通過元朝人記錄元大都的史籍《析津志輯佚.物產》中了解到,在元代政權統治時期,元朝人用文字記錄下來對海東青的讚美。

  

"其於羽獵之時,獨能破駕鵝之長陣,絕雁騖之孤褰,奔眾馬之木魚,流九霄之毛血。雲間獻奏,臂上功勳,此則海青之功也。"

  所以,在古代歷史時期,在眾多猛禽種類之中,因為海東青雄健兇鷙超群,古人們也因此稱謂其是"羽中之虎"、"飛禽之王"。

  

"海青羽中虎,燕燕能制之。海青俊禽也,而群燕緣撲之即墜,物受於所制者,無小大也。"《南村輟耕錄.卷九

  

  那麼,海東青產自於哪裡呢?

  通過查閱史籍了解到,海東青在古代歷史時期,多是產自於今天的黑龍江下遊及黑龍嶼地區,正如古籍《東北邊防輯要》所記載"海東青產自於五國之東"也就是"奴兒幹海"。

  由於,海東青出自於"奴兒幹海"也就是今天的鄂霍茨克海以東地區,因而稱謂"海東青"。

  

海東青,遼東海外隔數海而至,嘗以八月十五渡海而來者甚眾。古人云:疾如鷂子過新羅是也。努而乾田地,是其渡海之第一程也。至則人收之,已不能飛動也。蓋其來饑渴睏乏,羽翮不勝其任也。自此然後始及東國。《欽定日下舊聞考》

  除此之外,在古代歷史時期,一直生活在遼陽行省北部深山窮林中的"兀者"部落和生活在黑龍江下遊地區與吾者野人混居在一起的黑水靺鞨族後裔"乞列迷"部落也都盛產猛禽"海東青",而在女真氏族部落(吉林)烏拉生活範圍內也盛產一些鷹、鷂、海東青,這其中以寧古塔地區特別多。

  

"遼以東皆產鷹,而寧古塔尤多。"《柳邊紀略.卷三》

  說道鷹獵,我們必然先要了解一下圍獵。可以說,圍獵是古代歷史時期一些遊牧民族比較常見的一種生活方式。

  元朝是蒙古族開闢的政權,所以在元代建立政權後,蒙古族還經常舉辦有皇親貴族和公子王孫們一起參與的團體圍獵。這種狩獵活動基本是在每年秋季九月起一直延續到次年的開春之時。

  

"打獵圍場,自九月起至二月止,凡打獵時,常食所獵之物,則少殺羊。"《黑韃事略》

  因為,元代自成吉思汗在一統蒙古諸部落之後就非常注重士兵投入到實際的狩獵活動中來。目的就是為了經過狩獵讓元朝士兵掌握弓馬的嫻熟性、磨礪士兵奮勇作戰的一種元氣。

  在元代,狩獵也是戎行武將的首要職責,要在狩獵中如何運用遊擊戰、運動戰、閃擊戰來圍追堵截目標獵物、怎麼樣圍殲獵物等做到學有所用和操練,這也是一名合格戰士所必須要承擔的責任。《成吉思汗》

  

  我們還可以通過閱讀波斯歷史學家"志費尼"所著的《世界徵服者史》一書中,大意地了解到古代歷史時期最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成吉思汗"在帶領軍隊狩獵時的情形。

  蒙古大軍在狩獵時劃分為左中右三支隊伍向前挺進,蒙古帝國可汗"成吉思汗"則親自帶著後宮的妃嬪們、帶著圍獵部隊所需要的輜重遠遠地跟在大部隊的後面。

  圍獵大軍往往耗時60天至90天的周期,才能逐漸構成一個圍獵圈子。等到圍獵圈的直徑範圍收攏到十幾公裡時,圍獵部隊將繩子銜尾貫串在一起,並在繩索上覆蓋一種毛氈,目的就是為了防止野獸逃脫,在從四面包圍堵截在圈子裡。

  最後,成吉思汗會帶著蒙古王爺、皇室子弟們按照先後順序縱馬在圍獵圈內打獵。就這樣連續不斷地連貫狩獵,一直把狩獵場內的各種野獸射殺完畢為終止。

  

