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空軍升級型A-10C攻擊機
第175飛行聯隊下屬的第104戰鬥機中隊徽章
「每天醒來的時候,我都要計算一下還有多少天我們就要開赴戰區了。如果說熟練地操作使用一個新的系統是一項挑戰的話,那麼我們現在面臨的即將在近期內展開的部署,則給我們帶來了巨大的壓力。我們即將登上世界的舞臺,因此我們必須保持最佳狀態。」 談到他所在部隊面臨的雙重任務,第175飛行聯隊戰鬥群指揮官丹•馬裡諾中校這樣說。馬裡諾中校在馬裡蘭州空軍國民警衛隊部隊服役。第175飛行聯隊下屬的第104戰鬥機中隊正在完成飛機機型轉換,近期將裝備經過改造升級的A-10近距離空中支援飛機。目前這個中隊正在緊鑼密鼓地進行著準備,以迎接將在今年晚些時候舉行的一次空中遠徵力量部署。
「疣豬」A-10攻擊機
30mm口徑的7管格林炮特寫
30mm口徑的7管格林炮特寫
美國官方為A-10攻擊機確定的命名為「雷電」II型戰鬥機,但由於它的外表不甚美觀,人們便為它起了個「疣豬」的綽號。「疣豬」戰鬥機是美國空軍為了對地面力量進行近距離空中支援而專門設計的飛機中的第一種型號,它於1976年開始服役。
A-10攻擊機的設計相對簡單。當時美國空軍對這種飛機的要求就是它要能夠直接抵進陣地前沿,能夠運載大量的軍械物資,在戰場上空停留的時間要足夠長,具有良好的低速和低空機動能力,飛行控制簡單易行,並且能夠從規模不大的前方基地起飛前往目的地。 A-10攻擊機對速度的要求不大,實際上,這種戰鬥機的戰鬥飛行速度大約為450節,比起其它與其同時代的戰鬥機來要慢得多。
A-10攻擊機的這種設計思路源於美軍當時的切實考慮:A-10攻擊機要能夠遲滯或中止從德國方向進攻的蘇聯軍隊的進展,為地面部隊提供近距離空中支援。因此,A-10攻擊機裝備有「復仇者」GAU-8/A航空機炮。這種航空機炮是由通用電氣公司(洛克希德•馬丁軍械繫統公司的前身)於1971年以「火神」20mm口徑6管M61A1火炮為基礎為A-10攻擊機專門設計的。它是一種30mm口徑的7管格林炮,是對付坦克的有效武器。
在1991年海灣戰爭期間,A-10攻擊機共出動8,100架次,任務執行率高達95.7%。海灣戰爭中美軍使用的所有的AGM-65「小牛」空對地飛彈中,有90%以上是由A-10攻擊機發射的。戰爭期間A-10攻擊機共摧毀伊軍坦克987輛,卡車和其它車輛1800多輛。
「仔細研究一下A-10的歷史你就可以發現,A-10攻擊機上配置的每一種新的作戰能力,每一套新的作戰系統,都是逐步增添上去的。」 已在第104飛行中隊飛過2000小時的飛行員都格•貝克少校說。「隨著新的系統不斷地被裝配進來,A-10攻擊機已經是今非昔比,它的身上增加了許多非原始設計內容的東西。比如說我們有一個瞄準吊艙,但是這個吊艙開始並不是與其它裝備完全集成的。我們需要告訴機載計算機飛機上攜帶著一枚『小牛』飛彈。我們需要把目標參數手動輸入。但是程序升級以後,我們扔掉了所有的過時、獨立的系統,以一個綜合的、可擴展的系統取而代之,這樣做效果很好。」
精確交戰(PE)計劃極大地增強了飛行員們態勢感知、準確偵察、敵我識別和目標打擊的能力,這令他們可以從更高的空間、更遠的距離全天候地使用精確制導武器。精確交戰計劃是一個五年計劃,意在升級現在所有的356架A-10飛機。這356架飛機目前分布在空軍國民警衛隊、空軍預備役司令部和空軍現役的A-10航空隊中。早在20世紀70年代,美軍就對A-10攻擊機進行過升級改造,當時兩架被改造過的A-10攻擊機被命名為A-10B,所以於近期進行改造的A-10攻擊機就被冠以了A-10C的代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