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文化的表現,在建築、園林和雕塑三個方面,各有不同風格

2020-11-29 建華文史

中國建築體系是東方四大建築體系中歷史最悠久、風格最統一、特點最顯著的建築體系,具有卓越的成就,在世界建築史上佔有重要地位。原始社會,人們構巢而居,後逐漸由穴居轉為地上建築。進入奴隸社會,建築技術有很大提高,出現看斧、刀、鋸、鑿、鑽等生產工具,並能大規模地修建城郭、陂池、宮室等組群,注意建築的造型、裝飾與色彩。經過長期的封建社會,古代建築逐步形成一個成熟、獨特的體系。

在戰國至南北朝階段,出現看臨淄、邯鄲、大梁等工商業大城市,高臺建築更為發達。秦統一中國後,修建了空前規模的宮殿、陵墓、萬裡長城、馳道和水利工程等。清代宮殿建築沿襲明代,在園林藝術方面具有劃時代發展,同時全國各地大量興建喇嘛教寺院,配以工巧的工藝美術,使古代建築更加五彩繽紛,絢麗多姿。中華建築在數千年發展歷史中,逐步形成了卓然獨具的風格特色。

大致分為:1.靈活適用的木結構體系。2,。建築與自然環境協調統一。3.舒展自如,平面鋪開的整體外形。4.封閉內向、嚴整對稱的群體布局。5.絢麗多姿的色彩和裝飾。中華園林是指中國特有的風景式的古典園林,它同西亞、歐洲的園林並稱為世界三大園林系統。它以中國傳統文學和繪畫的藝術創作構思,將山水、花木和玲瓏典雅的木構建築結合起來,具有很高的藝術水平和獨特的風格。

中華園林約有兩三千年的發展歷史,在不斷的相承演變中,根據它們體現出的審美傾向和風格特點的差異,大致可以分為四個階段。由商、周至戰國為中國園林發展的第一階段。這個階段的園林,以天然園林為主,體現了人們對自然美的追求。如在天然地域中截取一段,種植樹木,圈養野獸建成供人狩獵遊樂的苑囿。周文王挖地池築臺所建靈臺、靈沼,吳王夫差在靈巖山所建姑蘇臺,都是當時有名的園林。

雕塑也是華夏民族最古老的藝術形式之一。早期雕塑可以追溯到舊石器時代的經過打磨的石器和鑽過孔的貝殼,青銅器時代的裝飾性雕塑主要是器物表面的浮雕,如「龜魚蟠螭紋方盤」上的多種動物紋樣,材料也增多了,如玉雕、骨雕、象牙雕等。中華雕塑至秦漢時期始為成熟,至唐則到高潮。基本上分為兩大派系:一是表現為宗教美術的石窟雕像及寺廟庵宇的神、佛人像;二是陵墓護法石像與墓穴隨葬俑。

陵墓雕刻也同樣體現著時代精神,在手法上突出生動逼真的特點,如秦始皇陵的兵馬俑,陶像與真人等身大小,且編排齊整、裝備完善,象徵了武裝力量的強大與國力的昌盛。唐代昭陵六駿石雕以立、行、奔、馳的生動健美姿態表現了戰馬的壯偉氣魄。乾陵、順陵前的石獅、石虎等也體現了氣勢磅礴、威猛矯健的時代特徵。

小編認為:盛唐之後,中華雕塑急轉直下,宋元明清的人物雕像多數已顯得十分板滯拘謹,既沒有了漢魏南北朝的含蓄靈動,也沒有了唐代雕像的灑脫豪邁,只是變成了一種格式程序的加工,缺乏藝術上的創造。直到現代,隨著中西藝術的交流與造型藝術各門類的互相影響,中華雕塑才重新煥發出生機,石雕、玉雕、木雕等都產生了一批傳世珍品。

