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北京市委宣傳部、北京市文化局主辦,中國評劇院承辦的「南方戲曲演出季」於8月25日拉開帷幕。此次演出季為期兩個月,來自南方10個省(市、自治區)的16臺劇目將集中亮相京城舞臺。南充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的川北大木偶《龍門傳說》將於9月15日和16日晚在中國評劇院進行匯演。
《龍門傳說》是國家藝術基金2015年度舞臺藝術創作資助項目,根據廣為流傳的民間傳說「鯉魚跳龍門」創作。該劇分為「魚躍龍門」、「桑園驚夢」、「再躍龍門」、「水府認父」、「幽泉借斧」、「劈山疏流」六場,場面宏偉、唯美大氣,展現了嘉陵江流域豐富多彩的民俗、民風。
四川省大木偶劇院院長唐國良介紹,《龍門傳說》是一臺具有優秀民族藝術特質的木偶劇,此次受邀參加「南方戲曲演出季」的匯演,是《龍門傳說》第一次進京演出。據了解,此次演出季匯集了南方各個劇種的優秀劇目,包括湖南省花鼓戲保護傳承中心的花鼓戲《我叫馬翠花》、安徽省黃梅戲劇院的《黃梅音樂演唱會·唐詩宋詞》等。《龍門傳說》是四川受邀的參加匯演的兩齣大戲之一。
唐國良告訴記者,《龍門傳說》此次亮相京城舞臺,81歲高齡的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李泗元將親自上陣,操演劇中的「王大爺」。「本次演出,木偶劇院60多名演員齊上陣,匯聚了老中青少四代傳承人,其中年齡最小的演員只有16歲。」唐國良說,9月15日、16日將連續在中國評劇院演出兩場。(記者 楊曉江)
(原標題:中秋夜《龍門傳說》驚豔北京)
相關新聞
亮相央視中秋特別節目
川北大木偶與「嫦娥一號」研發科學家互動
9月15日是我國傳統佳節中秋節,當天,在央視中秋晚會開播前,央視將呈現一臺精彩的「豐收季節團圓時 央視中秋特別節目」。記者了解到,川北大木偶劇《千裡共嬋娟》將亮相特別節目,還將與參與設計研發「嫦娥一號」的5位科學家進行互動。
四川省大木偶劇院工作人員陳建平告訴記者,在央視中秋特別節目上,川北大木偶將有10多分鐘的亮相。節目一開始,先是邀請參與設計研發「嫦娥一號」的5位科學家上臺,講述「嫦娥一號」設計背後的故事。緊接著,川北大木偶的「嫦娥」和「吳剛」將走上舞臺,四川省大木偶劇院院長唐國良對這一來自南充的劇種作介紹。「介紹完後,科學家就和大木偶親密互動,包括體驗木偶重量、如何操作等。」陳建平告訴記者,科學家對於川北大木偶十分感興趣,因為從來沒有見過這麼大型的大木偶和逼真的木偶形象。
和嘉賓互動結束後,16名演員表演了《千裡共嬋娟》這齣經典的川北大木偶劇。據了解,演員不但要操控7至15公斤重的川北大木偶,還要揮動10米長綢,現場表演書法、穿衣等川北大木偶絕技。節目將於15日下午在央視一套播出。(記者 羅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