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大行星問世?質量是地球10倍,繞太陽一圈要1萬多年,引熱議

2020-12-04 黑洞先驅

宇宙中的星球有著不可估計的數量,這是在宇宙大爆炸誕生以來逐漸形成的,所以在目前,拿著天文望遠鏡在宇宙中觀測的時候,就會出現眼花繚亂的感覺,因為這些星球構成了宇宙中的星辰大海,大的行星小的星球都發出璀璨的光芒,讓觀察者在這過程中就會很容易被迷惑,這些就是在目前宇宙深處的正常現象。

而科學家為了研究的方便,不會出現那麼多的迷惑,就開始在宇宙中劃分區域,這是一種有利於快速找到不同星球的辦法,所以在宇宙中就出現了太陽系銀河系這樣的名字,這是得到規範劃分的結果,就不會讓研究人員在這其中看得眼花繚亂。

地球所處的區域就是在銀河系,在目前的這個星系中,有八大行星,分別就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之前的冥王星因為自身體積因素被踢出大行星行列,所以到現在就是只有八大行星,這就讓八顆行星一直在太陽系內部穩定運轉,一直都是井水不犯河水。而當九大行星變成了八大行星有一段時間之後,就有科學提出,在太陽系中疑似有第九顆大行星,很有可能就是變成之前的九大行星陣容。

這就是來自加州理工學院的研究人員在對太陽系中的一顆大行星而闡述的看法,因為這顆星球的質量達到了地球的10倍,並且根據距離的測量,它跟太陽的距離就是達到了海王星跟太陽距離的20倍,還有其環繞太陽一圈的周期達到了1萬到2萬年間。

從這些數據中能夠看出,這是一顆非常龐大的星球,有著距離太陽很遙遠的距離,在周期上也是相當長,要是讓其躋身大行星的行列,從本身上的狀態來說就是達到了基本要求,但是來自國際天文組織的工作人員卻不這麼認為。

因為之前冥王星被降級都是經過深思熟慮的結果,在八大行星還沒存在多少年的情況下,再一次多處第九顆大行星,完全就是有著很大的矛盾性,所以在現階段,對於研究星球的科學家而言,就是存在一定的研究差距。而這所謂的第九顆大行星,在很多條件上,還是有缺乏相關的驗證,這就讓其成為第九大行星的路上,還是有一定阻礙。

並且在距離上來說,它跟太陽的距離就是異常遙遠,這要是列入到太陽系中的大行星行列,就是有著本質概念混淆。當然目前科學家在發現了這一顆星球之後,並不是一定要將其列入大行星行列,最重要的就是在這顆星球上的大環境研究。

之前科學家在宇宙研究星球的目的,就是在這顆星球上試圖找到地外生命,當這樣的探索方法在宇宙研究了幾十年沒有任何發現後,就讓科學家在宇宙中轉換研究方法,因為這對於科學家來說,一方面宇宙中的星球太多,根本不可能一顆一顆去尋找,在這樣的情況下,就跟大海撈針一樣。

所以在現階段,科學家在宇宙中尋找到星球之後,更加關注的就是星球上的環境狀況,這就在這顆大星球上能夠體現,科學家在研究它的一系列數據之後,就會有更進一步的研究,這對於人類來說就是非常關鍵,推動科技發展的關鍵步驟。

