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通量測序(又名下一代測序, NGS)的原理簡介

2021-01-16 四川病理

高通量測序(High-Throughput Sequencing)又名下一代測序(Next Generation Sequencing,NGS),是相對於傳統的桑格測序(Sanger Sequencing)而言的。目前高通量測序的主要平臺代表有羅氏公司(Roche)的454測序儀(Roch GS FLX sequencer),Illumina公司的Solexa基因組分析儀(Illumina Genome Analyzer)和ABI的SOLiD測序儀(ABI SOLiD sequencer)。

454公司首選將焦磷酸測序應用在測序技術上,之後便被羅氏診斷收購,形成了目前的Roche 454。待測DNA樣品被打斷成300-800bp的片段後,3' 和5'端分別加上接頭,這些接頭會使DNA片段結合到微珠上。測序PCR反應就發生在固相的微珠上,並且整個PCR反應和相關的酶被油包水的液滴包裹,每個油滴系統只包含1個DNA模板。擴增後,每個DNA分子可以得到富集,每個微珠只能形成一個克隆集落。454測序儀的測序通道體積非常狹小,只能容納一個微珠。測序過程中,GS FLX系統會將引物上dNTP的聚合與螢光信號釋放偶聯起來。通過檢測螢光信號,就可以達到DNA測序的目的。相對於Sanger測序,Solexa和Solid測序而言,454可以提供中等的讀長和適中的價格,適合de novo 測序、轉錄組測序、宏基因組研究等。

Solexa的測序原理是可逆終止化學反應。DNA片段加上接頭之後,可以隨機的附著於玻璃表面(Flow cell),並且在固相的表面經過橋式擴增。這樣就形成了數千份相同的單分子簇,被用做測序模板。測序採取邊合成邊測序的方法,和模板配對的ddNTP原料被添加上去,不配對的ddNTP原料被洗去,成像系統能夠捕捉螢光標記的核苷酸。隨著DNA 3'端的阻斷劑的去除,下一輪的延伸就可以進行。和焦磷酸測序不同,每次DNA的只能延伸一個核苷酸。Solexa的讀長在100-150bp之間,適合小RNA鑑定、甲基化和表觀遺傳學研究。

ABI Solid技術的核心是4種螢光標記寡核苷酸的連接反應測序。測序之前,DNA模板通過乳化PCR擴增,和Roche 454的基本相同,只是Solid的微珠更小,只有1μm。3'端修飾的微珠可以沉澱在玻片上。連接測序所用的底物是8個鹼基螢光探針混合物,根據序列的位置,樣品DNA就可以被探針標記。DNA連接酶優先連接和模板配對的探針,並引發該位點的螢光信號的產生。Solid的讀長只有50-75bp,精確度可達Q40,適於基因組重測序和SNP檢測。

三個廠家的高通量測序儀器雖然各具特點,在原理上很多的共同之處:

1 將目標DNA剪切為小片段

2 單個小片段DNA分子結合到固相表面

3 單分子獨立擴增

4 每次只複製一個鹼基(A,C,T,G)並檢測信號

5 高解析度的成像系統

高通量測序以其高輸出量與高解析度的特性,不僅為我們提供了豐富的遺傳學信息,而且使得測序的費用和時間大大縮短。在高通量測序發展的過程中,也有很多的問題需要我們去解決:數據在臨床診斷上的作用,測序數據的儲存和分析,數據的安全和信息隱私等。

