斑馬大家都知道,那你知道斑驢嘛?

2020-11-25 騰訊網

想起之前看的一條新聞:有家動物園將驢染成斑馬進行展示。

不得不說,這耳朵出賣了你的身份,你個假斑馬。

斑馬不可能是斑馬的,斑驢倒是有可能。

今天來講講斑驢:

光看名稱覺得這可能就是斑馬和驢的後代,就像獅虎獸一樣。

現在見到的確實都是斑馬和驢的後代,簡稱斑驢。

上圖是驢和斑馬的後代。

不過一般在我們這裡稱馬和驢的後代為騾子。

騾子並不算是一個物種,因為騾子不能自己繁殖,意思就是騾子只能是馬和驢生下來的,騾子不能自己生小騾子!

馬和驢是有生殖隔離的,所謂的生殖隔離不是說兩個物種之間不能生,而是不能生出可育後代,簡單來說就是可以有兒子但是不可能有孫子。

這裡的斑驢也是這種情況。

那有沒有真正意義上的斑驢,就是那種可以生斑驢的斑驢呢?

還真有!

斑驢曾經是真正存在過的!

真正的斑驢其實長這個樣子

斑驢又名擬斑馬或者半身斑馬,普通斑馬的亞種,是非洲一種已經滅絕的動物。

已經滅絕了,滅絕了,滅絕了,現在沒有了!

斑驢的斑駁紋路只存在身體的前半部分,身體的後半部分為深色,腹部和四肢為淺色。

斑驢滅絕速度極其迅速,快到還沒有搞清楚斑驢到底是斑馬的亞種還是獨立種的時候就已經沒有了,後面還是從標本研究出來的。

是什麼原因導致斑驢如此快的走向滅亡呢?

因為斑驢肉好吃呀~

因為斑馬的標本貴呀~

因為斑馬引起了人類的興趣呀~

斑馬的肉不僅好吃,而且肉還多,一直都是非洲人獵食的對象,但其實這種獵食並不是趕盡殺絕的圍捕。

竭澤而漁的行為要不得,非洲人也明白這個道理,他們只為溫飽並沒有大規模的圍剿斑驢。

所以這種原始的狩獵對斑驢並沒有造成致命的打擊。

直到十九世紀,歐洲人的到來。

他們對斑驢的肉不感興趣,而是看上了他們的皮毛,於是大量殺害斑驢,將他們的皮毛扒了運回去出售,還有人收購斑驢的標本,越收越貴,為了金錢,更多的人來獵殺斑驢。於是斑驢的數量開始迅速下降。

不得不說歐洲對好看的皮毛真的是毫無抵抗能力,看到了之後就一定要得到(難道他們是病嬌屬性?),大航海時代看到大海雀,於是大批量的殺害大海雀將皮毛運回去,做床墊,帽子,標本。

估計長毛的動物見到他們腿都打顫顫!

到了十九世紀後半段,斑驢已經沒剩多少,於是開始捉活的斑馬運回歐洲試圖人工養殖,但由於斑驢不能適應新生存環境,相繼去世。

最後野生斑驢十七世紀七十年代被射殺,人工飼養斑驢1883年死在荷蘭的動物園。

近代滅絕的動物,很多都是因為人類過度捕殺或者過度破壞其棲息地而造成的。

偷獵的原因是因為有人出高價收購,有人收購的原因是有市場。

這個市場不僅是針對那些有錢的人,還有那些不夠有錢但是又想享受有錢人生活的人。

有些東西可能並不是上流社會的喜好,就是為了套路普通的你我他而故意捧成上流社會的流行!

有些虛榮心爆棚的人就會盲目跟風,然後盜獵者為了滿足這些人的需求殺害更多的動物。

所以:沒有買賣就沒有殺害!

