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4顆衛星呈陣列飛行,發現地外神秘磁重聯現象!或解決大難題

2020-12-04 環球科學大觀

隨著全球科技進步和信息化水平的提高,太陽風暴對地球的危害日益凸顯。而掌握太陽風暴襲擊地球的規律以及能量的流向是天文物理學界最大的難題之一。不過最近,NASA日地探測任務磁層多尺度(Magnetospheric Multiscale,MMS)太空氣象任務對我們深入了解地磁場提供了巨大幫助,讓我們明白了地球是如何在猛烈的太陽風暴中「存活」下來的…

太陽爆發所噴射的高能帶電粒子對衛星、無線電通信和地面高技術系統會產生重大影響。大多數人都知道地球外層存在球狀的磁場線籠,而事實上在地磁場外圍還存在一堆混亂的磁場。這個混亂的磁場區叫做磁鞘,有點像瀉湖平滑水流之外的白色水花,延伸到相當於地球直徑幾倍的太空裡,從而形成弓形衝擊區域(弓激波)。

幾十年來,天文學家對地球籠狀磁場進行了大量研究,掌握了磁場線與帶電粒子間的作用規律,但由於磁鞘區域太過波動,研究存在許多困難,因此很難準確模擬它們是如何與太陽發射出的高能帶電粒子相互作用的規律。

在NASA的MMS任務中,四顆衛星以緊密的金字塔狀軌道運行,首次在毫秒級的時間尺度上繪製了磁鞘區域的電子密度圖,並詳細描繪出其行為。天文學家發現,遠離地球表面的電子湍流漩渦中存在亞原子尺度的變化,這種變化有效地驅散了陷入其扭曲的磁力場中的能量,當太陽風暴襲擊地球時,高能帶電粒子會減速並彼此聚集。從電子運動中易得到,在密集的磁場線中有大量的磁斷裂和磁重聯。

磁重聯是天體物理中非常重要的快速能量釋放過程,也是科學家至今知之甚少的神秘領域之一。磁重聯伴隨著磁場劇烈頻繁的斷裂和連接,並不斷釋放帶電粒子,將其引導至無形的管道中。解釋了當地球上充滿帶電粒子時地球保護磁層邊緣的混沌區域的行為,為理解類似的湍流熱點(如圍繞太陽的熱點)奠定了新的基礎。

MMS發現的電子磁重聯,是與地球籠狀磁場線中發生的標準磁重聯完全不同的新過程。掌握如此規模的磁重聯的可靠證據不僅有助於我們了解地球外圍空間,還可以更好地保護地球免遭太陽風暴的襲擊,並應用於一系列天文現象。例如,太陽最外層日冕的溫度高達100萬℃,比其內部高數百倍,至今無人提出令人信服的解釋。而掌握更多關於磁場在這個「湍流超熱區」的重聯過程,可能會獲得令人滿意的答案。

目前,NASA即將推出的太陽探測任務打算通過掃描恆星的日冕來收集相關的關鍵數據。

文/朱張航宇

參考文獻:Electron magnetic reconnection without ion coupling in Earth’s turbulent magnetosheath, Nature, 2018,volume 557, pages202–206.

