叮叮抓娃娃聯合《放開我北鼻3》呼籲家長陪伴孩子

2021-01-09 TOM資訊

《放開我北鼻第三季》已經播出三期,黃景瑜、王嘉爾、陳學冬、周震南作為本季嘉賓,在皇家北鼻屋開始了此次的帶娃生活,新手奶爸遭遇超級萌娃,各種突發狀況紛至沓來,窘況百出引發了網絡收視狂潮。

陳學冬作為被萌娃票選出來的「最喜歡的哥哥」,在《放開我北鼻》的第二期節目中,面對"熊"孩子皮皮打哥哥的行為,立馬發火,隨後才開始教導。以及皮皮的爬樓梯、不寫日記、不睡覺等等舉動,陳學冬採用了該溫柔的時候溫柔,該嚴厲的時候嚴厲,再加"故意不理睬"的兩種方式,處理的遊刃有餘。堪稱"帶娃教科書",還一度登上微博熱搜排行榜。

隨著節目的熱播,一款在線抓娃娃App也進入觀眾的視野。作為在線抓娃娃行業裡的佼佼者,叮叮抓娃娃選擇合作《放開我北鼻》,正是想通過這檔極具創新精神的真人秀節目,向觀眾傳達父母應當在陪伴孩子成長過程中給予更多關心,與他們一起成長,打破大人打破大人與小孩之間的次元壁壘,回歸童真世界的理念。

叮叮抓娃娃自上線以來,憑藉上百款爆款新潮公仔、成熟的物聯網技術、超低機器延時,迅速佔領市場,也贏得了眾多粉絲的一致好評,其中不乏80、90後寶媽寶爸們。他們在工作之餘會陪孩子一起玩抓娃娃,因為線下娃娃機有時間和地方的限制,所以他們選擇了在線抓娃娃。有寶媽用戶反饋到「帶孩子玩叮叮抓娃娃,不僅可以培養親子感情,還可以鍛鍊孩子的耐心和判斷能力,比起直接買娃娃,抓娃娃更讓他認識到只有努力才能有收穫這個道理。」叮叮也經常會根據各位寶媽寶爸的需求及時增加新的選品,從而形成用戶和產品的良心循環,收穫一波又一波的用戶好評。

此次與《放開我北鼻》的合作使得叮叮抓娃娃的品牌形象更加鮮活生動,也讓叮叮了解到了娛樂營銷的重要性。今後的日子裡,叮叮抓娃娃會在不斷優化產品的同時也會增加異業合作的數量和深度,提升品牌影響力,成為在線抓娃娃行業領航者。

