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蒂芬霍金:警惕!人工智慧將會反抗人類,很可能造成人類滅絕

2020-12-03 天狐射月

我們經常看的科幻電影裡都會有人工智慧殺人甚至消滅人類的事件,比如終結者,機器人啟示錄,機械公敵等。

人工智慧發展到一定程度後,具備了自我思維能力,思想會突破人類定製的規則,會產生一些危險且極端的行為,給人類帶來人身安全,甚至毀滅。

但當今的社會,AI智能可以說才剛起步,人類渴望機器變得更加聰明,這樣才能給我們的生活帶來更大的便利,甚至解放我們的雙手,使得我們有更多時間能做自己喜歡的事情。

對於人工智慧的飛速發展,有些人開始擔心以後會對人類造成威脅。

歷史上已經有過人工智慧殺人的例子。

蘇聯的智慧機器人和當時的棋王下棋,因為輸了,一怒之下把這位棋王殺死了。這部機器人配有當時蘇聯最先進的超級電腦,自從它出世以來,贏了很多人類高手。直到遇上了蘇聯冠軍棋王,使得自己連輸三局,導致憤怒的「情緒」,自動編排了程序,將「開始」按鈕通上了高壓電,導致棋王在按按鈕時觸電身亡。

著名物理學家史蒂芬霍金稱,人工智慧或許不但是人類歷史上最大的事件,而且還有可能是最後的事件。他說:「人工智慧的短期影響取決於由誰來控制它,而長期影響則取決於它是否能夠被控制。」

當人類在為人工智慧的進步而歡呼雀躍時,你是否想過這是並非是一件好事呢?

不管怎麼說,如今的人工智慧確實對我們的生活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使得人類文明前進了一大步。但未來機器人反抗人類的可能性還是很大的,希望在不好的事情發生之前,人類還能有效控制並解決。

