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惜!42歲復旦教授離世,曾29歲即任副教授

2020-12-04 騰訊網

來源:中外學術情報——見證中國科研進步,服務百萬未來學者。

10月12日,微信公號「卿雲史學」發布悼念司佳老師的消息。記者從復旦大學歷史學系獲悉,復旦大學歷史學系教授司佳女士,因病醫治無效,於2020年10月11日16時46分在上海長海醫院逝世,年僅42歲。

1978年6月生於上海,2006年獲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哲學博士。現任職復旦大學歷史系教授(2016年11月起)博士生導師,中國近現代史、中西文化交流史方向。研究興趣還包括上海近代城市社會,出版史、文化史及閱讀史。多次給本科生及研究生開設中國近現代史方向學位專業、選修課程,以及全英語課程教學,尤其注重在授課內容中強調中英文原始資料的解讀與運用。

1995年由上海華東師大二附中考入復旦大學第一屆文科基地班,1999-2001年就讀於復旦大學歷史地理研究所(師從周振鶴教授),取得歷史學碩士M.A.學位。2001年獲得William Penn Fellowship全額獎學金,赴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Universityof Pennsylvania)東亞系攻讀博士(指導教授:梅維恆VictorMair、韓書瑞SusanNaquin等),2006年8月獲得該校博士Ph.D.學位。

期間,2001-02年被評為美國漢尼基金青年學者(HaneyFoundation Fellow).2006-07年任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東亞系講師,併兼任聖約瑟夫大學(St.Joseph's University)歷史系助理教授。

2007年8月起任復旦大學歷史系副教授,2016年11月起任復旦大學歷史系教授。2010年赴日本関西大學開展為期一年的G-COE項目博士後研究。2008年獲上海市晨光學者基金;2014年獲得「上海市高校外國留學生英語授課示範性課程」。生前正主持2015年國家哲學社會科學基金一般資助課題「早期新教傳教士中文作品與手稿研究」。

另外,10月12日,同濟大學建築與城市規劃學院官網也發布訃告,該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上海高校特聘教授(東方學者)、同濟大學歸國華僑聯合會委員李斌於10月5日在同濟大學不幸離世,終年五十三歲。

李斌1991年畢業於清華大學建築學院建築系本科;1994年赴日本大阪大學留學,獲工學碩士、工學博士學位;2000年起,任大阪大學助理教授;2004年起,任同濟大學建築與城市規劃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2005年,加入中國民主同盟。

兼任Architectural Science Review (ASR)編委委員,中國環境行為學會(EBRA)副會長,全國無障礙環境建設專家委員會委員,中國工程建設標準化協會養老設施專業委員會委員,無障礙建設工程聯合研究中心管理委員會委員及專家委員、副秘書長。

他長期從事建築設計及其理論專業的教學、科研和設計工作,治學嚴謹,學識淵博,為建築設計理論與環境行為方向培養了大量優秀專業人才,帶領團隊完成了一大批優秀的建築設計、城市設計、環境設計等項目;積極推動國際間的學術合作,對促進中日建築文化交流作出了突出貢獻。

