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以院士命名的玉米,棒大、抗病、耐高溫,畝產高達961公斤

2021-02-12 農業說吧

閱讀本文前,請您先點擊上面的「藍色字體」,再點擊「關注」,這樣您就可以繼續免費收到文章了。每天都會有分享,都是免費訂閱,請您放心關注。註:本文轉載自網絡,不代表本平臺立場,僅供讀者參考,著作權屬歸原創者所有。我們分享此文出於傳播更多資訊之目的。如有侵權,請在後臺留言聯繫我們進行刪除,謝謝!                                                                                                                         

大家都知道,袁隆平是我國「雜交水稻之父」,也是中國中國工程院院士。袁隆平發明了雜交水稻,給中國的農業做出了巨大貢獻。

今天,小編大家介紹一個玉米品種,它是第一個以「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命名的玉米品種。這個品種就是隆平206。隆平206推廣已經近10年,但是仍然憑藉耐高溫、抗性好、穩產高產,在河南、山東、安徽等地區有很大的銷量。其中在2018年,河南有9個超過100萬畝的玉米品種,其中就包括隆平206。

特徵特性

該品種生育期101天。株型緊湊,株高259.6cm,穗位高112.7cm;穗長18.7cm,穗粗5.4cm,穗行數15.8,行粒數32.2;黃粒、白軸、半馬齒型,出籽率91.1%,千粒重366.8g。

突出特點

(1)抗性好

隆平206葉片大,根系多,紮根深,吸水保水能力強,抗旱性突出。

隆平206抗病性好,抗青枯病、穗腐病、大小斑病等病害。

(2)耐高溫熱害、結實好

隆平206雄穗分支多、花粉量大、花粉活力強,雌穗吐絲快且集中,耐高溫熱害能力強,田間表現為不空杆、不禿尖、不花粒、結實好。

經過連續多年觀察,隆平206不論在河南、河北還是山東、江蘇、安徽、陝西,都表現出了與眾不同的耐高溫能力。

(3)棒大、產量高

隆平206一般16-18行,棒長18-20公分,是真正的大棒品種。該夏播一般畝產650公斤以上,最高畝產961公斤。

2012年隆平206平均畝產808.2kg,創造了安徽省夏玉米單產歷史高產紀錄。

種植技術特點:

畝種植4000-4500株。注意氮磷鉀配合施用。施好基肥,重施攻穗肥,酌施攻粒肥,澆好大喇叭口至灌漿期的豐產水。

種植區域:

河南、山東、河北、江蘇、安徽、陝西關中、山西南部地區、湖北襄陽夏播種植。

相關焦點

  • 雙季稻畝產超3000斤!豪言推廣一億畝
    晚稻現場測產結果顯示:平均畝產達到了911.7公斤,加上此前測得的早稻平均畝產量619.06公斤,雙季稻畝產量達到了1530.76公斤,實現了袁隆平院士雙季「畝產3000斤」的目標,袁老及其團隊再次刷新了雜交稻的畝產紀錄。
  • 白軸、大穗、抗病、抗倒伏的最新審定的玉米品種
    下面咱們介紹一個白軸、大穗、抗病、抗倒伏的最新審定的玉米品種——合玉6號。 以農家肥為主,畝施尿素15千克、三元複合肥20公斤作底肥,大喇叭口期畝追施尿素20公斤。苗期:注意防治薊馬、灰飛蝨等害蟲。
  • 袁隆平團隊雜交水稻雙季畝產突破1500公斤
    新華社記者 陳澤國 攝  新華社長沙11月2日電(記者白田田、周勉)11月2日,湖南省衡陽市衡南縣清竹村,由「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團隊研發的雜交水稻雙季畝產突破1500公斤大關,其中晚稻品種為第三代雜交水稻。  在今年疫情和災情的多重衝擊下,這樣的測產結果來之不易,具有很高的「含金量」。
  • 這個超高產、特大棒玉米新品種,穗長28釐米,平均畝產2650斤
    玉米要想獲得高產,品種是關鍵,入冬後,許多農民都在挑選高產優質的玉米品種,今天給大家介紹一個超大穗、矮杆抗倒,超高產玉米新品種--平玉8號。品種基本情況平玉8號是由平頂山市農業科學院和武威市農業科學研究所共同選育的玉米新品種,2009年通過河南省審定,2012年通過甘肅省審定,2012年通過河北省審定,2014年又通過國家審定。2018年通過山東省引種備案,是一個適應性好,矮杆抗倒、棒大棒勻、穩產高產的玉米新品種。尤其是超大果穗的玉米新品種,深受農民歡迎。
  • 農業部:玉米大豆兩大作物良種攻關取得新進展
    人民網北京10月11日電 (王子侯)10日,農業部在吉林省召開玉米、大豆、水稻、小麥等四大作物良種重大科研聯合攻關進展情況調度會。記者從會上了解到,玉米、大豆兩大作物良種攻關取得了新進展。
  • 袁隆平:中國超級雜交稻畝產1000公斤大有希望
    新華網武漢4月22日電(記者 趙博)中國雜交水稻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主任袁隆平22日在此間舉行的「海聯論壇·新農村建設與科學發展戰略研討會」上表示,將常規育種手段與分子育種技術結合起來,進一步挖掘水稻的產量潛力,超級雜交稻實現畝產1000公斤,大有希望。
  • 雜交水稻雙季畝產1530.76公斤 除了紀錄還有這些重要意義
    11月2日在湖南省衡陽市衡南縣清竹村進行的袁隆平領銜的雜交水稻雙季測產達到了畝產1530.76公斤,其中早稻619.06公斤、第三代雜交水稻晚稻品種「叄優一號」911.7公斤,超過了1500公斤的預期目標。
  • 袁隆平:願為科學獻身試吃抗病抗蟲轉基因大米
    水稻不打農藥不能存活南方日報:畝產900公斤的超級稻是否含轉基因?袁隆平:我們的超級稻絕對不含轉基因。目前轉基因有抗蟲抗病的,來自細菌,叫做「毒蛋白基因」,人吃了會怎麼樣?又不能由人試吃,只能用小白鼠來做實驗,但人是人,小白鼠是小白鼠。大家對「抗病抗蟲的轉基因農作物能不能吃」存有疑問,完全可以理解,國家也很慎重。
  • 水稻高產攻關再創佳績 畝產最高達1019.33公斤
    日前,記者從縣農業農村局獲悉,今年我縣水稻高產攻關成績再創歷史新高,16位參與攻關的農戶畝產超過了900公斤,為歷年最多的高產集群;其中羽林街道楓家潭村何其龍攻關田畝產達到了1019.33公斤,為我縣第三次突破畝產噸糧,創下我縣水稻高產的新紀錄。單產水平再創新高 畝產1019.33公斤「幾乎是遭受了『沒頂』之災,居然還有這麼高的產量。
  • 穗長、粒深、早熟又抗倒的玉米品種
    金瑞88,抗倒,大穗八兩八,棒大穗勻,軸細粒長。耐旱又早熟。 金瑞88,它的突出優點: 1、高產優質: 省生產試驗同組產量第一名,具有畝產1000公斤的生產潛力,出籽率高達91%,籽粒金黃,品質優良。 2、抗逆性好: 根系發達,高抗倒伏,抗旱節水,耐鹽鹼,抗高溫,耐低溫。
  • 畝產1203.36公斤:袁隆平團隊的超級雜交稻再創紀錄
