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的11月是全球的「肺癌關注月」。今年11月14日,又一位影星香港TVB演員曾偉權因肺癌不幸去世,終年58歲。
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赫捷院士和陳萬青教授曾在《柳葉刀·全球健康》撰文指出過導致中國癌症發病的23種高危因素,其中水果和蔬菜攝入量不足是重要因素之一。
近年來一些關於肺癌的研究中也發現,在導致肺癌發生的因素中,除了我們經常說到的吸菸以外,維生素A缺乏也是一個重要的原因。
維生素A可維持細胞核完整性,保證上皮組織正常代謝,加速細胞核DNA修復,阻斷細胞癌變過程,抑制癌症發生。長期缺乏維生素A,可使呼吸道上皮發生鱗狀化生,進一步發展,就容易導致肺癌。而在梨、蘋果、香蕉、西瓜、甜瓜、荔枝、白菜、番茄、茄子、南瓜、黃瓜、豌豆、胡蘿蔔等等水果蔬菜中就富含有維生素A。
其實不僅僅是癌症,在2016年美國一項由21,055人參與的關於水果與高血壓的關係的研究中,發現攝入水果和蔬菜是高血壓疾病的保護因素之一,而且「總是」攝入水果和蔬菜的保護意義更加明顯。即攝入水果和蔬菜的強度越大,越能夠降低患有高血壓的風險。世界衛生組織(WHO)也明確,人每天攝入400g新鮮水果和蔬菜可以降低血壓並減少冠心病和卒中風險。
儘管水果和蔬菜的攝入如此重要,我國居民的攝入量卻不樂觀。中國疾控中心曾對2010—2012年中國居民蔬菜水果的攝入量進行回顧研究,發現我國成年居民每日蔬菜的平均攝入量為255克左右,而每日水果的平均攝入量僅有36克左右,每日的蔬菜水果攝入總量為291克。蔬菜達到我國膳食指南推薦量的人群只有20%左右,水果達到膳食指南推薦量的更是僅僅有2.5%。
那我們應當每天吃多少蔬菜和水果呢?
中國居民膳食指南指出,人每天要保證每天攝入300-500g蔬菜,深色蔬菜應當佔1/2,而且餐餐要有。保證每天攝入200-350g新鮮水果(不含果汁)而且是天天要有。
通俗的來講,就是一人一天一斤蔬菜,半斤水果!
怎樣才能達到足量的標準呢,專家建議:
一是要保證餐餐都要有,每天至少在家裡準備3斤的蔬菜,生熟可以搭配。每周要至少準備10斤水果,供家人食用。這樣可以保證每個人有足夠的蔬菜和水果攝入。
二是選購過程中要注意新鮮、顏色豐富(豐富不同營養)、品種多樣(葉、花、豆都要有)。
三是做法上可以考慮洗淨後快炒、開湯下菜(保持蔬菜營養)以及炒好即食(降低亞硝酸鹽的含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