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0月11日,復旦大學歷史學系教授司佳,因病搶救無效死亡,年僅42歲。
她的英年早逝讓無數人感到惋惜。
司佳於2006年獲得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博士學位,2007年起任復旦大學歷史學系副教授,2016年晉升為教授,博士生導師。
報導稱司佳教授在學術上取得了許多具有創新性的研究成果,在學生指導方面傾注了大量的心血。
很顯然她是一個很負責的老師,她幾乎把自己大部分時間都用在事業上。至於她是患了什麼病,病情是否適合長期勞累有關,並沒有正式的通報。
不過,這還是引起了很多人的討論,到底人生事業和生命哪一個更重要?
畢竟近一些年,我們經常看到一些年輕人早逝的新聞,有的程式設計師是在半夜加班的時候,不知不覺的就死過去了。
有的老闆不堪重壓跳樓了……。
為了工作連命都搭上了,這到底值不值呢?
事實上這個問題很難討論哪一個重要,怎麼做是對是錯?
因為人和人是不一樣的。每一個人都是有不同的人生目標的,若是達不到這個目標,就要繼續努力。
對於這樣的人來說,他們的工作才是重要的,活著工作才會顯得更加的有意義一些。
就好比賈伯斯,把畢生的事業都放在對產品的研發和熱愛上。
就好比劉備,把畢竟的經歷,都放在對疆土的拓展上,哪怕是付出生命代價,他們也是心甘情願的。
所以說不一定說把全部精力放在事業上就是不對的。這就是他們畢生的追求,若是讓他們放棄這些追求,對於他們來說正真的不如死?
當然了注重個人的身體和心理健康,這個是十分重要和有必要的。畢竟只有生命在,才能進行各種有意義的探討。
不過,話又說回來,對於很多中年人來說,每一個人都想要注重心理身心健康,但是,他們真的做不到。
因為他們的身上都是背負著很大的壓力的,是上有老下有小的,甚至還有很多的人,都是背負著房貸,車貸的,真的是一天都不敢休息呀。
若是不努力工作,真的是連最基本的生活,都是難以保證的。所以,我們不得不去拼命賺錢,活著不就是為了賺錢不就是更好地活下去嗎?
所以說到底是工作重要,還是生命重要?在我看來只有有工作才有有質量的生命,若是沒有工作了,生命也就沒有多大的意義了。
當然了也會有不同的觀點,當一個寄生蟲也是不錯的。但是,你必須要有當寄生蟲的資本。可以說大部分人是不具備這個能力的。
所以說每一個人都在努力地想讓自己過得更好一些,若是想要過得更好一些,只有通過努力工作來實現。
所以說工作還是很重要的,甚至有的時候是超過了生命的重要,這是作為一個中年人的我的體會。
你覺工作重要,還是生命重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