犯罪預備和犯罪未遂的區別是什麼?

2020-11-29 法妞問答

犯罪預備和犯罪未遂最本質的區別在於發生階段的不同。犯罪預備發生在犯罪行為著手之前,而犯罪未遂發生在犯罪行為著手之後既遂之前。

法妞網友諮詢:

犯罪預備和犯罪未遂的區別是什麼?

王海軍律師解答:

一個完整的直接故意犯罪有以下幾個階段:起意階段、預備階段、實施階段、實施後階段。

起意階段是一種思想的流露,他沒有任何的刑法意義,所以起意階段不構成犯罪。

起意階段與預備階段的臨界點是是否出現危害行為。

預備階段與實施階段的臨界點是是否著手。

實施階段與實施後階段的臨界點是犯罪是否已經結束。

【點擊下方小程序,直接諮詢法律問題】

王海軍律師補充:

「犯罪預備」和「犯罪未遂」則都屬於犯罪的未完成形態。

《刑法》第二十二條第一款規定:為了犯罪,準備工具、製造條件的,是犯罪預備。

對於預備犯,根據《刑法》規定,可以比照既遂犯從輕、減輕處罰或者免除處罰

「犯罪預備」的特徵

1.主觀上為了實施犯罪

2.客觀上實施了犯罪的預備行為

預備行為分為兩類:準備工具與製造條件

準備工具,即準備實施犯罪的工具,具體表現為:購買某種物品作為犯罪工具,製造或者改裝犯罪工具等。

製造條件,指除準備工具以外的一切為實施犯罪製造條件的預備行為。

3.事實上未能著手實施犯罪

4.未能著手實施犯罪是由於行為人意志以外的原因

《刑法》第二十三條規定:已經著手實施犯罪,由於犯罪分子意識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的,是犯罪未遂。

對於未遂犯,根據《刑法》規定,可以比照既遂犯從輕或者減輕處罰。

「犯罪未遂」的特徵

1.已經著手實施犯罪

著手是實施行為的起點,標誌著犯罪行為進入了實施階段。

2.犯罪未得逞

3.犯罪未得逞是由於行為人意志以外的原因

王海軍律師結語:

簡單來說,「犯罪預備」是行為人進行了犯罪準備,但是由於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沒有能夠著手實施犯罪。「犯罪未遂」是行為人已經著手實施犯罪,由於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沒有既遂。