"射獵,凡其主打圍,必大會眾,挑土以為坑,插木以為表,維以毳索,系以氈羽,猶漢兔置之智,綿亙一二百裡間。
風飈羽飛,則獸皆驚駭,而不敢奔逸,然後蹙圍攫擊焉。霆見行下韃戶取毛索及氈,亦頗以為苦。
霆沿路所乘鋪馬,大半剪去其鬃。叩之,則曰以為索綱之用。" 《黑韃事略》

  公元1206年,成吉思汗.鐵木真建立了蒙古帝國,登基稱帝。自此以後,元朝世代統治者和皇室一族及蒙古貴族的公子王孫們除了圍場狩獵,還非常酷愛一種"鷹獵"的運動,這其中最具規模和頗有聲望的就是"飛放"。

  "飛放"就是在每年冬春交合之際,元朝執政者或皇室貴族,都會縱鷹隼搏擊,舉行的一種遊獵活動。

  

"冬春之交,天子或親幸近郊,縱鷹隼搏擊,以為遊豫之度,謂之飛放。"《元史志.卷第四十九》

  海東青"善擒天鵝,飛放時旋風羊角而上,直入雲際"。天鵝在元朝執政時期稱之為"駕鵝",比較大一些的有三五十斤左右,相對小一些的也有二十斤左右,俗稱金冠玉體乾皂靴"。

  

天鵝,又名駕鵝。大者三五十斤,小者廿餘斤。俗稱金冠玉體幹皂靴是也。《析津志輯佚》

  縱鷹隼捕獵之時稱謂"飛放",這時馴養鷹隼的人通過放飛海東青"能擒獲頭鵝者,可得黃金錠為賞金"。"頭鵝"也就是說是海東青擒獲到的第一隻天鵝,"擒首鵝得之,體重超過三十餘斤,而且還有能成為御膳之食,才可稱謂'頭'。

  

"每歲以所養"海青",獲頭名者,賞黃金一錠。頭鵝,即天鵝也。以首得之,且進御膳,故曰"頭"。"《全史宮詞.卷十九元》

  元朝大都直轄的大興縣南有湖,每年春季都會有成千上萬隻天鵝成群結伴飛來,往往縱放一隻海東青或鴉鶻,就能收穫頗豐,因而每每擒獲後都大擺筵席以示慶賀,一連數日玩耍之後才返回。

  元代在忽必烈統治時期,曾在北京通州永定河、潞河交匯之地的張家灣柳林海子建有柳林行宮(張家灣鎮牛堡屯),這也是通州在古代歷史時期最早形成的一座皇家狩獵園林。

  同時忽必烈還定了一種規矩,那就是於每年的五月份在哈喇木倫地區舉行官方的放飛活動。

  

"每歲,大興縣管南柳中飛放之所。… … 天鵝來千萬為群。俟大駕飛放海青、鴉鶻,所獲甚厚。乃大張筵會以為慶也,必數宿而返。"《欽定日下舊聞考》

  

  海東青的放飛活動具有一種官方的背書,所以在元朝時期也算是一種非常隆重而盛大的禮儀活動和休假模式,也就自然而然地成了也古代文人雅士詩詞中的一個不可失去的熱點和素材。

  

天鵝頸瘦身重肥,夜宿官蕩群成圍。
蘆根啑啑水蒲滑,翅足蹩曳難輕飛。
參差旋地數百尺,宛轉培風借雙翮。
翻身入雲高帖天,下陋蓬蒿去無跡。
五坊手擎海東青,側眼光透瑤臺層。
解絛脫帽窮碧落,以掌疾摑東西傾。
離披交旋百尋袞,蒼鷹助擊隨勢遠。
初如風輪舞長竿,末若銀毬下平坂。
蓬頭喘息來獻官,天顏一笑催傳餐。
不如家雞柵中生死守,免使羽林春秋水邊走。《清容居士集》

  這是元代同知制誥兼國史院編修官袁桷所著的詩詞"天鵝曲",通過這篇詩詞我們可以身臨其境地感觸到元朝放飛時的一種景象。

  "《灤京雜詠》唱到:

  

