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來襲 CEF實驗影像中心推出線上影展《1:99》,用藝術回應現實

2021-01-09 澎湃新聞
疫情來襲 CEF實驗影像中心推出線上影展《1:99》,用藝術回應現實

2020-03-16 06:5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3月10日,CEF實驗影像中心推出了全新線上影展《1:99》。該展覽是策展人郭瑛以香港市民習慣的消毒水調配比例來命名的,用以回應疫情肆虐的當下現實。

CEF實驗影像中心(Centre for Experimental Film)是一家致力於影像的展映與研究的機構,由藝術家陳友桐發起和設計,「在線文化藝術(深圳)有限公司」出品贊助,履行團科技小組擔任技術開發。中心從2017年4月發起到今年5月正式啟動,歷時整整兩年的時間。

CEF實驗影像中心推出線上影展《1:99》,用藝術回應現實

CEF實驗影像中心

事實上,疫症與城市和人類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同時,我們不得不面對這樣一個問題:人類如何與家畜、動物、微生物以及大自然和平共處。

《1:99》提醒我們:細菌隨著人類和社會進步而進化,變相令疾病越發頻繁。不論我們如何提高警覺,傳染病總殺得我們措手不及,從而帶來的種種的社會問題,也逼迫我們反思人性;至於在家工作的這段時間,整個社會也因此放慢了步伐,我們也發現了新的生活節奏。

下載微信APP ,掃二維碼進入觀影

由五位不同國籍的藝術家創作的七個錄像作品將帶引我們更深入探究這個主題:徐世琪的 《宇宙急Call》及《宇宙急Call之頭足獸》提出在科學之外了解傳染病的各個信仰體系,強調以科學為唯一主導的知識系統全盤崩壞的危險。Mariam Ghani的《Dis-Ease》是一篇論文的摘錄,討論著有關疾病的電影、暗喻、還有「向疾病宣戰」的後果。Jeamin Cha的《當值》透過追蹤一個保安員和起居照顧員的日常工作及尋找兩者的交匯點,呈現「照顧」及「保衛」的雙重身份之下的矛盾。Luiz Roque 的《天堂》 與《白年》以媒體及流行文化作為媒介,詰問一個人的分離意識如何遊走於官僚框架與潛在的生活之間。最後,勞麗麗的《冷火》以既不隱定又不可預計的發酵過程作為隱喻,巧妙地引領我們感受日常生活中無以名狀的瑣碎事帶來的不自在。

值得關注的是,《1:99》展覽是在流媒體平臺上呈現給觀眾的,在疫情將人們「禁足」在家的時候,這樣的形式不僅從事實上解決了人們無法聚集的困境,也成為新媒體技術對影像藝術的一次重塑。

新媒體的發展讓我們獲得了觀看實驗電影的便利,只要下載微信(WeChat)並掃描海報上的二維碼,就可以參與到這場影展之中。

據悉,該展覽只是這個項目的第一期計劃,之後CEF實驗藝術中心還會在這個基礎上更新第二期作品。

關於策展人:

郭瑛女士自2013年起成為獨立策展人,策展不同的國際藝術項目。她先後出任第57屆威尼斯雙年展香港館「楊嘉輝的賑災專輯」策展人、2017年利物浦LOOK國際攝影節首席策展人和2014年英國曼特斯特亞洲藝術三年展「天下無事」聯合策展人等。郭女士於2014年在香港成立Art Appraisal Club以推動本藝術評論發展及鼓勵批判性思維。

作為國內首個在線的影像中心,CEF實驗影像中心結合移動網際網路的特點,創造新的展映方式和檔案模式。可以說,它是一個在線電影院,也是一個數位化資料館。據陳友桐介紹,CEF實驗影像中心沿用了電影院的院線排片方式,定期定時展映,並持續邀約策展人策劃和梳理展映專題,推介優秀創作者和影像藝術作品。與此同時,CEF梳理影像藝術的學術脈絡,為藝術家和影像機構建立開放的數字檔案,方便公眾檢索與觀看,同時開展學術交流。

這是一個技術與學術並舉、線上和線下聯動的數位化影像中心。CEF實驗影像中心不僅支持在線展映以及數位化檔案,還支持手機端與線下投影放映設備的聯動,這顯然有利於影像作品的多渠道傳播。CEF實驗影像中心針對網際網路這個時至今日最大的同時也最雜亂的影像檔案庫,無疑給出一個積極的、具有建設意義的回應。

凹凸鏡DOC

ID:pjw-documentary

微博:@凹凸鏡DOC

推廣|合作|投稿 加微信☞pjw200951288

加入交流群或工作團隊加微信☞aotujing-doc

用影像和文字關心普通人的生活

長按或掃碼關注

凹凸百態 光影日誌

原標題:《疫情來襲 CEF實驗影像中心推出線上影展《1:99》,用藝術回應現實》

閱讀原文

關鍵詞 >> 湃客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相關推薦

評論()

