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核汙染對中國無影響 "汙染物"被洋流稀釋

2020-11-24 半島網官網

    3月17日上午,日本陸上自衛隊的多架直升機向福島第一核電站投水。日本廣播協會電視臺報導稱,自衛隊共出動了4架直升機,其中一架UH—60直升機為指揮機,另外3架CH—47大型直升機執行注水任務,進行4次注水後返回基地。據法新社報導,日本自衛隊直升機飛臨福島第一核電站3號和4號堆上方,每架傾倒了超過7噸水來給反應堆降溫。但日本東京電力公司官員17日說,福島第一核電站3號機組注水後效果不佳。17日上午,世界氣象組織和國際原子能機構北京區域環境緊急響應中心最新預報結果顯示,最近兩天,核汙染物主要向日本福島核電站東部偏南方向沉降,造成的核汙染不會影響我國。那麼,核輻射汙染通過哪些環境來擴散?具體的擴散途徑又是怎樣呢?

A 傳播 核輻射主要靠大氣、水體和生物鏈傳播

    3月17日,就氣象條件與核輻射汙染擴散問題,記者採訪了國家核應急協調委專家諮詢組專家孫軍和世界氣象組織基本系統委員會核應急工作專家組成員宋振鑫。

    孫軍告訴記者,從擴散途徑來說 ,核輻射汙染物質主要通過大氣粉塵、水體和生物鏈幾種方式傳播,主要的是前兩者。其中一個是大氣,核汙染物進入空氣當中,隨著空氣的流動擴散。另外一個條件,因為日本福島處在海邊,可能有一些汙染物會進入到海裡,隨著洋流向外擴散。但是主要還是通過空氣的流動擴散。

B 空氣 風和降水影響核輻射在大氣中的傳播

    孫軍告訴記者,氣象條件對汙染物的擴散影響主要是兩點,一個是風,一個是降水。

    如果核輻射汙染物洩漏到空氣當中,這個地方的風比較弱,大氣比較穩定,這樣它的汙染物基本上就不容易擴散,容易積聚在本地,它的擴散能力就比較差一些。

    但是如果風速比較大,風速的流動比較快,這樣汙染物排出來之後會隨著風向下遊擴散。而且擴散的速度跟風速是直接成正比的,風速越大,向外輸送的距離越遠。然而,空氣是三維的,並不是完全按照水平方向走,在大氣中就有一些湍流運動,還有上下空氣的流動,這樣空氣在向外擴散的時候,可能還會有一些上升或者下降,也就是說會有一些汙染物的粒子發生一些沉降,降落到地面。這是空氣中擴散的原理。

    具體來說 ,中國北方處於溫帶季風性氣侯,冬季盛行西北風,風從大陸吹響海洋,呈西北、東南走向,在中國西北地區大部,內蒙古高原大部,東北地區大部,華北北部、黃海北部,每年冬季風存在的時間大約是 11下旬到次年的4月,尤其西北和東北,冬季風甚至延續到4月底,目前中國仍然處在西伯利亞高壓控制之下,風從大陸吹向海洋,所以核放射性物質不會隨季風大規模吹向中國。

    另一個條件是降水。下雨之後,汙染物會跟雨水混合在一起,並且隨著雨水降落到地面,也不利於汙染物進一步向外擴散。基本上如果出現降雨,汙染到降落的區域。如果雨和風結合在一起,降雨的雲系或者降雨的雲團隨著風向下遊移動的時候,也可能把汙染物帶到下遊一些地方。

C 洋流「順時針繞太平洋一圈後才會影響我們」

    據氣象專家分析,核輻射物質經歷降雨、降雪,絕大部分會降落在源頭地,真正進入洋流擴散的核輻射物量會非常小,同時洋流運行非常緩慢,在極端情況之下,核輻射物質才會通過洋流途徑擴散到其他地區。