為愛琵琶調有情,月高不放酒杯停。新腔翻得涼州曲,彈出天鵝避海青。註:海青拏天鵝,新聲也。"《遼金元宮詞.補遺》

  這就說明,元朝時期的放飛活動不但撰寫有詩詞,還被藝人編成了大眾熟知的曲子。

  

  元朝時期,關於把海東青捕獵天鵝時那雄健身姿描繪成詩詞佳句的文章比比皆是。趙劉果兒列舉一二:

  《析津志輯佚.劉靜軒》題曰海青詩云:

  

皂雕赤鷂世紛紛,羽翮何如白錦文。東海飛來一點雪,西風透入萬重雲。老拳獨擊頭鴉腦,俊目仍看狡兔群。玉食所需誰可得,夜來丹詔賜元勳。

  《析津志輯佚.劉靜軒》

  

扶餘玉瓜舊曾聞,青鳥猶沾海氣吞。海上風標有如此,眼中神俊更憐君。平蕪未灑頭鵝血,春水唯開獵騎門。過眼昏鴉莫回首,霜拳高興在層雲。

  《析津志輯佚.大學士陳熙山》

  

怒挾天風海外來,修翎如劍斫雲開。
翻身陟上千尋起,得雋雄攀一點回。

  由於海東青兇悍俊健,母產地又比較遠,俘獲之實屬非常不易。所以元朝貴族們對海東青倍加珍愛。

  

"夫事鷹鷂之謹細養護過於子之養父母也。"《析津志輯佚》

  舉例說明,海東青的日常照料豢養的程度可以是:

  

"論其貴重,常以玉山為之立,欲其爪冷,庶幾無病。
寒冬臘月則是用金繡擬香墩與之立,夜則少令其睡。
其替毛,觀其糞條,揣其肥瘠,進食而加減之。
二替者則又有其說也,按食之際加藥食次第焉"。《析津志輯佚》

  再說飼養海東青的鳥具也是十分考究:

  

"其首籠帽,多奇巧金繡,以小紅纓、馬尾為束緊之制。爪腳上有金環束之,系以軟紅皮系之,弗以紅條,皆革也。"《析津志輯佚》

  海東青物以稀為貴,所以元朝政權統治者們視海東青為"瑞獸珍禽"獎賞有功之臣。

  忽必烈就曾將海東青恩賜給早些年擁戴鐵木真為蒙古部落領導人的蒙古八鄰部族兀孫的女兒,也就是第二斡兒朵之首,後宮地位僅略次於大皇后孛兒帖的忽蘭之子天德於思。

  

"子天德於思,穎悟過人,世祖聞其賢,令襲父爵,養母完顏氏以孝聞。
自中山北來,適有邊釁,天德於思督造兵甲,撫循其民,無有寧息,形容盡瘁。
帝聞而嘉之,賜馴豹、名鷹,使得縱獵禁地,當時眷顧最號優渥。"《元史.卷一百二十四》

  元朝在蒙古帝國第十五位大汗,也就是惠宗"孛兒只斤"執政時期也曾賞賜過海東青。

  

"詔知嶺北行樞密院事奈曼臺襲國王,授以金印。繼又以安邊睦鄰之功,賜珠絡半臂並海東名鷹、西域文豹,國制以此為極恩雲。《續資治通鑑.卷第二百七》

  

  海東青如此珍貴,是誰擒獲的呢?誰負責飼養呢?

  文章敘述到這裡,我們有接著了解一個非常特別的機構"昔寶赤"也稱謂"昔博赤"。

  "昔寶赤"蒙古語翻譯過來就是"鷹人"的意思。蒙古貴族、元朝皇室都紛紛置設有捕獲海東青的鷹房,這是一個專人負責的部門,主要肩負著飼養海東青等一類的獵鷹,其主要用途就是狩獵,而這個組織負責飼養鷹的人也就稱之為"昔寶赤"。其不光是養鷹者,也是捕獲海東青的獵人。

  

"昔寶赤,鷹房之執役者。"《遼金元宮詞》

  根據《新元史.卷一百一》記載:公元1235年開始,忽必烈時代對這項制度略加調整,遂變更"永為定製"。

  

