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周急救話題:崴腳後該熱敷還是冰敷?

2020-12-03 中國青年網

  很多人一直搞不清楚崴腳後應該熱敷還是冷敷,大家知道「大米療法」嗎?即休息——冷敷——加壓包紮——抬高傷肢四個步驟,其中的一個步驟就是冷敷。

  冷敷主要是讓身體局部溫度降低,讓血管收縮,減少局部的血液循環,降低血管的通透能力,從而達到降低新陳代謝、止血消腫的效果。此外,冷敷還可以減輕因為受傷所導致的肌肉痙攣,避免組織細胞的二次傷害。

  可用冷水浸泡過的毛巾敷於患處,每3分鐘左右更換一次,也可用冰塊裝入塑膠袋內進行外敷,每次20-30分鐘。倘若踝關節扭傷已超過24小時,則可改用熱敷療法,因為此時熱敷可改善血液和淋巴液循環,有利於患處淤血和滲出液的吸收。(趙堅)

相關焦點

  • 崴腳後會出現哪些問題 腳崴了是該冰敷還是熱敷?
    崴腳後會出現哪些問題 腳崴了是該冰敷還是熱敷?時間:2018-12-26 15:12   來源:百科解密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崴腳後會出現哪些問題 腳崴了是該冰敷還是熱敷? 有時候走路著急,經常會不小心崴到腳。而且一些女性朋友喜歡穿高跟鞋,走路不穩,也很容易崴腳。
  • 崴腳後到底熱敷還是冰敷,資深崴腳倒黴蛋告訴你,咋處理好得更快
    很多朋友崴腳脖子,都表現為外側韌帶的痛疼、腫脹和活動不便,就是這個原因造成的。儘管大部分人的崴腳並不會引起嚴重的後果,可處理不當就會造成踝關節穩定性下降,發生反覆崴腳的問題。一旦下次崴腳時受到的外力衝擊過大,就會造成韌帶撕裂或踝骨骨折,患者的踝關節就有致殘的危險。
  • 腳崴了,應該冰敷還是熱敷?
    判斷扭傷嚴重程度 崴腳後,首先需要自己對損傷進行基本判斷。 看體育比賽經常看到。 主要措施就是儘可能早的進行冰敷(具體方法見後詳述),不需要使用任何藥物。 也可以使用彈力繃帶壓迫防止出現明顯腫脹。
  • 腳崴了以後,到底是熱敷還是冰敷?
    腳崴了以後,到底是熱敷還是冰敷?自從一年前右踝關節扭傷後,穿高跟鞋走路總崴腳。小張:「當時沒怎麼處理,休息兩天後腫消了一點,就正常上班了。但現在走路時,總覺得踝關節不舒服,而且更麻煩的是,我現在穿高跟鞋走路總崴腳。最近去拍了個核磁,報告單上寫著『韌帶損傷』,感覺還挺麻煩。」另外,穿高跟鞋走路對踝關節不利,尤其對於習慣性扭傷的人來說,建議儘量不要穿。崴腳要小心,別讓小問題變成大麻煩。
  • 物理降溫 扭傷後應該冰敷還是熱敷?
    當你不小心崴腳了,造成踝關節扭傷,你的第一反應是做什麼呢?會不會有人在一旁提醒,趕快活動一下腳腕子,回頭拿熱毛巾敷敷。倘若真有人這麼和你說,你可千萬別這麼做,否則只會讓你的扭傷加重。道理何在?正確的做法又是什麼呢?且聽我細細道來。
  • 崴腳後怎麼辦?休息、冰敷、加壓、抬高
    原標題:處理崴腳 牢記「八字訣」   崴腳損傷可輕可重,不及時正確處理會導致嚴重的併發症。南方醫科大學第三附屬醫院足踝外科副主任護師顏晗介紹,臨床上不少人因崴腳後處理不當導致踝關節不穩,最後發展成習慣性崴腳不得不手術治療。
  • 受傷後如何正確冰敷?何時熱敷?按摩理療有用嗎?
    關節扭傷、長骨骨折等是骨科常見的創傷,為了保證骨與關節功能的迅速康復,傷後的正確處置就變得十分重要。冰敷、熱敷以及適度的按摩理療是簡單易行且科學有效的治療手段。其中,冰敷是一種常見的外傷治療手段,尤其在我們機體發生急性損傷之後。
  • 跌打損傷後到底該冰敷還是熱敷?權威解答來了
    我們都知道跌打損傷後,敷一敷傷口有利於緩解疼痛,促進傷口恢復,那跌打損傷後到底是該冰敷還是熱敷呢?損傷後24小時內冷敷,超過24小時採取熱敷的說法靠譜嗎?近日,北京市衛健委網站對該問題做出說明。下面,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生活頻道帶您了解。
  • 處理崴腳要牢記「八字訣」:休息、冰敷、加壓、抬高
    建議崴腳後最好及時去醫院的足踝專科就診   文/羊城派記者 陳輝 通訊員 遊華玲  很多人崴腳後覺得小事一樁,根本就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其實,崴腳後大約有80%-90%的病人伴隨有踝關節韌帶的損傷或撕裂。不少人因崴腳後處理不當導致踝關節不穩,最後發展成習慣性崴腳不得不手術治療。
  • 受傷了到底該冰敷還是熱敷?短短一篇文章說清楚!
