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時九年編撰《中國臨床藥物大辭典》正式問世

2021-01-09 中國新聞網

《中國臨床藥物大辭典》正式問世。主辦方供圖

中新網北京12月5日電 (記者 杜燕)《中國臨床藥物大辭典》(以下簡稱《大辭典》)正式問世。作為中國「十三五」國家重點出版物規劃項目,《大辭典》填補了中國臨床空白的大型的綜合性醫藥類工具書,可供廣大醫務工作者以及從事醫藥科研、生產、經營、教學、網絡信息和監管人員使用和借鑑。

今天,記者從在京舉行的《中國臨床藥物大辭典》首發式上了解到,該辭典編纂工作從2009年9月開始,從策劃、籌備到最終核定、印製,歷時9年多的時間。

《大辭典》總主編餘傳隆表示,該辭典具有規模大、品種多、結構完整、層次分明、體裁規範統一,內容完整、中西藥編寫方式自成體系和突出「臨床」用藥內容的特色以及「全、新、實、準、精」的特點。

據介紹,全書共有3卷5冊,其中:中藥成方製劑卷,分上下2冊;中藥飲片卷,1冊;化學藥卷,分上下2冊。全書收載品種共11903種,製劑劑型共14538種,其中:中藥成方製劑卷品種6500種,製劑劑型8490種;中藥飲片卷品種1003種;化學藥卷品種4400種,製劑劑型6048種。全書共有2465.2萬字,其中:中藥成方製劑卷898.8萬字,中藥飲片卷220.6萬字,化學藥卷1345.8萬字。

餘傳隆表示,《大辭典》作為中國「十三五」國家重點出版物規劃項目,是一部填補中國臨床空白的大型的綜合性醫藥類工具書,可供廣大醫務工作者,以及從事醫藥科研、生產、經營、教學、網絡信息和監管人員使用和借鑑,並在臨床實踐過程中會使廣大患者受益無窮。

《大辭典》名譽總主編、第十一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桑國衛表示,《大辭典》發動了將近300多人參與,是一部超大型的醫藥類工具書。科學技術進步是無止境的,創新是不斷的,希望《大辭典》在使用一段時間後進行再版,以不斷滿足臨床用藥的需要。

中國醫藥教育協會會長黃正明表示,《大辭典》的出版發行對於進一步促進中國醫藥衛生事業發展,全面推進「健康中國建設」做出了新的貢獻。

當天,《大辭典》名譽總主編齊謀甲、陳冀勝以及編委會主任張文周、編委會副主任修成娟等和來自全國各地的醫藥專家、編委會成員超200人參會。(完)