"打捕鷹房戶,多取移居、放良及漏籍、孛蘭奚、還俗僧過,及招收亡宋舊役等戶充之。
其差發,除納地稅、商稅,依例出軍等六色宣課外,並免其雜泛差役。
自太宗八年,抄籍分屬御位下及諸王公主駙馬各投下。
世祖時,行尚書省重定其籍,永為定製焉。
凡捕獵,自正月初一日始至七月二十八日,除毒禽、猛獸外,禽獸孕卵者不得捕打,禁捕野豬、鹿、免,違者罪之。詐稱打捕戶捕獵者,罪之。"

  通過這段史籍記載,我們可以大致定論。元朝時期的打捕鷹房人戶多以析居戶(分家戶)、放良戶(赦免的奴隸戶)及漏籍戶(黑戶)、闌遺戶(無人認領的流浪者)、一些僧尼因為破戒而還俗者、還有逃避丁役的流氓地痞、以及招募宋朝時期遺留下來的一些差役戶等從事這項工作。鷹房人戶也就是說除了上繳田地稅、商業稅賦,依例服兵役等六色宣課之外,免除其它的各項雜役"。

  (漏籍戶,是元朝統治時期戶籍種類的一種。公元1260年(中統元年)於燕京、益都濟南、河南、北京、平陽太原、真定、東平、大名彰德、西京、京兆等地設立了十路宣撫司,管理各路轄區內的軍民事務。

  又擬定了戶籍科差制度,把元朝執政下的全部人戶劃分為元管戶、納參戶、漏籍戶、協濟戶(承擔全部賦稅的人戶稱謂全科戶)等。

  漏籍戶就是說一直以來尚未登記戶籍的人戶,這類籍戶則需要重新編籍造冊,補交丁稅。)

  

"中統元年,立十路宣撫司,定戶籍科差條例。然其戶大抵不一,有元管戶、交參戶、漏籍戶、協濟戶。"《元史志.食貨一》

  

  元朝時期上至皇室下至蒙古族諸多親王府皆設有"昔寶赤"。而每一個鷹房的職責是,每年按照季節繳納貢品。

  

"使之致鮮食以薦宗廟,供天庖,而齒革羽毛,又皆足以備用,此殆不可闕焉者也。"《五禮通考》

  獵鷹戶上繳的貢品不同,所以供給的單位也不同。比如說雁、鴇鶉則供給宣徽院生料庫(負責郊祀、朝會、宴享),鳥翎等供給武備監(武備寺),鮮活的大雁、野雞鴨等供給太廟神廚局(宋稱太廟什物庫),貉皮供給利用監(前置為資用庫),鷹隼獵戶進貢的鷹、雉雞尾則供給光天殿、大明殿及神御殿(也稱影堂,就是懸掛先人遺像的家廟)。

  

"升武備監為武備寺。"《元史.本紀第十三》

  元朝為了妥善經管諸地的鷹房戶,特意在綾錦總庫(後改為供用庫)設立了一個專門管理打獵戶部門,總共管理諸色人匠打捕等一萬三千多戶,同時掌管"歲辦稅糧皮貨,採捕野物、鷹鷂,以供內府的職責。"

  

"管領諸路打捕鷹房納綿等戶總管府。"《元史志.百官五》

  海東青多自盛產於元代遼陽行省轄區內,是一種為元朝皇室和蒙古王公貴族們狩獵時使用的特供之物。

  (遼陽行省,元朝時十一個行省之一。治理遼陽地區,統轄遼東、遼西等九路一府,行省的範圍涵蓋當下的遼寧、吉林、黑龍江等三省全境、還有內蒙古的部分轄境與黑龍江北部、烏蘇里江往東的部分轄區。)

  海東青擒獲的渠道基本有如下幾種:

  渠道之一、作為元代的貢賦,由海東青盛產地區的民眾按照年份捕獲貢納。比如說,遼陽路的女直哈裡賓、吾者野人、水達達部每年都有進貢海東青的任務。

  

"俊禽海東青由海外飛來,至奴兒幹,土人羅之以為貢。"《讀史方輿紀要.卷三十八》

  渠道之二、元朝的統治者、皇室王公、蒙古貴族們在每年的特定季節都會調遣非常專業的獵鷹人前往遼陽行省轄境內捕捉海東青。

  

