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量子是什麼?與分子、原子、電子有什麼關係?
說的簡單一點兒「量子」指的就是:「一個不可以再繼續分割的基本單位。」理解了這句話之後,我們就會明顯地發現分子、原子、電子它們都不是量子,因為它們是可分的!分子分子是由原子構成的,因此分子可分,分子很明顯就不可能是量子;原子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電子構成的,而原子核是由質子和中子構成的,原子也可分
-
什麼是量子?與我們熟知的分子、原子、電子是什麼關係?
人們一提到量子力學首先會問什麼是「量子」。量子是類似電子,光子的微觀粒子嗎?其實量子只是一種概念,它不是特指哪一種具體的粒子。分子,原子,電子是具體的粒子,量子只是符合某一特徵的粒子總稱。比如光子就是光量子,是量子的一種!
-
量子到底是什麼?與我們熟知的分子、原子、電子是什麼關係?
#了不起的基礎科學#黑體輻射實際上,某種程度來說「量子」本身的含義,遠不及它帶來的革命重要。不過,在說這些之前,我們可以先來了解一下,「量子」是咋來的。時間和距離都是如此,因此就有了最小的時間間隔:10^-43秒;最小的可測距離:1.6x10^(-35)米。前者被稱為普朗克事件,後者被稱為普朗克距離。意思是,時間的變化並不是連續的,同樣的距離的變化也不是連續。說到這裡,你或許還是不能理解,我們可以舉個例子,還拿時間來說事。
-
我們該如何理解物理學中的磁子概念?
我們該如何理解物理學中的磁子概念?然而,我們關於磁的起源問題的探索卻一直處在「混沌」之中:電磁學中用安培的「分子電流說」來描述磁的起源,量子力學卻出現了基本粒子有「自旋磁矩」問題,比如自旋電子,它是目前「沒有內部結構」的最基本粒子之一,對它的磁性來源,用「分子電流說」就無法給予解釋了,那麼,我們該如何解釋自旋的基本粒子的磁性起源問題呢
-
什麼是正電子?它與電子是如何作用的?
地球上的一切都是由原子組成的,原子可以進一步分為質子,中子和電子。雖然質子和中子仍可以進一步分裂,但電子卻不能。它們是第一個發現的基本粒子,100多年後,我們仍然知道沒有辦法將電子分開。但究竟是什麼呢?請你描述電子......解釋它是什麼,以及為什麼它在與正電子相互作用時的移動方式。
-
量子、原子、玻色子、費米子、夸克等各種「粒子」到底有啥區別?
#了不起的基礎科學#前幾天,後臺有個小哥問我:粒子,分子,原子,量子,玻色子,費米子,質子、中子、電子簡單解釋一下。所以,今天我們就聊一聊各種「xx子」到底是什麼意思?統稱其實,最好理解的是:粒子。它不特指某一類,而是一個統稱,也就是無論是玻色子、費米子、原子、中子、質子、電子都統稱為粒子。話說,我們上初高中都要背元素周期表,那上面就是元素的圖譜。
-
什麼樣的粒子才是量子?與分子、原子、電子又有什麼關係?
關於無限細分的典故有好多個,比如戰國時期的《莊子·天下篇》中描述的:「一尺之棰,日取其半,萬世不竭」,也有古希臘時期的「芝諾悖論」,還有之諾悖論演繹的「阿喀琉斯追龜辯」,都說明了我們的物質世界都可以無限細分,儘管古人並不知道微觀世界是個如何的樣子,但超前的思想無不令我們佩服,那麼是正確的嗎?
-
深度科普:量子力學中量子究竟是什麼?與分子原子根本不是一回事
大家好,歡迎收看量子科普第96期,我是常常,今天和大家聊一聊關於量子力學中提到的量子究竟指的是什麼?量子是研究微觀粒子世界的量子力學中十分重要的物理概念,可能說起量子,大家會常識性的認為:量子與分子、原子、中子、電子一樣,也是組成物質的基本粒子,但實際上量子與分子、原子等微觀粒子完全就不是一個概念,下面就給大家深度科普一下:微觀世界中提到的量子究竟是什麼?
-
澳科學家製作無核的「人造原子」:電子越多,量子計算越穩定
人造原子把電子人工組裝成原子的想法並不新鮮,相關理論最早在1930年代就提出了,隨後在1990年得到實驗證明。這類人造原子還有個更時髦的名字,叫做「量子點」。我們可以理解為,把半導體材料上的電子在三維方向上的運動都限制在很小的尺寸內,形成一個狹窄的電子「監牢」,近似為一個點。
-
分子和原子的判斷方法_分子 原子 電子 質子 - CSDN
1000個C原子使用全原子勢能也是可以接受的吧。你理解密度的計算還是不太正確。9-3 wall 積分時認為表面厚度無限大,那麼它的密度就等於體相的密度,跟切的表面沒有關係。,我今天下午去把這個大分子上的每個原子當做獨立的分子,程序成功運行了。
-
量子?糾纏?量子糾纏到底是什麼?
