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臨床藥物大辭典》正式問世。主辦方供圖
中新網北京12月5日電 (記者 杜燕)《中國臨床藥物大辭典》(以下簡稱《大辭典》)正式問世。作為中國「十三五」國家重點出版物規劃項目,《大辭典》填補了中國臨床空白的大型的綜合性醫藥類工具書,可供廣大醫務工作者以及從事醫藥科研、生產、經營、教學、網絡信息和監管人員使用和借鑑。
今天,記者從在京舉行的《中國臨床藥物大辭典》首發式上了解到,該辭典編纂工作從2009年9月開始,從策劃、籌備到最終核定、印製,歷時9年多的時間。
《大辭典》總主編餘傳隆表示,該辭典具有規模大、品種多、結構完整、層次分明、體裁規範統一,內容完整、中西藥編寫方式自成體系和突出「臨床」用藥內容的特色以及「全、新、實、準、精」的特點。
據介紹,全書共有3卷5冊,其中:中藥成方製劑卷,分上下2冊;中藥飲片卷,1冊;化學藥卷,分上下2冊。全書收載品種共11903種,製劑劑型共14538種,其中:中藥成方製劑卷品種6500種,製劑劑型8490種;中藥飲片卷品種1003種;化學藥卷品種4400種,製劑劑型6048種。全書共有2465.2萬字,其中:中藥成方製劑卷898.8萬字,中藥飲片卷220.6萬字,化學藥卷1345.8萬字。
餘傳隆表示,《大辭典》作為中國「十三五」國家重點出版物規劃項目,是一部填補中國臨床空白的大型的綜合性醫藥類工具書,可供廣大醫務工作者,以及從事醫藥科研、生產、經營、教學、網絡信息和監管人員使用和借鑑,並在臨床實踐過程中會使廣大患者受益無窮。
《大辭典》名譽總主編、第十一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桑國衛表示,《大辭典》發動了將近300多人參與,是一部超大型的醫藥類工具書。科學技術進步是無止境的,創新是不斷的,希望《大辭典》在使用一段時間後進行再版,以不斷滿足臨床用藥的需要。
中國醫藥教育協會會長黃正明表示,《大辭典》的出版發行對於進一步促進中國醫藥衛生事業發展,全面推進「健康中國建設」做出了新的貢獻。
當天,《大辭典》名譽總主編齊謀甲、陳冀勝以及編委會主任張文周、編委會副主任修成娟等和來自全國各地的醫藥專家、編委會成員超200人參會。(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