    新華社石家莊10月29日電(記者趙鴻宇、秦婧)記者29日從河北省科學技術廳獲悉,「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及其團隊培育的超級雜交稻品種「湘兩優900(超優千號)」再創畝產紀錄:經第三方專家測產,該品種的水稻在試驗田內畝產1203.36公斤。
  • 我國玉米單產再破記錄 轉基因玉米和大豆新品種培育成功
    農業農村部玉米專家指導組組織專家,對中國農業科學院作物科學研究所栽培與生理創新團隊的玉米密植高產示範田進行了實收測產。結果顯示,示範田玉米每畝8600穗,單穗粒重192克。綜合測算,單產達到1663.25公斤,再破我國玉米單產記錄。
  • 玉米高產,產量的2/3以上來自技術!
    有些「買種子的」喜歡問:哪個玉米種高產?畝產多少? 有些「賣玉米種」喜歡說:「某某品種產量高」或「某某品種是高產品種」。 事實上,真的是這樣嗎? 其實,「玉米品種高產」和「玉米高產品種」都是一部分人的「意淫」而已。
  • 河南農大「豫單9953」宜機收玉米新品種迎來驗收測產
    「我宣布,高產耐密宜機收玉米新品種『豫單9953』籽粒機收15畝高產示範方測產驗收平均畝產為1127.45公斤,15畝高產示範方機收實測產量為畝產1044.68公斤!」隨著測產專家組組長、中國工程院院士戴景瑞鏗鏘有力的聲音,玉米新品種「豫單9953」籽粒機收觀摩會現場響起熱烈的掌聲。
  • 袁隆平:下一個雜交水稻雙季稻畝產目標是4000斤
    袁隆平:下一個雜交水稻雙季稻畝產目標是4000斤 2020-11-03 14:55:23 作者:張楷欣 責任編輯:張楷欣   中新網長沙11月3日電(王昊昊)「目前我們已經實現了第三代雜交水稻雙季稻周年畝產突破
  • 十年磨劍,孕育玉米高品質—新聞—科學網
    黃長玲供圖 ■本報記者 王方 他小時候從未吃過玉米,甚至從未見過玉米。剛進入大學,首次吃到玉米糊糊時,便驚訝於棒渣的粗顆粒感。沒想到的是,在過去的30年中,他的大部分時間卻都獻給了玉米育種事業。他就是中國農科院作物科學研究所研究員黃長玲。
  • 中國雜交稻畝產取得突破 為保障全球糧食安全貢獻中國智慧
    我國雜交稻畝產取得突破 為保障全球糧食安全貢獻中國智慧央視網消息:「民以食為天」,今天,在湖南衡南第三代雜交稻試驗基地,經過農業農村部現場測產,袁隆平院士團隊雜交水稻雙季畝產突破了1500公斤的攻關目標。1500公斤是個什麼概念?這會給我們國家的米袋子帶來什麼影響?
  • 袁隆平團隊第三代雜交水稻在玉林試種畝產超700公斤
    ,折算畝產約708.3公斤溼谷。今年11月2日,在湖南省衡陽市衡南縣,由袁隆平團隊培育的第三代雜交水稻迎來晚稻測產,測得晚稻平均畝產為911.7公斤,與7月測得的早稻數據綜合顯示,第三代雜交水稻早晚雙季稻平均畝產達到1530.76公斤。消息傳開,萬眾矚目。此時,在距衡南縣700多公裡的廣西玉林市博白縣那林鎮雙六村一塊金黃的稻田裡,第三代雜交水稻也將迎來晚稻測產。
  • 受聘為廣東這所高校特聘院士
    據廣東海洋大學官微發布的消息,12月18日上午,袁隆平從廣東海洋大學黨委書記曹俊明手中接過鮮紅的聘書,正式受聘為廣東海洋大學特聘院士。聘任儀式上,曹俊明為袁隆平院士頒發證書並佩戴了廣東海洋大學校徽。曹俊明在儀式上致辭表示,聘任袁隆平院士為廣東海洋大學特聘院士,是關係廣東海洋大學建設和發展的一項重要舉措,是廣東海洋大學高質量發展史上的一大盛事,也是推動廣東海洋大學第四次黨代會提出的「人才引育工程」落地見效的重大裡程碑。他指出,長期以來,袁隆平院士對廣東海洋大學學科建設、人才培養和服務社會等工作給予了悉心指導和熱情關懷。
  • 玉米高產新品種迪卡667
    迪卡667是2013年7月經山東省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審定的玉米品種(編號:魯農審2013002號)。該品種株型緊湊,全株葉片數18片,幼苗葉鞘紫色,花絲紫色,花葯綠色。區域試驗結果:夏播生育期106天,株高279釐米,穗位121釐米,倒伏率3.4%、倒折率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