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噴火器只能噴2次而外軍可射18次,為何我軍依然拒絕改進?

2021-01-14 科羅廖夫

人對火的恐懼是天生的,在任何時間、任何地點使用火焰噴射器,都能給敵人的士兵在精神上和心理上帶來巨大的震撼。所以火焰噴射器就成了一種很兇殘的武器,噴出燃燒油料形成火焰射流,四處飛濺,特別是火焰在敵人工事中能夠順著塹壕、坑道拐彎,這種武器對付坑道掩體最為有效,能給隱蔽的敵人以巨大殺傷。

儘管火焰噴射器早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時期就被德國發明,得到大量應用,但直到40年代初,火焰噴射器的應用都不令人滿意。那時候噴火器使用混合石油作為燃料,這種燃料和石油沒有太多區別,噴火後燃燒性不佳,只能燒幾秒後就立即熄滅。而且射程只有20米,火焰無法飛濺和轉彎。

1942年,一種極為可怕的東西被發明了出來,這就是大名鼎鼎的凝固汽油。美國哈佛大學化學系在汽油中加入了稠化劑,人類有史以來最可怕的燃燒武器誕生了。凝固汽油是是一種有粘性的流動膠體,黏稠劑以苯和聚苯乙烯為主要成份,採用凝固汽油作為噴火器燃料,火柱不但可產生1000℃的高溫,而且火柱能沿塹壕和坑道內壁拐彎、漫流、飛濺、粘附燃燒,能粘在其他物體上長時間燃燒。

影視資料:太平洋戰場上美軍使用火焰噴射器

建國後,解放軍高度重視噴火兵的建設。早在解放一江山島戰役中,解放軍就開始使用蘇制LPO-50火焰噴射器,並發揮了重大作用。1955年1月,我軍組建了第一支噴火分隊,參加了解放一江山島的戰鬥,第20軍60師的噴火連在步兵的配合下,消滅敵人碉堡火力點共計45個,佔敵人永久及半永久工事總數的三分之一。

解放軍早期還裝備過一種重型火焰噴射器,上圖為1957年彭德懷元帥檢閱遼東半島大演習部隊,當時我軍裝備的蘇制TPO-50重型噴火器,該武器在1950年裝備蘇軍,50年代中後期裝備解放軍。據筆者考證,這批重型噴火器是1955年蘇聯駐守旅順部隊撤軍後,將其現役武器折價留給了中國,解放軍利用這批武器組建了第一機械化師,該師下轄一個重型噴火連,所裝備的TPO-50噴火器即為蘇軍留下的裝備。TPO-50重型噴火器採用火藥活塞發射原理,藉助火藥燃氣壓力一次噴射瓶裝油料。3個油瓶可噴射三次,重164公斤,最大噴射距離200米。

在1962年的對印自衛反擊戰中,中國噴火兵的表現極為出色,燒毀了印軍大量土木工事,參戰的4個噴火連及1個噴火排共消滅敵目標81個,111人榮立戰功。噴火分隊被步兵指戰員贊為克敵制勝的「火神」,中國的噴火器給了印軍極大的震懾,據印軍被俘人員說:「一見到你們噴火器的火龍,我們心裡就非常害怕」。中印戰爭以後,部隊反映火焰噴射器大大滴好,被認為是攻堅武器第二名(第一名是40火箭筒)。

我軍當時使用的是國產58式火焰噴射器,仿自蘇聯ЛПО-50輕型單兵背負式火焰噴射器,其特徵是有三個燃料罐。58式噴火器的缺點是太重,瞎火率高,勤務性能差,操作使用繁瑣,可靠性低。在總結58式噴火器的不足後,我國成功地研製出了新型噴火器——74式噴火器,裝備部隊後。戰士們普遍反映背負舒適、使用可靠。

58式火焰噴射器

國產74式火焰噴射器是我軍自行研製裝備的輕型噴火器,由油瓶組、輸油管和噴火槍組成,全重20公斤,全長850毫米,口徑14.5毫米,配用3個燃料筒,最大射程45米,後坐力65公斤,重裝填時間為4分鐘左右。可消滅掩蔽部、溝澗、防空洞、工事、暗堡中的有生力量,用以殲滅近距離戰鬥中的敵人,燃燒摧毀易燃易爆物品,以及車輛等。74式火焰噴射器射程遠,可靠性強,具有很強的震撼性。噴射時油料集中性好,不易分散且燃燒猛烈。

