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佳大便時間千萬別錯過 憋回去的便便到底去哪了

2020-11-25 騰訊大渝網

  你是不是也有這樣的經歷——在開會,或者正在上課,又或是嫌棄廁所衛生太差,原本有很想排便的念頭,但是由於這些原因給「忍」回去了,憋一會之後,便意全無。等到下次再有便意的時候,不知道是啥時候了......

「憋」回去的大便去哪兒了?

  便意是非常寶貴的,中日友好醫院肛腸科副主任鄭麗華告訴39健康網,很多人都有這樣的經歷,大便憋一會兒,就沒有便意了。可是大便並沒有排出,它去哪兒呢?

  其實,沒有排出的大便還在腸道裡面,只是它所含的水分被重新吸收,導致大便體積變小,因此人就失去了便意。

  所以把便意憋回去之後,下次便意會來得很遲,因為大便得重新積攢到一定體積,才會再「運輸」下來。

  民間素有「宿便」一說,從字面上的意思來看,應該是指積存在體內尚未排出的糞便。

  但是鄭主任介紹,宿便是一個偽概念。至少在醫學上講是沒有這個概念的。對於該排出來的大便,沒有及時排出來,可以定義為便秘。

  宿便是不是和大家所說的一樣會有毒素?鄭主任表示,本身大便裡面就有毒素,如果不能及時將它排出來,腸道重新吸收,對身體肯定是有害的。所以每天定時把該排出來的大便排出去很有必要。

  每天怎樣排便才是健康的狀態?鄭主任介紹,一般來講的規律是一天一次成型軟便,但是也並不絕對,一天兩次或者兩天一次也可以。此外,腹瀉並不是健康的狀態。

  養成定時排便習慣 兩個黃金時間段要抓住

  養成每天定時排便的習慣是有規律可循的,每天有兩次特別的排便反射可以抓住。

  一是晨起之時,此時腸道經過一宿的消化,腸道蠕動已經能夠將大便運輸下來,起床後會有一次特別強烈的排便反射,這個時候如果趕緊去廁所排便,身體一天都會感覺很輕鬆。

  二是早餐之後,早餐是新的一天剛開始進食的時候,進食之後,腸胃開始活躍,蠕動起來,此時人們也有一次很強烈的排便反射。

  但還是那句話,排便反射因人制宜,有些人可能早上沒時間,便意可能在午餐、午睡之後。

  鄭主任告訴大家,每天能定時排便當然是最好的,因為這樣可以強化排便反射,而每天能定時的把這個問題解決掉,身體也很輕鬆。

  如果沒有便秘,每天不定時排便也沒有什麼問題,只要能保證每天排一次便也可以。

  為什麼反覆強調要養成排便的好習慣,因為就怕有些人群既沒有定時排便的習慣,又隔好幾天(如4~5天)才能排一次便,這樣的狀態肯定不健康了。

  所以要從點滴開始注意,切莫將小小的便秘養成了大病。

(39健康網)