相關焦點

  • 西方雕塑文化對中國雕塑近代文化發展的影響真的很大嗎?
    建國初期,國內雕塑行業實際就是一片空白時期,屬於雕塑行業文化相對危險的斷代時期,沒有任何一位國內的雕塑家來領航雕塑藝術的行進方向,存在的只是一些民間的謀生的手段。後來經過一段時間的蘇中各方面的文化交流,雕塑紀念碑浮雕等雕塑的時候,蘇派風格的政治風格雕塑呈現到了人面前。
  • 中國各大城市的地標性建築
    標誌性建築是一座城市的名片!每座城市的地標,都具有其獨特的地理特色,更有其文化內涵,能體現一座城市的風貌和味道。在世界範圍內,有埃及金字塔、雪梨歌劇院、巴黎艾菲爾鐵塔、比薩斜塔等著名標誌性建築;那麼,在中國各大城市的地標性建築是什麼呢?
  • 古老的文明國度,9大令人驚嘆的歷史遺蹟,不同的建築風格和文化
    古老的文明國度,9大令人驚嘆的歷史遺蹟,不同的建築風格和文化印度是一個極端的國家,有著不同的宗教、語言、信仰和傳統。印度的歷史名勝反映了許多古代建築風格和文化。以下是印度10個令人驚嘆的歷史遺蹟。這座紀念碑採用了印度伊斯蘭建築風格,由花崗巖、砂漿和磨碎的大理石製成。在建築的每個角落都有四個56米高、造型精美的宣禮塔,還有雙層陽臺。通往查米納的上層有149個蜿蜒的臺階,那裡是專門用來祈禱的地方。這裡還有一條連接查米納塔門和寶山的地下隧道。5、阿旃陀洞穴阿旃陀石窟是印度最受歡迎的佛教遺蹟,位於馬哈拉施特拉邦的奧蘭加巴德。
  • 恆大城Art Deco風格園林是什麼意思呢?
    恆大城Art Deco風格園林是什麼意思呢?項目建築整體採用圍合式布局,現代風格立面,簡潔優雅。整體規劃保證通風採光及景觀視野。園林景觀設計上精心打造,Art Deco風格園林,景觀軸線設計,移步換景,生態小品、景觀雕塑點綴其中,花草綠植豐富。項目綠化與北側半月環公園相互呼應,形成一個符合現代城市自然生態化發展的有機體。
  • 如何欣賞中國古代建築?有哪些特點?
    中國古建築是「凝固的古典音樂」,飛簷鬥拱的亭臺樓宇、恢弘壯麗的宮殿建築、詩意的園林以及古樸的民居...這些分散各地的各式古建築,共同演奏了這支氣勢磅礴的樂曲。那麼,如何欣賞古代建築?它們又有哪些特點呢?
  • 古希臘雕塑三個不同的時期特點
    古風時期(公元前750年—前6世紀末),因這時期的雕刻藝術呈古樸稚拙的風格而得名;古典時期(公元前5世紀下半期—公元前334年),指希波戰爭結束至馬其頓亞歷山大大帝開始東侵;希臘化時期(公元前334年—30年),指羅馬滅亡埃及託勒密王朝這一歷史時期。
  • 明朝園林建築:園林一畝三分地,怎樣框住士大夫「隱心」
    在中國建築藝術中,園林建築可稱為除皇家、廟宇建築之外的中國建築藝術寶庫。由於皇室建築和廟宇建築都不能脫離傳統的設計語言,而在園林建築中,可以看到藝術的發散。明代園林建築大發展,是因為明代的社會生產力比前代要高,士大夫們也有充足的社會資源。無論南北、商賈世家、官宦百姓,都在追求士大夫們對園林設計的追求,喜愛園林建築。
  • 中國古代建築簡史:魏晉時期的石柱類建築有古希臘風格
    ——梁思成 中國古代建築具有悠久的歷史和光輝的成就,相對於西方古建築的磚石結構體系來說,中國古建築是獨立的機構體系,以木結構體系為主。今天建築史君選取了中國歷史中一些重要的節點,讓大家在輕鬆之餘可以通俗的了解中國古代建築史。
  • 園林是中國人看待建築和植物的方式,西方又與東方有何不同?
    浦睿文化和湖南美術出版社出版了童寯的《東南園墅》、同濟大學出版社出版了張琴的童寯傳記《長夜的獨行者》。而與此同時,童寯之孫、同濟大學建築與城市規劃學院教授童明策展的「覺醒的現代性——畢業於賓夕法尼亞大學的中國第一代建築師」在上海當代藝術博物館展出,童寯正是當年最早留學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的那一批建築師之一。河西
  • 中國傳統文化,雕塑藝術,球體構成及模式和立方體及結構
    本文乃作者屌人講文化原創,未經允許請勿轉載,圖片來源於網絡,如侵權請聯繫刪除,謝謝現代雕塑的創作是每一個雕塑家站在不同方位上,以不同層次的手段表達的空間方式,所以很難歸納出什麼固定的模式。還有許多切割的構成猶如蘑菇和三個花瓣。似乎一個搖車,給人以活動之感,以上種種分割表明球體的自身分割結構十分豐富,它既有本身抽象形的美又可模仿某種自然形象,是一種極為豐富的造型結構。此外,從現代雕塑家的作品中可以看到在處理某些形象時向球體的靠近。表現人物形象,是以球體的彈性變異為基礎。它的基本面構成是球體的弧面。雕塑家企圖使這一形體軟化並按球體一樣去組織結構。
