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6-18 科技日報 劉霞
語音播報
義大利格蘭·薩索國家實驗室的OPERA(採用乳膠徑跡裝置的振蕩實驗項目)實驗組表示,他們首次捕獲到了μ中微子「變身」為τ中微子的直接證據。
2011年9月,OPERA實驗組宣布,發現中微子的行進速度超過了光速。此言一出,引發公眾一片譁然,因為這顯然違背了愛因斯坦的狹義相對論。實驗組隨後在測量中發現了很多潛在的錯誤來源,證明此項「發現」是錯誤的。但事情並沒有結束,現在,OPERA實驗組首次直接觀測到中微子之間的「變身」。
目前,科學界普遍認為,中微子有三種類型或者「味」:電子中微子、μ中微子和τ中微子。在非常罕見的情況下,中微子會與質子或中子相互作用,生成電子、μ子或τ子輕子,這被稱為中微子振蕩。長時間以來,科學家們一直不相信中微子能改變其類型,但始終堅信,中微子振蕩不僅在微觀世界最基本的規律中起著重要作用,而且與宇宙的起源與演化有關,例如宇宙中物質與反物質的不對稱很有可能由此造成。
據英國《自然》雜誌6月16日報導,2008年到2012年間,歐洲核子研究中心(CERN)朝730公裡遠的義大利格蘭·索瓦山發射了一束μ中微子束,當到達目的地時,有些μ中微子變成了τ中微子。最新研究結果表明,當這些中微子撞擊OPERA探測器內的鉛靶時,生成了一些τ輕子。那不勒斯費德裡克二世大學的物理學家、OPERA發言人喬瓦尼·德萊利斯說:「這種輕子轉眼間就發生了衰變——儘管它以接近光速行進,但只行進了不到1毫米。」
OPERA團隊在15萬塊「磚」組成的陣列中,探測到了這種短命的粒子。陣列中的每塊「磚」重約8公斤,由57塊堆在一起的感光板組成。鑑於這套裝置的表面積達11萬平方米,他們設置了一套自動系統在這些板上搜索微條紋,其會顯示τ輕子出現的信號。
去年,OPERA團隊發表研究結論稱,他們發現了4個可能的τ輕子信號,但根據嚴苛的物理學法則,這尚不足以被宣布為一項新發現。不過,他們現在發現了第五個此類事件,足以宣布試驗獲得了成功。
2013年7月,世界上第一個加速器中微子實驗——日本的T2K實驗(從高能物理研究所到神崗的長基線加速器中微子實驗)首次使用人工中微子源,獲得了中微子振蕩的第一個直接證據——在一束μ中微子束中探測到了電子中微子的信號。
義大利格蘭·薩索國家實驗室的OPERA(採用乳膠徑跡裝置的振蕩實驗項目)實驗組表示,他們首次捕獲到了μ中微子「變身」為τ中微子的直接證據。
2011年9月,OPERA實驗組宣布,發現中微子的行進速度超過了光速。此言一出,引發公眾一片譁然,因為這顯然違背了愛因斯坦的狹義相對論。實驗組隨後在測量中發現了很多潛在的錯誤來源,證明此項「發現」是錯誤的。但事情並沒有結束,現在,OPERA實驗組首次直接觀測到中微子之間的「變身」。
目前,科學界普遍認為,中微子有三種類型或者「味」:電子中微子、μ中微子和τ中微子。在非常罕見的情況下,中微子會與質子或中子相互作用,生成電子、μ子或τ子輕子,這被稱為中微子振蕩。長時間以來,科學家們一直不相信中微子能改變其類型,但始終堅信,中微子振蕩不僅在微觀世界最基本的規律中起著重要作用,而且與宇宙的起源與演化有關,例如宇宙中物質與反物質的不對稱很有可能由此造成。
據英國《自然》雜誌6月16日報導,2008年到2012年間,歐洲核子研究中心(CERN)朝730公裡遠的義大利格蘭·索瓦山發射了一束μ中微子束,當到達目的地時,有些μ中微子變成了τ中微子。最新研究結果表明,當這些中微子撞擊OPERA探測器內的鉛靶時,生成了一些τ輕子。那不勒斯費德裡克二世大學的物理學家、OPERA發言人喬瓦尼·德萊利斯說:「這種輕子轉眼間就發生了衰變——儘管它以接近光速行進,但只行進了不到1毫米。」
OPERA團隊在15萬塊「磚」組成的陣列中,探測到了這種短命的粒子。陣列中的每塊「磚」重約8公斤,由57塊堆在一起的感光板組成。鑑於這套裝置的表面積達11萬平方米,他們設置了一套自動系統在這些板上搜索微條紋,其會顯示τ輕子出現的信號。
去年,OPERA團隊發表研究結論稱,他們發現了4個可能的τ輕子信號,但根據嚴苛的物理學法則,這尚不足以被宣布為一項新發現。不過,他們現在發現了第五個此類事件,足以宣布試驗獲得了成功。
2013年7月,世界上第一個加速器中微子實驗——日本的T2K實驗(從高能物理研究所到神崗的長基線加速器中微子實驗)首次使用人工中微子源,獲得了中微子振蕩的第一個直接證據——在一束μ中微子束中探測到了電子中微子的信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