"諸王、駙馬往遼東捕海東鶻者。"《資治通鑑.卷一百九十五》

  公元1308年(至大元年)時期,元朝政權皇室委派或王公貴族等各階層入住在遼陽行省境內抓捕海東青的獵人眾多,驛站時常是人滿為患。

  

"常乘驛馬五百不敷。"《續資治通鑑.卷一百九十六》

  由於這些捕鷹人數量層次參差不齊,在閒暇之餘又經常騷擾民眾,發生一些惡性的打砸搶事件,以致曾發生骨嵬族(庫頁島)虜掠打鷹獵人的事件。

  

(骨嵬族,庫頁一作窟說、庫葉、庫野。今天的黑龍江口外。唐代為黑水靺鞨之窟說部所居,屬黑水都督府所轄。元稱骨嵬,屬水達達路。明稱苦兀,永樂時在西北部設囊哈爾衛,正統後在中部設波羅河衛,屬奴兒幹都司管轄。)

  

  渠道之三、指定遼陽行省治所官方捕鷹納貢。遼陽行省轄區西部地區是隸屬於元朝中央政權或蒙古王公貴族捕獵專業戶區域。

  公元1330年(至順元年),時任元代中書右丞相的伯顏命興中州達魯花赤也先選收鷹犬,派人事先進入山谷之中找尋雛鷹鷂的窩,然後裝在雕籠之中,長途奔襲京都納貢。

  

"鈞諭即入山谷間,搜尋窩雛鷹鷂,兩年之間所得白鹿各一,雕籠盛之,遠貢京畿。"《塔子溝紀略卷十一》

  渠道之四、奴兒幹地區流放的人為豁免罪責而捕獲繳納。根元朝時期的律法規定:

  

"有制,犯遠流者至奴兒幹而能獲海青者,即動公文傳馹而歸,其罪贖矣。"《析津志輯佚》

  渠道之五、民間普通的獵戶,捕獲海東青之後販賣。如渤海人攸哈剌拔都以"善射"著稱,蒙古軍隊進入遼東地區後,他即在大寧地區高州帶"射獵以食"。

  綜上所述,元朝的皇室貴族和蒙古王爺們為了滿足一己之私,持續地搜刮捕獲海東青,逐漸變成了遼陽行省地區的一項十分沉重的負擔。

  因為,海東青在捕獲之後需要動用數量龐大的驛站馬匹護送捕鷹獵人和鷹鶻。所以,就導致了行省內諸路驛站馬匹大批死亡,由於驛站戶沒有實力賠償。

  公元1304年(大德八年)迫於民心之疾苦,元朝最高政權詔令各皇室成員及王公貴族們前往遼陽行省捕鷹者,不得入住驛站,不能使用驛站馬匹。

  

"諸王、駙馬往遼東捕海東鶻者,毋給驛。《續通志卷六十二》

  

  但是,一紙空文非但禁而不止。因為,行省驛站配額的馬匹僅有五百匹,每年光是負責給元代皇室統治者護送海東青所需要的驛馬都遠遠不夠。

  所以,元代的管理部門"中書省"就幾度申請徵用民間的馬匹來擴充驛站的不足。可是,元代的上級部門依然堅持己見"以各驛馬陸續而進"。

  

"進海東青鶻者,常乘驛馬五百不敷,應重括民間車馬。"《續資治通鑑.卷第一百九十六》

  就是在這一樣一種環境下,生活在黑龍江下遊地區各民族部落不堪忍受每年定時繳納鷹鷂的負擔,以至於紛紛揭竿而起對抗元朝政權。

  