74式火焰噴射器

我軍的步兵師通常在防化營下屬一個噴火連,戰鬥中以噴火排的編制支援步兵團主攻營的戰鬥。火焰噴射器在對越戰場上發揮了獨特的作用,在1979年對越自衛反擊作戰中,我軍參戰的噴火分隊先後共消滅敵火力點、山洞、坑道、地堡1200多個,打擊戰果僅次於炮兵部隊。對越作戰中,一般在營級以上的進攻戰鬥中,都至少配備一個火箭噴射器班,6名戰士,裝備3具74式火焰噴射器。

在世界範圍內,存在兩種風格的火焰噴射器,以蘇聯中國為代表的火藥推動噴射型,火藥氣體噴射距離遠,火力兇猛,有強烈的心理震撼作用。雖然只能連續射2~3次,但在實戰中也足夠了。但缺點是後坐力巨大,每瓶油料只能一次性噴完,不能進行連續噴射。

而西方國家則普遍使用壓縮氣體推動式。壓縮氣體式噴火器後坐力小,反應速度快,操作使用靈活,可連續噴射也可點射,但噴射效果不如火藥式噴火器猛烈。

02A式火焰噴射器

義大利T-148型火焰噴射器

不管是早期的58式,還是改進型的74式,還是後來更為先進輕便的02A/B/C式,到目前為止,中國軍隊始終堅持使用只能噴射2~3次的火藥氣體推動噴火器,拒絕改用西方能夠多次噴射的火焰噴射器,這是什麼原因呢?

原來,在上世紀八十年代末,我軍也有研發並裝備西方式的壓縮空氣推動噴火器的打算。需要進行對比和驗證。於是就使用74式噴火器,與應邀來華展示的義大利T-148型火焰噴射器進行了同臺比武較量,當時這種義大利噴火器是世界上最先進的產品,有很多優點,油瓶和壓縮氮氣瓶合二而一,具有輕便可靠和易於操作的特點。裝油量多達15升,具備可控可多次噴射能力,能連續噴射18次,後坐力極小,可立姿據腰射擊,適用於清掃戰壕的戰鬥,使用者能像用衝鋒鎗一樣機動作戰。

義大利噴火器設計的很新穎先進,噴射完後的槍口溫度低,不燙手。但其射程、油料集中性和燃燒猛烈度等性能均無法與中國的74式和02式噴火器相比,74式的準確性和威力更勝一籌,在比武中,T-148型火焰噴射器沒有表現出中國軍隊熟悉的那種巨大火龍的震撼力和衝擊力,所以引進的事情就沒了下文。