相關焦點

  • 你知道斑驢嗎?它正在「亡者歸來」
    你是否聽說過一句話:「滅絕意味著永遠,瀕危意味著還有挽救的時間。」誠然,以人類現有的科技水平,將一個已經滅絕的獨立「物種」重新創造出來,難度是不可想像的。但是,如果滅絕的是一個「亞種」,又怎麼樣呢?時間回溯到19世紀,那時候,地處非洲最南端的南非一度被譽為「獵人的天堂」。
  • 斑驢 (已經滅絕的斑馬亞種)
    他們對這個類似於斑馬的奇異動物充滿好感,覺得斑驢生性機敏,對一切入侵者—一無論是人是獸都懷有強烈的敵意,比狗還警覺,因而便把斑驢馴做家馬的夜間守護者。他們還模仿斑驢的嘶鳴之聲而稱其為「誇嘎」(Quagga)。斑驢不但能守護家園,而且在經過馴服後還能替主人拉車。
  • 消失的生物——斑驢,不是斑馬和驢犯的錯
    導語:不論是通過動物園還是電視上的動物世界,斑馬和驢子都是很常見、人們很熟悉動物,可是有這樣一種動物叫做斑驢,你一定沒有聽說過。這是一個滅絕於1883年的獨立物種,可不是斑馬和驢子犯的錯誤~1、斑驢是什麼?
  • 斑驢:你見過這種半身斑馬半身馬的動物嗎?
    斑驢是普通斑馬的亞種。曾經一度在南非的開普省和奧蘭治自由邦南部大量出現。人們通過斑驢身上前部僅有的斑紋與其它斑馬區別開來。在它身體的中部,條紋褪色變黑,條紋內部空間變寬,前肢是普通的棕色。它的名字源於科伊科伊文,是個擬聲字,據說和斑驢的叫聲相近。1788年,斑驢最初是作為一個獨立的物種被人進行了分類,被稱之為馬科類斑驢。
  • 斑馬與驢產下愛情結晶斑驢 盤點已經滅絕的動物
    【新聞導讀】一頭斑馬與一頭驢產生了愛情,還生下了愛情的結晶——斑驢。這樣的消息你會相信嗎?但這確實是真的。近日,一頭雄斑馬和一頭雌性驢發生「愛情故事」,幾天前產下「特別寶寶」——一頭義大利唯一的「斑驢」。
  • 雄斑馬和雌性驢發生"愛情故事"產下"斑驢"(組圖)
    圖片來源:中國新聞網義大利佛羅倫斯一個動物保護區的一頭雄斑馬和一頭雌性驢發生「愛情故事」,幾天前產下「特別寶寶」——一頭義大利唯一的「斑驢」。美國廣播公司25日報導,這頭「斑驢」取名「伊珀」,「爸爸」是一匹斑馬,在先前所在動物園倒閉後無家可歸,為這個保護區收留;「媽媽」則是一頭瀕臨滅絕的阿米亞塔驢。保護區用柵欄隔離不同類動物生活區,但這匹斑馬翻越柵欄,與驢「喜結連理」,生下「伊珀」。「她(『伊珀』)很健康,」保護區主管C·W·沃森說,帶條紋的腿讓一身亮棕色皮毛的「伊珀」在驢群中非常顯眼。
  • 馬和驢交配出來是騾子,那斑馬和驢交配,後代有生殖能力嗎
    豹獅獸還有就是斑驢,斑驢是斑馬和驢交配而成的產物。頭像驢,身體像斑馬,身上還長著斑馬的斑紋。斑驢是很罕見的雜交動物,因為驢和斑馬的染色體不相容,所以成功誕下的斑驢很稀少。但是在2010年發現第一隻斑驢之前,自然界是真的存在斑驢的,純天然野生斑驢。按照這種斑驢來看,斑馬和驢雜交而成的那種斑驢,應該叫做斑驢獸或者驢斑獸。我們現在要說的,就是這種野生的斑驢。這種野生的斑驢,又被稱為半身斑馬、擬斑馬,前半身像斑馬,後半身像馬,也就是說只有前半身是有條紋的,嚴格來說是普通斑馬的一個亞種。
  • 斑馬是黑條的白馬,還是白條的黑馬?
    說起非洲的野生動物,斑馬一定是大部分人首先想到的物種之一。
  • 斑驢,一種美麗草原動物
    斑驢的四蹄健碩,奔走速度很快,每小時可達70千米,有「草原騎士」之稱。斑驢最初是由南非的霍屯督人發現的。他們對這個類似於斑馬的奇異動物充滿好感,覺得斑驢生性機敏,對一切入侵者—一無論是人是獸都懷有強烈的敵意,比狗還警覺,因而便把斑驢馴做家馬的夜間守護者。他們還模仿斑驢的嘶鳴之聲而稱其為「誇嘎」(Quagga)。斑驢不但能守護家園,而且在經過馴服後還能替主人拉車。
  • 滅絕了一個世紀,人類憑什麼說這種「掉色」的斑馬能復活?
    黑白條紋,是斑馬的標誌。那麼你見過丟失了條紋的斑馬嗎?很可能沒有。因為在1883年8月12日,世界上最後一頭斑驢就在阿姆斯特丹的動物園中去世了。而在幾年前,這種斑驢早已在野外滅絕了。大家也會以「斑馬沒墨水了」和「斑馬沒穿褲子」來調侃這種生物。只是最後一頭斑驢的死亡,也標誌著一個物種的消亡。這是一個悲傷的故事,讓人難以幽默起來。
  • 新的遺傳研究顯示,已經滅絕的斑驢其實就是一種斑馬
