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節扭傷後該熱敷還是冷敷?來來來,今天一次說清!

2020-12-05 大洋網

在日常生活中,各種關節扭傷比較常見。關節扭傷不僅在運動、意外事故中可能出現,甚至在走路、上下樓梯、拾物的過程中也可能發生。最常見的關節扭傷是踝關節扭傷,俗稱「崴腳」。此外,髖關節、膝關節、腕關節和肘關節等部位的扭傷也比較常見。

一旦發生扭傷,若情況不是特別嚴重,或在不能就醫的情況下,很多人會自行處理。一些人會選擇最簡單的方式——找塊毛巾敷在傷處。此時,爭議就出現了,扭傷後冷敷和熱敷的說法好像都有,那麼究竟哪個是正確的?

凝血期冷敷有利於止血止痛

想搞清楚上述問題,要先弄明白,關節扭傷後,我們的身體究竟發生了哪些變化。

關節是連接人體兩部分骨骼的重要結構,承擔著傳導和緩衝人體力量的重要作用。扭傷發生時,首先受傷的是在人體關節周圍的軟組織。

嚴格意義上來說,關節扭傷主要是指韌帶的損傷,還有一些關節損傷可能伴有肌腱、關節囊、軟骨的損傷,甚至合併骨折。人體關節一旦出現損傷,自我修復的程序隨即啟動。人體對關節損傷的修復主要分為以下幾個階段:

首先是凝血期。損傷會導致不同程度的皮下小血管破裂,導致出血,這也是傷處顏色常會變青的原因。人體對出血的反應主要有以下兩種:一種是小血管的收縮止血,一種是形成微小血栓堵住血管破口。因此,在這一時期,醫生一般建議傷者採用冰敷的方式,來促進血管的收縮,從而減少出血。同時,冰敷還具有一定的止痛效果。

反之,如果在這一時期對受傷處進行了熱敷或者用了活血化瘀的藥酒,小血管反而會擴張,進而導致出血更加嚴重。因此,在扭傷早期,應該進行冰敷而不是熱敷

通常建議在傷後24小時到72小時內進行冰敷,每次15分鐘到30分鐘,每天3次到4次即可。如果傷者對受傷的關節還進行了局部加壓包紮,則可以進一步起到止血的效果。所以,家裡常備一卷彈力繃帶,是個不錯的選擇。

接下來是炎症期

在受傷早期,血管收縮後,隨著一些細胞因子的釋放,血管反而出現了擴張,各種炎症細胞逐漸向傷處遷移,細胞損傷後釋放毒素,血管和細胞的通透性增加,引起組織腫脹。在這一時期,傷處可能會發紅和腫脹。此時適當加壓包紮患處,抬高受傷的肢體,能減輕局部腫脹情況

肉芽形成期熱敷促進組織修復

然後是肉芽形成期。

肉芽形成期,一般是從傷後的第2天到第3天開始,通常會持續數日。在此期間,成纖維細胞生成並遷徙到傷處,形成肉芽組織,填充受傷的裂隙。在這一時期,我們就可以開始熱敷了。

最後是疤痕形成期

這個階段,是上一階段的延續,時間可長達數月。各類膠原纖維在這一時期繼續合成,並進行成分的調整和重新排列,從而實現對傷處的修復。值得注意的是,修復後的組織極少能恢復到原來的強度和彈性。傷處在修復時的受力情況,可能會影響膠原纖維的排列,受力過多或者制動時間過長,都可能引起膠原纖維排列的異常,進而導致韌帶的強度和彈力更加無法恢復到從前

受傷早期,應適當的制動,如使用彈力繃帶或護具,不但有利於減輕疼痛避免損傷加重,還有助於組織的修復。而在急性期過後,就可以去掉外力制動措施,並且要適當活動,以加快膠原纖維的新生和肌肉及關節的恢復。