相關焦點

  • 太陽系第九大行星存在新證據:質量地球十倍 軌道奇異
    新浪科技訊 北京時間4月5日消息,自從今年初發現神秘的「第九大行星」以來,科學家就一直在尋找能證實該行星存在的證據。加州理工大學的天文學家邁克·布朗(Mike Brown)是一月初發現該行星的科學家之一。他前不久發推特稱,他已經找到了進一步的證據,能證明該行星的存在。這顆巨大的行星藏身於太陽系的邊緣地帶,質量是地球的十倍,屬於與天王星和海王星類似的氣態行星。
  • 第九大行星推測:繞太陽一周要1-2萬年,質量是冥王星的5000倍
    那麼太陽系之中除了這已知的八大行星之外,是否還有別的行星存在呢?關於這個問題科學家一直在不斷努力的探索,而且在最近科學家更是找到了很多神秘的現象,很有可能證明太陽系之中還真的存在著第九大行星。其實在幾年前,美國科學家就曾經提出過,太陽系之中可能存在著一些神秘的行星,而且有可能存在著體積非常龐大的第九大行星,這個概率甚至達到了99%以上,也就是說這顆行星幾乎是存在的,但是這只是科學家的推測,卻並沒有找到任何的證據能夠證明。雖然說可憐的冥王星已經被降級成為了矮行星,但是科學家認為其實太陽系剛剛誕生的時候,應該存在著上百顆的行星。
  • 美科學家稱發現太陽系「第9大行星」 星體質量是地球10倍
    美國科學家近日宣布疑似發現第九大行星。(圖片取自newscientist)  原本1930年被發現的冥王星被視為第九大行星,但卻在2006年列為矮行星,失去行星的資格。據臺媒體報導,美國科學家周三宣布,在太陽發現一顆未為人知綽號「第9大行星」的巨型行星。
  • 美科學家稱發現太陽系第9大行星 質量為地球10倍
    美國科學家近日宣布疑似發現第九大行星。(圖片取自newscientist)   原本1930年被發現的冥王星被視為第九大行星,但卻在2006年列為矮行星,失去行星的資格。據臺媒體報導,美國科學家周三宣布,在太陽發現一顆未為人知綽號「第9大行星」的巨型行星。
  • 八大行星或再添一星?不是冥王星,質量超地球5倍?
    在幾十年前,所有人都以為,太陽系有九大行星,其中排名第九的,就是現在的冥王星,而隨著越來越多與其體積質量相似的天體出現,冥王星的地位遭到了質疑,尤其是在質量比其大27%的鬩神星被發現之後,2006年冥王星正式加入了矮行星的隊伍,九大行星也變為了八大行星。
  • 太陽系將擁有九大行星 科學家發現質量為地球10倍的行星
    仿佛我們在告訴冥王星,總有一天我們會幹掉國際天文聯合會,讓你重回9大行星的家族。然而就在昨天,以上所有感動瞬間成為瞭然並卵……加州理工學院兩位科學家發現了一顆質量為地球10倍的行星,且同樣也圍繞著太陽運轉。
  • 第九大行星或來自於太陽系外,質量堪比10個地球,哈勃能找到它嗎
    但是前幾年有美國科學家在研究一些柯伊伯帶天體的運行規律後發現那裡還隱藏著一顆行星,質量大約相當於地球的10倍大,然而這個星球的運行軌跡還不為人知,科學家們至今沒有發現這顆行星的影子。傳說中的第九大行星早在2016年1月就有消息傳出,美國加州理工學院的天文學家邁克·布朗和康斯坦丁·巴特金在《天文物理》雜誌上宣布他們發現了太陽系柯伊伯帶中6顆天體的軌道運行異常現象,它們雖然以不同速率運轉,但其運行軌道卻擁有相同的傾角,且朝向太陽的角度相近。
  • 發現了太陽系第九大行星?
    《天文學雜誌》研究員巴蒂金和布朗表示,他們通過數學模型和電腦模擬發現了一顆新的太陽系行星。這顆可能存在的行星質量約是地球的10倍,冥王星的5000倍,距離太陽超過900億公裡,比第八行星海王星遠了20倍,該行星繞太陽運行一周需時1萬至2萬年。如果該天體真的存在,將成為太陽系第九大行星。如果這一天體被證實,就重現了第八大行星海王星的發現過程。當年海王星也是先進行計算,從理論上發現,後得到觀測證實,所以被稱為「筆尖上的發現」。
  • 第九大行星是一種特殊黑洞?體積是地球30倍,它比行星恐怖多了
    然而在十幾年前,關於太陽系有九大行星的說法深入人心,通過嚴謹的科學探討才將冥王星排除出去。直到冥王星被劃分為矮行星,人們才漸漸接受這個概念。最近,科學家們通過觀測太陽系的邊緣地帶發現,柯伊伯帶有部分小行星的軌道最遠距離太陽幾百個天文單位。如果說是海王星的引力散射效應,或許仍然有些牽強,於是人們推測,太陽系存在第九大行星。
  • 繞太陽公轉周期2萬年!行星九比地球大3倍?10年內或將找到
