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言認知的關鍵模塊:比語言本身的誕生早3000到4000萬年

2020-10-23 科技工作者


在德克薩斯州的國家黑猩猩護理中心接受研究的黑猩猩Tina和Martin。

在德克薩斯州的國家黑猩猩護理中心接受研究的黑猩猩Jane Tash和Nina。

在德克薩斯州的國家黑猩猩護理中心接受研究的黑猩猩Judumi。

語言能力是建立在我們理解單詞的組合以及組合間關係的能力之上的,但是人們對這種更基礎能力的進化史卻知之甚少。

現在,英國華威大學的研究人員已經確定——這種理解語言的關鍵認知模塊在猴、猿和人類的最終共同祖先身上已經出現,它比語言本身的出現要早至少3000至4000萬年。相關論文於當地時間10月21日發表在《科學進展》雜誌上。

人類可以在全球範圍內通過語言分享思想、文化、信息和技術,這是其他物種都沒有使用過的複雜交流方式。因此,確定它進化的原因和時間對我們至關重要。

處理句子中單詞之間的關係是支撐語言理解的關鍵認知能力之一,包括相鄰單詞及非相鄰單詞的處理。相鄰單詞被稱為「相鄰依賴」(adjacent dependency);相隔較遠的非相鄰單詞被稱為「非相鄰依賴」(nonadjacent dependency)。例如,在句子「the dog who bit the cat run away」中,由於能夠處理首個短語和最後一個短語之間的關係,我們就能理解是狗跑掉了,而不是貓。

本文合著者、蘇黎世大學的Stuart Watson博士解釋說:「大多數動物在它們自己的自然交流系統中不會產生非相鄰的依賴關係,但我們想知道它們是否能夠理解非相鄰依賴。」

為此,研究小組在實驗中創造了一種「人工語法」,用無意義的音調組成的序列來檢驗實驗對象處理聲音元素間關係的能力。這一方法能夠幫助研究人員比較普通狨猴、黑猩猩和人類這三種不同靈長類動物識別非相鄰依賴關係的能力。結果發現,這三者都能夠處理相鄰和非相鄰聲音元素之間的關係。因此,非相鄰依賴的處理能力在靈長類家族中普遍存在。

研究的領導者、華威大學的Simon Townsend教授說:「該發現意義重大,這表明語言的這一關鍵特徵在我們的遠古靈長類祖先身上已經存在,這種能力比語言本身的進化至少早3000到4000萬年。」