相關焦點

  • 憋屁對人體有沒有危害?憋回去的屁到底去哪了?
    不放屁或放屁次數過少,千萬別暗自竊喜,它可能提示炎症、腫瘤、便秘、痔瘡、腸梗阻等疾病。事實上,放屁太多,可能由於吃飯太快、攝入過多粗糧,或一些疾病原因所導致,如果你不幸「中招」,需要改變飲食習慣,或及時就醫。放屁的聲音可以非常響亮,也可以悄無聲息,也通常伴隨臭味。屁中含有少量的惡臭氣體——吲哚、糞臭素、硫化氫等,因此屁往往比較難聞。放屁是非常正常的生理現象,放屁太多或太少都可能是疾病的表現。
  • 經常「憋大便」好不好?三大危害需儘早了解
    若環境和條件不適宜排便,便意可受到大腦皮層的抑制,即憋大便。 二 憋大便有什麼危害? 1.誘發便秘 若經常憋大便,糞便會在腸內停留過久,因水分過度吸收而變得幹硬,引起排便困難,引發便秘。
  • 被你憋回去的「屁」都去哪了?經常憋屁對身體有害嗎?
    但相信大家都有過因為放屁而引起尷尬的時刻吧:小時候在課堂上,突然「噗」的一聲,全班同學都跟著這個聲音尋找位置,然後對著你小;上班了,在開會或者比較嚴肅認真的場合,突然放了一個屁,小知識想像一下,可那個都會覺得很尷尬吧,所以在日產生活中,微量避免放屁帶來的尷尬,很多人都會憋屁。而一般來說,你想放屁的時候,憋住了,大多都是能憋住的,而憋了一小會之後,也就不想了。
  • 憋回的屁、吸回的鼻涕、吞下的痰,對我們的身體造成怎樣的影響?
    隨身沒帶紙巾,又羞於隨地吐痰,於是我們忍忍將痰咽了下去···身處正式場合,亦或者是心儀的Ta在身邊,於是我們把廢氣硬生生給憋了回去···鼻涕擤不出,擦不淨,一狠心全吸下肚,一了百了···有的人認為自己產生的東西應該沒有多髒,有的小孩養成了吸鼻涕、吞痰的習慣,有的人極愛面子,人前堅決不放屁,這些「吃回去」的廢物到底去哪了?
  • 好幾天沒便便,要拉的「屎」去哪了?被反覆吸收?你可能想錯了!
    說到「大便」這是每個人都熟悉不過的了,排便是很多人每天都在進行的事情。甚至有時候還要和自己的大便一天「見好幾次面」,而有些就比較「難」了,因為要想與便便「想見」估計得幾天後了。
  • 排便時發現大便變細,可能是這些原因所致,事關健康,多了解
    不知大家上完廁所有沒有回頭看一眼便便的習慣,克不要覺得多此一舉,大便的情況是能反映出身體的健康程度的,生活中有不少人排便後會發現大便變細了,就會很擔心,那麼大便變細了,到底是怎麼回事呢?先不要自己嚇自己,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原因。雖然體內若是出現了癌的話,大便的形狀是可能出現改變的,其中就可能是變細、變稀,但是不代表大便變細就一定是這種情況!
  • 女明星拍戲之苦痛:大S憋出一肚子大便
    如廁難:大S憋到滿肚子大便   8月18日,一則新聞吸引了小妹的眼球,內容為臺灣女星林韋君參加節目時稱,先前到大陸拍戲因廁所不乾淨,憋尿憋到膀胱發炎,小便出血。雖然妹妹不知此「女星」何許人也,但埋怨大陸拍戲環境差,她並不是第一個。
  • 千萬別錯過這些「屁事」背後的大問題
    場景一:早高峰的地鐵裡,文質彬彬的小張扶了扶眼鏡,餘光掃視了下周圍的人,悄然生息地放了個屁,不一會兒整車廂的人開始有了反應……場景二:電梯裡,大腹便便的老王按下了去18層的電梯,和同行的人點頭打了個招呼,繼而
  • 便便的前世今生:一個星期沒有拉出來的便便,藏到哪去了?
    每天人們都會進食很多的東西,當食物進入體內,經過消化後,身體需要的物質就會被人體器官所吸收,剩下的食物殘渣就會變成大便排出體外。正常的人來說,大便大概一到兩天左右一次是較為正常的,但是也有很多人可能長達一周的時間都沒有去廁所排便,也沒有任何想要排便的感覺,那這些人體內的大便都去哪了呢?
  • 沒拉出來的大便,長時間憋在身體裡,會經歷什麼樣的變化?
    幾乎每個人在生活中,都遭遇過拉不出大便的情況。有時候肚子疼得厲害,感覺糞便也躍躍欲出,去了廁所後卻依舊排不出來。很多人關注的焦點都放在了如何通便的問題上,鮮有人會問:排不出來的「屎」,到底去哪裡了?有些人還好,也就是一兩天沒有排便,之後排便習慣逐漸恢復。