相關焦點

  • 歷時25年編撰的《中國植物志》英文修訂版完成
    新華社北京10月1日電(記者 吳晶晶)記者從中科院植物研究所獲悉,前後歷時25年,由中美等國共同完成的重大國際合作項目《中國植物志》英文修訂版已於2013年9月全部出版完成。    《中國植物志》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植物志,共80卷125冊,2004年出版完成,並於2009年獲得國家自然科學一等獎。
  • 《中國植物志》英文修訂版編撰完成 歷時25年—新聞—科學網
    記者從中科院植物研究所獲悉,前後歷時25年,由中美等國共同完成的重大國際合作項目《中國植物志》英文修訂版已於2013年9月全部出版完成。
  • 先生們與《敦煌藝術大辭典》
    這一巨大的工程耗時數年,共有120餘位學者共襄盛舉,可以說代表了當時中國敦煌學研究的最高水平。《敦煌學大辭典》於1998年問世後,敦煌學研究仍然處於高速發展的軌道,新的成果不斷湧現,特別是在敦煌石窟藝術研究等領域,陸續推出了新的論著成果,如1999—2005年陸續出版的26卷本《敦煌石窟全集》,刊布了北區考古調查重要成果的《敦煌莫高窟北區石窟》(1—3卷)。
  • 重磅推薦 | 生物學大辭典
    正是在此大背景下,科學出版社全力組織國內幾個核心學科的權威專家,展開「自然科學大辭典系列」的編撰工作。這是一套大型科技辭書,包括獨立成冊的《數學大辭典》《物理學大辭典》《化學大辭典》《地學大辭典》和《生物學大辭典》共五部專科辭典。2011年,「自然科學大辭典系列」獲得國家出版基金支持。本號之前隆重推出了《數學大辭典》。本期,小編為您重磅推出《生物學大辭典》,後續將陸續推出其他三部大辭典。
  • 阿爾茨海默病原研新藥九期一正式啟動國際臨床試驗
    新京報訊(記者 張秀蘭)在正舉行的第13屆阿爾茨海默病臨床試驗大會(CTAD)期間,綠谷製藥披露,公司原研阿爾茨海默病新藥九期一(甘露特鈉膠囊)已經正式啟動國際多中心Ⅲ期臨床試驗的患者入組工作,並於美國東部時間11月4日完成全球第一例患者篩選,正式踏上國際化之路。
  • 詹文滸和《英漢四用辭典》
    一部《英漢(求解作文文法辨義)四用辭典》(以下簡稱《英漢四用辭典》)成就中國近現代雙語詞典出版史上的經典獨特之作,聚集在它周圍的編輯者們,後來其中絕大多數成了文化精英,這在近現代辭典編撰史上算是一段佳話。
  • 全球首個四特異性抗體藥物獲批進入臨床,或將為淋巴瘤白血病等患者...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訊(中青在線見習記者 郭可欣 通訊員 李娟)11月18日-21日舉行的深圳國際生物醫藥產業創新發展大會上,全球首個獲批進入臨床的四特異性抗體藥物GNC-038首度亮相,引起與會生物醫藥大咖們的強烈反響。
  • 全球首個四特異性抗體藥物獲批進入臨床,或將為淋巴瘤白血病等患者帶來突破性療效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訊(中青在線見習記者 郭可欣 通訊員 李娟)11月18日-21日舉行的深圳國際生物醫藥產業創新發展大會上,全球首個獲批進入臨床的四特異性抗體藥物GNC-038首度亮相,引起與會生物醫藥大咖們的強烈反響。
  • 阿爾茨海默病新藥「九期一」上市 仍需國際3期臨床試驗
    最新發現與創新 科技日報北京12月29日電 (記者崔爽)記者29日從「九期一」全球戰略發布儀式上獲悉,阿爾茨海默病新藥「九期一」正式在國內上市。患者可憑醫生處方,在全國各大專業藥房(DTP藥房)購買,每盒895元。
  • 重磅:由荊門市疾控中心編撰的《荊門市釘螺分布環境圖集》問世
    近日,一本由湖北科學技術出版社出版發行、荊門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編撰的 《荊門市釘螺分布環境圖集》首次國內問世。該圖集以環境為單元,以流行村為單位,採取上圖下表的形式直觀展現了荊門的釘螺分布信息。圖集主編丁兆軍同志,系湖北省血吸蟲病專家諮詢委員會委員,市疾控中心主任醫師,全國「血防衛士」,從事血防工作36年,撰寫、發表論文30餘篇,先後獲得國家四部(局)和省、市人民政府的表彰和獎勵。
  • FDA批准九期一國際多中心Ⅲ期臨床試驗 IND,你怎麼看?
    今天,中國科學院上海藥物研究所發布:4 月 8 日,綠谷製藥收到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FDA)正式文件通知,已批准原創治療阿爾茨海默病新藥甘露特鈉膠囊(商品名:九期一,英文名:Sodium Oligomannate)國際多中心 Ⅲ 期臨床試驗 IND,該註冊自 4 月 3 日起正式生效。
  • 首本考古學辭典亮相書展 上海辭書社好書聚集[圖]-中國 上海 一...
    中國考古學大辭典  東方網記者奚亮8月7日報導:今年,上海辭書出版社為上海書展準備了一批具有較高學術價值的大型辭書,同時也為書展上的普通讀者準備了一系列的常用辭典,前者諸如《中國考古學大辭典》、《中國哲學大辭典(修訂本)》、《中國青銅器大辭典》等;後者有《常用諺語辭典》、《常用名句辭典》、《常用俗語辭典》等。
  • 全球首個治療晚期胃癌小分子靶向藥物艾坦正式上市
    【2014年12月13日,北京】今天,江蘇恆瑞醫藥股份有限公司正式宣布,獲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批准的用於治療晚期胃癌的新型藥物
  • 《中國大百科全書》第三版科學技術史卷編撰全面啟動
    此次會議主要有兩項議題:一是全面啟動《中國大百科全書》第三版科學技術史卷編撰項目;二是召開第一次編委會工作會議,討論部署科學技術史卷編撰工作。   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社長龔莉出席會議,並作《新時代、新百科》的主題發言,回顧了《中國大百科全書》第一版、第二版的編撰歷程,闡釋第三版的編撰目的、重要意義以及總體設計等。
  • 「中國學位30年」專題報導:辭典釋義(二)
    註:以上辭義節選自秦惠民主編《學位與研究生教育大辭典》 學位制度 (Academic Degrees System):國家或高等學校為授予學位和保證授予學位的質量以及對學位工作實施有效的管理所制定的有關法令、規程或辦法的總稱。1980年第五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13次會議通過《中華人民共和國學位條例》,標誌了新中國學位制度的正式誕生。
  • 國產老年痴呆「神藥」再陷爭議,九期一還能繼續「乘風破浪」嗎?
    多年來,阿爾茨海默病始終是國際醫學界久攻不下的難題,至今尚未研發出特效藥,因此九期一甫一問世,就頭頂「神藥」光環,其研發團隊主要成員中國上海藥物研究所學術所長耿美玉也因此榮獲2019年中國科學院院士提名。
  • 中國首個進口乾細胞臨床試驗正式啟動
    北京2021年1月13日 /美通社/ -- 2021年1月12日,由九芝堂美科(北京)細胞技術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九芝堂美科」)發起的我國首個使用進口乾細胞治療缺血性卒中的Ⅰ/Ⅱa期臨床試驗(ASSIST)啟動會在組長單位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天壇醫院通過線上會議形式順利召開,標誌著臨床試驗正式啟動
  • 【科普】B肝在研新藥:2期臨床藥物大盤點!
    2013年,索非布韋(Sofosbuvir)的問世徹底改變了治療C肝的手段,去年,索非布韋&維帕他韋出現,使基因分型成為不是必須;前段時間
  • 國家藥物臨床試驗機構Ⅰ期病房揭牌 第一個正式BE臨床試驗項目啟動
    5月15日上午,成都市婦女兒童中心醫院國家藥物臨床試驗機構Ⅰ期病房揭牌暨第一個正式BE臨床試驗項目啟動儀式在醫院東城根街院區舉行。在北京中關村玖泰藥物臨床試驗技術創新聯盟曹彩秘書長、四川大學華西醫院梁茂植教授、四川省市場監督管理局王伯穎處長、成都市衛生健康委員會董勇副主任、成都市市場監督管理局雍尚紅處長和相關大型藥企負責人以及醫院領導、相關職能部門和臨床科室代表的見證下,醫院藥物臨床試驗工作正式啟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