"夏四月壬子,遼陽為捕海東青煩擾,吾者野人及水達達皆叛。"《元史本紀.順帝四》

相關焦點

  • 追夢海東青
    一千多年前,在天蒼蒼、野茫茫的北方大草原上,這種「萬鷹之神」曾激起了「契丹人」和「女真人」兩個遊牧民族的深仇大恨,最終導致了「大遼國」的滅亡和「大金國」的興起。海東青由此成為千古絕唱。  我仰慕海東青已久。
  • 萬鷹之神——海東青
    甚至於對於某些動物,還給它賦予了神性,比如海東青,作為滿族的最高圖騰,滿語中稱它為「雄庫魯」,意思是世界上飛得最高、最快的鳥。這是十萬隻神鷹裡只出一隻的、受人崇拜的「萬鷹之神」。
  • 一隻猛禽,卻最終成了金滅遼國的導火索,細看海東青的亡遼之路
    讓我們一起走近這段歷史,看看為什麼一隻看似普通的猛禽,卻能影響到幅員如此廣闊的遼帝國命運。有鳥名曰海東青女真東北與五國為鄰,五國之東鄰大海,出名鷹。,這就對海東青的數量產生了一個巨大的需求。捕鷹,沒那麼容易大家可能會說,既然需要,那就讓遼東之地多進貢些海東青嘛,而現實情況是,捕獲海東青,沒那麼容易。
  • 北塔山罕見發現海東青,能捕天鵝,俯衝時速達208公裡!
    而矛隼還有個更響亮的名字,那就是「海東青」。從古至今,關於海東青的傳說一直縈繞在一些老獵戶的心頭。傳說中海東青在空中可擒殺天鵝,在地面上可啄死野狼,有「萬鷹之神」之稱。而現實中的海東青真的有那麼強悍嗎? 到底是哪種猛禽?海東青的前生今世!
  • 「萬鷹之神」海東青,古代的罪犯捉到一隻即可贖罪!
    這是康熙對「海東青」的評價。而在金老爺子的筆下,郭靖也曾在狩獵活動中,一箭射死黑雕,救下神鳥海東青,被譽為「射鵰英雄」。那麼海東青是什麼鳥呢?據現代學者多方考證,海東青屬鷹科鳥類,學名矛隼,屬體形較大的隼類,所以又有巨隼之稱。
  • 神的使者、萬鷹之王一一一海東青
    在成為御用品之前,朝廷會安排專人訓化海東青。先把它放在特製的鷹架上,幾天幾夜不讓睡覺,磨掉野性,這叫「熬鷹」。然後通過「過拳」、「跑繩」等環節,海東青基本上就可以聽人使喚了。最絕的還是下面一招。為防止海東青膘肥懶惰,訓鷹人讓它吞下裹著瘦肉片的麻線團,由於無法消化,海東青只好把麻線團吐出來,謂之「帶軸」或「勒腰」。
  • 「萬鷹之神」海東青,十萬隻鷹才出一隻極品,龐大遼國曾為其覆滅
    在東北地區,關於海東青的傳說數不勝數。它們為其增添了幾分神秘色彩,也讓人們對海東青愈發的崇敬。契丹的上層不知從何時開始颳起了一股"海東青潮流",人們皆以擁有一隻俊美的海東青為傲,也以用海東青來招待客人視作最高禮節。 因此遼國設立了"鷹路"和"鷹使",每年都會到部落中等待首領們進貢海東青。因為這種猛禽的數量很稀少,而且體型龐大異常兇猛,所以很是難捕。
  • 此生,你應該像一隻海東青
    它曾推動了遼金的戰爭,最終導致了一個帝國的滅亡。它就是「神的使者」——海東青。《海東青》明代:解縉萬裡飛來渡海西,靈禽玉爪不沾泥㩳身欲抉群鵝隊,展翅能追天馬蹄萬裡縱橫嫌地窄,千層衝突覺天低何須更結鸞凰友,應與雲鵬力量齊《本草綱目·禽部》裡有這樣的記載:「雕出遼東,最俊者謂之海東青
  • 搏風玉爪凌霄漢 神俊最屬海東青 —「富克錦」新解
    由於海東青是捕獵能手,天祚帝便強行讓女真人捕捉海東青進貢。  松花江下遊及與黑龍江接界處是海東青主要產地,生活在這裡的女真人以擅長捕捉這種名禽而著稱,自然這裡成為遼國皇帝徵索「海東青」主要地方,並形成了西起黃龍府東至黑龍江入海口全長5000餘裡的「鷹路」,每年遼捕鷹使者來來往往,絡繹不絕。因「鼻骨德」意為金鷹,這裡的女真人便被稱作「鼻骨德(又名鼻古德、鱉古、龞古、跋苦、孛苦江)」。
  • 《雲夢四時歌》海東青前期如何培養 海東青前期培養攻略