內容來自網絡

相關焦點

  • 三大巨頭高通量測序(NGS)的原理特點、技術應用和意義
    高通量測序(High-Throughput Sequencing)又名下一代測序(Next Generation Sequencing,NGS),以能一次並行對幾十萬到幾百萬條DNA分子進行序列測定和一般讀長較短等為標誌。是相對於傳統的桑格測序(Sanger Sequencing)而言的。
  • 高通量測序技術的原理和應用——第二代測序技術
    , HTS) 是對傳統Sanger測序技術革命性的變革,可以一次對幾十萬到幾百萬條核酸分子進行序列測定,因此也稱其為下一代測序技術 (Next Generation Sequencing, NGS),高通量測序技術的出現使得對一個物種的轉錄組和基因組進行細緻全貌的分析成為可能。
  • 高通量測序的十年:從科研進入臨床
    所以目前還沒有哪一代測序技術可以完全取代同類技術,並不能簡單的通過名字來判斷技術先進性,重要的還是各個平臺都有各自最適合的應用領域。   2.基因突變檢測   不同於一代測序針對單一片段的測序檢測基因突變,高通量測序往往可以針對一個基因多個位點、多個基因或全外顯子突變的快速檢測。在這類檢測中,首先通過PCR或者探針捕獲的方式富集待檢區域的DNA,然後通過高通量測序儀進行測序。
  • 高通量測序的前世今生
    「高通量測序」這詞我想大部分人都不會感到陌生,因為現如今它算得上是一個比較熱門的領域,但是您又知道多少關於高通量的知識呢?接下來小編來聊聊它的前世以及今生,帶您走進高通量測序的世界。所有事物的出現都是有必然聯繫的,不可能憑空出現。
  • NGS測序技術原理,檢測方案及選擇標準大全!
    以Illumina平臺為代表的第二代測序技術實現了高通量測序,有了革命性進展,使得大規模並行測序成為現實,極大推動了生命科學領域基因組學的發展。基本原理:Pacbio仍然採用邊合成邊測序的原理,但實現了兩個重要的技術突破。
  • 測序原理-------一代測序、二代測序、三代測序
    第一代測序技術-Sanger法測序今天我們從第一代測序出發,來看一下測序歷史上有什麼重要事件發生。一代測序技術是20世紀70年代中期有Sanger首先發明,他也是歷史上一生中獲得過兩次諾貝爾獎的科學家之一。他的基本原理如下:
  • Cell:B細胞受體高通量測序技術
    近日,美國範德比爾特大學醫學中心等科研機構的科研人員在Cell上發表了題為「High-Throughput Mapping of B Cell Receptor Sequences to Antigen Specificity」的文章,開發了一種B細胞受體高通量測序技術
  • 「基因組與轉錄組高通量測序應用最新技術與數據分析」高級實操...
    」高級實操班培訓通知各有關單位:隨著新一代高通量測序技術的快速發展,在準確度大大提高的前提下, 進一步降低測序成本。隨著生物信息學作為新興學科迅速蓬勃發展,正在改變人們研究生物醫學的傳統方式,高通量測序技術以及數據分析技術已成為探索生物學底層機制和研究人類複雜疾病診斷、治療及預後的重要工具,廣泛應用於生命科學各個領域,是21世紀生命科學與生物技術的重要戰略前沿和主要突破口。
  • 什麼是高通量單細胞RNA測序技術?
    打開APP 什麼是高通量單細胞RNA測序技術?該五篇文章幾乎都是同時發表,表明該領域的競爭激烈,同時也說明了單細胞測序技術在植物研究應用中已經成熟,期待未來更多的植物組織細胞的測序,為解決植物如何從胚發育成全株提供更多的信息! 什麼是高通量單細胞RNA測序技術?
  • 中國高通量測序、生物信息服務公司表
    資源國際生物,1臺Miseq52.        北京聖谷同創,30臺PGM, 010-5881597653.        英駿生物,1臺Proton, 1臺PGM。一代測序、寡核苷酸合成服務商,Life Tech公司子公司。800-820-898254.        聯合基因,1臺PGM。健康諮詢。
  • 「基因組與轉錄組高通量測序應用最新技術與數據分析」高級實操班...