你對人工智慧智能的發展有何看法?小編認為當前還是利大於弊的,至於以後會往哪個方面發展,那是以後的事情了。

相關焦點

  • 霍金辭世,留給人類四條警告
    在BBC年度裡斯講座上,物理學家史蒂芬-霍金稱,科技的進步可能導致世界滅亡。霍金稱:「儘管地球在特定年份發生災難的機率很低,但是它會隨著時間逐漸增高,並且在下一個千年或者萬年之內成為必然。到那時我們應當已經進入到太空,並且到達其它星球,因此地球上的災難並不意味著人類的終結。」霍金在講座上對可能導致地球滅亡的可怕場景進行了預測。
  • 人工智慧的終點是滅絕人類?其實還有更糟糕的
    據wired消息,機器人數量將上升,機器將替代人類。幾十年來,我們一直聽到有關人工智慧替代以致終結人類的警告。  這樣的場景不僅僅出現在好萊塢影片中,在科學和哲學領域也能找到越來越多的佐證。例如,麻省理工學院博士瑞?
  • 「人工智慧可能毀滅人類」 霍金留給人類最後的警告 丨尋找中國創客
    「人工智慧威脅論」在生命的最後幾年,霍金則頻繁發出對人工智慧的警告:「人工智慧可能毀滅人類。」他與埃隆·馬斯克、比爾·蓋茨大概是最著名的三個「人工智慧威脅論」支持者。霍金在多個場合,表達了對人工智慧將會全面取代人類的擔憂。2014年霍金接受BBC採訪時說:「人工智慧的全面發展將宣告人類的滅亡。」
  • 霍金預言成真,2032年地球將會毀滅,人類將不復存在?
    聞名世界的宇宙學家和物理學家史蒂芬.霍金,曾在某訪談上提出,地球將會被很多小概率的危險威脅,其中任何一個威脅都能將人類逼到滅絕的境地,在未來幾百年間,地球將會毀滅,人類為了繼續生存,必須進行太空移民,搬離地球。
  • 霍金:人工智慧或終結人類文明,但讓人類滅絕的,遠不止它
    4月27日,GMIC 2017北京大會拉開帷幕,英國劍橋大學著名物理學家史蒂芬·威廉·霍金遠程發表了主題演講。演講中,霍金仍保持了其對人工智慧一貫的謹慎性,提醒AI科研者們在利用AI造福人類的同時,還需注意消除可能的威脅。
  • 霍金關於人工智慧的語言!
    霍金畢業於牛津大學、劍橋大學,1979年至2009年任盧卡斯數學教授,後為榮譽盧卡斯數學教授(牛頓曾任此職,是人類歷史上最偉大的教授職位)。霍金是繼愛因斯坦之後最傑出的理論物理學家和當代最偉大的科學家,人類歷史上最偉大的人物之一,被譽為「宇宙之王」。他的代表作品有《時間簡史》、《果殼中的宇宙》、《大設計》等[2]。2015年7月20日,史蒂芬霍金啟動了人類歷史上規模最大的外星智慧生命的搜索行動。
  • 霍金再拋人工智慧威脅論:或招致人類滅亡
    會上,通過視頻發表演講的英國著名物理學家史蒂芬·霍金,再次指出人工智慧的全方位發展,可能招致人類的滅亡。人工智慧的崛起,要麼是人類歷史上最好的事,要麼是最糟的。這一記警鐘引起了在場專家學者的廣泛討論。提到人工智慧滅絕人類,似乎還是和普通人有一些距離。
  • 霍金生前警告人類儘快離開地球!他生前發現了什麼?人類該去哪?
    生前警告人類儘快離開地球!人類該去哪?作為一代科學巨匠,霍金被譽為20世紀最享有國際盛譽的偉人之一,他證明了奇性定理和黑洞面積定理,還提出了黑洞蒸發理論與無邊界的霍金宇宙模型。霍金曾經警告,一是人類要警惕人工智慧,二是人類要重視環境的問題,三是人類要警惕外星生命。最讓人詫異的是,霍金曾言要讓人類儘早離開地球。
  • 為什麼蓋茨、穆斯克、霍金警惕人工智慧?導致人類滅亡?
    2)超人工智慧的出現,將造成非常巨大的衝擊,而且這個衝擊可能將人類吹下平衡木,並且落入其中一個吸引態。有可能,當自然演化踩到絆線的時候,它會永久的終結人類和平衡木的關係,創造一個新的世界,不管這時人類還是不是存在。
  • 霍金對人類的最後警告:當心人工智慧!
    作為當代最為著名的物理學家之一,霍金的一生似乎都離不開黑洞,最主要的貢獻就是「奇點定理」和「霍金輻射」。至於預言,最令人關注的大概就是「人工智慧威脅論」,霍金曾公開表示「我們並不知道,人工智慧會輔佐人類,還是支配人類,或者是人類徹底被其摧毀」。
  • 現實與夢境的反差,科幻電影《滅絕》,人類與人工智慧的共存問題
