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奶是硬憋回去還是擠出去?是否和情緒有關?回奶的秘密一次講清

2020-11-23 茉莉媽咪育兒日記

小編同學的嬸嬸去年剛剛生了二胎,本來一直照顧小編同學的奶奶接到她叔叔的電話,問能不能回老家照顧一下嬸嬸和孩子。

就這樣一直回去了半年多,突然有一天同學說,她嬸嬸被她奶奶氣到回奶了。因為奶奶平時過於任性,不讓幹的事情非要幹。本來已經斷奶成功了,這下子一下回奶了,她嬸嬸就硬憋著,都憋出乳腺炎了,擠出來她奶奶又覺得浪費,非要給孩子吃,孩子斷奶又失敗。

兩個人因為這件事把全家搞得天翻地覆。

小編問既然婆媳關係怎麼緊張了,為什麼奶奶還不回來住,同學又說,我嬸嬸上班了,沒人給帶孩子啊,奶奶至少還得待到孩子上幼兒園才能回來。

案例分析:斷奶後回奶的根源是什麼?婆媳關係緊張,孕媽應該怎麼做?

小編覺得,產後斷奶與寶媽的情緒有很大的關係。可能寶媽平時注意不到,或者別人覺得現在的寶媽就是矯情,但是斷奶後再回奶就是產後抑鬱症的前兆。如果家裡人忽視這件事讓寶媽變成重度的產後抑鬱症,情況是非常危險的。

產後斷奶後回奶的情況和寶媽自身身體的情況也是有很大的關係的。有些寶媽奶水比較充足,也就非常難以斷奶,加上孩子一呼喊,寶媽的奶水就往出溢。

加上寶媽不及時採取措施,孩子一哭就心疼不止,能加加大了斷奶的難度。

對於這個案例故事來說,既然嬸嬸一家選擇請奶奶去看孩子,那麼就要尊重老人的做法和態度,要積極地給老人講現代的科學育兒方法,不要生硬地強迫老人。

很多老人有的時候不講道理,她們按照經驗論來帶孩子,為了孩子的健康和家庭的和諧,更重要的是為了寶媽的心情舒適,可以考慮請保姆來帶孩子。

如果沒有條件的家庭,就可以讓老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不一定非要帶孩子,或者調整自己用包容寬容的心態來看待老人帶孩子。

斷奶不僅對孩子是一項考驗,對寶媽也是一項考驗

寶媽在哺乳期後期準備結束餵奶的時候,斷奶就成了一個大難題,寶媽們想了各種辦法,有的給乳頭上塗生薑水,有的用美食誘惑寶寶,有的直接讓寶媽別出現在寶寶面前。

寶寶是問題解決了,那麼寶媽的奶水卻不是嚇唬嚇唬就能沒了的。好不容易斷了奶,因為一點小事激動了又回奶的例子比比皆是。

很多寶媽在問答網站上提問:

小伊:斷奶後又回奶咋辦,我媽讓我憋著,憋得鑽心疼。

小菲:斷奶後一個禮拜回奶了,怎麼辦,擠出來好多,還是有奶。

據調查,寶媽常發生的回奶情況:一般是情緒因素佔40%,飲食佔40%,其他因素佔20%,調整好產後的情緒要比產後修復,產後護理更加重要。

斷奶後出現回奶是應憋回去還是擠回去

回奶硬憋不擠,這種做法是可以採取的,但是要注意安全和衛生,這種做法只適用於少量的回奶。如果回奶量較大的話,可以選擇打回奶針,緩解寶媽的疼痛感。

寶媽在斷奶的時候可以循序漸進地減少餵養,讓乳房有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不能一下子就斷奶,把奶憋回去,這樣容易造成乳腺堵塞,甚至出現膿腫的情況。

