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農村部玉米專家指導組組織專家,對中國農業科學院作物科學研究所栽培與生理創新團隊的玉米密植高產示範田進行了實收測產。結果顯示,示範田玉米每畝8600穗,單穗粒重192克。
綜合測算,單產達到1663.25公斤,再破我國玉米單產記錄。
據悉,近年來隨著我國糧食工業和飼料養殖業的快速發展,玉米逐漸成為農產品中的明星產品,市場消費量快速增長,價格也隨之走高。
截止目前,主產區玉米收購價格華北集中在1.25-1.3元的位置,東北潮糧也達到1元價位,刷新歷史價格記錄,但即便如此,玉米市場依舊面臨著供不足需的局面。
專業數據顯示,目前我國玉米主要消費領域在於以燃料乙醇為主的玉米深加工和飼料養殖業。
早在2017年國家發展改革委等十五部門就聯合印發《關於擴大生物燃料乙醇生產和推廣使用車用乙醇汽油的實施方案》,提出2020年實現乙醇汽油全國基本覆蓋,受此影響,在過去的四年中,我國累計消耗掉了玉米庫存約為2.4億噸。
與此同時,由於去年下半年以來的豬肉價格暴漲,也讓玉米的飼料消費面臨快速增長的局面,由於玉米價格的快速上漲,今年11月份以來,不少飼料企業開始採購相對低廉的小麥、稻穀等主食品種替代玉米在飼料中的應用。
一場關於與機器、養殖業爭糧的玉米行情正在上演。
而伴隨著玉米火爆行情的背後,則是國產玉米在耕地面積受限的背景下持續增產壓力巨大。據悉,今年以來為補充國內糧食需求,1-10月我國穀物進口規模同比增加了1300萬噸,增幅高達70%,其中主要進口就是以玉米為代表的飼料糧,包括大麥、高粱等。
據悉,農業農村部日前總結並發布了超級稻畝產突破1000公斤等10項「十三五」期間對我國農業農村經濟社會發展做出突出貢獻的農業科技標誌性成果。
其中,水稻基因組學研究及應用國際領先、超級稻畝產突破1000公斤、轉基因玉米和大豆新品種培育成功等糧食相關項目位列其中。
這也意味著,在國內糧食形勢複雜變化的背景下,我國對轉基因作物的研究已經開始加速,未來或有望獲得商業化種植的批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