請各位科研工作者注意身體。

5年,經管之家公眾號6500篇文章,

這裡是豐富而全面的經管知識庫+財經百寶箱

相關焦點

  • 復旦年輕女教授在醫院不治身亡,享年42歲
    17歲考入世界一流大學,國家"985工程、211工程"重點建設高校的司佳,是個地道的上海人,中學時期就作為唯一的中學生代表,參加全國學聯代表大會考上了復旦。生前短短42年的時間裡,她猶如天之嬌女,被學校師生賦予厚望,29歲就從美國學成歸來,受聘重回母校任職復旦大學歷史學系的副教授。
  • 復旦才女教授在醫院救治無效身亡,年僅42歲
    只是因為人生太短,我們都不知道未來的自己能走到哪一步,就像近日的一則媒體報導中發布出來死亡訃告,是來自復旦大學歷史系教授司佳 世間病疾無情,讓太多年輕生命都早早被終結,這個女教授如果還在世,她也不過42歲的年紀。 司佳並沒有當年的央視主持張泉靈那樣幸運只是被誤診,她的不幸離世讓她身後大批學子們的為她感傷。
  • 復旦大學歷史學系教授司佳去世 年僅42歲
    復旦大學歷史學系教授司佳女士,因病醫治無效,於2020年10月11日16時46分在上海長海醫院逝世,年僅42歲。在華師大二附中就學期間,她作為上海唯一的中學生代表出席全國學聯第二十二屆代表大會,並以優異成績被復旦大學第一屆文科基地班錄取。她2001年獲全額獎學金赴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東亞系留學,2006年8月獲博士學位。2006-2007年任賓夕法尼亞大學東亞系講師,兼任聖約瑟夫大學歷史系助理教授。2007年8月起任復旦大學歷史學系副教授,2016年11月晉升教授,博士生導師。
  • 痛惜!55歲華裔科學家張首晟去世,曾是諾獎重要候選人,10月剛回過...
    《麻省理工科技評論》雜誌官方微博6日消息,著名物理學家張首晟去世,享年55歲。2016年9月,解放日報·上觀新聞記者在上海科學會堂聆聽過張首晟做報告,感覺他口才很好,講話語速很快,還挺帥氣,是一位既有才華又有能力的科學家。令人痛惜的是,這樣一位有望獲得諾貝爾物理獎的頂尖科學家,12月1日因抑鬱症意外離世,年僅55歲。
  • 復旦歷史學系42歲女教授去世,人生事業和生命到底哪個更重要?
    2020年10月11日,復旦大學歷史學系教授司佳,因病搶救無效死亡,年僅42歲。她的英年早逝讓無數人感到惋惜。司佳於2006年獲得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博士學位,2007年起任復旦大學歷史學系副教授,2016年晉升為教授,博士生導師。報導稱司佳教授在學術上取得了許多具有創新性的研究成果,在學生指導方面傾注了大量的心血。很顯然她是一個很負責的老師,她幾乎把自己大部分時間都用在事業上。
  • 痛惜!才29歲,年輕博士不幸離世
    南京航空航天大學校友、美國田納西大學博士、《北美飛躍手冊》編寫人、年輕有為的學術新星桂涵東博士不幸離世。我們很不幸地向各位朋友通知,南京航空航天大學校友、《北美飛躍手冊》編寫人、美國田納西大學博士學位獲得者、電力電子領域知名的年輕學術新星,桂涵東博士,於2020年7月27日在上海因突發心臟停搏去世,年僅29
  • 復旦大學歷史學系42歲女教授司佳逝世,曾師從周振鶴
    據多方證實,復旦大學歷史學系教授司佳因病於2020年10月11日晚病逝,享年42歲。司佳(1978~2020),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博士,復旦大學歷史學系教授,博士生導師。研究方向中國近現代史、中西文化交流史,研究興趣還包括上海近代城市社會,出版史、文化史及閱讀史。
  • 42歲復旦大學材料科學系教授江素華因病逝世—新聞—科學網
    2018年1月2日,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從江素華教授親屬及同事處獲悉,復旦大學黨委研究生工作部副部長、材料科學系教授、博士生導師江素華因病於
  • 年僅44歲,華人副教授因新冠肺炎去世
    一個不幸的消息,據波士頓學院官網報導,1月5日,該校化學系副教授宗家洸因COVID-19併發症離世,年僅44歲。宗家洸博士畢業於加州大學聖芭芭拉分校Galen Stucky教授課題組
  • 北大校花王延軼:嫁給大14歲導師,29歲成教授,8年後進正廳
    在心理學中,有一個術語叫做「海潮效應」(Tidewater Effect),即海水因天體的引力而湧起海潮,引力大則出現大潮,引力小則出現小潮。人才與社會的關係也是如此,當社會需要人才,人才便應運而生,而且越是優秀的人才,在社會上就越有吸引力,到最後,優秀的人便會聚集到一起。這便是所謂的「物以類聚,人以群分」。
