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大波波的野望:曇花一現的波蘭PZL-230F「蠍子」攻擊機
作者:科羅廖夫
波蘭,一個在歷史上經歷過太多的紛爭和戰火的國度。波蘭所處的地理位置使得這個國家深知,要生存下去,必須擁有一支足夠強大的國防力量。波蘭對其空軍的建設一直頗為重視,波蘭的軍用航空工業有著輝煌的過去,也有過黯淡和失落。儘管我們都知道波蘭有著相當不錯的軍用飛機設計和製造能力,但是當波蘭新型戰機PZL-230F「蠍子」出現的時候,給人們的感受卻還是——驚訝。本文原載於《戰爭風雲》2005年第三期。
PZL-230F「蠍子」想像圖
曾經的輝煌——「波蘭海鷗」
波蘭的航空工業有著輝煌的過去,在20世紀30年代,波蘭PZL公司曾經開發出歐洲一流的「波蘭海鷗」——PZL的P系列戰鬥機。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面對數量和質量都佔有絕對優勢的納粹德國空軍,駕駛P系列戰鬥機的波蘭空軍飛行員們進行了英勇的抗擊,在華沙附近空域的作戰中,波蘭空軍擊落了大量德機,創造了12小時內沒有一架德機進入華沙上空的記錄,一些波蘭飛行員還駕駛著殘存的「波蘭海鷗」,輾轉到達英國,參加了不列顛空戰並取得了出色戰績。
正與Me 109鏖戰的波蘭PZL P.11及海鷗翼戰鬥機
事實上,除了「波蘭海鷗」——P系列戰鬥機之外,當時的波蘭PZL公司還開發了P.37中型轟炸機、P.50戰鬥機等軍用飛機。這兩款機型都趕在德國入侵波蘭之前的1939年完成了試飛,但波蘭的工業潛力和軍用飛機生產能力實在有限,兩款機型都沒有來得及投入作戰使用。儘管如此,它們的性能在當時依然可圈可點。德軍對繳獲的P.37中型轟炸機進行了性能測試,認為它不輸給當時德國空軍的主力轟炸機He 111,而計劃作為「波蘭海鷗」替代機型的P.50「蒼鷹」戰鬥機的設計思路與美國的F4F「野貓」、P-47「雷電」等著名戰機十分類似,性能絲毫不比當時世界一流的德國Me 109戰鬥機遜色,甚至有人認為,如果這款快速、堅固而火力強勁的戰鬥機早一些投產並交付波蘭空軍使用,那麼德國空軍至少在開戰後的相當一段時間內難以獲得制空權。
P.37中型轟炸機
P.50戰鬥機
從黯淡到重新崛起——PZL-230F「蠍子」
二戰後,軍用飛機進入了噴氣時代。在東西方對峙的年代裡,波蘭成為了以蘇聯為首的華沙條約組織的重要成員國,波蘭空軍也轉而使用蘇聯生產的飛機,儘管波蘭PZL仍然有著獨立設計和製造噴氣式軍用飛機的能力,但主要是仿製生產蘇制飛機,自行開發的機型相當有限,「火花」噴氣教練機是PZL開發的少數幾個給人們留下些印象的機型之一,但是這款機型的性能卻很一般,在華約成員國內部進行的噴氣教練機選型中輸給了捷克的L-39,而除華約成員國外的其他國家中也只有印度購買了很少的一部分。甚至連波蘭空軍的飛行員對「火花」的評價也不高,寧可使用L-39和蘇聯的雅克教練機而不是本國生產的「火花」。當然,即使是這樣,在維修、改進和部分國產化蘇制戰機(波蘭空軍使用過米格-15、米格-17、米格-19、米格-21、米格-23和米格-29戰鬥機和蘇-20/22戰鬥轟炸機)的過程中,波蘭航空科研人員亦積累了相當的經驗,為再一次的崛起打下了基礎。
PZL TS-11「火花」教練機
冷戰結束後,波蘭倒向西方陣營並成為了北約的新成員,波蘭軍隊使用的武器也開始向北約標準靠攏。波蘭空軍裝備的戰鬥機中,除了較為先進的米格-29戰鬥機在使用西方電子系統進行升級改進後(其中一部分是德國在兩德統一時從原東德獲得的,改裝後作為軍事援助提供給波蘭)繼續留用以外,其它機型必須替換,為此波蘭計劃購買美制F-16戰鬥機或瑞典開發的JAS-39「鷹獅」戰鬥機,就在人們認為這些就是未來波蘭空軍戰鬥機群的所有組成部分時,波蘭PZL公司推出了新型對地攻擊機PZL-230F「蠍子」,它的出現甚至可以用「令人驚異」來形容。