責任編輯: 3858NCY-BD

相關焦點

  • 放開我北鼻:願你身邊也有一個這樣有梗卻暖入人心的鯨魚哥哥
    不知不覺間,我們皇家北鼻之家已經迎來了第五期,猜一猜第五期又有哪些北鼻加入了呢~~猜一猜這一個可愛的小仙女是誰呢?我真的是虎軀一震:臭不臭是什麼鬼?我也想知道呢?注意,重點來了,因為當時哥哥們急著去看病,所以是用被子把北鼻包起來的,這個時候冬冬哥哥說帶著小公主去看病,有誰注意到了我們的鯨魚哥哥說!了!什!麼!「為什麼不是小和尚?"為什麼呢?我也想知道,鯨魚哥哥你的腦袋裡為什麼裝著小和尚,難道小和尚應該是裹成一團的小娃娃嗎?不敢想不敢想。
  • 現代快報呼籲廣大家長:請別再帶孩子來捉螢火蟲了
    7月3日晚上,現代快報記者和「護螢使者」一起來到紫金山,在晚間螢火蟲活動的高峰期,兩個小時內我們只看到了幾十隻螢火蟲。現代快報記者 胡玉梅 安瑩  探訪  紫金山的螢火蟲,今年真的少了  天剛黑不久,現代快報記者就來到了紫金山。夜幕中,螢火蟲出現了,突然亮起了「燈」,就像是歡迎禮,讓人的心情頓時浪漫起來。
  • 孩子做作業拖拉,家長束手無策,寫作業需陪伴?家長該如何教育
    由於正在輔導孩子的我每天接觸不同的孩子和家長,確實有遇到過這個情況。當我們的父母輔導孩子寫作業的過程當中,孩子覺得家長講的是錯誤的,就想按著自己的方式來。但是我們的父母一看就知道他的方式是錯誤的,雙方就出現了僵局。孩子寫作業家長到底該不該陪呢?家長陪孩子寫作業的優勢和弊端又是什麼?孩子寫作業,家長到底該不該陪?
  • 「三山實驗」告訴你,為何孩子捉迷藏只遮頭,多少家長錯怪了孩子
    後來玩的多了,我們都覺得膩了,可她依舊笑個不停,於是我們懶癌上身,決定給自己降低標準,一臉面無表情,如鋼鐵直男般遮住放開—遮住放開—,oh no,她竟然還是一如既往的笑!我和她爸對視了一下,心裡浮出擔憂:這孩子不會是傻的吧……好在吃吃喝喝都還算不錯,又不能扔,於是就只好這麼將就養著了,結果到了2歲多的時候,我們又發現了她「智商堪憂」的另一方面,那就是捉迷藏。
  • 「我好害怕」,8歲女孩被洋娃娃嚇到嘔吐,家長買玩具應注意恐怖谷
    這個玩偶就是孩子在兒童時,陪伴自己的夥伴,雖然隨著孩子成長,它們或許損毀,或許被遺忘,但在記憶的角落,這份陪伴,將和孩子一同成長,或許某一天,會突然出現在孩子的腦海,幫助他們度過難關。回到家,孩子說啥也不要在看到娃娃,而且一個女孩子說,以後再也不要娃娃了,看來是真的嚇得不輕。一家人趕緊把娃娃處理掉了,白白浪費了不少錢。恐怖谷效應告訴家長買玩具要謹慎玩具通常會擬人化,為的是讓孩子把玩具當成玩伴,產生移情效果。
  • 金龜子:父母要用真心真意真情陪伴孩子成長
    在這件事情上,要考慮孩子的想法和家長自己的心態,不能盲目隨從。「如果你一味地隨大流出國遊學,可能以後會發現這種方式並不符合你孩子的發展規律,實際上反而是把孩子給耽誤了。」家長要找對方式方法,了解掌握綜合分析市場上的信息之後,在經濟條件允許的範圍內選擇最適合自己孩子的出國渠道。不僅僅是出國前的抉擇上,孩子出國後的「後續跟進」工作更加需要家長「盡職盡責」。
  • 沒聽寫過生字詞,家長堅持3個閱讀積累,就幫孩子提高了語文成績
    期中考試結束後,給班上的同學進行語文學習總結,我發現一名成績中等的學生,在這次考試中語文考了第三名,成績進步非常大。但是在課堂上,學生表現平淡無奇,作業完成質量相對不錯,他的進步一定和家長的努力分不開,於是我和家長進行溝通。
  • 陪伴,我們在一起丨孩子的自信,來源於家長:8個教育關鍵詞,你做到了...
    >疫情防控常態化下,為引導家長和孩子在和諧有愛的家庭環境中高質量陪伴,北京市婦聯聯合北京市家庭教育研究會、父母必讀雜誌社共同推出「陪伴,我們在一起」線上家教課,從教育心理、兒童健康、習慣養成等專業角度出發,為廣大家長和孩子答疑解惑,提供「特殊時期特別家教」,送上一份特殊的溫暖。
  • 孩子學英語,家長不能缺席!
    原標題:孩子學英語,家長不能缺席! 事實上,孩子學習英語,離不開父母的教育和陪伴。 有些父母會認為,自己的英語水平不那麼過關,自己如果過多地幹涉孩子的英語學習,反而會造成不好的影響,所以在孩子的英語學習問題上,很多家長只能「放開了手」,讓孩子自己一個人「單打獨鬥」。 但是,父母應該意識到,父母在孩子的教育中,佔據了重要地位。 常言說,「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
  • 龍潭街道丨親子運動會、趣味英語課堂……兒童之家陪伴孩子一起...
    社工講述了兒童之家的背景及本次活動目的,運動會從興趣性、互動性、愉悅性和安全性的原則出發,針對2-3歲幼兒的年齡特點進行遊戲項目的設置,活動內容豐富、形式有趣,既有體現家長和孩子互相配合的項目,也有鍛鍊個人語言能力發展的項目。「親子二人行」「揪尾巴」 「小熊找家」,考驗家長體力的項目「背著娃娃踩氣球」等一個個趣味盎然的運動遊戲。