編譯:花花 審稿:西莫 責編:陳之涵

期刊來源:《科學進展》

期刊編號:2375-2548

原文連結:https://phys.org/news/2020-10-blocks-language-evolved-million.html

中文內容僅供參考,一切內容以英文原版為準。轉載請註明來源。

相關焦點

  • 這項語言的關鍵能力,比語言本身還早誕生3000萬到4000萬年
    語言能力是建立在我們理解單詞的組合以及組合間關係的能力之上的,但是人們對這種更基礎能力的進化史卻知之甚少。現在,英國華威大學的研究人員已經確定——這種理解語言的關鍵認知模塊在猴、猿和人類的最終共同祖先身上已經出現,它比語言本身的出現要早至少3000至4000萬年。相關論文於當地時間10月21日發表在《科學進展》雜誌上。
  • 人類的語言是如何誕生的?
    目前比較流行的觀點是著名語言學家喬姆斯基的觀點,他提出了「普遍語法」理論,並認為語言的誕生是由於大約5萬年前到10萬年前的單個基因突變而產生的,這種突變使得智人擁有了建構複雜句子的能力。不過,在《語言的誕生》中,語言學家、人類學家埃弗裡特並不認同這個流行的觀點。他認為,語言起源於符號發展。
  • 重新認識語言 認知科學的立場和證據
    語言,是人類區別於動物的重要標識。雖然在日常生活中,語言無處不在,我們習以為常,但對於語言究竟何時誕生,應該如何習得,又會怎樣發展,普通人恐怕知之甚少。本期《語言文字》從認知神經科學的視角,帶您重新認識語言,了解語言的奧秘。 宇宙的歷史138億年,地球的歷史46億年,生命的歷史40億年。
  • 可能要早近2000萬年!人類語言起源並非20萬年前智人進化而來的
    本文參加百家號 #科學了不起# 系列徵文50多年來,科學家們一直認為人類語言的起源取決於20萬年前的一個關鍵時刻。那時候人類的喉頭位置下降,聲道拉長,舌頭有更多的活動空間。直到現在,這種生理上的創新仍被認為是人類具有的獨特的語言交流能力的根源。
  • 認知語言學的語言神經理論新趨勢
    認知語義學的語言神經基礎語言和認知的神經研究一直對認知語言學研究有著重要的影響。早期的語言神經研究較早的語言神經研究是伯克利分校的語言神經理論項目。語言神經理論項目的理論本質是把語言學習和使用看作是一個體驗的神經系統,研究者試圖運用大量的分析、實驗和模式化理論工具來模式化神經系統的網絡表徵和計算特徵,以便構建語言學習和使用的語言神經模式。
  • 語言的誕生②:人類在大約6萬代以前就開始交談了
    這種自然對話對語言學家、心理學家、社會學家、人類學家和哲學家來說十分重要,因為它們以一種其他語言表現形式無法辦到的方式展現了複雜而又完整的語言。對話是語言學研究的重點,也有助於人們深入了解彼此,主要是因為對話在意義和形式上可能是開放的。對話對於理解語言的本質也至關重要,因為它們「 語義欠明」—說話點到為止,話外之意是交給聽者自行領悟。語義欠明一直是語言的一個特徵。
  • 50萬年前尼安德特人或幫助塑造現代人類語言
    50萬年前尼安德特人或幫助塑造現代人類語言鳳凰科技訊 北京時間7月15日消息,英國每日郵報報導,科學家表示,我們的現代語言可以追溯到生活在50萬年前的尼安德特人。歷史學家知道大約50萬年前,我們最近的近親與我們有著共同的祖先,很可能是海德堡人(Homo heidelbergensis)。然而,現在不清楚的是他們的認知能力如何。同時專家也質疑為什麼在經過數千年的共棲,現代人類最終能夠成功的替代尼安德特人。
  • 科學家:人類大腦語言通路出現的時間比之前認為的要早2000萬年
    英國紐卡斯爾大學的研究人員對人類大腦的語言通路有了新的認識,認為它的起源大約在2500萬年前——比之前認為的要早2000萬年。大腦通路,或神經通路,是由相互連接的神經元(神經細胞)組成的迴路,使電信號能夠在大腦的不同部分之間傳遞。
  • 認知語義學改變傳統語言研究圖景
    認知語義學改變傳統語言研究圖景 2015年06月01日 09:08 來源:中國社會科學報 作者:王馥芳 字號 內容摘要:認知語義學是對語言「體驗現實化」的描述和解釋,其通過對意義生成機制的再闡釋
  • 語言進化研究的跨學科思考:語言是心理時間旅行的外延
    抽象的語言符號會增強推理和話語的力量。數學是一個極端的例子,已經發展到單個符號,比如x或y,可以代表廣泛參考的變量。在外化過程中出現的符號本身就成為我們語義記憶的一部分Corballis(2019)。比如我們可以聽到「horse」這個詞,我們可以很容易想像與它相關聯的動物。
  • 程式語言新寵兒——Julia誕生記