PZL-230F「蠍子」是波蘭PZL公司為替代老舊的蘇-22戰鬥/轟炸機而研製的一款單座、雙發高亞音速輕型對地攻擊機。
相信看到過PZL-230F「蠍子」對地攻擊機全尺寸模型照片的人,都會對它前衛而奇特的氣動外形留下深刻的印象,它甚至不像是我們這個時代的飛機,而更像是未來的太空戰鬥機,即使有關PZL-230F對地攻擊機性能的資料仍然沒有完全公開,僅從它那極具視覺衝擊力的氣動外形上,就足以讓人感嘆波蘭設計師的創造力。
PZl-230項目的唯一遺產——PZL-230F的全尺寸模型
PZL-230F對地攻擊機採用了有明顯蜂腰的下單翼「鴨式」氣動布局,儘管現在採用「鴨式」氣動布局的飛機並不少見,但PZL-230F的布局仍然可說是十分獨特,鴨翼的位置離座艙相當近(甚至可以說就在座艙旁邊),而且鴨翼的形狀不是常見的後掠翼或三角翼而是前緣平直後緣前掠,這是極為少見的。目前沒有資料證明這對鴨翼是固定的還是全動鴨翼,但採用這種設計毫無疑問是為了提高飛機的敏捷性,而PZL-230的性能參數也證明該機的低空亞音速機動性能十分出色。扁平的機頭、內傾的垂直尾翼和多少有些類似YF-23的發動機短艙表明該機在設計中相當重視其「隱身」性能。而水泡型座艙和取消了風檔的一體成形座艙蓋又為飛行員提供了近乎完美的視野(後者是美國在F-16、F-22和F-35戰鬥機上採用的先進技術,美國從未向其它國家提供過該技術,即使日本和以色列開發的「F-16血親」——F-2和「獅」採用的仍然是略遜一籌的單塊式風擋,PZL-230F對地攻擊機的一體成形座艙蓋技術從何而來不得而知)。
PZL-230F三面圖
作為一款主要用於執行近距支援作戰的對地攻擊機,PZL-230的設計思路卻與上世紀80年代由一些西方國家提出,近年來又再次被提起的「戰場飛機」概念有相當多的類似之處。「戰場飛機」是指一種主要執行對地火力支援任務,具有優良的低空、超低空飛行性能,適合前線部署的戰術飛機。與A-10和蘇-25之類典型的近距支援飛機(強擊機)相比,它的最小機動速度更小,空中機動能力更強,活動範圍和留空時間更大,機載武器的配備既能滿足空中火力支援,又具有較強的空中格鬥能力。而且,「戰場飛機」概念要求飛機具有較強的隱身能力,由於這種飛機主要在低空甚至超低空活動,常規雷達對它的探測範圍大大減小。飛行速度較低,又採用了隱身設計(當然還可以使用吸波塗料,這在當今已經不再是高不可攀的技術),即使是具有下視能力的脈衝都卜勒雷達也很難發現它。由於雷達不能盡遠發現,中距攔射空空飛彈也不易命中它,紅外信息特徵較弱,因此紅外製導的空空飛彈也不易命中它。而在當代空戰中,格鬥飛彈已經被大量使用,使空戰(尤其是近距格鬥)中速度優勢和高度優勢的作用大大下降,誰先佔據飛彈發射位置,誰就具有優勢和主動。由於「戰場飛機」概念要求機體具有很高的轉彎角速度,它攜帶格鬥飛彈與高性能戰鬥機近距離空戰中也不落下風。而注重低空亞音速機動性能和低可探測性能的波蘭PZL-230F對地攻擊機幾乎完美地達到了「戰場飛機」概念中的要求,而且與那些改良自螺旋槳飛機的「戰場飛機」設計相比,PZL-230F對地攻擊機的其他性能(升限、過載、爬升率等)更為出色,任務彈性和升級潛力也更大。
PZL-230的發展脈絡:這是PZL-230的早期方案,採用了類似A-10的發動機吊艙布局
這是中期方案,製造出了全尺寸模型,發動機改為機身短艙內置,外翼段可全動
這是後期方案,看起來是對早期方案的進一步優化
這是PZL-23F的最終方案,減小了外翼段前緣的後掠角
甚至還規劃出了雙座型
PZL-230F對地攻擊機明顯地採用了放寬靜安定性設計,為了配合這種「靜不穩定」的設計,必須採用電傳飛行控制系統。儘管目前還沒有公開PZL-230F採用何種電傳飛行控制系統,但是考慮到該機是一款低速飛機,因此要求可以相對較低,作者認為較大的可能是採用一款成熟的三餘度數控電傳飛控系統。當然,PZL-230F的氣動布局使得該機的高速性能相對較差,這對於一款高亞音速飛機來說是沒有影響,但如果未來要發展出超音速的型號就會遇到不少的困難。