相關焦點

  • NASA最新研究成果,磁重聯現象成為焦點話題
    不過,近些年來,科學家發現了一種更神秘的現象,可以讓磁場「湮滅」,轉化為其他形式的能量。這個神秘的現象,就是磁重聯現象。那麼,磁場究竟是怎樣」湮滅「的呢?磁重聯究竟是什麼現象呢?不尋常的耀斑2003年10月底,全世界的科學家們嚴陣以待,準備接受來自太陽的挑戰。
  • NASA最新研究成果,磁重聯現象稱為焦點話題
    不過,近些年來,科學家發現了一種更神秘的現象,可以讓磁場「湮滅」,轉化為其他形式的能量。這個神秘的現象,就是磁重聯現象。那麼,磁場究竟是怎樣」湮滅「的呢?磁重聯究竟是什麼現象呢?不尋常的耀斑2003年10月底,全世界的科學家們嚴陣以待,準備接受來自太陽的挑戰。這段期間,人類有記錄以來歷史上最劇烈的一次太陽耀斑,就這樣爆發了。
  • 科學家在2020年的4大發現,與外星人有關,地外生命真的存在嗎?
    在我們看來,金星的環境非常惡劣,是不可能孕育出生命的,但是磷化氫除了天然形成外,還有一種途徑,那就是生物合成。科學家卻認為金星的大氣層還是比較適宜的,而磷化氫正好出現在大氣層中,這也提高了生命存在的可能性。五角大樓公布的UFO視頻除了在宇宙上的探索外,還有一則新聞也比較勁爆,那就是美國五角大樓所公布的UFO視頻。
  • 盤點2020年對地外生命的8個重要發現,人類能接觸地外文明嗎
    ,下面來看看在2020年關於地外生命的幾個不可思議的發現。,尤其是在月球上經常發現有神秘的UFO出現,在今年3月份國外某天文愛好者觀測到月球表面有三艘不明飛行物出現,三艘巨大的飛船從月球的背面飛到了陰影處,甚至能看到飛船投射在地面的影子,這段視頻一經公布立刻引起了關於月球有外星人的討論,事實上「阿波羅計劃」中的幾名太空人曾公開承認在月球遭遇過UFO,而且這些神秘來客很久以前就在月球上觀察地球,只不過這些地外文明對人類並沒有惡意。
  • 1480光年外恆星亮度神秘變化:人工設施還是自然現象?
    建造一個真正意義上的,包裹整個恆星的戴森球將是一項極具挑戰性的工程學奇蹟,遠比建造一大群圍繞恆星飛行的小單體結構要困難得多神秘的恆星光變去年秋天,美國耶魯大學的天文學家塔貝撒·博亞津(Tabetha Boyajian)和同事們宣布,在距離地球約1480光年外天鵝座的一顆編號為KIC 8462852的恆星有些不同尋常——一個專門致力於從美國克卜勒空間望遠鏡資料庫中搜尋系外行星存在線索的民間組織
  • JGR:磁重聯和偶極化過程驅動木星的晨爆和極光注入現象
    堯中華等-JGR:磁重聯和偶極化過程驅動木星的晨爆和極光注入現象木星上擁有太陽系中最強的極光現象,其紫外極光圖片提供了諸多豐富的特徵。事實上,在哈勃太空望遠鏡對木星的首批極光觀測中,人們就發現了巨大的極光增強區域。根據極光形態和發生位置等特徵,該現象被命名為木星極光晨爆(Auroral Dawn Storm)。雖然木星晨爆事件被發現至今已有20多年,其物理機制依然不清楚。
  • 天文學家發現一顆以光速8%飛行的神秘恆星
    時間變慢,怪事可期:2022年這顆神秘的恆星將與我們暢談過去和未來。在這顆恆星身上,時間的流逝速度要比在地球上慢得多,它的1小時大約相當於地球上的100分鐘。這顆名為S62的恆星是迄今為止發現的距銀心黑洞最近的恆星。當其通過距黑洞最近點時,飛行速度可以高達光速的8%。
  • 科學家發現銀河系有大量的流浪行星,其中有地外文明的飛行器?
    我們所處的銀河系雖然只是中等規模的螺旋型星系,在星系中至少存在2500億到4000億顆恆星,而且大多數恆星都有類似太陽系這樣的行星系統,科學家一直在這些恆星中尋找合適人類生存的宜居行星,由於恆星發出的光芒太強阻礙了系外宜居行星被發現的速度,然而在這個搜尋的過程中,天文學家意外發現在星系中有大量流浪行星
  • 地外文明探索50年:美國向外太空傳歌引恐慌
    4.2006年4月,肖斯塔克預言,在2020年~2025年間,人類會找到地外生命存在的證據。他認為加速這一搜尋的最佳方式是將人類網際網路的內容發送給他們。  5.然而,直到現在人類還沒有收到任何來自地外文明的信號。  6.1959年9月,《自然》的一篇文章說服了科學界,SETI計劃啟動。
  • 澳洲默奇森廣角陣列望遠鏡掃描1030萬顆恆星 未發現任何與外星生命有關的跡象
    默奇森廣角陣列望遠鏡(MWA)。(神秘的地球uux.cn報導)據東網:澳洲聯邦科學與工業研究組織(CSIRO)9月9日公布,已完成迄今為止對地外文明最廣泛的搜索,研究人員透過西澳省的默奇森廣角陣列望遠鏡(MWA),掃描約1030萬顆恆星,結果未發現任何與外星生命有關的跡象。