    >各有關單位:隨著新一代高通量測序技術的快速發展隨著生物信息學作為新興學科迅速蓬勃發展,正在改變人們研究生物醫學的傳統方式,高通量測序技術以及數據分析技術已成為探索生物學底層機制和研究人類複雜疾病診斷、治療及預後的重要工具,廣泛應用於生命科學各個領域,是21世紀生命科學與生物技術的重要戰略前沿和主要突破口。
  • 下一代測序(NGS),中國市場對新技術具有極大包容性——訪安捷倫副...
    下一代測序(NGS)技術使科學家能夠快速、低成本地對整個基因組進行「測序」,使醫生能夠更早、更有效且以更低的成本發現和治療疾病。在測序領域,大眾常把目光放在測序儀上,其實測序前的質控工作同樣至關重要。  安捷倫自1999年推出第一臺基因樣本質控設備,多年來不斷完善產品性能,拓展應用場景,豐富產品線。
  • 高通量測序技術在產前診斷中的應用
    有學者提出在人力資源不足的產前診斷實驗室可僅使用CMA替代染色體核型分析[2-3];但CMA因探針密度受限,可能漏檢部分P-CNV、不能檢測低比例嵌合體(<30%)等,需要有其他補充檢測技術[4]。基於二代測序(NGS)技術的高通量檢測方法可以在基因組水平上進行拷貝數變異測序(CNV-seq)、基因包(gene panel)測序、全外顯子組測序(WES)、全基因組測序(WGS)以及網際網路背景下的全球化資料和信息共享,共同促進了侵入性產前診斷近年的快速發展。
  • 第二代測序原理的詳細解析!
    2005年,羅氏推出了第一款二代測序儀羅氏454,生命科學開始進入高通量測序時代。
  • 三代基因組測序技術原理簡介
    測序技術的每一次變革,也都對基因組研究,疾病醫療研究,藥物研發,育種等領域產生巨大的推動作用。在這裡我主要對當前的測序技術以及它們的測序原理做一個簡單的小結。測序成本的變化IllumineIllumina公司的Solexa和Hiseq應該說是目前全球使用量最大的第二代測序機器,這兩個系列的技術核心原理是相同的2,4。這兩個系列的機器採用的都是邊合成邊測序的方法,它的測序過程主要分為以下4步,如圖4.
  • 論文|高通量技術在微生物培養中的應用進展及分子測序對比分析
    在分離培養方面,高通量已成功實現單細胞分離培養、模擬微生物原有生境的微生物原位富集培養以及對空氣中的微生物和一些環境耐受力弱或含量低的微生物的分離純化培養等;在分子測序方面,基於單分子簇的邊合成邊測序技術(SBS)和特有可逆終止化學反應,可實現對生物基因的快速測序。該研究通過對高通量分離培養及測序技術研究進行綜述,以期為高通量技術在微生物學和遺傳學的深入探究提供有益參考。
  • Grand View Research:預計2022年全球下一代測序(NGS)市場規模達...
    2014年全球下一代測序(NGS)市場規模為20億美元,預計2022年市場值達300億美元。全基因組測序技術發展最快,逐漸霸佔NGS市場。腫瘤研究和產前檢測位居NGS應用市場的前二甲。
  • 關於測序的那些事
    ,其能在同一時間對幾十萬至上百萬條核酸序列進行測定,大大提高了測序通量,因此也被稱為新一代測序技術。提起二代測序不得不說下二代測序中的曾經的三巨頭(羅氏454,Illumina Solexa,ABI SOLiD)以及國內的後來者華大基因。 2005年,454公司(後被羅氏收購)推出第一個基於焦磷酸測序原理的高通量基因組測序系統——Genome Sequencer 20 System,標誌著二代測序技術由此誕生。
  • 什麼是基因測序?
    一代測序也稱Sanger測序、毛細管測序。技術上以雙脫氧鏈終止技術為代表,儀器上以3730型毛細管測序儀為代表,每次測序反應能夠獲得大約100k鹼基。其原理是將2』,3』-雙脫氧核苷酸(ddNTP)參入到新合成的DNA鏈中,由於參入的ddNTP缺乏3』-羥基,因此不能與下一位核苷酸反應形成磷酸二酯鍵,DNA合成反應將終止。
  • 高通量測序+驗證套路,5分+SCI,可移植性高,門檻低,懂?
    高通量測序是一次性對幾百萬到十億條DNA分子進行並行測序,又稱為下一代測序技術,其使得可對一個物種的轉錄組和基因組進行深入、細緻、全貌的分析,所以又被稱為深度測序。高通量測序以其高輸出量與高解析度的特性,不僅為我們提供了豐富的遺傳學信息