  • 家長們怎樣才能更好地成為自己的孩子成長過程中的陪伴者?
    毋庸置疑,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也是孩子在求學階段陪伴他時間最長的人。因此,哪怕父母對孩子的一個小小的耳濡目染,都可決定性地影響到孩子的一生。當然,每一位家長都抱著「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心態,力求把自己的孩子培養成最出色、最優秀的作品。而在現實生活中,在不同的方法之下,往往有不同的結果。
  • 孩子成為「電子娃娃」?真正的「元兇」,會影響兒童大腦可塑性
    許多家庭都把手機作為哄孩子的工具,現在的小孩,有的2歲多就已經開始逐漸沉迷在其中了,他們手裡抱著手機,熟練的操作著,一個接一個地劃著手機屏幕看小視頻等,而過多地接觸電子產品,讓許多孩子成為了「電子娃娃」。孩子成為「電子娃娃」?
  • 有效的陪伴:陪伴的重在質量,不要因為沒有時間陪孩子而抱怨
    還有許多家長常常抱怨自己沒有時間陪孩子,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太忙了,工作太忙了,總是加班到晚上才回家。回家後還要叮囑孩子寫作業,再想工作,有多累可想而知。另一部分家長則認為,平時工作比較閒,可以一直盯著孩子,孩子開始寫作業他們就全程陪伴,給孩子「無微不至」的陪伴。
  • 父母經常去威脅孩子,表面能讓孩子屈服,實際會釀成3種後果
    日常生活中,我們常常會遇到熊孩子不聽話的情況,為了讓孩子能夠聽話,家長們可謂是軟硬兼施,可往往都沒有直接威脅孩子管用。(1) "你如果再不吃飯,我就把電視給你關了。"(2) "你再不去寫作業,小心我打你。"
  • 波比娃娃實驗:為什麼你的孩子會出現「攻擊性行為」
    想必對於「攻擊性行為」這一概念,並不是所有的家長都足夠了解,因為有的父母在生活裡很少會把孩子的行為進行剖析,了解其深層面的原由,只會簡單的把它看做是小孩子的不懂事罷了。對於攻擊性行為,有一個非常著名的實驗,叫做「波比娃娃實驗」,它是由傑出的心理學家班杜拉提出並發表的一個研究。
  • 小學面試要家長帶學歷證書!家長不滿:低學歷一樣能教出優秀孩子
    有人質疑,學校是否篩選家長學歷,擇優錄取?也有家長表示理解,都想娃娃有個好的學習環境。校方稱,要求帶學歷只是登記,以後搞活動的方便聯繫。家長學歷和孩子的教育到底有關係嗎?但唐唐雲學堂的小編認為,學歷高的父母對孩子的教育會比學歷低的父母有更多的優勢,但並不能說,學歷高的父母一定會教育出比學歷低的父母更優秀的孩子。無論父母是什麼學歷,家長作為孩子的第一任老師,能從小就有意識在各方面都培養孩子良好的習慣才是最重要的。
  • 智慧家長,從不給孩子「打雞血」
    如是,孩子才可能真正成為黎明報曉的雄雞,一唱天下!  葷雞、素雞、耐雞、自雞……大家不要以為這是在酒店點菜,而是當下家長對自己寶貝娃娃的愛稱。  好好的娃娃怎麼變成了「雞」?非也,不是娃娃變成了「雞」,而是家長為了讓孩子不輸在起跑線上,讓孩子跑得快些、快些、再快些,不停地給孩子們打「雞血」——讓孩子上各種補課班、興趣班、培訓班、輔導班……  「葷雞」,就是讓孩子「主攻」語數外等重點課程;  「素雞」,就是通過體育、音樂、美術等素質教育,提升孩子的藝術「品位」,豐富孩子的履歷,以便為孩子升學加分;  「耐雞」,就是指娃能經受住父母安排的高強度學習任務而不被累趴下
  • 別讓錯誤的愛毀掉孩子,育兒之路上「秘密武術」,陪伴孩子長大
    現在的孩子,而是從幾歲開始就有了自己的見解。管得越多,他偏離賽道的越多?生活中如何有一個標準答案?一本書怎麼可以解決教育問題嗎?帶著各種各樣的問題,我開始了聽書和看書的旅程。不得不說,"與孩子一起成長"的作者跳出了思維的牆,了解了人們的本質和應該擁有的東西,並以一種大的方式引導父母陪伴孩子終生成長。
  • 線上抓娃娃機火了三個月了,你玩了嗎?
    最近一段時間,線上抓娃娃機APP吸引了我的注意。不僅僅是因為它是個新興產品,還因為各家對這陣風潮的說辭褒貶不一:前有近30家開發商盡力廝殺或蠢蠢欲動(不乏虎牙、網易等大廠),後有獵豹移動等數據平臺認為,該風口只能是曇花一現,不久後就會成為網際網路中的過眼雲煙。體驗了一把線上抓娃娃後,我只能說它帶給我的體驗遠不如線下操作。
  • 這本《城市公約手冊》 用漫畫順口溜說文明 家長娃娃都拿它當口袋...
    隨著成都市文明辦、成都市城管委和成都晚報社共同舉辦的「愛我城市家園——向『車輛亂拋 站臺亂扔』說『不大型文明倡導活動推進到社區,活動為市民們精心準備的《城市公約手冊》,也因為圖案精美、色彩亮麗、故事向善、發人深思而在市民中走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