    非洲南部和東部草原上的平原斑馬(Equus quagga)的六個亞種的分類一直以來依據其頭部形狀和條紋圖案。圖源:Pixabay斑馬遭受棲息地喪失和狩獵的威脅。環境保護機構目前用形態分類法評估斑馬的亞種種群數量,但是Casper-Emil Pedersen和同事提出應該根據他們的遺傳新發現改進這種分類。作者對59匹平原斑馬、3匹山斑馬和3匹細紋斑馬開展了全基因組分析。
  • 近年滅絕的十大珍稀動物,你知道嗎!
    近年滅絕的十大珍稀動物,你知道嗎!人類擁有著強大的力量,這種力量極具破壞性,甚至可以毀滅大自然。在這個世界上有很多被人類毀滅的動物,現在這些動物已經完全滅絕了,無論在哪個角落都已經沒有了他們的蹤跡。斑驢斑驢是斑馬的一種南方亞種斑驢是斑馬的一種南方亞種,它與其他斑馬不同,主要是因為它只在頭部、頸部和身體的前部有條紋。斑驢的最後一次發現是在1870年,於1883年8月12日死於阿姆斯特丹動物園。斑驢因為南非農民將其當做肉食和皮革的來源進行了大量的狩獵,最終導致滅絕。
  • 10大已滅絕物種:霸王龍、斑驢……
    從斑驢到半身斑馬,從半身馬到曾經最大的鹿——愛爾蘭鹿,我們會驚訝於這些從未見過的動物,這些已滅絕動物照片一定會給你帶來很深的印象。1. 霸王龍(6500萬年前已滅絕)一直以來,霸王龍都是最大的陸生肉食動物之一,有43.3英尺長,16.6英尺高,身體重量估計有7噸。霸王龍是兩隻肉食動物,巨大的頭骨倚仗長而笨重的尾巴達到平衡。
  • 常州淹城野生動物園染驢為斑馬,小朋友臉上充滿了問號?
    這件稀奇事就是園區被一頭驢給染成了斑馬!這並不是動物園為降低成本「以次充好」,因為動物園內也是有真正的斑馬供遊客觀賞的。畢竟淹城野生動物園也是一家非常成熟的動物園,這一點毋庸置疑。那麼這頭像是在段子裡的「斑驢」是怎麼一回事呢?原來看明白了是這麼一回事。這頭驢被畫成斑馬的時候是在4月1日,也就是我們眾所周知的愚人節,這一天大家通常會通過一些行為來愚弄別人,對方也不會生氣。
  • 原來除了斑馬以外世界上還曾有過斑驢,可惜已經滅絕了
    斑馬這種動物估計沒聽說過的人沒有幾個,想要親眼看見也很容易,基本上各地的動物園都有飼養。
  • 為什麼非洲有那麼多的斑馬,卻沒有非洲人騎呢?斑馬:你想多了
    為什麼非洲有那麼多的斑馬,卻沒有非洲人騎呢?斑馬:你想多了前段時間,小編的朋友去了非洲,領略了非洲大草原的自然風光。來到非洲不得不提非洲的野生動物了,眾所周知在非洲草原上動物有著非常多的不同品種,那在非洲還有一種非常有趣的動物,它就是斑馬。
  • 前半身像斑馬,後半身像馬,它是當地人曾經最佳的「看門犬」
    斑驢,曾經是非洲大陸上最為特別的物種,一般而言體長為2.7米,重量達到410公斤,尾巴的長度為1米左右。它們的前半身像「斑馬」,而後半身像「馬」。正常的斑馬全身都會不滿白色條紋,但是斑驢的條紋僅僅只分布在前半身,甚至它們脖頸上方的棕毛也帶有斑馬紋。它們的後半身為黑色,沒有條紋。此外,它們的腹部和四肢是白色的。
  • 青梅竹馬斑馬和驢擦出火花 母驢懷上"斑馬驢"
    按照專家的說法,如果小黑順利生下斑馬驢,那可是相當珍貴的,因為全世界目前僅有4頭。  小黑做產檢前的一段插曲,見證了它和小斑的夫妻情深。本來,專家和工作人員想將小黑和小斑隔離開,可小黑剛被牽出鐵柵欄,小斑就變得狂躁起來,不時發出嘶鳴。為了安撫小兩口 ,大家只能將小黑拴在柵欄外,小斑則隔著柵欄,眼神沒離開過小黑。  「很多人誤以為斑馬與驢生下的是斑驢,其實是斑馬驢。
  • 因人類捕殺而滅絕的九種動物:斑驢肉質鮮美,中國犀牛是名貴藥材
    斑驢,又稱擬斑馬,是一種頭像驢,前身像斑馬,後身像馬的非洲動物。人類在南非發現斑驢這種動物後,覺得好看,便將其馴服後用來拉車,從而形成一種用斑驢拉車的風氣。另外斑驢的肉質鮮美,皮毛優質,因此19世紀時被大量捕殺,知道19世紀中期,野生斑驢已經所剩無幾了,被人工飼養的也都很快死去,這個物種從而徹底滅絕。
  • 科學家擬復活24種已滅絕動物 渡渡鳥、斑驢在列
    科學家擬復活24種已滅絕動物 渡渡鳥、斑驢在列 已滅絕的草原斑馬——斑驢。這24種已滅絕動物包括渡渡鳥、卡羅萊納長尾鸚鵡和斑驢。由於DNA在很久前就已降解,恐龍並不在名單之列。  最後一次發現卡羅萊納長尾鸚鵡是在1904年的佛羅裡達州。斑驢是一種草原斑馬,一度生活在南非,最後一隻野生斑驢在1870年被射殺,最後一隻圈養斑驢在1883年死亡。科學家根據大量標準選擇了這些已滅絕動物,同時考慮倫理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