  • 中國古代故事:「天人之際」的宇宙觀與 中國古典園林的境界
    幾乎每一個欣賞者都可以真切地感受到中國古典園林特有的藝術魅力,儘管它們千妍百媚,各具丰姿,儘管南方庭院中的小橋流水,扮垣低坑不同於北方宮苑中的蒼巖深壑,碧水浮天;儘管同在業京北海之中,「畫舫齋」的精麗端方迥異於『澡波間」的淡泊完曲,然而人們還是不難從它們中休會到萊種共通的意趣,這就是品賞家常說的
  • 建築風格分類大全 建築風格有哪些
    不管是裝修或建築,都很容易涉及一個問題,就是風格,如果建築或是家居裝修,風格統一協調可以給人自然舒適的感覺,若是混亂不清,那就看著彆扭不自然,今天我們就來了解下建築風格的分類情況,看看建築風格有哪些:建築風格分類:1、按國家(民族)和地區分中國風格、日本風格
  • 孔雀石欄杆-河池石材雕塑孔雀價格
    塔的平面以正方形居多,亦有六角形和八角形。由於單層建築,因此高度和體積都有限制,建築材料有石造的,也有磚砌的。例如山東歷城縣柳埠神通寺的四門塔,建於隋大業七年(611年),全部用青石砌成亭閣式單層塔。塔高13m,平面方形,每邊長,每面中間開一個較小的拱門。風格樸素簡潔。密簷式塔多為磚塔,實心建築,一般不能登臨。
  • 日本庭院禪意建築之美|日本|庭院|禪意|建築_網易藝術
    從漢代起,日本就受中國深厚文化的影響。到公元8世紀的奈良時期,日本開始大量吸收中國的盛唐文化,中國文化也從各方面不斷刺激著日本社會。園林亦是如此,日本深受中國園林尤其是唐宋山水園的影響,因而一直保持著與中國園林相近的自然式風格。但結合日本的自然條件和文化背景,形成了它的獨特風格而自成體系。
  • 胥建國:新理性主義雕塑融入理性思辨與文化自覺
    而從中國雕塑整體發展以及群體意識的大扭轉看,出現重大變化的時間節點是在新世紀元年後的20個年頭。這20年裡不僅社會背景有了重大的變化,藝術的市場與發展空間也有了空前的變化,這一划時代的歷史性變化,不同以往的就是在國際視野下對本土雕塑在藝術上做出的理性慎思。
  • 漫談佛教建築:寺院及塔的風格流變——白化文
    此種風格布局更屬通用式的,成為以後漢化佛寺建築的主流。南北朝時期的寺院現無存者。作為實物存留的則有石窟寺,以雲岡石窟和敦煌早期石窟為代表。中國最早鑿建的石窟寺在新疆地區,始於東漢,受南亞次大陸風格影響。十六國和南北朝時,經由甘肅河西走廊一帶傳到中原,並向南方發展。中原地區早期石窟的建築,沿襲南亞次大陸於窟內立塔柱為中心的作法,並明顯受到漢化建築庭院布局影響。
  • 園林景觀設計風格分類介紹
    本文摘自:千盟園景  中國的園林景觀設計正變得越來越成熟,這讓人們可以體驗到更加純粹的生活方式,更多的裝飾風格也逐漸融入到景觀設計中,使得人們能夠享受不同風格所帶來的不同生活體驗。具體的景觀設計風格分類有很多種,千盟園景帶你了解幾個常見的風格吧。
  • 南北方建築在風格和坐落上有什麼不同
    很久以來,每逢遇到南北差異的話題,總是反響強烈,像是關於豆腐腦是喝甜的還是鹹的,粽子是甜的還是鹹的,就連到了冬天,也有關於南方人縮在被窩裡都冷而北方人卻在供暖的房間裡穿短袖的話題,今天我們不說吃,也不說穿,而是說說南北方建築風格和城鎮坐落上的差異
  • 面積只有三畝,卻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這座園林一覽眾山小
    中國古典園林向來講究結合地形營造豐富的景觀,像上環秀山莊這樣面積極小、沒有地形高差的小園林,要想營造出出色的景觀,似乎是一個難以逾越的難題,然而古人的智慧總是超乎我們的想像,在這樣一個小小的四方形園林中,通過精巧的布局和巧妙的設計不僅巧妙地解決了地形的局限性,而且使園林成為江南小園林中的佼佼者
  • 神聖羅馬帝國時期,君主及選帝侯宮殿園林建築的主要特點是什麼?
    除了少數宏大的有著四個側翼的宮廷建築體系,如將各個時期的建築連結起來的大府第,像維也納的「胡夫堡」、柏林的「城市宮殿」和慕尼黑的「府第」,佔絕對多數的是有一個對稱中軸的「凡爾賽樣式」。霍耶寫道:「與法國園林不同的是,園林不是宮殿的配角,而是宮殿嵌入園林之中。將它們分開和圍起來的元素是人工河道裡的水。」 德勒斯登曾遭受一場大火,損失慘重,大火以後,該城重建成巴洛克樣式。強者奧古斯特建成了有著漂亮樓閣的著名的茨溫格爾宮。1711年至1728年間,參與建造宮殿的建築師是馬伊斯·丹·帕佩曼,其雕塑大多出自巴爾塔扎·佩爾莫澤之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