  • 地球接到神秘宇宙信號,16天一次,或有地外生命故意引人注意
    地外文明永遠是值得探索的。2.那麼也就意味著地外生命和文明真的是不存在的嗎?其實也未必,畢竟現在天文學家們都是有這麼一個態度,銀河系中行星的顆數已經超過億萬顆那麼在整個。宇宙中這種星系差不多可以有2000到20,000億個左右,因此也就意味著或許我們需要用很大的精力很久的時間才會找到地外文明,因為這種概率的事件真的是太低了。
  • NASA又搞大新聞,40光年外發現7顆類地行星!
    Jehin/ESO7顆行星中,有3顆行星是在2016年就被宣布發現的。天文學家用來找到它們的方法是凌星法,這是目前最成功的一種搜尋太陽系外行星的方法。理論上很簡單:如果一顆行星繞著一顆恆星旋轉,而我們又剛好處在它公轉軌道的側面,那麼每一次這顆行星運行到那顆恆星和我們之間的時候,它都會遮擋掉一點點星光。如果仔細測量我們看到的這顆恆星的星光,就會發現它變暗了一點。這一現象稱為凌星。
  • 一百多顆恆星神秘消失,是被地外文明利用了還是被摧毀了?
    一百多顆恆星從觀測中「突然消失」,是不是外星人幹的?天文學家將當前望遠鏡觀測的記錄與以往的觀測記錄相比對,發現有一顆恆星從該區域內消失了,對比其它眾多的觀測記錄,發現至少有100顆恆星消失,它們跑哪裡去了?對比的記錄是1950年美國海軍天文臺的觀測記錄,現在的記錄是由泛星計劃中的望遠鏡觀測到的記錄。
  • 是大氣現象還是天外來客?—歷史上的「天外羽衣」現象
    隨著時代的與時俱進,關於UFO神秘飛行物和天外來客的傳說、記載、照片、視頻層出不窮。這些到底是事實還是當事人的幻覺?是人為製造的還是真的存在地外生命?隨著科學的進步和網絡的發達,無數所謂的神秘飛行物和現象都有了正確的解釋,但還是有部分神秘現象的謎底至今無法揭開。
  • 連時空都被迫旋轉,發現黑洞通過磁重聯,為類星體噴射流供能
    當這種強烈的輻射被發射出來時,黑洞仍然是隱藏的,因為它附近的光線被強烈地彎曲,即事件視界,導致了黑洞「陰影」的出現。在同樣是黑洞的類星體3C279中,EHT研究小組發現了另一種現象:在距離黑洞陰影一千多倍的地方,等離子體噴流的核心突然亮起。這些噴流的能量是如何像通過一個看不見的煙囪一樣到達那裡,目前還不清楚。探測到極閃爍的伽馬輻射,天體物理學家阿米特·舒克拉(Amit Shukla)現在已經用美國宇航局(NASA)空間望遠鏡費米-LAT(Fermi-LAT)觀測到了這個類星體。
  • 月球出現詭異弓形激波現象 酷似卡通片中藍月亮
    現在,科學家使用一組功能強大的空間探測器與計算機模擬發現了月球的確存在「看不見的影響」,但這個影響並不針對地球上的生物,具體地說是其作用對象為太陽風。www.planetsdaily.com 太陽系探索  太陽風是太陽表層大氣向周圍宇宙空間發出的高速帶電粒子流,這些等離子體以每小時一百萬英裡的速度向地球襲來。
  • 世界首顆人造地球衛星發射60周年 太空人太空發賀電
    據外媒報導,義大利太空人保羅·內斯波利(Paolo Nespoli)在國際空間站,祝賀世界首顆人造地球衛星發射60周年。   據報導,內斯波利在推特上發視頻說:「謝謝你,小卻非凡的斯普特尼克。從你的第二個家——太空中祝你生日快樂。
  • 發現100億光年外,黑洞噴流磁場快速變化,產生了伽馬射線!
    天文科學界懷疑,這些碰撞發生在強磁場滲透的區域,受到高度可變的過程,如湍流和磁重聯(融合在一起的磁場,釋放出驚人的能量)可能發生在黑洞噴出的物質射流中。但是探測這些距離地球數十上百億光年外的磁場,需要非常靈敏的設備,並且需要找到高能發射發生的確切時刻。
  • 發現100億光年外,黑洞噴流磁場快速變化,產生了伽馬射線!
    天文科學界懷疑,這些碰撞發生在強磁場滲透的區域,受到高度可變的過程,如湍流和磁重聯(融合在一起的磁場,釋放出驚人的能量)可能發生在黑洞噴出的物質射流中。但是探測這些距離地球數十上百億光年外的磁場,需要非常靈敏的設備,並且需要找到高能發射發生的確切時刻。
  • 發現100億光年外,黑洞噴流磁場快速變化,產生了伽馬射線
    天文科學界懷疑,這些碰撞發生在強磁場滲透的區域,受到高度可變的過程,如湍流和磁重聯(融合在一起的磁場,釋放出驚人的能量)可能發生在黑洞噴出的物質射流中。但是探測這些距離地球數十上百億光年外的磁場,需要非常靈敏的設備,並且需要找到高能發射發生的確切時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