  • 為何七八天不大便,卻連便意都沒有?大便是被身體直接吸收了嗎?
    一周排便少於三次,並且排便的時候有排便困難,大便乾燥的情況,才屬於便秘。對現在人而言,便秘並不是奇怪的問題,但奇怪的是,有的人七八天不排便,卻連便意都沒有。人每天都要吃飯,大便是食物經過消化後產生的代謝殘渣,照理說人七八天不大便,身體已經產生很多大便,人應該產生濃重的便意,那為什麼有的人七八天不排便,卻連便意都沒有呢?體內的大便去哪了?
  • 當寶寶還在媽媽肚子裡時,排出的便便都去哪了?孕媽聽了可別嫌棄
    當寶寶還在媽媽肚子裡時,排出的便便都去哪了?孕媽聽了可別嫌棄 芬芬自從懷孕以後,對於胎寶寶的狀況就十分關心,每次去產檢都會問醫生很多關於胎寶寶的問題,有一次突發奇想問到醫生,寶寶在肚子裡會不會拉屎和尿呢?醫生回答當然會了。那問題又來了,寶寶在肚子裡的屎和尿到哪裡去了呢?
  • 想拉拉不出來,嚴重便秘憋得要爆炸了怎麼辦!5招幫你保持通暢
    同樣的機場不同世界同樣的咖啡 不同味覺同樣的在廁所大便,不同的是你蹲到腿腳發麻,卻還是沒有排出一點點的便便…很多人都有過便秘的經歷,蹲在廁所使出洪荒之力,卻依然無法將便便拉出肛門的懷抱。便秘的5大危害,別不當回事1、肛腸疾患糞便乾燥、排便困難,都是引發肛門直腸疾患的「真兇」。如:直腸炎、肛裂、痔瘡等等。
  • 大象在哪兒拉便便?鞏孺萍攜新書來寧揭曉答案
    現代快報訊(記者 鄭文靜)12月15日,兒童文學作家鞏孺萍帶著她的新作《大象在哪兒拉便便?》來到南京,在大眾書局太陽城店繪本館和小讀者們親密交流,進行了一場關於便便的有趣分享。
  • 泰國最「另類」的景點,叫遊客去「玩大便」,還獲得大家一致好評
    閒來無事的下午,我租了輛自行車在湄林四處瞎逛,也沒什麼特別的目的地,突然,我在路邊偶然發現了一塊醒目的廣告牌,上面寫著「Elephant Poopoopaper Park」,中文翻譯為「大象噗噗紙公園」,如此特別又可愛的名字迅速吸引了我的注意,印象中似乎沒有在任何中國遊客的遊記攻略裡提到這個地方啊,我懷著好奇心,想去看個究竟。
  • 腸道有癌,大便或先知?提醒:出現3個「苗頭」時,不可疏忽大意
    吃喝拉撒,是每個人存活在這個世上,不可避免的事情,這也是人體正常的需求,但是在這四項中,拉便便,因為比較有味道或者所謂的「低俗」,讓很多人都感覺到不好意思,不想去提這件事情,其實糞便也是身體很多器官健康的「晴雨表」,人體器官代謝不需要的廢物和毒素,就需要通過便便排出體外,大便的形狀、顏色、質地等等
  • 便秘千萬別用蠻力,否則可能肛裂,甚至猝死!
    偶爾發生大便乾燥是很正常的,只有出現排便時間間隔延長、大便硬結、排出困難,或便後有殘留感、滿腹墜脹、頭昏乏力等症狀時才能稱之為便秘。 當便秘持續時間大於12周,就成為了慢性便秘。長期便秘,會讓人體無法順利排出毒素,造成口乾口臭,生瘡長痘。
  • 忍住沒射的「精」濤駭浪哪去了?人體奧秘大盤點…
    也沒啥就是想在2020年開工第一天開著車帶大家去兜兜風時間如白駒過隙當年你還是那個帶著無邪和童真問爸爸媽媽「我從哪裡來」的小孩轉眼間你已經長大可能再也不會問這個問題但求知的欲望和腳步並沒有停下而是隨著愈長的年齡更加強烈
  • 這屆年輕人,開始在朋友圈曬便便了|便秘|布裡斯|蠕動|大腸|膽汁...
    還有人發現了記錄大便時間(所以有便意一定不要長時間憋,否則會給大腸提供更多壓榨水分的機會,讓大便更乾燥。)(一般是100毫升)時,糞便就會刺激直腸壁中的神經,將要大便的信息傳達給脊髓中的初級神經中樞。,大便的形狀、顏色、氣味……對於評估各類腸道疾病都有重要的參考價值。
  • 經常大便不成形,還頻繁放屁,是咋回事?為了健康,別不當回事
    有些人常說大便是人體健康的情侶表,如果大便出現異常,也就預示著你的身體正在向你發出求救信號,需要趕緊調理腸道健康。關於腸道病變的問題相對比較尷尬,所以很多人不願意去醫院就診,但是在生活中卻經常出現頻繁放屁大便不成形的問題,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