綜上所述,關節扭傷後,應根據不同時期的機體變化採取不同的治療措施。明白了以上損傷後的機體反應,那麼就能更好地理解處理踝關節扭傷的POLICE原則,即保護(P-protect)、適當負重(OL-optimal loading)、冰敷(I-ice)、加壓包紮(C-compression)、抬高患肢(E-elevation)。該原則不單適用於踝關節扭傷,同樣適用於其他關節扭傷。

生活中不可避免小傷小碰,這些損傷雖不會危及生命,但如何對其進行有效護理,會直接影響著傷處的恢復效果。靠著模糊的印象草率為之,不僅對恢復沒有什麼幫助,反而會導致更加嚴重的傷害。多關注醫學科普、積累正確的知識,就能在關鍵時刻更好地保護自己。(來源:科學闢謠平臺)

來源:科技日報
廣州日報全媒體圖片記者 陳憂子
廣州日報全媒體編輯 曹騰

相關焦點

  • 關節扭傷後,熱敷or冷敷?不少人都做錯了
    關節扭傷後的真相 發生關節扭傷後,關節內部受傷部位組織大量毛細血管破裂,血液迅速滲出,形成局部淤血;血液越積越多,無法排出或自我吸收,形成關節腫脹。同時,由於受損關節的毛細血管處於開放狀態,血管通透性增加,滲出液體增多,可能使受損部位發生感染。
  • 關節扭傷屬於傷筋還是動骨?熱敷還是冷敷?一次性告訴你
    生活中很多時候都會出現扭傷的情況,有些人走路都會不小心扭傷自己的腳,而對於熱衷運動的體育愛好者來說,扭傷更是家常便飯。在關節扭傷之後,往往都要採取有效措施來緩解疼痛。那麼,一個困擾大家許久的問題來了,在關節扭傷之後,是應該要冷敷還是熱敷呢?
  • 闢謠丨關節扭傷後,熱敷or冷敷?不少人都做錯了
    謠言 關節扭傷後要熱敷。 闢謠 關節扭傷,是日常生活和運動中最常見的一種損傷,在上下臺階、爬山、跑步、打球,甚至走路的過程中都可能發生。 發生扭傷後,很多人都會選擇熱敷的方式處理。
  • 關節意外扭傷,是熱敷還是冷敷,該採取哪些緊急措施?
    一般情況下,骨頭受傷都能通過X光檢查出來,而「傷筋」需要更加精細的檢查才能辨別,但是無論關節扭傷屬於哪種程度都同樣嚴重,不容忽視。當關節意外扭傷時,大家需要進行熱敷還是冷敷呢?除此之外,還應該採取哪些緊急措施呢?下面就來了解一下吧。 一、立即停止活動。
  • 【明醫識藥·科學闢謠】關節扭傷後,熱敷or冷敷?不少人都做錯了
    【明醫識藥·科學闢謠】關節扭傷後,熱敷or冷敷?謠言關節扭傷後要熱敷。闢謠關節扭傷,是日常生活和運動中最常見的一種損傷,在上下臺階、爬山、跑步、打球,甚至走路的過程中都可能發生。
  • 腳扭傷了,先冷敷還是先熱敷?
    [摘要]這個說熱敷,那個說冰敷,還有人說太高,到底什麼時候熱敷,什麼時候抬高,抬多高,敷多久,你真的很清楚嗎?扭傷怎麼辦日常生活中,腳扭傷經常發生,我們應該如何去處理呢?這個說熱敷,那個說冰敷,還有人說太高,到底什麼時候熱敷,什麼時候抬高,抬多高,敷多久,你真的很清楚嗎?下面就給大家科普一下關於腳扭傷的小知識吧。判斷傷勢輕重如果腳扭傷後能持重站立,勉強走路,說明扭傷為輕度,可在家處理和修養。一旦考慮骨折應立即去醫院攝片根據情況進行治療。
  • 海南日報數字報-運動扭傷後,該熱敷還是冷敷?
