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學院數字生態競爭優勢理論引發學術界和企業界關注

2020-11-24 人大新聞網

中國在世界製造經濟時代屬於跟隨者,但隨著全球進入網際網路和數字經濟時代,中國已經從跟隨者轉為創新者甚至先驅者和領導者,中國作為全球第二大數字經濟市場的地位為誕生新一代企業管理理論奠定了時代和實踐的基石。

以中國人民大學商學院貿易經濟系易靖韜教授為核心的學術力量研究了近年來蓬勃發展的中國及全球數字平臺的商務實踐,結合跨國公司管理戰略,在全球首次提出了數字生態競爭優勢(Ecosystem-Specific Advantages,ESA)理論。

首篇系統闡述ESA理論並應用於跨國公司戰略及國際企業管理的論文《國際數字商業中的數字生態競爭優勢》於2019年8月發表於國際商業研究學術期刊(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Business Studies, JIBS)的50年特刊並作為開卷之作。該論文的作者之一、ESA理論創始者易靖韜教授在參加2019年12月12日「第八屆中關村大數據日」上接受採訪時表示,ESA理論得到了國際學術屆的高度重視和認同,被視為繼波特競爭戰略理論之後的重大理論創新、成為影響未來50年全球商業發展的奠基性理論之一。

中國人民大學數字經濟及治理研究中心籌備工作在2019「中關村大數據日」活動上正式啟動。中國人民大學數字經濟及治理研究中心以ESA等為核心理論,旨在推動網際網路、大數據、人工智慧、區塊鏈等新興科技與實體經濟的深度融合,總結中國數字經濟時代獨特的前沿實踐、探索數字經濟發展的新路徑。該中心以人大商學院和中關村大數據產業聯盟為主幹單位、國家電網大數據中心及聯通大數據公司等為參與單位。

數字時代為新理論思想之源

在近50年來,對世界影響最大的管理理論之一就是哈佛大學教授麥可·波特提出的競爭策略和競爭優勢理論,他本人被喻為「競爭戰略之父」。曾在1983年被任命為裡根政府的產業競爭委員會主席,麥可·波特的《競爭戰略》(1980)、《競爭優勢》(1985)、《國家競爭優勢》(1990)三本書被稱為競爭三部曲。

然而,波特的理論研究是基於美國、日本等發達國家的企業成長實踐,特別是製造企業和製造經濟的管理實踐,隨著全球逐漸進入網際網路時代以及今天的數字經濟時代,特別是在製造企業和製造經濟遭遇歷史性天花板後試圖轉向數字製造服務經濟的時代大背景下,波特的競爭理論逐步失去了時代的意義。

中國人民大學商學院長毛基業在2019「中關村大數據日」上表示,過去40年改革開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在製造業卻很少產生全球範圍內最佳實踐,國內最成功的製造企業代表公司之一華為也是全面深入的採用西方管理理念,但今天中國一系列的數字經濟新場景、新實踐、新企業,都已經處於全球引領地位,中國的管理學者正處在千載難逢的歷史機遇中。

(毛基業教授)

中國現在有了全球範圍內最佳數字經濟實踐,BAT、京東、小米、今日頭條等全球最大的電商、支付、內容等企業和場景提供了世界上最大的管理學實驗室,國內的學術研究水平也達到了國際水準、本土管理學界的理論構建能力有了很大提高,可以說中國管理學者提出有國際影響的管理理論的條件已經成熟,中國已經能夠創造出有影響力的下一代企業管理理論。

人大商學院在新理論研究方面已經積累了一段時間,2019年進入了理論收穫期。數字經濟及治理研究中心(籌)就是基於人大商學院的理論研究和初步成果,以產學研緊密結合的形式繼續推動數字經濟理論的發展。數字經濟及治理研究中心(籌)的研究領域包括:數字經濟的概念與基本形態及基礎設施;區塊鏈技術、應用及效果;新型組織形式與新型產業聚集模式;傳統企業轉型數字經濟的方法論、數位化轉型以及生態經營與企業管理之道;數字經濟時代的技術倫理標準、安全體系、多方參與的治理機制;數字經濟與農業經濟、工業經濟、生產性服務業的關聯關係;數字經濟與區域經濟的協同方式、區域經濟再平衡等。

