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地大物博,湖光山色不計其數,從平原到高原,一顆璀璨的明珠落在人間。瀘沽湖地處雲南與四川的交界處,堪稱高原明珠。每一年,雲南的旅遊線路中,瀘沽湖都是最受歡迎的景點之一,更是摩梭人的婚嫁風情和古老文明的發源地。
瀘沽湖,雲南省海拔最高的湖泊,也是中國第三大深水湖泊,位於天池、撫仙湖之上,由四川和雲南兩省管轄,湖面呈北西東東,湖岸線長約44公裡。
在雲南,最美的湖岸風光和民族風情佔主導地位,湖邊居住著摩梭人,是世界上最後的母系氏族。摩梭人在現代文化的巨大衝擊下,仍在為延續其古老的傳統文化而努力,是巍峨的喜馬拉雅山麓下最珍貴的華夏遺產之一,被人們親切地稱為「神秘的女兒國」。
儘管越來越多的年輕摩梭人不再以傳統的婚嫁形式結合,但瀘沽湖就像是恆古不變的見證者,山水相融,古老的人文衍生而來。
日月輪轉,天上人間,萬事碎為三千微塵,那最多情的淳淨一抹,落在碧藍的海灣上。塵埃落定後,這灣湖變成了世人嚮往的瀘沽湖。
湖周圍是群山環抱,格姆女神山高踞湖畔,後龍山楔入湖心,形成馬蹄狀的瀘沽湖,湖邊除了摩梭人外,還有彝族、普米族和蒙古族等民族。據說,湖邊的格姆女神山和後龍山是摩梭神話中的一對夫妻,他們變成了山島,白天隔海相望,晚上「走婚」過一個通宵。
女神山海拔3754.7米,是女神格姆的化身。後龍山是男山神,兩者都是古代摩梭文化的一個象徵。
摩梭人有自己的語言,卻沒有自己的文字,他們信仰原始宗教「達巴教」和藏傳佛教,實行「男不娶女不嫁」的「嫁不嫁」制度,這是中國目前唯一的母系氏族社會,以母權統治家庭形式,不僅母親主宰一切,婦女在家庭中的地位也很高。
這種母系家族文化中,孩子除了稱自己的母親為母親外,還稱母親的姐妹為母親,而稱自己的生父為「舅舅」。女官雖尊貴,而「舅舅」的社會地位也很高,其特點之一就是「舅舅禮母」。摩梭人有一句諺語:「天之鷹最大,地之舅舅最大」。
家裡的喜事、大型交易或買賣,除了婚戀之外的社交活動,都是由舅舅(或其他有能力的男性成員)主持的。它表現為對家庭權力進行合理的分工,以及母系社會中的男女平等。
瀘沽湖的魅力就在於此,它變得更加神奇、絢麗,像一頁史詩般的明鏡,鑲嵌在高原群山之中,吸引了世界各地的學者和遊客。有因好奇而來的,有因文化而來的。
長期以來,摩挲女性文化以其睿智的頭腦和強壯的身體,一直延續著這一古老的文化支脈。伴隨著旅遊業的發展,繁華和商業入侵並改變了這裡,摩梭人的婚嫁習俗和古代文明成了瀘沽湖的旅遊明信片。湖邊唯一的一座走婚橋在草海裡搖擺,引出了另一幅圖景。
我曾經在湖邊漫步,遊過湖面,去摩梭人家聽老奶奶講故事,也曾登高遠眺,穿越山林,尋找古代神話所留下的痕跡。
瀘沽湖的第一次遊覽是在秋天。那時大約有7個小時的路程,後來再去時,路程已經縮短了一半。儘管距離有所改變,但瀘沽湖的美麗依然如此,四季更替,迥然不同。每一年都是盛夏和深秋,是它最美的風景,湖中有花,叫做「水楊花」,素樸,雅靜。
湖中心的裡格島,是瀘沽湖裡七個寶石般珍珠般島嶼之一,也是世界上最美麗的島嶼之一。島嶼三面環水,青山環抱,島上還有一打一打的摩梭人家,被稱為「水中女兒國」。
但是除了裡格島,湖中的謝瓦俄島、裡務比島也極其美麗,同裡格島一起被稱為「蓬萊三島」。又名謝瓦俄島,島上茂密的樹木是蛇和野鴨的天堂。以藏傳佛教的名義,裡務比島上建有寺廟和白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