    《雲夢四時歌》海東青前期如何培養 海東青前期培養攻略 作者:網際網路 來源:九遊 發布時間:2019-05-27 17:06:00手機訂閱
  • 預判海東青在31002的基礎上升級很大!
    現在看來,設計和生產方已經很樂意把某型新機用海東青來指代。這裡面當然首先還是有個海字,是特別有所指。另外海東青這個名稱,既然有深厚的歷史底蘊,又有現實的重大價值。
  • 「海東青」騎警隊,守護陳巴爾虎草原
    在草原上,關於萬鷹之王「海東青」的傳說在草原上廣為流傳,它翱翔天際,守護著草原的一方平安。而在位於呼倫貝爾大草原核心腹地的陳巴爾虎旗,一支同樣「海東青」命名的特警騎警隊,常年來一直巡守在草原深處,在馬背上守護著廣袤草原和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
  • 女真高級寵物海東青
    女真高級寵物海東青 2020-11-21 17:4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海東青是種什麼鳥?︱飛鳥與遊魚-07
    被看作是鷹中極品的海東青,學名矛隼,是一種美麗的中型猛禽,品種不同,顏色各異。它喜歡棲(qī)息於巖石海岸、開闊的巖石山地等地區,主要以鼠類等小型獸類為食。兇猛而罕見的海東青被譽為「北國的空中霸主」。 包括海東青在內的鷹類有時即使不扇動翅膀,也能在空中飛翔,因為它們可以自如地利用空中的上升氣流,來幫助自己翱(áo)翔。
  • 赤峰博物館有個木俑,俑膊上雕刻著一隻鷹,它是最真的海東青形象
    在古人的心目中,海東青不是一種生物,是一種被賦予神秘力量的代表。傳說中,十萬隻神鷹才出一隻「海東青」。還有人說,《山海經》中「大荒之中的九鳳」,就是海東青的祖先。在古人對海東青的各種傳說和崇拜之下,早在唐代,「海東青」就是滿族先世靺鞨朝奉中原王朝的名貴貢品。當海東青被貢獻上來時,唐代大詩人李白還賦詩一首:「翩翩舞廣袖,似鳥海東來。」足以見得海東青的珍貴之處。
  • 俄羅斯贈送給大戶的國禮,大概率就是「海東青」!
    不過看這隻勘察加獵鷹的外形,居然有極大的概率,就是歷史上傳說了2000多年的「海東青」!海東青,中文名鷓應,即古肅慎語「雄庫魯」,意為世界上飛得最高和最快的鳥,有「萬鷹之神」的美譽。傳說中十萬隻鷹中才能出一隻「海東青」,是中華古肅慎系的最高圖騰。本草綱目記載,「雕出遼東,最俊者謂之海東青。」現代鳥類學認為,海東青屬於中型猛禽,體重健壯。雌性比雄性還大。一般體重1300克到2200克。
  • 海東青新材料配股集資擴大產能
    近日,在完成配股集資3000萬美元之後,海東青新材料(2228.HK)行政總裁粘偉誠表示,計劃在5年內持續擴大產能,將未來5年的銷售規模提升至50億元人民幣。
  • 《那回蹤跡半塵埃》:遼金風雲中的萬鷹之神海東青
    遠東的近海有一種蚌,產一種珠子,於水面結冰之時成熟,天鵝用嘴鑿穿冰面,把蚌肉和珠子,吃到嗉子裡,然後向南遷徙,春天到達松嫩兩江交匯處的鴨子河濼,契丹皇帝縱放海東青捕天鵝,取天鵝嗉子裡的珍珠,把天鵝腦給海東青吃,然後大擺頭鵝宴。這海東青需要女真人在五國部捕捉,遼國派來銀牌天使督辦,專門形成一條貢路鷹路,銀牌天使勒拿卡要,還要婦女陪寢。
  • 海東青是天空中的無敵王者?不,別把傳說跟現實混淆在一起
    中國東北地區自古就流傳著海東青的神話傳說。無論是在肅慎族文化、女真族文化還是現如今的滿族文化中,海東青都擁有著非常重要的地位,說是這些民族共同的圖騰之一也不為過。因為這些民族當年基本都是靠遊獵為生的,一直都有訓練猛禽來幫助狩獵的傳統,而「海東青」對他們而言是相當優秀的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