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化等離子體黑科技曝光 中國自行火炮的射程可達到100公裡
根據中國人民解放軍武器裝備採購網站2月13日發布的公告,中國軍方正在尋求採購磁化等離子體火炮測試系統。
該通知於上周三發布,將於周四到期。該通知將為磁化等離子體火炮的理論測試和發射系統招標。
雖然這種武器聽起來像是科幻電影裡的東西,但它可能不會發射高能等離子體,而是發射超高速炮彈。
公告沒有詳細說明磁化等離子體炮的性質。據中國國家知識產權局申請專利顯示,磁化等離子體火炮是一項早在2015年就申請的技術,由中國人民解放軍裝甲兵工程學院申請,發明人共有10位。
根據專利說明書介紹,磁化等離子體火炮,火炮身管內部設置有磁場,所述磁場方向沿所述身管軸線方向,指向炮口,並且所述磁場強度從身管內壁到身管軸線呈衰減分布,火炮發射時在所述磁場作用下身管內的氣體能夠電離成等離子體並在身管內壁上形成等離子體鞘層。
磁化等離子體火炮在身管內壁上形成的磁化等離子體鞘層呈現出壓力各向異性特徵,並具有隔熱作用,可使火炮身管所受徑向力大幅降低,又能使彈丸的推動力大幅提高,同時還能大幅提高身管耐熱性,延長使用壽命。
據專利介紹,磁化等離子體火炮的發射藥有兩種,一種是磁化等離子體火炮用發射藥,另一種是磁化等離子體太根發射藥。
磁化等離子體火炮用發射藥,包括95—100重量份的高能硝銨發射藥,其特徵在於:所述95—100重量份的高能硝銨發射藥中混有1.6—2.4重量份的粉末狀的硫酸銅和0.2—0.8重量份的粉末狀的硫酸銨,所述硫酸銅的粒徑小於0.1mm,硫酸銨的粒徑小於0.1mm。
磁化等離子體太根發射藥,包括80—90重量份的太根發射藥,所述80—90重量份的太根發射藥中混有4.5—5.5重量份的粉末狀的碳酸鉀和1.2—1.9重量份的粉末狀的碳酸銫,所述碳酸鉀的粒徑小於0.1mm,碳酸銫的粒徑小於0.1mm。
發射藥雖然不同,但其目的是相同的——提供一種能進一步大幅度的提高磁化等離子體火炮的磁化等離子體鞘層對火炮身管的保護能力,進一步大幅提高火炮身管的耐熱性,延長火炮身管的使用壽命,同時還能抑制槍口焰和炮口焰,不使槍(炮)口煙增加,並使彈道性能變好的磁化等離子體太根發射藥。
火炮發射時,膛內氣體在高壓和高溫作用下部分電離成等離子體。該專利說明書稱,由於磁場的作用,等離子體將在炮管內壁形成約一毫米厚的保護層。磁化等離子體層可以大大降低炮管徑向力,提高炮彈推力,使炮彈的初始速度有可能超過常規火炮的極限6馬赫(7350公裡/小時)。
相比之下,電磁軌道炮理論上可以將其彈藥加速到7馬赫。但是軌道炮和它的動力系統太大了,除非安裝在大型戰艦上,否則無法移動。而中國專利技術卻可以安裝在坦克、牽引火炮和自行火炮上。
由於推力的增加,火炮的射程也可以增大,」軍事專家魏東旭對《環球時報》表示。魏預計,這項新技術將把傳統155毫米自行榴彈炮的射程從30-50公裡擴大到100公裡。他說,等離子體層也可能減少炮管和炮彈之間的摩擦,使武器更加精確。
無獨有偶,美國也在不遺餘力的提升自行火炮的射程。美國陸軍在尤馬(Yuma)試驗場測試其最新遠程自行榴彈炮的情況。該炮目前基於美軍現役的M109A7自行榴彈炮改進,被命名為ERCA,口徑還是155毫米,但是採用長度驚人的58倍口徑炮管,使用新型炮彈的射程可達70到100公裡以上。
美軍為了提升火炮的威力,不僅要更換炮管而且還要研發新型炮彈。相比之下中國的黑科技在能夠在不大規模提高火炮生產成本的同時大幅提高火炮的威力,實現起來也容易得多。(冪談天下/張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