託瑞 布魯諾(Tory Bruno)說,自己在做的是「這是世界上最酷的工作。」在控制室看完「聯合發射聯盟(ULA)」的又一枚火箭在弗羅裡達州騰空而起之後,他淡定地跟同事們握了下手,轉身回家。身為最大型美國火箭公司掌舵人,他已經完成了106次無事故發射任務。不過,每次成功發射之後,他的慶祝只限於「喝杯威士忌,然後就去為下一次發射做準備。」
ULA由美國航天兩大巨頭波音公司和洛克希德 馬丁公司聯合成立,是目前美國最可靠、最具航天經驗的發射服務商,已成功將100多顆衛星送入軌道。然而,布魯若一貫的雲淡風輕正在被「新人」打破。億萬富翁埃隆 馬斯克的毫不掩飾拿下運載火箭領域的野心,這位商界奇才甚至在認真考慮讓人類移民火星的事。他並不是一時起意在發瘋,他的SpaceX在2014年發布了一架巨型運載火箭「Falcon Heavy」,動力相當於15架波音747飛機綁在一起,能夠「直達火星」。去年,「Falcon 9」實現人類太空軌道運載火箭第一級完全可控回收。一句話,SpaceX用低成本火箭和可回收助推器擾亂了曾經一板一眼的火箭發射行業。
於是,SpaceX去年一年就拿到了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26億美元的載人航天合約,未來4年至少已接下33個商業發射訂單。這給擁有完美表現記錄的布魯諾帶來了新的壓力。從記錄上來看,ULA從未有過任何失敗的發射記錄,然而美國政府,以及ULA的競爭對手,甚至是ULA的聯合擁有者,都對他不斷地施加壓力,希望他能給ULA帶來改變,讓該公司交出更好的成績單。
目前來看,相比較完美無瑕的發射記錄,很多人似乎更傾向於低成本。布魯諾在嘗試著跟SpaceX這樣的「後起之秀」一較高低。自2014年從洛克希德 馬丁來到ULA以來,他已經削減了三分之一的高管頭銜,將供應成本下拉40%,同時對製造業務進行了徹底檢修。毫無疑問,馬斯克麾下SpaceX的發射記錄,和ULA的沒法比。即使如此,「Falcon 9」近來的一次以爆炸結束的試驗並沒有削弱市場需求:已有70次火箭發射任務被列入公司日程表,合同金額價值100億美元。(SpaceX與ULA發射次數對比)
Teal集團的高級太空分析師Marco Caceres指出,ULA從未和SpaceX這樣的公司正面交鋒過,別的火箭發射公司也從沒遇到過這樣的對手。去年,美國空軍認證SpaceX發射軍事及間諜衛星。要知道,自2006年起,ULA已壟斷了此類衛星發射。這是ULA首次面臨發射競爭。亞利桑那州參議員約翰 麥凱恩曾質疑ULA的「壟斷」是否收到美國國防部的「偏愛」,而國防部長阿什頓 卡特要求就此事展開調查。
ULA之所以不選擇競標,很大程度是因為客戶看中的是價格而非發射記錄。布魯諾認為,價格是ULA的競爭劣勢。在布魯諾的領導下,ULA已經將建造和發射「Atlas V」的時間縮減了50%。在與供應商就合同展開重新談判期間,這樣的改變將ULA的發射成本拉低了三分之一左右,之前的成本底線為1.84億美元。布魯諾透露,到2019年有望將成本拉低至1億美元下方。根據SpaceX在官方發布的數據,該公司的發射成本底價為6100萬美元。馬斯克正在給布魯諾製造進一步的定價壓力。(圖為2016年3月22日,Atlas V發射現場)
ULA正準備讓新款火箭「Vulcan」加入這場價格競爭。「Vulcan」將配置藍源公司BE-4發動機,同時引入了新技術和創新的特點,確保其可靠性並降低成本,將服務於商用、民用及國家空間防護等領域。而且,「Vulcan」也將被完全回收再利用。「最終,它將完全改變我們進入太空的方式,」布魯諾說。波音和洛克希德 馬丁一直在密切關注「Vulcan」的進展,為ULA提供充裕的資金支撐。
分析師對波音和洛克希德 馬丁的態度保持一定程度的懷疑,畢竟相比起來SpaceX是馬斯克個人創建的,他做任何決定都不需要被股東們呼來喚去,而這兩家公司能否做好了承擔Vulcan的失敗的心理準備還有待觀察。不過布魯諾顯得很興奮,他希望在自己的帶領下ULA能「更像SpaceX:在價格上更具競爭力,更靈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