量子糾纏很不同卻也難以理解,不過也有方法可以讓它很容易被理解。加拿大多倫多大學的艾瑪爾(Amar Vutha)的解釋如下:圖解:糾纏是粒子性質間的一種「量子糾正」。舉個例子,它可以用來測量引力波得到更精確的數據,是我們更好理解特殊材料的性質。它在其他領域也可以更準確的揭露:我一直研究粒子是怎麼彼此碰撞形成糾纏,想理解它是如何影響原子鐘的精確程度。但是什麼是糾纏?有什麼方式可以理解這種「幽靈」現象?我將嘗試通過組合兩個來自物理學的概念來解釋它:守恆定律和量子疊加。
-
電子是如何離開原子的?測量電子的量子相位或已成為可能!
維也納工業大學科學家開發的一種新測量協議,使得測量電子的量子相位成為可能,這是阿秒物理學的一個重要步驟。它就像一個時間顯微鏡:今天阿秒物理學的方法能讓科學家測量極短的時間間隔。在短雷射脈衝的幫助下,可以在阿秒的時間尺度(即十億分之一秒的十億分之一秒)上研究物理過程。例如,可以研究單個原子是如何電離的,以及電子是如何離開原子的。
-
科普:量子力學中的量子指的是什麼?量子比電子、夸克還要小嗎?
大家好,歡迎收看量子科普第90期,我是常常,今天和大家聊一聊關於量子力學中提到的「量子」究竟是什麼物質?量子是比中子、電子、夸克還要小的微觀粒子嗎?今天就來給大家科普一下:量子力學中的「量子」究竟指的是什麼?
-
在原子裡面,原子核和電子之間是絕對真空嗎?為什麼?
從字面上理解,絕對真空就是絕對的什麼也沒有的空間,有點類似於閔可夫斯基的純粹空間,下面從空間的概念實質上先來闡明「什麼也沒有並不是空間」的科學認識,排除絕對真空中純粹空間自身的存在;然後再從科學實踐中的「真空不空」來證明不存在絕對真空(物理意義上的)。最後再結合原子來回答原子空間不存在絕對真空的原因。
-
李子布丁模型:一個有缺陷的模型,如何幫助我們理解原子
因此毫無疑問,原子是可分的,這意味著原子中的某些東西也必須是正的。他考慮了以下三種情況:每個帶負電的電子都有一個帶正電的粒子跟隨它到任何地方;電子圍繞正電荷區域運行,其大小與所有電子的總電荷相同;負電子佔據一個均勻帶正電的空間。
-
量子到底是什麼?它有什麼用?
它有什麼用?我國現在處於一個什麼樣的階段?這就是我想跟大家分享的內容。 什麼是量子量子是物質和能量最基本的單元。我站在講臺上,有燈光照過來,光有最小的不可分割的單位,它的能量非常小。一個40瓦的燈泡,一秒鐘可以放出萬億億個光子,即1020個光子。
-
理解概率波才能理解量子力學,從原子模型開始
在說量子力學概率波之前我們先回顧一下中學物理,之前我們說到構成萬事萬物的原子是由原子核和電子構成的,原子核帶正電,電子帶負電,數量相等,相互抵消,所以原子總體不顯電性。但原子核和電子在原子裡的關係是很神奇的,它們是什麼結構呢?
-
愛因斯坦對量子概念的堅守
」從1905年,提出光量子概念完美解釋光電效應以後,愛因斯坦還持續20多年將量子概念拓展到固體性質和輻射性質的研究。這裡給出1907年和1909年他發表的4篇主要文章的思想。 對愛因斯坦來說,這並非問題的全部,他繼續寫道:「如果輻射理論接觸到了事物的核心,那麼我們必須期望在其他熱學理論領域中也可以發現現代分子運動論和經驗之間的矛盾,這些矛盾可以用這裡所採取的方法來消除。」愛因斯坦將量子化的概念應用於固體原子的振動,這是理解熱特性,特別是比熱的溫度依賴性所必需的。
-
九年級化學分子原子,讀後豁然開朗
原子的概念定義物質是由粒子構成的。粒子可以是分子,原子,離子。如何理解輕鬆有趣?物質可以看作小區,分子可以看作一個三口家庭,原子呢,當然是單身男女了。至於離子,則是流浪的男女。分子原子對比分子和原子之間的關係
-
你完全可以理解量子信息
一、「量子」是什麼? 量子科學之所以顯得神秘,首先這個名字就是一大原因。 看到「量子」這個詞,許多人在「不明覺厲」之餘,第一反應就是把它理解成某種粒子。但是只要是上過中學的人,都知道我們日常見到的物質是由原子組成的,原子又是由原子核與電子組成的,原子核是由質子和中子組成的。那麼量子究竟是個什麼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