為PZL-230F對地攻擊機提供動力的是兩臺萊康明LF507渦輪風扇發動機,推力約7000磅(3175公斤),自重約1385磅(628公斤),發動機推重比約5.0,雖然說不上性能出色,但是對於PZL-230F已經夠用,畢竟作為一款亞音速飛機,發動機的可靠性和使用壽命是最為重要的。兩臺發動機被安裝在傾斜向上的「鼓包」形短艙內,無論是短艙的外形和排氣口的方向還是不帶加力的發動機本身都有助於提高PZL-320F的隱身能力。當然,兩個短艙的體積都足夠容納一臺帶加力的小型渦輪風扇發動機,因此PZL-230F理論上也有發展成為超音速戰機的潛力,但是該機的氣動外形使得它難以發展成超音速的型號(分得如此之開的兩臺發動機使該機的後機身阻力頗大,難以進行高速機動),因此該機並不很適合發展成為用於空戰的機型。當然,由於該機的轉彎角速度大、轉彎半徑小,可以肯定它的低空盤旋格鬥能力十分出色,而且該機採用了放寬靜安定性設計,加上專門設計的氣動布局,亞音速機動性能十分出色,因此空戰自衛能力也不至於很低。當然波蘭空軍也未必有這種需要,畢竟波蘭空軍已經裝備了米格-29和JAS-39兩款性能優秀的第三代超音速戰鬥機,不久還將獲得F-16C/D BLOCK52+(加裝了APX-113V型先進敵我識別系統、AN/ASQ-213電子戰吊艙和「神射手」低空導航/紅外跟蹤吊艙和保形油箱的第52批次F-16改進型,是F-16系列中相當先進的型號)。因此,在相當一段時間內,波蘭空軍還沒有更多超音速空優戰機的需要。不過,相對於準備取代的蘇-22戰鬥轟炸機,PZL-230F的高速突防能力較弱,但該機具備的低可探測性能本身也提高了它的戰場生存能力和突防成功率。
萊康明LF507渦輪風扇發動機
發動機吊艙的安裝方式
PZL-230F的雷達和火控系統目前還沒有公開,儘管PZL-230F的機頭足夠容納下一臺功率不小的雷達,不過對於一款主要用於執行對地攻擊任務的機型來說,雷達的對空搜索能力並不十分重要(著名的隱形攻擊機F-117A甚至沒有雷達,只是安裝了一些被動探測裝置),作為一款輕型戰機,安裝大功率雷達也未必是明智之舉,而且PZL-320F的機頭形狀也比較特殊。因此作者認為,PZL-230F的機頭會安裝一臺類似APG-67(當然對空搜索能力或許會弱些,但對地搜索能力則應該更強)的小型雷達。而PZL-320F的火控系統或許說不上先進,但應該是簡潔、可靠、有效而易於使用的。
PZl-230F最終方案結構圖,機頭安裝一臺湯姆遜-CSF「幽靈」脈衝都卜勒雷達
PZL-230F的載彈量高達4噸,但關於該機使用的武器同樣知者不多,原型機和模型只是在機腹中軸線上安裝了一個航炮吊艙。考慮到PZL-230F執行的主要任務,作者認為該機使用的武器可能包括:類似GBU-12「寶石路」II的雷射制導炸彈、類似JDAM的全球定位系統制導炸彈、類似CBU-87/89的集束炸彈、類似CBU-103/104/105的「風力修正撒布器」、類似AGM-154A/C(JSOW)的「聯合防區外武器」以及類似「海爾法」或「硫磺石」的空射反坦克飛彈(亦可用於攻擊小型艦船和雷達等目標)等空對面武器。考慮到該機可能要取代蘇-22執行防空火力壓制(SEAD)任務的需要,也可能裝備電子戰吊艙和反輻射飛彈(當然,波蘭空軍也可能把SEAD任務交由F-16C/D