相關焦點

  • 究竟如何區分「犯罪預備、犯罪未遂和犯罪中止?」
    犯罪預備、犯罪未遂、犯罪中止都是直接故意犯罪的未完成形態。而且未完成形態只存在於直接故意犯罪中;在過失犯罪、間接故意犯罪中都沒有未完成形態一說,他們只有是否成立犯罪的問題,成立了既遂就是犯罪,沒有成立既遂就不構成犯罪。一個完整的直接故意犯罪有以下幾個階段:起意階段、預備階段、實行階段、實行後階段。
  • 是犯罪未遂還是犯罪預備
    劉法官:我認為,上述二被告人的行為應該界定為犯罪未遂形態。根據我國刑法第二十三條規定:「已經著手實行犯罪,由於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的,是犯罪未遂。」認定未遂涉及兩個要點,一為對「已經著手實行犯罪」的界定,二是對導致犯罪停止的原因的認定。本案中,兩被告人未能完成犯罪是由於其意志以外的原因而造成,這一點不存在爭議。
  • 犯罪預備與犯罪未遂的區分
    【分歧】    對於本案中黃某的故意殺人行為究竟屬於何種犯罪形態產生兩種不同意見。  第一種意見認為,黃某為洩私憤,持刀至被害人家中企圖非法剝奪他人生命,在行兇的過程中由於被害人妻子及左鄰右舍的人勸解而使其行為未得逞,其行為應當屬於犯罪未遂。
  • 本案是犯罪預備還是犯罪未遂
    2007年9月4日晚,被告人林某酒後攜帶火柴和汽油來到被害人孫某居住地,欲對被害人孫某居住的房屋實施放火行為。當被告人林某站在該房屋東側的簡易倉房上,準備向房屋的頂部攀爬時,因踩破倉房的瓦片從簡易倉房的頂部跌落下來,被告人遂離開現場。  上述事實,被告人在開庭審理過程中亦無異議,且有物證汽油、火柴、被害人孫某的陳述、證人孫某某、梁某某的證言和現場勘查筆錄等證據證實。
  • 2020寧夏省考法律常識積累:犯罪預備和犯罪未遂
    今天寧夏華圖給大家帶來的是「犯罪預備和犯罪未遂」。   犯罪預備和犯罪未遂最本質的區別在於發生階段的不同。犯罪預備發生在犯罪行為著手之前,而犯罪未遂發生在犯罪行為著手之後既遂之前。   下面我們從兩道題目入手,來帶大家區分一下犯罪預備和犯罪未遂。
  • 什麼是犯罪預備、未遂和中止?如何區分?
    客觀上,有犯罪預備行為,但未能著手實行犯罪。犯罪的「實行行為」是一種類型性的行為,這種行為在通常情形下會造成犯罪既遂所要求的結果。最後未能著手實行犯罪是由於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又如,日本的刑法中規定了殺人預備罪,因此,故意殺人在預備階段就被停止下來的,成立獨立的殺人預備罪。立法將預備行為實行化的原因,表示對部分犯罪的「預備行為」要嚴懲。什麼是犯罪未遂?
  • 犯罪既遂、犯罪預備、犯罪未遂、犯罪中止
    故意犯罪分為:完成形態——犯罪既遂未完成形態——犯罪預備、犯罪未遂、犯罪中止2. 犯罪既遂指犯罪人的行為完整地實現了刑法分則條文所規定的全部構成事實。犯罪預備指為了犯罪,準備工具,製造條件,但由於行為人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能著手實行犯罪的情形。①犯罪預備的客觀特徵:行為人已經開始實施犯罪的預備行為;行為人尚未著手犯罪的實行行為。
  • 犯罪預備和犯罪未遂一樣嗎?刑法:兩者處罰程度大不相同
    犯罪預備和犯罪未遂?聽著似乎是一個意思,然而其實它並不是,那麼,犯罪預備和未遂究竟如何區分呢?犯罪預備,又稱預備犯,是指為實施犯罪而準備工具、製造條件的行為。犯罪未遂又稱未遂犯,是指已經著手實行犯罪,只是由於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的情形。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十二條:為了犯罪,準備工具、製造條件的,是犯罪預備。 對於預備犯,可以比照既遂犯從輕、減輕處罰或者免除處罰。
  • 犯罪預備與犯罪未遂的界限——如何認定"著手"
    [分歧]   對於本案中李某的故意殺人行為究竟屬於何種犯罪形態有兩種不同意見。第一種意見認為,李某為洩私憤,持刀至被害人家中企圖非法剝奪他人生命,在行兇的過程中由於被害人妻子及周圍居民的幹預而使其行為未得逞,其行為應當屬於犯罪未遂。
  • 深圳「女顧客遭男伴下藥」強姦案:犯罪預備還是犯罪未遂?
    本案成立強姦罪預備,而非強姦罪未遂。1、預備犯與未遂犯的根本區別在於是否著手,即行為是否已具有法益侵害的緊迫性。2、是否具有上述緊迫性,應當以行為時社會一般人的認識為判斷標準。本案發生的時空環境是餐廳,而且下的「藥「根本不足以導致被害女子昏迷的程度(是壯陽藥),所以,下藥行為只是預備行為,而非著手。既然不存在著手,本案自然無法成立未遂,只能成立犯罪預備。5、犯罪預備同樣值得處罰。根據《刑法》第22條第2款的規定,對於預備犯,可以比照既遂犯從輕、減輕或者免除處罰。