相關焦點

  • 線上線下共融探索 影像為媒演繹申城"舞極限"
    作為上海市文教結合支持項目之一,藝術節中心與上海學生舞蹈聯盟共同組織和開展了本年度「舞極限」學生舞蹈實踐活動。活動總歷時半年,集編創作品、教學培訓、拍攝製作於一體,在線下和線上兩端為本市青少年兒童提供了藝術教育的創新載體。
  • 吳青峰耗時一年籌備線上影展 演得過癮玩得開心
    來源:新浪娛樂吳青峰耗時一年籌備線上影展新浪娛樂訊 吳青峰[微博]首張個人專輯《太空人》發行至今,釋出6首影像作品:《巴別塔慶典》、《太空》、《太空人》、《線的記憶》、《失憶鎮》,以及《太空船》。四月開始,連續推出二部曲,開幕片為導演塗皓欽負責的奇幻想像二部曲:《譯夢機》、《回音收集員》,除了歌與歌之間的相互呼應,畫面埋下的片段線索,更值得觀眾細細探索;《太空人》視覺藝術的最大驚喜,也即將揭露!4月1日由精彩的奇幻想像二部曲MV《譯夢機》、《回音收集員》的線上首映,宣告影展正式起跑。
  • 「公元二二抗疫影像展」在京開幕
    本報北京9月27日電(光明網記者姚坤森、黎夢竹)作為「北京國際攝影周2020」首場展覽,「共渡——公元2020抗疫影像展」於27日在北京中華世紀壇南廣場開幕,標誌著「北京國際攝影周2020」正式啟動。本屆北京國際攝影周以「影像:穿越現實」為學術主題,「抗疫·脫貧」「一帶一路」為內容主題。其中,「共渡——公元2020抗疫影像展」由北京國際攝影周組委會主辦,由中國藝術攝影學會、中國新聞攝影學會、光明網、中國通信攝影協會、《中國衛生影像》雜誌社、國際攝影藝術聯合會承辦,是全國第一個全面記錄人民抗疫歷程的大型攝影展,分為「中國抗疫新聞攝影展」「萬象德彰」「醫道濟世」「影相載志」四大板塊。
  • 「愛的藝術——全球影像藝術大展」杭州站開票啦
    杭州是多情的城市,從梁山伯與祝英臺,到白娘子與許仙,中國最動人的愛情故事均在杭州,戀愛中的人不到斷橋都不算定情;杭州是無情的城市,懸疑殺妻案、無縫銜接的情人、林有有的公憤……這樣的故事用大嗓門的杭州話講起來,更多了幾分現實與絕情。但2020年,我在杭州看到了真正的愛情。
  • 藝術家如何用影像表達對未來的思考
    由實驗影像中心發起主辦,藝術家楊福東策劃的 「未來未來——青年實驗影像計劃」 12月20日晚在上海外灘博悅匯影城正式開啟。10位受邀的青年藝術家立足當下、回望過去、思考未來的成果,以影像藝術為載體,創作出的十部短片,在影院裡進行了一次集中的放映。
  • 保時捷公共藝術療愈展啟幕 讓藝術給更多人帶去溫暖與撫慰
    新一屆雙年評選不僅升級評選機制,更吸引多位國內知名藝術家、策展人、學者和媒體加入,共同打造一屆結合時代、視野廣闊、思維豐富、融通中西文化和知識結構的專業藝術評選,助力更多優秀青年藝術人才在更廣闊的舞臺上綻放光彩。藝術療愈項目是保時捷在席捲全球的新冠疫情背景下,攜手相關機構共同推出的一個創新性公益善舉,希望通過藝術為人們帶來精神慰藉,緩解情緒壓力。
  • 谷歌官方回應了,99 部手機行為藝術「捉弄」谷歌地圖後續
    一位叫 Simon Weckert 的藝術家,通過一個簡單的實驗,成功欺騙了谷歌地圖的路況判斷,在空曠的大馬路上,製造出「堵車」假象。而谷歌對這一行為,給出了出人意料的回應。 關鍵詞:谷歌地圖 實時路況 手機數據 想要騙過谷歌地圖的實時路況,需要怎麼做?
  • 最新展訊:線·面·體江心嶼視覺藝術三人展
    聚合引擎綜合整理 來源:西路21號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及時聯繫線·面·體三重奏——江心嶼視覺藝術三人展主辦單位鹿城區文化和廣電旅遊體育局鹿城區旅遊和體育事業發展中心展覽時間2020年11月21——2021年1月21日開幕時間
  • 藝術遇見科技 四川音樂學院實驗藝術學院成果匯報展「出山」
    四川在線記者 邊鈺科技改變著人們的生活,也影響著藝術。1月5日,「出山·四川音樂學院實驗藝術學院2020成果匯報展」(以下簡稱「匯報展」)正在四川音樂學院本部南校區開展。據了解,四川音樂學院於2019年12月成立了實驗藝術學院,旨在探索藝術內容、表現形式、工具材料的創新,推動藝術與科技的跨界融合,促進新知識的發現與形成以及科技進步新的可能性。通過一年多的建設,當前實驗藝術學院已基本實現了藝術與科技共生,並惠及大眾。這次開幕的匯報展便是學院交出的第一份答卷。