寶媽也可以選擇擠出去,但擠出的話其實是屬於斷奶失敗的,這時如果再害怕浪費的話再把奶給孩子餵了,孩子也斷奶失敗了,而且往往越擠越多。

幫助寶媽自然回奶的三個好方法

一:逐漸減少餵奶次數

寶媽可以一點點的減少餵奶的數量和次數,每天少餵一點,乳房就少分泌一點,當寶媽分泌的乳汁變得很少的時候,就可以選擇一次性斷奶了,這種方法會讓寶媽少承受一點痛苦。

二:減少高蛋白的攝入

寶媽在斷奶時飲食一定要嚴格控制,要少攝入高蛋白,高油脂的食物。尤其是利於下奶的湯水,大補的食材都是要拒絕的。

三:要控制好寶媽的心情

在斷奶時一定要保持心情的平穩,不要因為寶媽的心情激動產生回奶的情況,一旦回奶再斷奶就更加困難了。所以保持良好的心情,和舒心的環境是很重要的。

寶媽們度過斷奶期就可以重獲新生了,相信堅持就是勝利,最後一定能夠斷奶成功的!

歡迎大家在下方評論區討論,幫忙點個關注點個讚唄!

ps:本文配圖均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回奶湯有哪些 回奶湯做法多樣
    對於用自己母乳餵養的孕媽媽來說,回奶湯是必不可少的。那麼,回奶湯有哪些呢?它的做法會不會很難?鴿子湯回奶嗎,效果怎麼樣?在平時吃的東西中回奶食物有哪些呢?下面就讓小編帶大家了解一下吧。回奶湯有哪些回奶湯一:絲瓜鯽魚湯做法:活鯽魚500克,洗淨、背上剖十字花刀。兩面略煎後,烹黃酒,加淨水、姜、蔥 等,小火燜燉20分鐘。絲瓜2 00克,洗淨切片,投入魚湯,旺火煮至湯呈乳白色後加鹽,3分鐘後即可起鍋。有具益氣健脾、清熱解毒、通調乳汁之功。
  • 哺乳期被氣到回奶的幾句話,你聽過幾句?回奶後如何「快速追奶」
    「千萬不要在老大上小學的時候生二胎,輔導作業給我氣的回奶了!」剛才表姐給我打電話,最後還總結了這麼一句話。說到被氣到回奶,相信大部分媽媽都經歷過,這種感同身受皆因一些無心之語。瞬間被氣的回奶的幾句話,你聽過幾句?
  • 奶漲到什麼程度會回奶?寶媽分享了自己最真實的經驗
    母乳餵養是最安全可靠的奶源,大多數媽媽也是一直堅持著母乳餵養,然而,有少部分媽媽因為工作原因,不得不早早的給寶寶戒奶,這樣才能安心和放心的投入到工作當中。只要是餵過母乳的媽媽都知道,斷奶期間漲奶是最最難受的事情,所以很想知道漲奶幾天能回奶,奶漲到什麼程度會回奶?
  • 導致回奶的因素除了心情不好外,還有這些因素,產婦要牢記
    前幾天,papi醬在微博小號發了一條動態說:心情不好真的會回奶……並在評論區勸大家要保持好心情。很多新媽媽剛生完孩子,情緒還不是特別穩定,有時候可能是因為自己沒經驗照顧不好孩子而懊惱,也可能是因為老公的不關心自己而感到悲傷,還可能是因為和婆婆在照顧孩子的看法上不一樣而生氣,這些負面情緒的變化都會引起回奶。也許很多人都會有很大的疑問,為什麼心情不好會回奶呢?下面我就來和大家說一說吧。為什麼心情不好會回奶?
  • 產後媽媽要特別注意:回奶!
    產後媽媽要特別注意:回奶!關於母乳餵養一直以來「母乳是嬰兒最好最適合的食品」這件事已經無可爭議了,全世界都在倡導母乳餵養。母乳裡的各種維生素和微量元素,這些都要靠你身體裡的存貨,平時要多補充才好。選擇蔬果是應該選擇應季蔬果,避免營養素流失。
  • 小茹媽快速回奶湯怎麼樣?可以喝嗎?
