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光有腦洞還不行,給颱風起名字有講究!
光有腦洞還不行,給颱風起名字有講究! 新華社「中國網事」記者 王爍 肖豔 趙久龍 給軍艦起過名字,給熊貓起過名字,現在輪到給颱風起名字啦。中央氣象臺13日在微博上發起了颱風命名徵集的活動,給被除名的颱風「海馬」換個新名字,還會給最終選定名字的公眾頒發颱風命名證書,得知消息的網友們帶著清奇的腦洞火速抵達現場。
-
颱風是怎樣命名的 颱風命名規則方法及命名一覽表(圖)
颱風是怎樣命名的 颱風命名規則方法及命名一覽表 颱風是怎樣命名的?人們對颱風的命名始於20世紀初,據說,首次給颱風命名的是20世紀早期的一個澳大利亞預報員,他把熱帶氣旋取名為他不喜歡的政治人物,藉此,氣象員就可以公開地戲稱它。
-
颱風竟用星座命名?這個科普貼告訴你,下次颱風可能叫「麗琵」
每來一次颱風,就有一個新名字,有的名字很拗口,有的名字自帶亮點,不小心還會成為"網紅",也有的颱風太不安分,還會有除名的危險。那麼這些颱風的名字是怎麼來的?今天"摩羯",下次會不會有"天蠍"?【颱風從啥時候開始有名字?】
-
颱風是怎麼被命名的?
颱風作為一種災害性天氣,沿海地區頻發。我們在看天氣預報時候經常會聽到今年第幾號颱風某某。那麼這些颱風的名字是怎麼來的呢?儘管颱風到歷史很長,但是最早記載給颱風起名字的卻是在19世紀初。加勒比海島居民根據聖歷時間命名颶風。
-
【颱風科普十一】關於颱風的命名
【颱風科普十一】關於颱風的命名 來源:中國氣象報社 發布時間:2012年08月07日16:57 人們談「風」而色變,但有個奇怪的現象是,每個颱風與熱帶風暴都有個好聽的名字
-
颱風「利奇馬」命名背後:由越南取名,原是一款熱帶水果
相信不少人都會好奇為什麼這次的颱風叫利奇馬?颱風命名有講究嗎?東方網記者了解到,颱風命名其實都是「有跡可尋」。 「利奇馬」原是一種熱帶水果 據相關資料顯示,用水果為颱風取名已經不是第一次了。上一個類似的颱風,最令大家印象深刻的莫過於颱風「山竹」了。
-
颱風的命名規範
8月28日,雙颱風為什麼今年第14號颱風要叫「天秤」,「布拉萬」又有什麼含義?事實上,颱風叫什麼名字,都是早已確定的。2000年起,颱風的命名由國際氣象組織中的颱風委員會負責。現在西北太平洋以及南中國海颱風的名字,由颱風委員會的14個成員國和地區各提供10個名字,分5組列表,共140個名字。
-
防颱風,種樹有講究(美麗中國)
廣州注重科學規劃、選好樹種、加強養護 防颱風,種樹有講究(美麗中國) 本報記者 賀林平 核心閱讀 綠化樹讓城市更美觀、舒適。 黃澤華說,「去年的超強颱風『山竹』,對廣州綠化樹木破壞很大,尤其南北向的行道樹受損更嚴重,我們今年有意識地加強了這個方向樹木的修剪。」 綠化樹木作為城市生態基礎設施,受損後對生產生活都會產生較大影響,嚴重的還會帶來不少安全隱患。
-
颱風咋命名 為何除名?
中央氣象臺昨日消息,1949年以來登陸我國颱風強度排行榜中,「利奇馬」排第5位。有專家認為,因給我國帶來嚴重災害,「利奇馬」會被除名。一般情況下,颱風命名是穩定不變的。但是,一旦某個颱風造成了特別重大的災害或人員傷亡,為了防止它與以後的颱風同名,颱風委員會成員可申請將其從命名表中刪去。被刪除後空缺的名稱,由原提供國或地區再重新推薦。
-
颱風是如何命名的?為何又要除名?
常常聽到有各種各樣的颱風的名字,有用水果、動物、人名等等作為颱風的名字,曾經出現過的颱風名,也會再出現,而有一些名字卻又被剔除,這又是為什麼? 這麼多的颱風是依據什麼命名的?這就要了解一下颱風命名的發展史了。
-
颱風如何命名,2017年會出現哪些名字的颱風?