BLOCK52+來完成,因此PZL-230F使用反輻射飛彈的可能不是很大),作為空戰武器,PZL-230F將會攜帶具有離軸發射能力的高性能格鬥飛彈,配合頭盔瞄準具再加上良好的低空機動性能將使PZL-230F在低空和超低空成為敵方武裝直升機和近距支援飛機的殺手,即使在這一空域遇到敵方高性能戰鬥機,PZL-230F也有得一拼。當然,如果有需要而且雷達性能足夠,PZL-230F也可以攜帶雷達制導空空飛彈進行中距攔射作戰。PZL-230F使用的武器中應該有一部分是波蘭自行開發的,當然也會有從其他國家引進的(尤其是空對空飛彈)。目前沒有資料顯示PZL-230F是否採用內置彈艙,但考慮到掛架多了勢必會影響機體的隱身性能,作者認為該機即使不採用內置彈艙,也會採用半埋式保形掛架。至於原型機上掛的航炮吊艙,作者認為這應該是用於對地火力支援的大口徑航炮(作用類似A-10的七管加特林旋膛炮),主要用來攻擊裝甲車輛等地面目標,在格鬥飛彈被大量使用的現代空戰中,這樣影響機動性能的航炮吊艙甚至可以說是累贅(當然,這也間接表明PZL-230F沒有固定航炮,可能是因為安裝固定航炮會影響機體的隱身性能)。
PZL-230F可掛載種類繁多的武器
「蠍子」的未來及其他
事實上,PZL-230F對地攻擊機的全尺寸模型在1992年11月就已經出廠,但是,直到現在都沒有繼續進展的消息。這裡面當然有保密的需要,但亦不排除經費問題和原型機在試飛中遇到技術問題的可能(畢竟它的外形太特別了,在風洞體系至少不能說十分完善的波蘭,卻要開發一款幾乎沒有什麼先例可以參照的特殊機型,遇到一些技術上的問題是完全可能的)。但是,相信PZL能夠完成PZL-230F對地攻擊機的研製並使其量產交付使用,一方面既然PZL自行設計、開發了「火花」噴氣教練機,那麼就證明PZL有這方面比較完善的測試系統,至少原型機不至於存在致命的缺陷,而且PZL-230F到底是亞音速飛機,對於風洞測試的要求相對較低。另一方面,波蘭歷屆政府對本國航空工業都十分重視,即使是像「火花」那樣評價不高的機型也沒有下馬,還是頂住各方面的壓力投產服役並努力擴展國外市場。因此,只要PZL-230F能夠實現量產,就會得到波蘭空軍的訂單,而且會向國際市場進軍。
如果PZL-230F可以順利投產並交付使用,那它的意義就遠不止是一款新型戰機了。從軍用航空技術的發展這個較大的層面上,PZL-230F在很大程度上實踐了「戰場飛機」的理念,儘管這一理念提出已經有相當長的時間,而且也出現了英國SABA、美國CAS、HX-1、「戰神」等概念機,但是都由於用途單一而不被重視。而PZL-230F在擁有上述機型優點的同時,在升限、過載、爬升率等其他性能上也不輸給A-10、蘇-25等傳統意義上的近距支援對地攻擊機。不僅使「戰場飛機」理念的實現成為可能,而且完全可能開創對地支援飛機的新局面。在地面防空系統越來越完善的今天,以A-10和蘇-25為代表的傳統對地支援飛機儘管進行了數次改進,但還是越來越顯得過時,而引入了「戰場飛機」理念的PZL-230F憑藉其出色的低空機動性和低可探測性,將會獲得比傳統對地支援飛機強得多的戰場生存能力,甚至可以像F-117A那樣執行打擊敵方高價值目標的任務。因此,可以預見,如果PZL-230F成功量產裝備,只要能夠控制好成本,就完全可以成為21世紀世界軍售市場的熱門機型和未來戰場上的「低空明星」。
而對波蘭PZL公司來講,PZL-230F或許是PZL開發的最為出色的噴氣式戰機,如果該機取得成功並量產裝備部隊,無疑將成為PZL重新崛起的一個重要標誌。
可是2006年2月,波蘭PZL公司宣布永久凍結PZL-230F戰鬥機研製計劃。
PZL-230F的身姿只能出現在遊戲中了
附:PZL-230F「蠍子」對地攻擊機性能參數表
翼展9.0米
機長9.3米
機高4.2米
機翼面積25.4米
最大起飛重量10,000公斤
最大載彈量4,000公斤
最大速度1,000公裡/小時(0.8馬赫)
最大爬升率95米/秒
起飛滑跑距離400米
升限10,000米
作戰半徑(不加油)300公裡
最大過載+9/-3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