數字經濟及治理研究中心(籌)將承接國家和區域數字經濟相關研究課題、開發最佳實踐案例研究、出版研究報告和提供政策建議、提供研究和管理諮詢服務等,目前已經承擔的現有課題主要是發改委數字經濟處課題及重大研究課題。易靖韜教授作為研究中心(籌)主任,強調了除人大商學院外,人大經濟學院、公共管理學院、法學院等研究數字經濟的知名教授也加盟該中心從事研究工作。

ESA數字生態競爭優勢理論

ESA數字生態競爭優勢理論是對波特競爭優勢理論的顛覆,主要研究數字經濟中的競爭策略,表現形式是競爭主體將從企業走向生態、未來的競爭形態更多表現為生態系統之間的競爭,而生態的優勢是單個企業所無法具備的,這將給企業的生存和發展帶來顛覆性的衝擊,也將改變從現在到未來的企業競爭格局。易靖韜表示,傳統的波特競爭是博弈及零和效應,而生態卻是共生和利他關係,因此ESA理論在未來具有更強的生命力,也從另一個角度解釋了佔世界經濟支配力量的數字經濟的運行方式和理論邏輯。

(易靖韜教授)

學術界認為50年為一個階段,將會形成新的商業形態,過去的商業形態是以企業為主體,特別是表現在網絡狀的跨國企業,而現在的新商業形態則是生態系統,生態系統主要以數字平臺為載體。所謂數字平臺,ESA理論將其定義為具有模塊化架構、為促進用戶和提供互補產品和服務的服務商進行多邊交易而提供接口的平臺。有些數字平臺全部依靠數據流動而進行線上運營,有些則把線下資產和操作與線上運營相結合。

傳統意義上的企業競爭策略,早期以研究國家和產業層面居多,到了企業層面發展成為定位戰略。傳統行業的進入壁壘高、邊界定位清晰,行業內部已然充分競爭,而要形成競爭優勢就要建立差異化戰略或成本領先戰略,企業需要提供更便宜、更好、更有吸引力的產品和服務。企業可以圍繞從研發、設計、生產投入到營銷、售後服務的價值鏈進行定位戰略設計,優化配置自身資源在具有競爭力的環節並做到極致,培育和發展可持續的競爭優勢,例如海爾早期以售後服務著稱而形成海爾競爭優勢。

然而,隨著雲計算、大數據和人工智慧的發展,用戶和數據成為企業的核心戰略資源,行業邊界不再清晰而呈現流動狀態。例如2018年美團進軍網約車市場、滴滴推出外賣服務,雙方互相進入對方的業務領域,說明只要有足夠的用戶就可以進入新領域,同時也無法預測新的競爭對手。而數字企業的內生需求就是撬動規模效應,從而賺取更高收入並降低運營成本,跨界競爭成為必然趨勢。與波特競爭理論不同,數字經濟競爭所形成的流動行業邊界導致市場競爭具有很強的發散性,在市場上很難鎖定具體的潛在競爭對手,因而定位戰略的實施具有很強的不確定性甚至被顛覆性。

ESA理論強調,在數字經濟前提下,行業邊界不清晰、企業內生的業務網絡效應以及競爭格局的不確定性,說明只有生態系統才能形成生命力。生態系統形成競爭優勢主要通過(1)整合互補性的外部資源;(2)有效配置資源、發揮資源的互補性和網絡外部性;(3)高效的激勵機制設計激活資源利用效率和配置效率,使得差異化的合作夥伴能夠協同創新為整個生態系統共創價值。而生態系統以數字平臺作為支撐,結合2016年馬雲提出的中臺概念,形成前臺、中臺和後臺格局的生態系統,中臺則支撐前臺需求端、整合後臺供應鏈和生產製造端,讓前臺需求快速匹配後臺供應鏈、讓後臺供應鏈自動響應前端需求,從而大幅提高整體效率。以中臺作為支撐的生態系統的提出具有鮮明的中國特色,因此這些本土孕育的商業實踐為ESA理論指導中國實踐提供了強有力的落地抓手。