    「受傷後,患者應首先保持安靜,減少活動,防止損傷繼續加重。」白雲波說,扭傷後,腿腳發腫是最典型的症狀,面對著鼓起的腫包,熱敷還是冷敷,難壞了許多患者。  「受傷早期需先冰敷,之後再熱敷。」白雲波說,患者應在使用冰敷至少3日後,且腫脹有明顯消退,才考慮使用熱敷。  「冰敷使血管收縮,減少傷處的滲出及疼痛,傷後立即使用冰敷直接影響康復的快慢。」
  • 韌帶受損後該熱敷還是冷敷?別糾結,這篇一次說清,希望你用不上
    但在生活中一些人在出現韌帶受損後因為疼痛會及時採取冷敷或者熱敷的方式,有些認為要熱敷,有些認為要冷敷,那到底韌帶受損後是該冷敷還是熱敷?一起來了解一下。韌帶受損後該熱敷還是冷敷?先冷敷,由於在受傷後最明顯的就是疼痛和腫脹,這個時候要及時停止活動並且採取冷敷的方式,在韌帶受損後會有微血管病變破裂以及關節液分泌障礙等問題,腫脹現象會不斷加重,所以及時冷敷能減少局部充血,收縮血管,抑制腫脹。一般在韌帶受損後先冷敷讓血管收縮,在24小時後再採取熱敷的方式來促進血液循環。
  • 各種疼痛該冷敷還是熱敷,終於有了標準答案
    運動時不慎扭傷腳踝,被蚊蟲叮咬後皮膚痛癢,吃壞肚子腹痛不止……這些想想就疼的情況,生活中經常遇到。分清該冷敷或熱敷,能加快恢復,減輕疼痛。權威專家,幫你正確分清情況,科學冷熱敷。熱敷緩解5種痛熱敷是將熱源(藥物或非藥物)置於局部皮膚或穴位上的一種中醫外治療法,有促進炎症消退、減輕疼痛、保暖等功效,可用於緩解風寒、寒溼引起的虛寒性病證。其主要原理一是利用熱源的溫熱,二是中藥的溫通,三是穴位的作用。
  • 什麼時候冷敷什麼時候熱敷?
    而在各種損傷發生後,關於康復,我們經常聽到的詞除了「多休息少運動」可以說就是「冷敷/熱敷損傷處」。冷敷熱敷,大多數人都不陌生,二者都屬於理療手段,都能有效的緩解疼痛症狀。但是冷/熱敷的選擇問題,部分跑友卻並不清楚,今天我們就來說說理療中的冷敷和熱敷,幫分不清的跑友們捋一捋。冷敷熱敷怎麼選?什麼時候用冷敷什麼時候用熱敷? 這是不了解的跑友們最關心的問題。
  • 運動受傷後該冷敷還是熱敷?很多人都做錯了!
    即使你不運動,日常生活中也難免會扭傷腳踝。大家都知道受傷了要冰敷或者熱敷來改善症狀,但很多人對這兩種方法都傻傻分不清,搞不懂什麼情況下該用冰敷,什麼情況下該用熱敷?首先我們需要分別了解冰敷和熱敷的原理,簡單說來是這樣的:熱敷:熱敷能使局部毛細血管擴張,血液循環加速,加快新陳代謝,起到消炎、消腫、消除疲勞的作用。
  • 受傷了到底該冰敷還是熱敷?短短一篇文章說清楚!
    熱敷一下?小腿腫了怎麼辦?冰敷一下?受傷後到底要冰敷還是熱敷?你該聽誰的?受傷了,該冰敷還是熱敷?受傷了,該冰敷還是熱敷?簡單點說就是:急性損傷(無明顯開放性外傷)的用冰敷,慢的勞損型的損傷用熱敷。慢性損傷通常沒有突發的外傷,而是長時間反覆勞損和過度使用從而緩慢起病(如腰肌勞損、肩周炎等),可用熱敷。冰敷、熱敷要注意點啥?1. 如何正確冰敷?每隔2~3小時進行一次冰敷,如果腫脹、疼痛、發熱明顯,可每隔1~2小時冰敷一次。
  • 扭傷後冷敷or熱敷,傻傻分不清楚 謹記千萬別敷錯!
    ,使其儘量服帖包裹住關節,冷敷10-15分鐘即可。要注意的是,冰塊不要直接接觸皮膚且冷敷時間不宜超過15分鐘,從而避免肌肉虛弱及凍傷傷害。2、不要在開放的傷口或擦傷處使用冷敷療法,也不要在血液循環不好或感覺不好很差的受傷部位使用冷敷療法,以免造成不良後果。3、家庭熱敷則是利用約50℃的熱水袋或溼熱毛巾敷在病變部位的皮膚上,可促使局部血管擴張,改善血液和淋巴循環,促進瘀血和滲出液的吸收,有助促進傷口癒合的作用。