    由於我的經驗不足,為了斷奶走了不少彎路,好在終於成功,希望能將我的這些經歷分享給你們,一是為了讓寶媽們少走彎路,二是想感謝我遇到的良藥——小茹媽回奶湯,這樣的良品我希望可以讓更多的人受益。從待產到生完孩子,我都沒辦法投入工作,心情也是一落千丈,產後抑鬱也隨之而來,所以在寶寶十個月的時候我就已經有了斷奶的想法。在斷奶的這些時間,我在逐漸減少孩子吸吮母乳的次數,後期不再讓寶寶吸吮母乳。
  • 產婦哭訴「月子沒坐完就回奶」,得知原因,醫生怒斥無知
    關於母親的偉大,有這樣一種描述:「生一次孩子就等於過一次鬼門關。」不得不說,懷孕生子對女性而言,確實承受著生理和心理的雙重考驗,尤其是身體,甚至很長一段時間不能恢復。不僅如此,如果坐月子的時候稍微不注意,可能還會落下月子病,伴隨終身。所以能看到,越來越多的家庭開始選擇丁克。
  • 憋屁對人體有沒有危害?憋回去的屁到底去哪了?
    所以說有屁不放,真的會憋出「內傷」哦,這也說明了有些口臭患者不一定是不注意口腔衛生,也有可能是長期「憋屁」導致。「屁事」雖小,關鍵時候卻會讓人抓狂。如何改善惱人「屁事」呢?首先,避免邊吃邊說話,吃飯要細嚼慢咽,以免吞進過多空氣,此外,對於易產氣的食物如洋蔥、豆類、薯類,一次不宜進食過多過量,最後,運動鍛鍊能改善胃腸功能,也能讓你避免「屁事」困擾。
  • 被你憋回去的「屁」都去哪了?經常憋屁對身體有害嗎?
    你有咩野想過,被你憋回去的屁,都去哪兒了呢?所謂的屁,到底是什麼呢?經常憋著屁不放,對身體又沒有傷害?不妨帶著這些問題,繼續往下看,你就能知道答案了!被你憋回去的屁都去哪兒了?放屁,也叫排矢氣,是人體很正常的一種生理現象。
  • 硬憋回去的屁去了哪裡?關於「放屁」的這些趣事你知道多少?
    當然不是,有一種動物一輩子也不會放一個屁,同樣有一些動物放屁簡直決定了它們的生死,讓我們來了解一下這些奇怪的動物,和它們的屁事吧。如果要說出這個一輩子都不會放屁的動物,你可能會大吃一驚,因為這種動物超過一半的死亡原因都是由於排洩造成的,這種動物就是樹懶。
  • 最佳大便時間千萬別錯過 憋回去的便便到底去哪了
    你是不是也有這樣的經歷——在開會,或者正在上課,又或是嫌棄廁所衛生太差,原本有很想排便的念頭,但是由於這些原因給「忍」回去了,憋一會之後,便意全無。等到下次再有便意的時候,不知道是啥時候了......
  • 產後吃公雞還是母雞,區別很大
    雖然產後奶水少的原因非常多,如情緒、營養、哺乳方法、身體體質等,但有時候生活中的一點小事可能也是導致奶水少的重要原因。那就是煲雞湯時選公雞還是母雞,如果選錯了,也會導致奶水少。產後選公雞還是母雞來煲湯呢?
  • 如果經常憋回去,對身體會有什麼危害?
    說起放屁這個事情,可能很多人都會感覺到很尷尬,特別是在公眾場合,如果自己忽然放屁的話,那麼可就要丟臉丟到家了,雖然說起這個問題來有點不好意思,但是,有的人為了緩解尷尬,就會憋屁,對於我們的身體來說是有很多的傷害的,最好就不要這麼做。
  • 韓德君情緒管理大師,怒噴裁判的口型都做出了,硬生生又憋了回去
    儘管韓德君怒不可遏,但最終還是忍住沒有怒噴裁判,轉身離開現場只是用搖手指來發洩情緒。儘管這次給了不利於自己的判罰,在情緒即將爆發的邊緣控制住了自己。裁判有時候也需要審視自己的判罰,畢竟這樣的季後賽或許因為一次罰球就會改變結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