    如果發生嚴重洩漏,福島的核輻射物質會通過日本暖流——北太平洋暖流——加利福尼亞寒流——北赤道暖流——日本暖流形成一個閉合的洋流環進行擴散,在洋流環中會先後與千島寒流、阿拉斯加暖流、赤道逆流接觸,而日本暖流和北太平洋暖流會在北回歸線附近形成分支。

    福島核汙染物如果進一步擴散,整個北回歸線附近將會是汙染物比較重的區域,而洋流所經之處勢必會受到核輻射物的影響,因此核輻射汙染物質除了影響日本,伴隨洋流走勢,還可能會影響到美洲地區。

    對於中國和東南亞地區影響比較大的,應該是日本暖流和千島寒流交匯處對核輻射汙染物的交換 ,千島寒流的支流到達中國東南沿海,經過中國臺灣海峽到南海,再到新加坡,穿過印度尼西亞與赤道逆流交匯 。

    針對洋流中的核汙染物,中國能源問題專家韓曉平告訴記者:「太平洋的洋流在日本是相當於10點鐘的位置,韓國相當於9點鐘的位置,中國浙江相當於8點鐘的位置,太平洋洋流順時針轉動,洋流要轉一圈到北美、南方一直再轉回來 ,可能才能汙染到我們,轉了這麼長時間,它被海水稀釋以後可能根本沒有了,所以這個擔心完全沒有必要的。大家想想太平洋多少水,你倒在太平洋裡,這一點汙染可能馬上就被稀釋掉,所以這個擔心完全沒有必要 。」

D 影響未來一周,日本核汙染物對我國無影響

    分析了原理之後,具體到日本核洩漏的擴散,宋振鑫告訴記者,由於日本災區出現降水,核汙染物擴散分為兩方面,沉降物通過中低層大氣擴散,未沉降的汙染物通過高空大氣擴散,將分別進行監測預報。

    17日至19日,日本災區盛行偏西氣流,高空風以西風和西北風為主 ,中低層以西風和西南風為主。

    20日至21日,中低層大氣主要以偏西風或西南風為主 ,高空大氣主要以偏西風氣流為主。22日至24日,中低層大氣主要以偏西風或西北風為主,高空大氣主要以偏西風氣流為主。

    因此,近一周內,日本核汙染物擴散對我國無影響。

    環境保護部、國家核安全局有關負責人17日也表示,截至17日16時,我國環境輻射水平未受到日本核電事故的影響。

    環境保護部、國家核安全局17日16時繼續發布全國省會城市和部分地級市輻射環境自動監測站實時連續空氣吸收劑量率監測值。監測結果匯總圖顯示,所有城市監測值均在其天然本底水平範圍內。監測結果表明我國輻射環境水平未受到日本核電事故的影響。

    另據《紐約時報》3月17日報導,美國氣象部門稱,日本福島核電站爆炸產生的核輻射雲有可能在19日抵達加利福尼亞州。不過,其對人體造成的危害將很有限。

    據新華社、央視

相關連結 法國救援隊擔心輻射放棄救助

    正在參加日本救災活動的法國救援隊,3月17日被證實已經放棄救援活動,16日從仙臺市災區退避到青森縣的三澤市。法國外交部透露的消息說,法國救援隊放棄救援活動是因為感受到了福島核電站核洩漏的威脅。法國救援隊一行共103人,於14日抵達日本,並在仙臺災區參加救援工作。迄今為止,共收容了16為遇難者的遺體,沒有發現生存者。

美軍方禁上13網站為給日本釋放更多寬帶

    據法新社報導,美國軍方16日下令暫時禁止在其計算機系統中連接並使用流行的商業網站,據稱此舉旨在為日本的救援行動釋放更多寬帶。美國網絡司令部官員稱,「部分禁止」的13個站點包括YouTube、eBay、亞馬遜、MTV和ESPN等國際著名的商業網站。美國防部在聲明中表示,此舉絕不是要針對特定的網站,而是對軍方在全球地質活動下對極端需求反應的一種預防措施。