與傳統網狀的跨國公司相比,數字生態系統的價值創造需要差異化的合作夥伴協同創新為平臺生態整體創造更大的價值即價值最大化;而傳統的跨國公司則是嵌入網狀關係中需要通過協同生產來獲得更低的成本即成本最小化。生態為多邊結構且生態領導者為生態的協調者和編排者,生態的合作夥伴來自於不同行業且具有互補能力,生態的目標是為整個生態系統進行價值共創;傳統網狀的跨國公司結構為中心輻射型、軸心公司為經紀人角色,合作夥伴是同一價值鏈的上下遊公司,其目標是獲取網絡中的資源並為軸心公司進行價值捕獲。因而,數字生態競爭優勢理論顯著有別於傳統的跨國公司理論,成為引領數字型企業和數字經濟的全球發展的新的基石。

人大商學院與中關村大數據聯盟的合作,可以說是強強聯手。根據中關村大數據產業聯盟、明略科技、集慧智佳編制的「2019中關村大數據產業發展指數」,中關村相關大數據企業達1600餘家,已形成豐富且活躍的生態系統,2019年預計產業規模將超過2000億元。截至2019年3月,全國大數據專利申請102810件,其中中關村主體申請佔全國申請總量的23%,中關村主體還在全國大數據專利申請總量TOP50中佔據22席、佔比達46%。

當前,全球數字經濟蓬勃發展,我國數字經濟總量也已突破30萬億元,而大數據、區塊鏈等信息技術正成為數字經濟的基礎性設施。方興未艾的中國數字經濟實踐,為新一代企業管理理論奠定基礎,也為中國管理學者們創造了歷史性的機遇。ESA理論獲得國際認可,也將激發國內企業對數字經濟時代的管理再思考:從企業競爭走向生態競爭、從零和競爭走向共贏競爭、從單邊思維走向多邊互惠互補,波特戰略或不再適用於未來競爭,一個新的競爭時代正在來臨!