  • 網上律師諮詢預備犯罪和中止犯罪有什麼區別?
    網上律師諮詢預備犯罪和中止犯罪有什麼區別?對於這2個犯罪形式大家應該比較陌生,一般會有犯罪分子在犯罪之前會進行一些準備的,比如購買犯罪工具,頻繁對犯罪地點提前進行踩點等等就屬於預備犯罪,他們這樣做是為了將犯罪風險降到最低。
  • 犯罪預備有什麼處罰措施?犯罪預備的認定標準是什麼?
    在犯罪行為的實施中,犯罪預備是其中的重要組成部分。那麼對於犯罪預備有什麼處罰措施?犯罪預備的認定標準又是什麼?今日王海英律師為您解讀犯罪預備處罰及犯罪預備認定標準的有關問題。二、犯罪預備的認定標準 1、犯罪預備與犯罪預備階段的區分在認定犯罪預備時,必須把犯罪預備與犯罪的預備階段這兩種情況區別開來。
  • 什麼是犯罪中止,認定犯罪中止的條件是什麼?
    在刑事案件中,犯罪過程有未遂、中止等情節,那麼關於犯罪中止和犯罪未遂都是屬於犯罪的未完成形態,那麼,什麼是犯罪中止,認定犯罪中止的條件是什麼?網友諮詢:認定犯罪中止的條件是什麼?犯罪中止的認定條件:(一) 必須在犯罪過程中停止犯罪;犯罪中止只能發生在犯罪過程中,即只能發生在犯罪預備、犯罪實行和實行終了之後犯罪結果發生之前的過程中。
  • 慈谿刑事律師:談刑法的犯罪預備
    慈谿刑事律師陳亮: 從犯罪的形態講,刑法把犯罪分成幾個等級,其中犯罪預備是最輕量的等級.犯罪預備雖然僅僅是一種預備行為,但它已具備特定的犯罪構成.、接近犯罪對象物品的行為;(5)出發前往犯罪場所或者誘騙被害人趕赴預定犯罪地點;(6)勾引、集結共同犯罪人,進行犯罪預謀;(7)擬定實施犯罪和犯罪後逃避偵查追蹤的計劃等.
  • 2018國家公務員考試常識題:犯罪未完成形態類型題目秒懂技巧
    犯罪的未完成形態是國考常識中的考點之一,也是考生最容易混淆的地方。看似混亂,其實可以實現秒懂。要想成功運用這一技巧,備考的小夥伴們需要弄清三個問題。 一、什麼是犯罪的完成和未完成形態 犯罪的完成形態是指滿足了犯罪的四個要件:主體(誰實施)、主觀方面(啥態度)、客體(傷了誰的利益)、客觀方面(結果)。
  • 犯罪預備處罰的方法是怎樣的?
    犯罪預備是指為了實施犯罪,準備工具、製造條件,但由於行為人意志以外的原因未能著手實行犯罪的形態。那麼,犯罪預備處罰的方法是怎樣的?法妞網友諮詢:犯罪預備處罰的方法是怎樣的?蔣興明律師解答:行為人認罪、悔罪,退贓、退賠,並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認定為犯罪情節輕微,不起訴或者免予刑事處罰,由有關部門依法予以行政處罰:(一)具有法定從寬處罰情節的;(二)沒有參與分贓或者獲贓較少且不是主犯的
  • 犯罪形態判斷,三步就夠了
    事業單位考試,犯罪形態一般都是通過案例的形式來考察,所以很多同學都反映自己很難在這個題目拿分,經常自己的答案和標準答案南轅北轍,深究其原因,就是知識點的掌握還不夠深入,沒有完全理解各個形態的特徵,不能很好的區分。今天我們就來探討一下犯罪形態的判斷方法。
  • 刑事犯罪預備階段如何認定 是否構成犯罪和受到刑事處罰
    大家都知道,刑事犯罪是一種比較嚴重的違法行為,那麼為了犯罪準備了工具和做了充分的準備,最終沒有實施犯罪,也就是說犯罪還是再預備階段,是否構成刑事犯罪,如果構成該怎麼處罰,今天小編就給大家詳細說說。首先要明確的是,刑事犯罪不同於其他民事犯罪,預備階段就已經觸犯刑罰,屬於犯罪,只不過在量刑上會有所考慮,一般情況下會比照既遂從輕、減輕處罰,情節比較輕微的可以免除處罰,這個主要是由其犯罪的性質決定的,犯罪預備階段為何會認定為犯罪呢,下面小編接著個大家講。
  • 共同犯罪知多少,一口氣說完
    三、片面共犯片面共犯,是指參與同一犯罪的人中,一方認識到自己是在和他人共同犯罪,而另一方卻沒有認識到有他人和自己共同犯罪。命題人認為,片面的共犯分為三類:1、片面的共同正犯(片面的實行犯/片面的正犯),即實行的一方沒有認識到另一方的實行行為。
  • 司法實務|毒品犯罪定性基本問題研究
    二是不應將查獲毒品的數量全部算作販賣毒品罪既遂的數量,在行為人身上查獲的毒品根據毒品交易的進展情況可能認定為販賣毒品罪(未遂)的數量,但在住處查獲的毒品由於沒有進入流通領域,因而只能認定為販賣毒品罪(預備)的數量和非法持有毒品罪,作為想像競合處理。 關於運輸毒品罪與非法持有毒品罪之間的定性爭議。目前司法實踐中對於吸毒者攜帶運輸毒品如何定性的立場一直在兩罪間搖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