  • 復旦大學女教授醫院搶救無效身亡,年僅42歲
    不幸的是,年僅42歲的司佳,還沒來得及在自己的生命中創造出更多的精彩瞬間,便因病逝世,永久了離開了人間 司佳是復旦大學的一名歷史學系教授,同時也是博士生導師。 不僅人長得漂亮,學習成績還很好,好學生,好女兒,好同學,一個都沒落下。 父母也為有著如此優秀的女兒感到驕傲。
  • 北大天才20歲哈佛讀博,31歲加州大學教授,34歲卻在法國意外離世
    的優美詩句,卻在25歲那年臥軌自殺。詩人顧城,吟出了「黑夜給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卻用它尋找光明」的曠世名句,卻在37歲的時候自縊於一棵大樹之下。今天,小編要分享的故事主人公也是一位超級天才,他17歲考上北大,20歲哈佛讀博,26歲成美國名校助理教授,31歲被加州大學聘為終身教授,卻在34歲那年法國意外離世,讓人不禁扼腕嘆息,他就是馮奚喬,一枚世界物理學界原本冉冉升起的瑰麗星辰。
  • 29歲上大學、31歲讀研,他曾是農藥廠工人,如今當選中國科學院院士!
    從29歲考上大學,到當選中科院院士,他抓住每一個機遇,憑藉努力與勤奮,不僅成為了我國聚合物太陽電池研究的先行者之一,還培養出了眾多青年科研人才。1977年高考恢復後,已有兩個孩子的李永舫以29歲"高齡"考入了上海化工學院(由華東化工學院更名,現華東理工大學)抗菌素專業(現生物工程專業)。李永舫曾回憶說,他之所以報考這一專業,是因為他在微生物農藥廠當工人期間曾到上海化工學院購買過菌種,在那時了解到這裡擁有全國最好的抗菌素專業。
  • 曾經的復旦校花,不愛鍛鍊愛吃肉,享年112歲,送別兩任丈夫
    在復旦的一次交際舞會上,嚴幼韻與同在舞會的楊光泩相識,兩人彼此均心生好感,不久就走到了一起。 楊光泩出生於湖州絲綢商的家庭,家境優越,一表人才。他曾畢業於清華大學,後公派留學,獲普林斯頓大學國際法博士學位。
  • 26歲博士獲聘湖南大學副教授,曾遭質疑
    此外,李晟曼曾獲國家獎學金、知行獎學金等榮譽。華中科技大學光學與電子信息學院網站去年10月曾刊文《「不忘初心,誠信前行」國獎經驗分享會順利舉辦》,其中李晟曼介紹了自己的學習經驗。李晟曼講述她整個博士生涯的科研經歷:持續三年日復一日的實驗,每天兩個實驗室的來回奔波,積澱了今天的成就,論文發表在《Nature Materials》上。
  • 數學家龔升教授外號的故事
    龔升(1930年1月16日-2011年1月10日),數學家,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教授01龔升的第一篇論文發表在1951年的《科學記錄》上,標誌著他正式走上了數學專業研究之路,時年21歲。這之後他因肺結核回上海老家修養了一年。病好後,浙大數學系已經併入復旦大學,於是他又隨陳建功到了復旦大學。 在浙大、復旦的幾年中,龔升打下了紮實的數學基礎,同時也學到了不少數學研究方法。
  • 波士頓學院華裔教授因新冠去世,年僅44歲!曾就職上海科技大學
    近日,波士頓學院官方網站發出了這樣一篇悼念文章——該校化學系副教授宗家洸於1月5日因新冠肺炎併發症去世,終年44歲。宗教授2010年入職波士頓學院,他所從事的納米技術研究為解決世界能源危機和抗擊癌症提供了潛在途徑。他參與的「納米止血劑」計劃已獲專利實際開發為醫療產品。
  • 核燃料化學和生命化學家、北大教授王文清逝世,享年88歲
    據北京大學化學與分子工程學院消息,我國著名核燃料化學和生命化學家、中國共產黨黨員、原北京大學技術物理系、北京大學化學與分子工程學院應用化學系王文清教授因病醫治無效,不幸於2020年9月14日在北京逝世,享年88歲。
  • 核燃料化學和生命化學家、原北京大學教授王文清逝世 享年88歲
    新京報快訊 據北京大學化學與分子工程學院網站9月16日消息,我國著名核燃料化學和生命化學家、中國共產黨黨員、原北京大學技術物理系、北京大學化學與分子工程學院應用化學系王文清教授因病醫治無效,不幸於2020年9月14日在北京逝世,享年88歲。
  • 29歲升副教授、33歲破格升教授博導:他說,希望能為行業留下有用的...
    趙輝:我希望能為石油行業留下有用的東西 (通訊員 萬文婷)2011年入職長江大學石油工程學院,2013年晉升副教授;2017年破格晉升教授和博導,入選長江大學領軍人才和傑出人才計劃;2019年獲批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優秀青年基金人才項目,是我校首位國家級人才項目獲得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