相關焦點

  • 《國家競爭優勢》(麥可-波特著)
    《國家競爭優勢》正是他繼一九八○年的《競爭策略》和一九八五年的《競爭優勢》後另一部劃時代的著作。波特對於國際競爭力創始性的研究影響了世界各國的國家政策,它也改變了各州、各城市、各企業,甚至像中美洲這樣的地區的思想和行為。  基於10個主要發達國家的研究,《國家競爭優勢》根據企業憑以競爭的生產率,第一次給出了理論解釋。諸如自然資源和勞動力之類的傳統比較優勢,波特解釋了它們作為財富的源泉是如何被替代的,以及對於競爭力泛泛的宏觀經濟解釋是不充分的。
  • 「蜂巢理論」開路,京東金融數字布局生態已現
    原標題:「蜂巢理論」開路,京東金融數字布局生態已現   9月27日,京東城市(南京)科技有限公司、京東智能城市南京研究院成立,這是京東城市在全國布局的首個區域總部和研發中心,立足南京,輻射整個華東地區,未來將借力京東集團在電商、物流、金融等方面多年的大數據積累,利用先進的大數據和人工智慧技術
  • MBA書籍:前十強商學院推薦閱讀
    》、《競爭優勢》——麥可·波特 《定位》——特勞特、裡斯 《基業長青》 《向上,向上?管理教育剛剛起步時主要強調氣度和性格的陶冶,而非實際專業知識。一時沒有獲得工商企業界的熱烈反應。到了19世紀末20世紀初,管理教育在工商界的推出有了初步的發展。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管理教育更是蓬勃發展起來,這主要源於兩次世界大戰美國企業所有權和經營權的明顯分離,產生了對企業管理人員的迅速膨脹的要求。戰爭結束時經濟轉變為和平時期經濟,人們的消費能力大量釋放,市場興旺,為企業帶來了大量擴充時機。
  • 山西省呂梁市召開企業界座談會
    1月8日,呂梁市委召開企業界座談會,聽取大家對《中共呂梁市委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在企業轉型、「六新」突破方面的意見建議。呂梁市委書記李正印主持並講話。市長王立偉,市委副書記、政法委書記張廣勇,市領導任忠、喬曉峰、任磊,市政府秘書長權威等出席會議。
  • 無限供給經濟學:新經濟、新特徵、新理論、新實踐
    在這個經濟大變局的新時代,企業界、金融界乃至政界,均迫切需要一套嶄新的經濟理論,來詮釋經濟活動中出現的各種新現象、新問題,以及把握和預測經濟和商業發展的新趨勢,並指導各行各業制定更科學、更合理的投資決策、研發決策、生產決策、營銷決策和產業決策。長期以來,經濟學是一門以資源稀缺為前提,研究經濟運行規律和資源配置的學科。
  • 全新的數字經濟時代,不一樣的vtoken正在走來
    數字經濟時代對於企業而言意味著全新的挑戰和機遇,如何抓住數字經濟的本質,而不是停留在各種零碎的、華麗的詞藻堆砌,構建企業核心競爭力新的理論體系,指導企業探索一條適合自身條件的數字轉型之路,成為學術界和企業界的迫切期盼。數字經濟時代對於個人投資者而言,是一次階級跨越的階梯,也是財富積累的一種途徑。如何把握,全在於自己。
  • 智庫| 高密度:中國長期競爭優勢地緣基礎元素之一
    二、高人口密度集聚成為中國面向全球保持長期競爭優勢的重要基礎1、「高密度」為孕育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企業提供廣闊本土市場和容錯環境邁克.波特(MichaelPorter)於《國家競爭優勢》中提出競爭優勢的基本理論,從微觀企業建立競爭優勢的角度推演出國家的競爭優勢如何建立,並提出國家競爭優勢鑽石模型
  • 談商學院人工智慧教育
    從2007年至今,隨著數字經濟時代的到來,人工智慧正逐步加載到各個行業。從人工智慧創業公司所屬領域分布情況來看,計算機視覺、服務機器人、語音及自然語言處理三個領域佔比大半,這些人工智慧領域的開創將給其它行業賦能。同時,汪院長理論結合實際的給同學們講解了人工智慧對金融、汽車、醫療、零售等行業衝擊的案例,並對人工智慧帶給這些企業的具體價值增益數據做了未來預測。
  • 康師傅榮登哈佛商學院經典案例
    隨著中國經濟的快速成長,中國商業環境的複雜性和獨特性得到商界和國際學術界的關注,中國企業的商業管理經驗成為具有全球研究價值的寶貴智庫。日前,康師傅作為中國民族企業代表,入選哈佛商學院經典教學案例,康師傅執行長韋俊賢通過視頻向全球商業精英分享經驗,主要內容包括:面對不斷變化的環境和諸多不確定性,康師傅如何將企業使命與員工緊密連接、用新場景創造消費、將線上的信息流、金流和線下的物流實現進一步整合、打造數位化生態圈投資未來,為企業儲備持久的發展動能。
  • 中南大學商學院李大元教授獲批國家自科基金重大項目立項「數字...
    近日,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公布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大項目的評審結果,中南大學商學院陳曉紅院士團隊李大元教授主持申報的「數字創新驅動的新企業創業模式研究」獲得立項資助。
  • 專訪法國裡昂商學院教授龔業明:至少三年內不存在科技高原困境