相關焦點

  • 為什麼中國的噴火器只能噴2~3次,而西方的噴火器可以噴18次?
    今天,我們就來說說神奇的「噴火器」,那它有什麼好處呢?要說火焰噴射器,那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時德國攻打凡爾登時所運用的最新武器。此後,各國都在加緊研製這類武器。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之時,美國開始在戰場上使用火焰噴射器,威力十分巨大,當時確實是震懾住了日軍。兩次世界大戰的經歷使得許多國家都漸漸愛上了這款武器並逐漸知名,都在不斷加緊研發,我國自然也要跟上時代的步伐。
  • 為什麼中國的噴火器只能噴2至3次,而西方的可以噴18次?
    之後各個時代都因為火取得了一定的發展,如冶煉技術和燒制技術的發明、中國四大發明之一的火炮,對人類社會的發展有著巨大影響。 直到現在,科技發達的時代,也依然離不開火,可以說火打開了人類歷史的大門,火所帶來的能源是我們無法想像的。
  • 西方國家的噴火器可用18次,為何我國的噴火器只能用2到3次?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塞班島戰役中,美軍的火焰式噴射器走向戰場,在日軍面前,美軍雖然沒有短刀短槍近距離作戰的經驗,但美軍擁有近距離作戰的先進武器—火焰噴射器,其威力十分兇猛,震懾了日軍。兩次世界大戰過後,各國更加了解了火焰噴射器在戰爭中的有力作用,於是各國都抓緊研發火焰噴射器,當然我們中國也不例外。我國科技人員通過不懈的努力很快研發出屬於我們自己的火焰噴射器。
  • 我們的噴火器為什麼比歐美的少噴15次?原來優勢在這裡
    最早的現代噴火器是上世紀初的一個名叫理察 費德勒發明的,德軍在一戰戰場上成功將其運用,燃燒的烈焰第一次出現在戰場上,讓英國和法國吃了很多苦頭,於是各國都開始研製這種武器。後來到了二戰時候,各國軍隊發現噴火器對於防禦性碉堡、戰壕有著毀滅性打擊,美軍在太平洋戰爭中與日軍交戰時就運用了大量的噴火器。
  • 西方火焰噴射器能噴火18次,中國只有2次,為啥大家說比西方強?
    美軍用上火焰噴射器,讓那些拒絕投降的日軍在工事裡面被燒死了,很快日軍戰敗了。經過此事,世界各國開始研製火焰噴射器,我國也不例外,我國陸續研發出了58式、74式、02式,其中02式是我軍最先進的火焰噴射器。有人發現,西方最先進的火焰噴射器是義大利T-148型,能連續噴射18次,而我國02式火焰噴射器只能噴2次,到底哪個更先進呢?
  • 為啥中國火焰噴射器僅能噴3次,而西方能噴18次?哪個更威猛?
    該武器最早誕生在一戰時期,在凡爾登戰役裡開始威名遠揚,被世界著名,該著名的武器就是「噴火器」或叫「噴射器」,顧名思義,就是能發射出強烈火焰的武器。當年凡爾登戰役打響之後,德軍的這款新式的武器對盟軍實施了致命的打擊,很多士兵對其談之色變。戰後,各國看見此武器如此驚豔,為此大量的仿製和研發。在二戰時期,美軍也製造並大量裝備噴射器,並且得到改進的噴火器讓太平洋上的日軍膽寒不已。
  • 鷹擊18為何那麼重要?它是我軍新型潛艇威懾島鏈的底氣
    前不久,航天科工三院研製的某潛艦飛彈榮獲國家科技進步特等獎,這種飛彈被普遍認為就是鷹擊18潛艦飛彈。昨日,一艘中國海軍新型093B攻擊型核潛艇在東海現身,而鷹擊18正是以093B為代表的中國新型潛艇的新一代主戰武器,對海、對地都是好手。
  • 同樣是火焰噴射器,為啥西方能噴18次,中國只有3次?
    經過科學家們的努力堅持下,我我們製造的火焰噴射器開始步入正軌在戰場上應用起來,每次能夠噴射兩到三次的數量,而且威力通過改良體驗效果比西方國家的威力更強大一些,通過比較還是有一些不足之處的
  • 網上驚現防狼噴火器!最高溫度可達1500℃ 可噴30釐米遠
    &nbsp&nbsp&nbsp&nbsp多位商家都表示,這種噴火器只有網上有售,線下只能補充燃料。一名商家說,這種防狼器已推出3年多了,買的人很多,有女性買,也有男性買給女朋友或妻子。
  • 花生生長中後期,噴2次磷酸二氫鉀+硼肥+鉬肥,可顯著增產
    花生生長中後期,噴2次磷酸二氫鉀+硼肥+鉬肥,可顯著增產 前幾天,有花生種植戶給我們團隊來電,分享了去年種花生的一些經驗。這位農戶去年種花生是採用我們的推薦方案:磷鉀源庫(99.7%磷酸二氫鉀)+鉬源庫+硼源庫,還搭配了EDTA螯合鈣,結出來的花生顆顆飽滿,用手很難捏開,真的長得太壓秤了。