    在太陽系中,八大行星的存在我們都是確定沒有問題的,而對於第九大行星的存在,可能還是一個疑問,當然在2005年之前,我們是具有第九大行星的,那是因為冥王星的地位還在,如今它已經不是了,所以不少的科學家也希望能夠將冥王星重新並列在行星的行列,依然保持九大行星的存在,只不過至今這個呼籲都還沒有實現
  • 地球繞太陽一圈有多少公裡?
    地球繞太陽一圈有多少公裡?在太陽系中所有的天體都在圍繞著太陽旋轉。它們圍繞太陽公轉一周所花費的時間是不同的。像太陽系最外側的行星海王星繞日一周需要164.79個地球年;而最內側的行星水星圍繞太陽公轉一周只需要大約88天的時間。
  • 太陽背面還有一顆地球,是第九大行星?太陽中唯一看不到的地方!
    第九大行星一直是天文學家想要尋找的目標,對於科學界來說,發現第九大行星不只是令人矚目的科學榮譽,同時也是太陽系疆域和形成的重新認識,而數百年來,這顆呼之欲出的行星卻始終無影無蹤!太陽背面存在另一顆地球,它就是第九大行星?
  • 太陽背面還有一顆反地球嗎?那是第九大行星嗎?
    反地球假說已經有兩千多年的歷史,但事實證明,太陽背面不存在另一顆類似地球的行星與地球共享軌道,那根本不是所謂的第九大行星。通過理論分析可知,處在太陽那側與地球相對的位置是五個日地拉格朗日點中的第三個,即第三拉格朗日點L3。理論上,L3的天體想要保持亞穩定,其大小需要遠遠小於地球和太陽。
  • 日本昴星望遠鏡挑戰尋找「第九大行星」
    天文學家在太陽系邊緣發現許多「極端物體」(extreme objects)【環球網報導 記者 馬麗】據日本共同社9月5日報導,日本國立天文臺等組成的國際團隊5日發布消息稱,為尋找到太陽系中比海王星更為遙遠、質量預計為地球10倍的「第九大行星」,將於9月底至10月初使用美國夏威夷島的昴星望遠鏡嘗試進行觀測。
  • 有人說太陽背面還有一顆地球,也就是存在第九大行星,是真的嗎?
    行星繞恆星運轉時單位時間內掃過的面積相等的,而行星的軌道都是橢圓形的軌道,距離太陽有近日點、遠日點,遠日點到近日點距離太陽表面的高度在不斷變化,重力勢能與行星運行的動能不斷變化。
  • 公轉一圈需要1000多年,上次接近地球還是北宋時期,今天才被發現
    1個天文單位相當於1個日地距離,大約120個天文單位的距離也讓2018 VG18變成第一個已知的、超過100個天文單位的太陽系天體。從目前獲得數據來看,2018 VG18直徑大約為500公裡,比一般的小行星要大得多,但是又遠遠小於矮行星的標準。
  • 體積像保齡球,質量卻如10個地球,第九大行星或是這種類型的黑洞
    所以,黑洞的確是一種十分可怕的天體,如果真有這樣的天體來到我們地球附近,那無疑將是可怕的毀滅性災難。然而,近日美國有兩位天文學家表示,還未被發現的太陽系第九大行星很有可能就是一個黑洞,它的質量相當於10個地球,然而體積只有保齡球大小,但是它的引力卻和10個地球相等。
  • 太陽系真正的第九大行星 或許要出現
    ,他們把這個神秘的未知行星稱為「第九大行星」。軌道計算表明,如果第九大行星存在,它的質量將為地球的10倍,軌道為橢圓形,繞太陽運動的周期約為10000到20000年。它離太陽最近的距離也不會小於地日距離的200倍(即200個天文單位,簡稱AU),比冥王星遠得多,位於柯伊伯帶的冰雪世界中。從來沒有人見過第九大行星,但研究者已經根據柯伊伯帶中幾個天體的運動規律推斷出了它的存在。
  • 第九大行星的存在或可確定,雖是個大個頭,但想找到它卻太難
    說起第九大行星,我們首先都會想到冥王星,因為十多年前它還是公認的第九大行星,然而冥王星已經在2006年1月被天文學家們踢出了行星的行列,降級為矮行星,所以目前我們的太陽系的行星是八顆,由內向外分別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
  • 太陽系邊緣或存在第九大行星 公轉一周需上萬年
    新行星運行軌道示意圖(右邊)。新行星運行軌道示意圖(右邊)。曾經太陽系有九大行星的說法,隨著2006年冥王星被降格為「矮行星」後而只剩八大行星。不過,美國科學家、「冥王星殺手」麥可·布朗和康斯坦丁·巴特金20日宣布,有「充分的證據」顯示,在太陽系邊緣可能「潛藏」著遙遠而巨大的第九大行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