  • Hyundai Blue Prize2019獲獎展盛大開幕
    2020年6月16日,Hyundai Blue Prize 2019獲獎展《遊戲社會:狼、猞猁和蟻群》(Play societies:wolves, lynx and ants)在現代汽車文化中心(北京市朝陽區酒仙橋路4號798藝術區E-1號)盛大開幕。
  • UABB雲觀展 | 從現實世界走向未來的「城市升維」之路
    支持雲計算的全球能源密集型數據中心網絡預測,到2025年,地球上1/5的能源將被消耗,其中大部分是石油、天然氣和煤炭等不可再生能源。 「雲的影響」是一個建築聲音裝置,用具象的方式提醒大家看看「雲」的規模、增長和它們所帶來的生態影響。 零件的舞臺
  • 疫情之下,近期全球藝術事件回顧
    經過近3個月的全民抗疫,中國的疫情防控形勢持續向好,但很不幸的境外疫情卻不斷在快速的擴散蔓延。這種態勢之下,藝術圈面臨著一個比之前更加龐大的嚴峻的考驗,讓我們一起來看看近期國際上發生的一些藝術事件。
  • 亞洲展訊 | 韓國光州市立美術館北京創作中心第10期開放展
    北京創作中心的設立目的是評選出少數精銳的藝術家,向世界推廣優秀藝術家, 通過各種創作支援活動,幫助藝術家的發展。還有從今年開始增加一位策展人駐館,為更加有效的交流添上了一筆。我中心目前有第10期5位駐館藝術家和1位策展人(長期4名/1年, 短期2名/外來藝術家1名4個月、策展人1名6個月)進行創作及交流活動。
  • 上海電影節|上影集團發布新計劃,主旋律、IP、文藝齊發力
    今年的「上影之夜」吸引了來自埃及、愛沙尼亞、希臘、匈牙利、印度、印度尼西亞、愛爾蘭、哈薩克斯坦、拉脫維亞、立陶宛、馬來西亞、荷蘭、菲律賓、阿聯等近20個國家的電影節、電影基金、電影促進會、電影集團、國家電影中心、電影博物館等機構的負責人出席活動。
  • 2020中央美院畢業季丨微展廳·研究生/實驗藝術學院
    原創 中央美術學院 中央美術學院微丨展丨廳實驗藝術學院【展廳入口】請掃碼或點擊文末「閱讀原文」可直接觀展搜索「作者姓名」或「學號」可直接觀看作品如果說包浩斯是為了創造出適應工業革命的美學,黑山學院是為了用前衛藝術的精神對抗正在全面統治世界的消費主義和娛樂主義。那麼我們的實驗藝術學院,應該是為了應對中國文化復興局面和人工智慧的到來的技術前景而存在。這就是我所理解的,今天的實驗藝術學院和同學們的歷史使命。
  • 「WAVELENGTH:異線狂想」:帶你觸摸未來藝術的多重可能
    開幕式現場2017年8月5日,「WAVELENGTH:異線狂想」先鋒時尚藝術跨界展在北京時代美術館盛大開幕。「WAVELENGTH:異線狂想」由一支年輕的策展團隊最先發起於美國紐約,他們關注不同藝術形態間的對話共鳴,力求在消費主義的背景之下,模糊藝術與消費、藝術與生活的界限,打造先鋒獨特又輕鬆時尚的藝術狂歡。今年,他們將WAVELENGTH帶到了中國,也一同帶來了這種審視和參與藝術的別樣方式。
  • 宅家也能玩轉科學~科學之夜「雲端」來襲,周五晚邀你做實驗,漲知識!
    本周末(2月28日、29日、3月1日)晚上18:00—21:00上海科技節親子品牌「科學之夜」推出線上特別版專場活動通過「雲上玩」「防疫專題」「雲上遊」「雲舞臺」四大版塊讓孩子在家長帶領下做小實驗、看科普秀
  • 愛的藝術全球影像藝術大展第四站上海站|翠西·艾敏
    在YTPictures雲圖映畫 與E·POP 聯合舉辦的#愛的藝術:中國巡展##愛的藝術:全球影像藝術大展# 上海站,這位「壞女孩」用霓虹燈寫下愛的話語。是柔情萬種還是硬核示愛?快來現場看看!
  • 疫情催熱科普遊 廣東科學中心假期迎客近十萬人次
    遊客在參與病菌觀察檢測實驗。廣東科學中心 供圖  中新網廣東新聞10月9日電(王堅)今年中秋國慶假期,廣東科普旅遊強勁復甦,許多家長帶孩子到廣東科學中心感受科技的魅力。據統計,該中心8天假期累計接待遊客近10萬人次,日平均遊客1.2萬人次,創疫情以來客流量最高紀錄。
  • 影像上海嘗鮮實驗攝影 逾3萬人組成觀展「金字塔」
    9月底,第六屆影像上海藝術博覽會(以下簡稱影像上海)再度登陸上海展覽中心,50家畫廊參展,200位藝術家的上千件作品亮相,吸引了超3萬名觀眾入場。持續探索攝影邊界與深挖中國城市潛力是本屆展會的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