  • 受傷了,冰敷還是熱敷?冷敷止痛熱敷消炎
    「請問我該冰敷,還是該熱敷?」這是很多人在受傷後經常問的問題。冷敷冰敷的效應在於使局部血管收縮、血液循環減慢,因而降低組織的新陳代謝速度,達到抑制發炎反應的作用;生理上,當肌肉溫度降低到20℃左右時,肌肉張力會減弱,低到10℃時,痛覺神經的傳導也會變慢或暫時阻斷,產生有效的止痛效果。
  • 跌打損傷後到底該冰敷還是熱敷?權威解答來了
    我們都知道跌打損傷後,敷一敷傷口有利於緩解疼痛,促進傷口恢復,那跌打損傷後到底是該冰敷還是熱敷呢?損傷後24小時內冷敷,超過24小時採取熱敷的說法靠譜嗎?近日,北京市衛健委網站對該問題做出說明。下面,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生活頻道帶您了解。
  • 急性扭傷 儘快冰敷
    冷敷還是熱敷千萬別弄錯,否則會加重病情  臨床中,醫生發現,在跌打扭傷後,一些患者因為錯誤的護理知識導致了病情加重,例如該熱敷時選擇了冷敷,該冷敷時選擇了熱敷。有的人以為只是身體皮外傷不加重視,導致埋下隱患,數年後舊患再次發作。
  • 每周急救話題:崴腳後該熱敷還是冰敷?
    很多人一直搞不清楚崴腳後應該熱敷還是冷敷,大家知道「大米療法」嗎?即休息——冷敷——加壓包紮——抬高傷肢四個步驟,其中的一個步驟就是冷敷。  冷敷主要是讓身體局部溫度降低,讓血管收縮,減少局部的血液循環,降低血管的通透能力,從而達到降低新陳代謝、止血消腫的效果。
  • 緩解疼痛是冷敷好還是熱敷好?你選擇對了嗎?
    冷敷和熱敷是簡單、有效且便宜的鎮痛方法。雖然冷敷、熱敷都能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不適感,但是這二者之間也存在有一些相應的禁忌。何時該冷敷,何時該熱敷?其實不同情況有著不同的選擇。冷敷主要用於急性損傷,急性損傷一般是指由於突發的外傷引起(比如跌倒、扭傷以及直接撞擊等),即刻發的生疼痛。急性損傷後,局部可能會發生出血、炎症反應、腫脹以及疼痛等症狀,必須立即控制。此時即刻冰敷能夠降低組織溫度、降低代謝率和神經傳導速度、收縮周圍血管,達到消腫、止痛的功效。
  • 受傷後如何正確冰敷?何時熱敷?按摩理療有用嗎?
    關節扭傷、長骨骨折等是骨科常見的創傷,為了保證骨與關節功能的迅速康復,傷後的正確處置就變得十分重要。冰敷、熱敷以及適度的按摩理療是簡單易行且科學有效的治療手段。其中,冰敷是一種常見的外傷治療手段,尤其在我們機體發生急性損傷之後。
  • 崴腳後會出現哪些問題 腳崴了是該冰敷還是熱敷?
    崴腳後會出現哪些問題 腳崴了是該冰敷還是熱敷?時間:2018-12-26 15:12   來源:百科解密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崴腳後會出現哪些問題 腳崴了是該冰敷還是熱敷? 有時候走路著急,經常會不小心崴到腳。而且一些女性朋友喜歡穿高跟鞋,走路不穩,也很容易崴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