歐洲一醫療集團願接收日本核輻射病人

    據美國微軟全國廣播公司3月16日報導,歐洲血液和骨髓移植集團日前表示,他們願意為可能遭到核輻射的日本緊急救援人員提供治療,其500多家骨髓移植中心已經為必要時接收200~300名病人作出準備。據中國日報

震情快報

    死亡人數增至5178人

    日本警察廳3月17日說,截至當天10時,11日發生的日本大地震及其引發的海嘯已造成5178人死亡、8608人失蹤。

    一中國公民遇難

    中國駐日本大使館17日說,現已確認有一名中國公民在11日日本東北部海域強震引發的海嘯中遇難。遇難地點在宮城縣石卷市。

    本州島東部海域餘震不斷

    日本東北部海域11日發生裡氏 9.0級大地震並引發海嘯。近日來,日本本州島東部海域餘震不斷,僅17日就發生了最高裡氏 6.1級的地震10餘起。

    4架直升機「冷敷」核電站

    3月17日上午,日本陸上自衛隊的多架直升機向福島第一核電站投水。日本廣播協會(NHK)電視臺報導稱,自衛隊共出動了4架直升機,其中一架UH—60直升機為指揮機,另外3架CH—47大型直升機執行注水任務,進行4次注水後返回基地。

    4號機組乏燃料池水已耗盡

    美國核管理委員會主席格雷戈裡·姚茨科16日說,日本福島第一核電站4號機組乏燃料池的所有水已消耗殆盡。這意味著,如果無法向乏燃料池注水,其中的核燃料棒將越來越熱,最終完全熔化。

    3號機組注水後效果不佳

    日本東京電力公司官員17日說,日本自衛隊直升機當天對福島第一核電站3號機組注水後,當地輻射強度短時間內沒有發生大的變化。

    核輻射異常值東電少算一個零

    據日本媒體報導,東京電力公司在17日凌晨舉行的記者會上表示,福島第一核電站2號反應堆的安全殼和壓力容器的內部壓力顯著低下的測量值源於他們對壓力單位換算的錯誤。東電曾於16日下午4時發布消息稱2號反應堆安全殼的壓力從220kPa驟降至45kPa,這一數值曾讓人們認為壓力容器和安全殼已經完全失去氣密性。不過他們17日表示,這一數值應為450kPa。 (來源:半島網-城市信報) [編輯: 郭新舉]

相關專題:

日本9.0級強震

相關焦點

  • 國家海洋局:日本福島核汙染暫未影響中國海域
    國家海洋局:日本福島核汙染暫未影響中國海域   中新社北京8月26日電 (記者 董冠洋)中國國家海洋局監測發現,目前日本福島核汙染廢水洩漏,暫未影響中國管轄海域。
  • 上海海產品來源海域未受核汙染影響 可放心食用
    近日,手機簡訊、微博上「海鮮受核汙染」、「不要再吃海鮮」等傳言引來部分市民的擔心。對此,本市相關部門昨天明確給出「定心丸」:本市供應的海產品,其養殖和捕撈相關海域未受到日本核汙染影響,進口海產品經嚴格檢驗,市民可放心食用。
  • 日本核汙水或將汙染海洋生物鏈-汙水 日本海洋 核汙染 汙染水體...
    日本茨城縣漁業協會宣布,從附近海域捕撈的海魚被檢測出放射性物質超標,受此影響,中國上海、廣東、浙江等地的海產品交易量下降。中國官方在4月9日擴大了禁止從日本進口食品的品種和產地範圍。  東電沒有說明這些廢水的放射性濃度數值,只是強調說這是「低濃度的放射性汙水」。
  • 地理科普|世界海洋表層洋流的分布難點詳解
    洋流分布的背誦方法(一)洋流的分布主要受到氣壓帶風帶的分布和海陸位置影響,使大西洋和太平洋的洋流分布呈現「8」/「0」的規律。印度洋南半球部分「0」字形,北半球部分為「夏順冬逆」的規律。北冰洋緯度過高,無典型洋流圈。
  • 日本核汙水將汙染海洋生物鏈 中國或將難以倖免
    日本茨城縣漁業協會宣布,從附近海域捕撈的海魚被檢測出放射性物質超標,受此影響,中國上海、廣東、浙江等地的海產品交易量下降。中國官方在4月9日擴大了禁止從日本進口食品的品種和產地範圍。  東電沒有說明這些廢水的放射性濃度數值,只是強調說這是「低濃度的放射性汙水」。
  • ...公務員公安類考試公安基礎知識:洋流對自然地理環境影響的利弊...
    洋流,這一大規模的海水運動,對於我們大多數的人類來說並不熟悉,或者一無所知。但是,洋流對於我們人類的生活及地球的地理環境有著巨大的影響,且利有弊。一、積極影響(一)對汙染的稀釋洋流的流動使得部分海域受到嚴重汙染後,其汙染物得到迅速地擴散,這樣也就加快了汙染物的稀釋和淨化的速度,對海洋生態環境的恢復具有重大意義。
  • 2020年甘肅省特崗教師招聘考試備考:洋流對自然地理環境影響的利弊...
    2020年甘肅省特崗教師招聘考試備考:洋流對自然地理環境影響的利弊分析 2020年甘肅省特崗教師招聘考試備考正在進行中,為了幫助各位考生更好的備考2020甘肅特崗教師考試,甘肅中公教育為大家準備了甘肅特崗教師考試備考資料
  • ...省三支基層考試公共基礎知識:洋流對自然地理環境影響的利弊分析
    2018年甘肅省三支基層考試公共基礎知識:洋流對自然地理環境影響的利弊分析  2017年三支基層考試交流⑥群:608359436關注微信公眾號:甘肅三支村官考試(gsoffcnjc)免費下載2018
  • 專家解析風向等氣象條件與日本核汙染擴散問題
    記者:  日本福島核事故事故發生以後,設立在中國氣象局國家氣象中心的世界氣象組織和國際原子能機構北京區域環境緊急響應中心立即行動,在3月12日10時許,第一時間向國務院應急辦等有關部門發出了「日本核電站核洩漏三天內對我國無影響」的專項服務材料,極大地緩解了我國公眾的恐慌情緒。
  • 日本決定將福島核廢水排放到大海!整個太平洋恐被核汙染
    據2019年8月21日韓國SBS電視臺報導,福島周邊6個近海縣市,約128萬噸可能受核汙染的海水,被注入韓日來往船隻的減搖水艙,並在到達韓國海域後排出。 這個做法無異於日本直接將國內受核汙染的海水倒到韓國,把髒水潑到別人家門口。
  • 高一地理複習方法:整理洋流對地理環境的影響
    1.影響氣候.暖流增溫、增溼,寒流降溫、減溼.  發生厄爾尼諾現象和拉尼娜現象時,洋流發生改變,對世界上很多地區的氣候都有影響,包括對我國.  2.影響海洋生物資源.有寒暖流交匯的海區,海水受到擾動,可以將下層營養鹽類帶到表層,為浮遊生物提供充足的養料,從而為魚類提供充足的餌料,有利於魚類大量繁.寒暖流交匯也能夠形成水障,使得魚群集中,往往形成較大的漁場(如北海漁場、北海道漁場、紐芬蘭漁場).有上升補償流的地方也能形成大的漁場(如秘魯漁場).