    文中探討了Julia語言的開發緣由以及它的新特性。筆者認為一門新語言的誕生勢必會掀起一陣新的旋風,開發者在享受它帶來樂趣的同時也在為它的存在價值而爭論不休,究竟Julia能否給開發者帶來新的福音呢?我們需要有一門開源語言,這門語言在行業內是被公認許可的(基於許可證情況下)。我們希望這門語言能夠有C語言一樣的速度,Ruby一樣得活力(dynamism)。我們需要像homoiconic一樣的語言,它像Lisp一樣有宏,但是也像Matlab一樣有顯而易見、熟悉的數學標記。
  • 寶寶語言表達能力差,進入集體父母很操心,抓住語言敏感期是關鍵
    安安媽一直很擔心寶寶的語言表達能力問題,還擔心影響孩子未來,那麼找到原因正確解決才是關鍵。寶寶表達能力比較差有哪些表現?一方面,如果寶寶的表達能力比較弱,會不斷重複自己想說的詞彙,有些時候說話容易卡殼,有些時候總是說不明白自己要表達什麼。
  • 人類語言的起源可以追溯到2500萬年前
    人類語言的起源可以追溯到2500萬年前——比之前的估計早2000萬年。這一發現是2000年由英國、美國和德國的研究人員通過研究被稱為「弓形束」的大腦組織和一項人類語言路徑聯繫而得出的。「弓形束」是一束連接大腦中對處理語言很重要的區域的神經纖維。
  • 從小讀英文原版雜誌,培養英語興趣到提高學術認知語言
    每天必自主閱讀Lonely planet The World,書中世界221個國家各國語言自然也認知了不少,常常問起諸如「Mom,Can you speak Spanish?」的問題,西班牙語也是主要小語種之一,可媽媽愣是不會。今晚,共讀過期雜誌Highlights,孩妞啟蒙了西班牙語,神奇的letter sound方法,自己對著註解拼讀,在語境中習得了西班牙語日常用語。
  • [語言開發(7)]:如何教語言遲緩孩子,認知顏色、形狀、等詞彙
    3.將詞彙從功能、用途等方面進行當孩子已經能識記某個形容詞後,往往孩子並不能完全理解其中的意思,家長就要將這一詞彙進行生活中的泛化,讓孩子進一步了解,加深理解認知。3.提問提問是非常好的一種學習方式,語言遲緩的孩子,通常不願意說話,那麼提問,首先就是在引導孩子說話,其次,提問的過程中也是在加深孩子的認知理解,同時,通過提問也在檢測孩子對學習內容是否已經熟練掌握。
  • 歷時180天,萬千康復師期待的「兒童言語語言治療師」課程上線!
    助您全面提升專業知識和職業技能  COURSE HIGHLIGHTS課程亮點  01全面系統:課程包含8大模塊,整合了醫學、語言學、神經科學、認知科學、心理學、聽力學等內容,系統學習更高效。02實操演示:評估、訓練過程配以大量真人實操示範,理論結合實踐,全方位提升操作技能。
  • 語言是如何產生的,新石器時代的人會說話嗎?
    語言學家認為,語言起源必須具備三個方面的條件:一是人類的思維能力要發展到一定的水平,能夠對客觀世界進行分類概括,並有一定的記憶、想像、判斷和推理的能力;二是要具備一定的生理條件,即人類的喉頭和口腔聲道必須進化到能夠發出清晰的聲音;三是人類社會有了產生語言的必要,人與人之間發展到「彼此間有些什麼非說不可的地步」。
  • 基因或決定腦容量與語言能力
    由於這兩個新變體出現的時間和地理分布與歐亞大陸文明的出現和分布基本一致,且人們一般智力(GMA)與頭圍和腦容量相關,而腦容量和GMA的遺傳性高達80%,因此有人假設這兩個基因賦予了腦容量和GMA的選擇優勢,可能使大腦的認知能力得到提升。這似乎也表明,人類基因進化隨著社會文明的不斷發展而推進,而上述MCPH1等基因已成為遺傳學和人類學中研究大腦進化的重要候選位點。
  • 計算機語言的特點
    特性:PHP 獨特的語法混合了 C、Java、Perl 以及 PHP 自創新的語法;PHP可以比CGI或者Perl更快速的執行動態網頁——動態頁面方面,與其他的程式語言相比,PHP是將程序嵌入到HTML文檔中去執行,執行效率比完全生成htmL標記的CGI要高許多,PHP具有非常強大的功能,所有的CGI的功能PHP都能實現; PHP支持幾乎所有流行的資料庫以及作業系統;最重要的是
  • 語言|最早的語系:沒有人群遷徙,就沒有語言大規模的傳播
    因為這個理由,可以推斷,那些分布範圍廣大的語系,例如印歐語系和南島語系,應該是在距今很近的年代就達到了目前的地理範圍,它們當今所有的語言分支仍然表現出擁有共同的源頭就是證明。有些語言學家推算,語言可以追蹤到的時間上限在距今7000年到10000年,早於這個時間,文化中常用的基本詞彙表中的共有同源詞百分比不會超過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