    而他的噩夢反覆圍繞著地球被外星文明入侵,並開始無邊際的滅絕行動。他的妻子(麗茲卡潘飾)還一度認為他精神出現了問題,直到真的被來自地球外的入侵,才明白丈夫做的噩夢開始正式發生。而滅絕就發生在眼前。原來一切他原來一直的噩夢是沒有刪除乾淨的記憶,五十年前,人工智慧的載體——人造人,發生了進化,產生出了情感,有了情感後人造人開始反抗人類,開始滅絕人類,而人類的倖存者逃離地球,去到了火星。而五十年後,人類重返地球,要奪回屬於人類的一切,誓要把人造人消滅。電影到這裡觀眾終於明白,這是一部講述人與人工智慧的故事。
  • 【巨星隕落】霍金今日去世,但人類對宇宙和AI的探索永無止境
    霍金曾積極關注人工智慧,指出我們要對AI發展保持警惕。3月14日也是愛因斯坦誕辰139年的日子,上帝在同一天送來了一位天才,而帶走了另一位。人類對宇宙和AI的探索永無止境,讓我們以這樣的方式祭奠這兩位偉人。
  • 霍金:人類正處於人類發展史上最危險階段
    【環球科技綜合報導】據英國《每日郵報》12月2日報導,物理學家史蒂芬•霍金近日在《衛報》的一篇評文中提醒人們:「我們正處在人類史上最危險的階段。」霍金指出,人口過剩、氣候變化以及各種的疾病將會危機我們的星球。
  • 霍金:人工智慧造福人類賴以生存的家園
    【手機中國新聞】在此次GMIC領袖峰會上,史蒂芬霍金也發表了視頻演講,就人工智慧和人類的關係進行了深刻的分析。霍金表示,在他的一生中,見證了社會深刻的變化。其中最深刻的,同時也是對人類影響與日俱增的變化,是人工智慧的崛起。簡單來說,強大的人工智慧的崛起,要麼是人類歷史上最好的事,要麼是最糟的。不得不說,是好是壞我們仍不確定。
  • 霍金:人工智慧或是人類歷史上最後事件
    到那時,人工智慧可能是人類文明史的終結。霍金建議:跨學科霍金在演講中說到,人工智慧的崛起,是好是壞目前仍不確定。霍金認為,人工智慧的發展,本身是一種存在著問題的趨勢,而這些問題必須在現在和將來得到解決。
  • 霍金:AI可能毀滅人類
    霍金:AI可能毀滅人類文 / Ben Dowell
  • 霍金預言2030年地球毀滅,人類將不復存在?
    聞名世界的宇宙學家和物理學家史蒂芬霍金,曾在某訪談上提出,地球將會被很多小概率的危險威脅,其中任何一個威脅都能將人類逼到滅絕的境地,在未來幾百年間,地球將會毀滅,人類為了繼續生存,必須進行太空移民,搬離地球。
  • 霍金演講:人工智慧也可能是人類文明的終結者
    原標題:霍金演講:人工智慧也可能是人類文明的終結者4月27日,著名物理學家史蒂芬·霍金在北京舉辦的全球移動網際網路大會上做了視頻演講。在演講中,霍金重申人工智慧崛起要麼是人類最好的事情,要麼就是最糟糕的事情。他認為,人類需警惕人工智慧發展威脅。因為人工智慧一旦脫離束縛,以不斷加速的狀態重新設計自身,人類由於受到漫長的生物進化的限制,將無法與之競爭,從而被取代。
  • 霍金:世界末日逐步逼近 人工智慧將毀滅人類
    知名天文及物理學家史蒂芬‧霍金警告說,人類創造了可以毀滅世界的人工智慧,卻至今仍無能力可以避免這個災難。報導說,霍金慷慨地分享他對世界的觀察,並提出關於世界所面臨的問題的警告。他認為,世界的毀滅已經逼近,人類創造了可以毀滅地球的科技,卻沒有建立有效的機制去防止毀滅的發生。
  • 致敬霍金 | 他帶著宇宙的秘密走了,只剩下我們這幫渺小的人類
    霍金過去曾在多個公開場合,發表對生命、人類、宇宙、人工智慧核武等的看法。他常常探尋在宇宙的背景下,地球和人類所扮演的角色,在思考人類未來的基礎上,探究我們探索太空、尋求其他潛在宜居星球的選擇。當時的人們很可能堅信,哥倫布的探險註定是徒勞無功。然而,新世界的發現,對舊世界帶來了深遠的影響。對於那些被剝奪權利地位、走投無路的人來說,新世界成為了他們的烏託邦。人類向太空的拓展,甚至將會產生更深遠的影響,這將徹底改變人類的未來,甚至會決定人類是否還有未來。這不會解決地球上任何迫在眉睫的問題,但它將提供解決這些問題的全新視角,讓我們著眼於更廣的空間,而不是拘泥眼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