  • 軍科院少將透視外軍聯合作戰體制改革:聯合是制勝基本規律
    習近平指出,我軍在2020年前要在領導管理體制、聯合作戰指揮體制改革上取得突破性進展,在優化規模結構、完善政策制度、推動軍民融合發展等方面改革上取得重要成果,努力構建能夠打贏信息化戰爭、有效履行使命任務的中國特色現代軍事力量體系,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軍事制度。
  • 一場比賽浪射無數,現在看曼聯的比賽最大的樂趣就是噴他
    一場比賽浪射無數,現在看曼聯的比賽最大的樂趣就是噴他 2020-12-27 09:21  吳珍妮體育世界
  • 為什麼噴火器噴出的火柱能拐彎?
    噴火器噴出的油料形成猛烈燃燒的火柱,能四處飛濺,順著塹壕、坑道拐彎粘附燃燒,殺傷隱蔽處的目標,並有著強大的精神震撼作用。 第一支現代噴火器是由德國人理察•菲德勒於1900年發明的。現代噴火器主要由油瓶、壓縮裝置、輸油管、點火裝置和噴火槍組成。當射手壓下燃料筒上的節流閥手柄時,壓縮空氣將液體燃燒劑經輸油管從發射管口噴出。
  • 他智商比愛迪生還高,曾11次拒絕諾貝爾獎,為何卻被教科書刪除?
    11次的人,畫出UFO手稿,但為什麼被教科書刪除?可特斯拉只成功學習了一年,由於軍事邊境局的撤銷,特斯拉失去了助學金,因交不起學費只能退學。    愛迪社是一位偉大的科學家,同時也是一名精明的商人,特斯拉到愛迪生手下後,也猶如愛迪生手中的一塊寶玉,為愛迪生解決了不少難題,愛迪生也承諾特斯拉幫他改進發電機後將支付特斯拉
  • 特斯拉拒絕了11次諾貝爾獎嗎?純屬無稽之談
    一文後,有讀者評論說:「特斯拉表示,我拒絕的次數是他們的總和。」這裡讀者提到的特斯拉,是指美國著名工程師尼古拉·特斯拉。不少網絡文章裡,津津有味地說到特斯拉曾經11次拒絕領取諾貝爾獎的感人事跡: 「與愛迪生死磕了一輩子,11次婉拒諾貝爾獎,放棄成為世界首富。為科學事業終身不娶,每天只睡2個小時擁有700項發明,被稱為『神』,最終卻死於貧窮。
  • 特斯拉拒絕了11次諾貝爾獎嗎?純屬無稽之談
    不少網絡文章裡,津津有味地說到特斯拉曾經11次拒絕領取諾貝爾獎的感人事跡:「與愛迪生死磕了一輩子,11次婉拒諾貝爾獎,放棄成為世界首富。為科學事業終身不娶,每天只睡2個小時擁有700項發明,被稱為『神』,最終卻死於貧窮。
  • 解放戰爭:1946-1949年,最令我軍感到「意外」的勝仗是哪3次?
    之所以說他們奇特,是因為其作戰過程大大出乎我軍的預料,不光取得了勝利,國軍在戰役中還表現得令人啼笑皆非,由此看出對手低劣的指揮水平。下面我們來看看究竟是哪3場令人感到「意外」的戰役。第一場就是著名的中原突圍了。46年中期國軍掀起全面內戰,其他區域我軍雖處於弱勢,但藉助縱深和靈活機動的打法都能保證眼前的生存,唯有孤懸在國統區腹地的中原軍區情勢最危急。
  • 月季花長了紅蜘蛛,這種「水」噴一噴,2次之後紅蜘蛛就跑光光
    月季花長了紅蜘蛛,這種「水」噴一噴,2次之後紅蜘蛛就跑光光這個小妙招來源於一位月季花友,她家裡盆栽月季花每次長紅蜘蛛,她都是用一種自製水噴一噴,7天一次,2次之後紅蜘蛛就跑光光了,效果真的非常顯著。這個小妙招其實就是用菸頭和辣椒浸泡的特製「水」。
  • 我軍為什麼又重新裝備了古老的擲彈筒武器,是不是一種倒退呢
    這種經典而又古老的武器曾被我國仿製,後退出現役,但後面為何又被我軍重新裝備呢?這是不是一種倒退呢?這要先從其來歷說起。第一次世界大戰中的塹壕戰,給日軍留下了陰影,再加上之後對俄作戰的失利,更加堅定了日軍認為塹壕戰的重要性。而後為了滿足擴張的準備也為了應付可能要面對的塹壕戰,日軍決心研發一種射程比手榴彈遠,同時可以像迫擊炮一樣打擊障礙物之後目標的步兵輕型支援武器,可以快速機動便於支援。
  • 法國全球最小核動力潛艇下水,比中國同類型潛艇還小900噸
    圖為核潛艇這一次法國海軍和造船企業依然選擇了一個較小的艇體,這似乎更適合法國海軍的技術路線。要知道隔壁大英帝國皇家海軍的機敏級核潛艇看起來更加高大上,可已經超支了十幾億英鎊。絮弗倫是18世紀法國海軍的著名將領。他一生中參與了3次英法戰爭,在海戰中戰功卓著,被稱之為「魔鬼艦長」。在法國文化人士的心目中,他的地位自然是和英軍名將納爾遜齊平的。由於疫情影響,絮弗倫號的海試也是被拖慢了進度。在此次潛航測試前,所有的艦員,技術人員都先進行了14天的隔離,並進行嚴格的病毒檢測後才允許上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