  • 【常識積累】洋流
    世界四大漁場:1)北海道漁場:位於日本北海道島附近,日本暖流和千島寒流交匯。2)北海漁場:位於歐洲北海,北大西洋暖流與極地東風帶帶來的北冰洋南下冷水交匯。3)秘魯漁場:海岸盛行東南信風,為離岸風,導致上升補償流(亦稱湧流)。4)紐芬蘭漁場:加拿大紐芬蘭島附近,墨西哥灣暖流和拉布拉多寒流交匯。
  • 常識地理知識點:洋流分布及影響
    分布規律:洋流流向為上南北方向流動的洋流成因多數和補償作用有關.比如秘魯寒流、日本暖流、千島寒流.3.密度流:成因:由於兩個較為封閉的海域海水密度不同而形成的。二、洋流的性質及影響:洋流的性質主要分為兩種:寒流和暖流,由低緯度高溫海域流向高緯度低溫海域的洋流為暖流;由高緯度流向低緯度的洋流為寒流。
  • 專家分析洋流走向 稱東海黃海魚蝦不受輻射汙染
    被汙染水體隨黑潮擴散  不可能流入東海黃海  日前,上海市水產學會和上海市漁業經濟研究會請來海洋捕撈、漁業資源、食品加工、漁政管理等方面的15位專家教授聯合研討,從日本東側的洋流、東黃海漁業資源分布和食品檢測等多方面,綜合判斷、分析日本福島核洩漏事故對國內海產品及海洋環境的影響。
  • 315曝光:日本「核汙染區」食品驚現中國 你還敢吃嗎?
    【PConline 聚超值】 2011年的3月11日,日本遭遇海嘯襲擊發生嚴重核洩漏。這次震驚世界的核事故,造成了福島周邊地區大範圍汙染。為了保證民眾的食品安全,中國政府也在第一時間出臺了相關法規,嚴禁進口事故周圍區域生產的食品。
  • 日本核汙染水還在流向大海
    原標題:日本核汙染水還在流向大海   福島第一核電站每天至少300噸放射性汙水流入海中,這條日本政府原子能災害對策本部8月7日公布的消息,對於福島的漁民來說,不啻是個災難。東電還準備估算很容易蓄積在體內而影響人體健康的放射性鍶的流出總量,以及對核電站周邊海域的魚類和貝類影響。
  • 大氣環流及洋流運動不會加劇核洩漏對我國的影響
    新華社北京4月8日電(記者張辛欣、羅沙)針對公眾關注的大氣環流及洋流運動是否會加劇核洩漏對我國的影響,中國氣象局、國家海洋局專家分析認為,隨著大氣環流的運動,以及降水、洋流等因素影響,日本核事故釋放出的放射性物質經不斷擴散、沉降和衰變,到達我國時濃度已甚微,基本上是在當地天然輻射本底水平,對我國環境和公眾健康不會造成危害。
  • 人類文明的最大陰影,核汙染有多危險?日本這起事件至今影響世界
    日本這起最嚴重,至今影響世界】中,就為大家講述了核汙染帶給我們的影響到底有多大?對此感興趣的朋友可以上西瓜視頻搜索觀看。話不多說,下面進入正題。車諾比事故就是迄今為止核汙染最為嚴重的一個,而且對於核汙染,國際上還分了七大等級,一到三級為無人傷亡等級劃分,四級以上就是放射性核汙染釋放,造成人體損傷,代表事故就是日本的jco核燃料製備廠核洩漏事故,由於操作嚴重不規範,機器零件老齡化等各種問題,導致沉澱槽內的輻射被大量釋放。
  • 2020國家公務員考試行測常識地理知識點:洋流分布及影響
    在自然地理中洋流是不可或缺的一個部分。那麼今天專家就和大家分享一下從洋流的成因及分布規律和洋流的性質及影響兩個方面來分析。  一、 洋流的成因及分布:  1.風海流:  成因:風海流是洋流最主要的成因之一,主要由於信風和盛行風常年吹動海水形成。
  • 日本海域僅「麵條魚」放射物超標(圖)
    新華社發昨天,第九屆亞洲漁業和水產養殖論壇在上海海洋大學舉行,日本核輻射危機對漁業的影響,成為各國專家討論的熱點話題。東京大學國際水產開發學研究室主任黑倉壽表示,排入太平洋的1萬噸核廢水,對漁業安全的影響是很小的。據日本科研機構的檢測,在該國東部海域的二十多種魚類中,僅有一種魚放射性超標,而且只超標兩倍,即使人吃了,也不會危害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