    來源:每日經濟新聞在商業智能席捲全球的今天,企業如何利用人工智慧等技術創造新的商業價值,成為國內外企業關注的焦點。11月16 日,法國裡昂商學院全球商業智能論壇暨全球商業智能中心成立儀式在深圳舉行。中心成立儀式上,法國裡昂商學院與華中科技大學、每日經濟新聞、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重大項目組(項目號16ZDA013)聯合發布《中國智能製造百強發展與趨勢白皮書》。「我對市場流行的大停滯和科技高原理論表示不同意。我也看不出該書出版後,科技與經濟發展事實與科技高原理論有特別符合的地方。」
  • 達頓商學院如何走出夏洛茨維爾暴力遊行的陰影
    他號召所有學院的利益相關者——從在校生到校友,宣傳達頓商學院和這座位於藍嶺山脈和仙南度國家公園下的典型大學城。不過,今年達頓商學院的首輪申請數量還是有所下降,比爾茲利院長在擔憂的同時也承認,負面的宣傳對達頓商學院來說是一場全面的危機。達頓商學院一直以最佳師資團隊和激烈的錄取競爭著稱,事實上,這場危機對於精明的申請者來說也是機遇:他們在爭取明年的MBA席位時可能面臨更少的競爭。
  • 大數據分析與應用技術國家工程實驗室發布數字生態指數2020
    2020,客觀全面地評估了我國各地數字生態現狀,為打造理想的數字生態提供了科學評估依據和實踐抓手工具;成立了數字生態協同創新平臺,為打造理想的數字生態建立了合作共享、互惠共贏機制,以共同推動數字經濟發展和數字中國建設。
  • Hcash:見證量子計算和後量子密碼的「矛盾較量」
    不過,Hcash正在見證量子計算和後量子密碼的「矛盾較量」,甚至在區塊鏈的競爭中通過後量子密碼的技術突破獲得競爭優勢。量子計算新威脅說起量子計算機就不得不提起世界上首臺量子計算機的開發商——D-Wave公司。D-Wave公司自2007年推出首臺量子計算機開始就備受爭議。
  • EBS商學院推出與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合作的碩士課程
    德國留學生現在越來越傾向於選擇就讀商學院,除了是因為商學院能夠提供理論與實踐結合的專業知識技能外,還有被「一次留學,兩國體驗」的海外交流所吸引。德國商學院為了更好地讓學生體驗不同國家的商科教育、豐富留學經歷,不管在本科還是碩士課程中,均設置了至少一學期的海外交流,部分院校還提供了雙學位項目。
  • 美國知名商學院系列介紹之一:哈佛大學商學院
    二、哈佛大學商學院項目介紹以及錄取情況分析2.1 MBA (工商管理碩士)毫無疑問,MBA項目是哈佛商學院認可度最高、同時也是最受關注的項目。很多世界知名企業的老闆和高級職業經理人都畢業於哈佛商學院MBA項目。哈佛MBA學生人人都瘋狂地關心企業的成長和利潤,他們有著極強的追求成功的衝動,和自命不凡的意識,所以哈佛MBA畢業生也成了全球各大公司爭搶的對象,動輒開出二十萬美金以上的年薪加上分紅的條件去提前吸引和鎖定MBA的畢業學生。
  • 進入國內三大頂尖商學院課堂,良品鋪子有啥值得研究的?
    ,作為企業案例在各商學院的本科、MBA、 EMBA及創新創業學院等課堂被用於教學和深度研討。2006年成立以來,圍繞「把全世界的零食搬到顧客家門口」理念,良品鋪子重點在產品、品質、供應鏈、全渠道和數位化轉型等方面,不斷進行「夯基之戰」。張潔友認為,「公司治理+新技術」是良品鋪子在後來新零售競爭中成功「上岸」的兩個重要力量。
  • 計算機科學、經濟學交叉的時代,不懂計算經濟學理論談何應用?| CCF...
    近年來,學術界在該領域裡取得了長足的進步,例如美國卡內基—梅隆大學教授西蒙提出有限理性理論,斯卡夫提出可計算一般均衡理論等,計算模型也在不斷發展,出現了人工神經網絡模型、ACE模型等。只有夯實理論基石,才能在應用中更加得心應手。10月19——21日,上海,最新一期CCF學科前沿講習班將以《計算經濟學的理論與應用》為主題,為大家介紹計算經濟學領域的前沿問題和研究方法。
  • 《國家數字競爭力指數研究報告(2019)》全文發布,吳敬璉呼籲競爭的...
    該報告以國家競爭優勢理論為基礎,提出了由數字基礎設施、數字資源共享、數字資源使用、數字安全保障、數字經濟發展、數字服務民生、數字國際貿易、數字驅動創新、數字服務管理、數字市場環境等十個要素構成的國家數字競爭力理論模型,對比分析了139個國家2000年至2018年數字競爭力發展狀況,重點對中美兩國競爭態勢進行了剖析,為我國把握數位化發展機遇、充分釋放發展潛力提供參考。
  • 世界公認美國七大頂級MBA商學院
    畢業生特點:畢業生以具有高超數字分析能力而著稱,很受管理諮詢公司和金融界的偏愛。   哥倫比亞大學商學院   最強領域:Columbia 有好多領域具有不可比擬的優勢finance, international business, real estate, media management, entrepreneurship等等。其最大的價值在於它的課程和現實緊密結合(它的強項就是紐約的支柱產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