颱風和颶風都是對於熱帶氣旋的不同說法,一般把出現在太平洋海域的熱帶氣旋,稱為颱風;出現在印度洋或者大西洋的熱帶氣旋,稱為颶風。全球熱帶氣旋分布圖西北太平洋海域是受到颱風影響最大的地區,我國的東南沿海地區每年都會有不少颱風登陸,有的甚至帶來巨大的危害,比如2006年的「桑美」颱風,嚴重影響中國東部沿海地區,共造成了25億美元的巨大損失。因此2006年12月4日至9日的第三十九屆世界氣象組織颱風委員會會議中決定把「桑美」這個名字退役,由「山神」替代。
-
科普:疾病和病毒命名有講究
那麼,傳染性疾病和病毒的命名有什麼講究呢? 疾病命名有原則 世衛組織總幹事譚德塞11日在瑞士日內瓦宣布,將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命名為「COVID-19」。 2015年,世衛組織等機構提出了對新發現傳染性疾病命名的指導原則,提倡使用中性、一般的術語代替人物、地點、動物、食物和職業的名稱來命名。 這是因為過去一些傳染性疾病的名稱曾導致汙名化和其他不良後果。比如2009年,「豬流感」這個名稱曾讓一些國家「談豬色變」,甚至限制豬肉貿易、下令屠宰生豬,後來世衛組織宣布這種疾病的正式名稱為甲型H1N1流感。
-
颱風巴威來了!颱風是如何形成的?如何命名颱風?
颱風在海洋上可以造成滔天巨浪,而一旦登陸,又會造成巨大的財產損失甚至人員傷亡。環太平洋國家如美國、日本、韓國、中國、菲律賓、泰國等國家,每年都在為預報颱風和減少颱風損失做許多工作。 颱風為什麼都在海洋上生成?颱風為什麼是渦旋形狀的?颱風是如何命名的?這篇文章就帶大家了解一下。
-
颱風是如何命名的?
颱風是強烈發展的熱帶氣旋,是夏秋季節影響我國東南沿海地區的最重要氣象災害,關於颱風的命名,以前是沒有統一的,也就是各個國家自己命名,這樣會帶來很多的交流等麻煩。因此在第三十一屆世界氣象組織颱風委員會會議通過了西北太平洋和南海熱帶氣旋命名表,共有140個名字。
-
颱風命名的原則 颱風名字是怎麼確定的?
根據定義,熱帶氣旋是生成於熱帶或副熱帶洋面上,具有有組織的對流和確定的氣旋性環流的非鋒面性的天氣尺度的渦旋統稱,它包括熱帶低壓、熱帶風暴、強熱帶風暴、颱風、強颱風和超強颱風,並不是所有的氣旋都叫「颱風」。 「熱帶氣旋,民間約定俗成叫颱風,大家也都習慣了。但要注意的是,等級意味著不同程度的防禦標準,所以大家還是要留意氣象部門嚴謹的說法。」一位資深天氣預報員對記者說。
-
解讀:颱風如何命名除名?
原標題:解讀:颱風如何命名除名? 7月11日,超強颱風燦鴻今天下午在浙江登陸。燦鴻在颱風中屬於「大個子」,其東西和南北方向的螺旋雲帶覆蓋範圍直徑1500公裡-2000公裡左右,相當於北京到廣州的距離。
-
揭開颱風命名背後的秘密!看看各個國家都是什麼「控」?
中國天氣網訊 昨天(10月29日),今天第19號颱風「天鵝」、第20號颱風「艾莎尼」先後生成。從神話人物、星座到動物、植物,颱風的名字可謂五花八門,你知道它們都是誰起的?又有什麼特殊的意義嗎? 哪些國家擁有颱風命名權?
-
颱風是怎麼命名的?颱風命名法使用原則(圖解)
颱風命名法 為了避免名稱混亂,1997年11月25日至12月1日,在香港舉行的世界氣象組織(簡稱WMO)颱風委員會第30次會議決定,西北太平洋和南海的熱帶氣旋採用具有亞洲風格的名字命名,並決定從2000年1月1日起開始使用新的命名方法。
-
颱風「天鴿」已到,你知道颱風究竟是怎麼命名的麼?
據中國青年網今天(23日)報導,今年第13號颱風「天鴿」的中心已於今天12時50分前後在我國廣東珠海南部沿海登陸,登陸時中心附近最大風力有14級。據珠海消息,「天鴿」將成為1964年颱風「露比」以來對港、珠、澳影響最大的颱風。
-
「黑格比」怎麼來,給颱風命名是件正經事兒
之前,「鸚鵡」成為今年首個登陸中國的颱風。或許你會好奇,去年來勢洶洶的颱風「利奇馬」、「蝴蝶」、「海貝思」……這些名字都是誰起的?我國的颱風命名規則由何而來?它們背後有沒有蘊藏著什麼深意?01 究竟是誰在給颱風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