    冰敷一下?腳踝崴了怎麼辦?熱敷一下?小腿腫了怎麼辦?冰敷一下?受傷後到底要冰敷還是熱敷?你該聽誰的?受傷了,該冰敷還是熱敷?受傷了,該冰敷還是熱敷?簡單點說就是:急性損傷(無明顯開放性外傷)的用冰敷,慢的勞損型的損傷用熱敷。
  • 受傷了,冰敷還是熱敷?冷敷止痛熱敷消炎
    「請問我該冰敷,還是該熱敷?」這是很多人在受傷後經常問的問題。冷敷冰敷的效應在於使局部血管收縮、血液循環減慢,因而降低組織的新陳代謝速度,達到抑制發炎反應的作用;生理上,當肌肉溫度降低到20℃左右時,肌肉張力會減弱,低到10℃時,痛覺神經的傳導也會變慢或暫時阻斷,產生有效的止痛效果。
  • 冰敷 VS 熱敷,冰敷如何正確使用,居然還有那麼多原則!
    沒錯在很多運動損傷,如崴腳、扭傷、急性損傷等中常常會利用冰敷,一些專業訓練後也會利用冰敷作用在身體上,以求緩解疼痛、消除水腫、減少出血、減輕症狀、加速恢復等。此外,冰敷帶來的低溫能夠減少肌肉拉傷帶來的肌肉痙攣,可以實現運動損傷後的無痛拉伸,增加運動損傷部位的肌肉活性,從而加快恢復。但是要注意在恢復階段,有時候需要冷敷與熱敷交替使用。
  • 運動受傷後治療方式的選擇 熱敷還是冰敷
    那麼運動受傷後應選擇熱敷還是冰敷呢?下面尋醫問藥網為大家來說明運動受傷後應選擇熱敷還是冰敷的問題。冰敷主要是讓身體局部溫度降低,皮下的血管收縮,減少局部的血液循環,降低血管的通透能力,達到降低新陳代謝、止血消腫的效果。此外,冰敷還可以減輕因為受傷所導致的肌肉痙攣,避免組織細胞的二次傷害。
  • 急性損傷後冰敷和熱敷的區別及最佳時間您知道嗎?
    每次冰敷時長控制在15~20分鐘,切記每次冰敷時間不宜過長,會導致血管反射性擴張,結果適得其反。以膝關節為例,以疼痛、腫、熱最明顯的部位為中心進行冰敷,期間可以適當移動從而實現整個關節的冰敷。如果做完手術,在去除包紮敷料,傷口拆線後,傷口及傷口周圍炎症反應也比較明顯,可以重點冰敷。
  • 受傷了,冰敷還是熱敷?別搞錯了!
    「請問我該冰敷,還是該熱敷?」這是很多人在受傷後經常問的問題。 熱 敷 熱敷則可以提升肌肉溫度,使局部血液循環增快,加速組織新陳代謝,有助於移除肌肉疲勞或傷後所產生的堆積或炎性物質,所以有消炎的作用。
  • 受傷了冰敷還是熱敷?傻傻分不清
    熱敷在中國人心中的是根深蒂固的,就算是肚子痛的時候拿熱水袋敷一下會感覺舒服點。我們經常會在國際比賽中看到,運動員受傷後,馬上會有隊醫拿出噴霧劑對著患處噴或者拿出一個袋子蓋在患處,其實這兩種方式都是對患處進行降溫處理。噴霧劑一般是易揮發的化學藥劑,通過快速蒸髮帶走皮膚表面熱量,形成冰敷的效果。而袋子裡面裝的就是冷卻劑,直接給患處降溫。
  • 關節扭傷後該熱敷還是冷敷?來來來,今天一次說清!
    最常見的關節扭傷是踝關節扭傷,俗稱「崴腳」。此外,髖關節、膝關節、腕關節和肘關節等部位的扭傷也比較常見。 一旦發生扭傷,若情況不是特別嚴重,或在不能就醫的情況下,很多人會自行處理。一些人會選擇最簡單的方式——找塊毛巾敷在傷處。此時,爭議就出現了,扭傷後冷敷和熱敷的說法好像都有,那麼究竟哪個是正確的?
  • 損傷後應該冰敷還是熱敷呢?你應該知道!
    身體出現損損傷或不適你可能會選擇冰敷也可能會選熱敷,如果選對了可以很大程度上縮短你的康復時間早日恢復正常,但如果選錯結果可想而知肯定是火上澆油影響損傷的恢復。
  • 何時冰敷、何時熱敷?
    來源:新浪財經11月5日消息,北京市衛生健康委官網公布健康知識《何時冰敷、何時熱敷?》。日常生活中,人們往往由於各種原因導致跌打損傷。扭傷之後到底該如何正確處理呢?跌打損傷後究竟是冷敷還是熱敷呢?損傷後24小時內冷敷,超過24小時採取熱敷的說法靠譜嗎?其實,損傷後該採用冷敷還是熱敷,應當取決於是急性損傷還是慢性損傷。急性損傷常由於突發的外傷引起(比如跌倒、扭傷以及直接撞擊等),通常立即引起疼痛。對於急性損傷,應該儘快冰敷。冷敷能使血管收縮,減輕局部充血,降低組織溫度,起到止血、消腫、鎮痛的作用。
  • 【體育保健康復專委會】崴腳後別再只會冰敷
    上周小編在籃球專項課上打比賽時,隊友在我身後崴腳應聲倒下。「趕快冰敷!」這是同學們下意識的第一反應。那麼在崴腳後到底應該如何處理?冰敷對足踝部損傷的好轉到底有多大作用? 在我們的傳統觀念裡,腳踝的損傷似乎算不上什麼大事,腳崴了歇歇不就好了嗎?躺到床上,一周以後又是運動場上的一條好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